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和西方導彈垂髮系統的差距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5-9 08: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worthy123[轉貼] 發表日期:2007-05-06 新浪論壇 > 軍事論壇


    新近服役的日本「愛宕」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排水量超過1萬噸。「愛宕」級前甲板安置60單元、在直升機庫上安裝36單元Mk41垂直導彈發射裝置


    德國不僅是導彈的起源地,而且也是最早嘗試導彈垂直發射的國家,當時的V-2改良型火箭就是以垂直方式發射。導彈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戰略導彈(彈道導彈),大都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另一種是戰役/戰術導彈,有傾斜發射的,也有垂直發射的。

    西方大國海軍大量採用

    1980年,前蘇聯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上安裝了SA-N-6艦空導彈和SS-N-19反艦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這是世界上最早實現艦裝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該系統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前甲板下分別設置了兩種陣列、不同形式的發射裝置,位於前方的是4×4陣列的垂直發射裝置,專供儲存和發射SA-N-6導彈使用,用於艦艇防空;位於後方的是4×5陣列的斜置發射裝置,全部為前傾45度至50度的SS-N-19遠程超聲速反艦導彈發射箱。「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共載20枚SS-N-19反艦導彈,16枚SA-N-6艦空導彈,不再設彈庫供再次裝填用。儘管這種安排仍是垂直發射與傾斜發射混用,但這是軍事上將垂直發射方式應用到海軍艦艇上的首次嘗試。

    此後,垂直發射的優點很快顯露出來,與傾斜發射相比,垂直發射有以下優點:一是發射井布置緊湊,載彈量大;二是攻擊目標時艦艇不用再轉向,可進行全方位打擊;三是導彈發射裝置位於甲板以下,可降低艦艇重心,也有利於隱身。很快,美軍也展開了對艦艇的導彈垂直發射的研究,並於1986年將這一命名為「MK-41」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首先安裝在「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上,以後又安裝在「阿利·伯克」級與「斯普魯恩斯」級導彈驅逐艦等水面艦艇上。

    美海軍裝備的MK-41採用熱發射方式,它是目前最先進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它有兩大特點:一是採用了模塊化設計,整個系統由8個或4個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又由8個模件組成,每個模件含8個導彈發射箱,由於起重機佔去了3個發射箱空間,所以MK-41儲存導彈的總數是61枚或29枚,即8的倍數減去3,MK-41一個模塊的總高度為7.67米,長為3.16米,寬為2米;二是MK-41的兼容性非常強,除了四聯裝的改進型「海麻雀」導彈(Seasparrow)外,MK-41還可與下列導彈系統相配用:「標準」SM-2 lock Ⅱ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戰斧」巡航導彈以及「北約海麻雀」導彈。另外,它還可以與下列系統兼容:宙斯盾MK8型作戰系統、加拿大「部落」級驅逐艦的MK-14武器指揮系統、荷蘭的「卡雷爾多爾曼」級護衛艦的水雷作戰控制系統以及澳大利亞海軍的CT-9LV-3作戰系統。

    MK-48是美軍另一種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由美國雷聲公司研製。該系統也出口到日本、韓國及北約組織各國的海軍艦艇上,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該系統已裝艦40多套,它可用於發射北約的「海麻雀」及改進型「海麻雀」對空點防禦導彈。目前,用於發射「海麻雀」導彈的MK-48垂直發射系統有4種配置形式:MK-48-0型適裝在不同艦艇的裝板上,現已裝備在加拿大巡邏護衛艦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村雨」級驅逐艦;MK48-1型發射裝置適裝於艙壁上(例如艦載直升機機庫一側),已裝備在荷蘭皇家海軍的「卡雷爾多爾曼」級護衛艦;MK48-2型發射裝置通常裝在艦艇的上層建築內,已裝備在希臘海軍「海德拉」級護衛艦和韓國的KDX驅逐艦;MK48-3型發射裝置小巧緊湊,主要用於一些小型艦艇,已裝備在丹麥的SF-300型多用途巡邏艇。

    英國海軍在八十年代初的馬島海戰結束之後,將其艦載「海狼」防空導彈的6聯裝傾斜發射裝置改造成垂直發射裝置。「海狼」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在設計上最具特色之處的是燃氣排導系統,它與儲運發射箱是一體的,即它的4個排氣道分佈在導彈的4個彈翼之間,發射擊筒的底部是密封的,上端蓋採用玻璃易碎蓋,導彈點火后產生的高溫、高速燃氣流在發射筒底部拐180度彎后從發射筒上端蓋排出。這種設計與美國的MK-41系統截然相反。MK-41是在發射筒的下方專門設計燃氣排放系統,以排導導彈點火后產生的高溫高速氣流。該系統已經裝備於英國的23型護衛艦上。

    而法國的VT-1型「響尾蛇」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則是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採用冷氣彈射技術發射。垂直發射的響尾蛇導彈裝入四個發射隔艙模塊中,每一隔艙可備彈8枚、16枚、24枚。由於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在發射裝置之外點火,不需要排導燃氣氣流,所以該系統的主要優點就是發射架結構簡單,重量輕巧且容易安裝。該發射裝置可搭載8個導彈,其底面積為1.3米×0.9米,高為2.6米,包括導彈在內總重不超過2噸。「響尾蛇」VT-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既適合在大型艦艇上安裝,也適合在500噸級的小型艦艇上安裝。

    中國引入俄式技術

    從發射井和彈道導彈核潛艇上發射導彈也屬垂直發射範疇,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早已在戰略導彈上解決了垂直發射問題。但在戰術導彈的垂直發射上直到引入了俄羅斯技術后才得以實現。

    在中國吸收垂直發射技術方面,從俄羅斯進口的S-300地空導彈功不可沒。目前,中國已將該導彈用於三峽大壩這類重要目標的防空方面。根據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研究員平可夫的報道,在台灣官員聲稱台灣一旦遭到大陸攻擊將以導彈攻擊上海后,中國於2004年將S-300地空導彈派駐上海的川沙地區。這顯示了中國對S-300導彈的信任。中國通過對S-300等導彈的研究后基本掌握了戰術導彈的垂直發射技術,並很快利用此項技術生產出了與S-300極為相似的FT-2000地空導彈。但是中國在海軍艦艇上安裝垂直發射系統方面一直比較謹慎,直到前不久170號導彈驅逐艦下水后我們才看到垂直發射裝置的身影。

    170號導彈驅逐艦是中國第一艘採用垂直發射系統的軍艦。與美國的MK-41等垂直發射系統採用的熱發射方式不同,170艦的垂直發射系統採用的是俄羅斯式的冷發射方式。與熱發射相比,冷發射可以解決發射過程中複雜的燃氣排導問題,將故障彈彈離母艦,其轉彎段還可以在發動機點火前完成。這種方式利於控制,耗能小。俄羅斯的垂直發射系統一般採用「左輪」方式(類似於左輪手槍的轉盤裝彈方式)。但170的垂直發射系統與俄羅斯的稍有不同。以俄羅斯的S-300採用的8聯裝的「左輪」式發射裝置為例,其8枚導彈共用一個發射口,每個單元只有一枚待發彈,只有在這枚彈發射出去之後,下一枚彈才能旋轉到待發位置。這種方式的主要缺點是系統結構複雜,同時也影響發射速率。但170的垂直發射裝置是不能旋轉的「集束」式,每一枚彈都是待發彈,相對於S-300系統,簡化了結構,提高了發射速率。

    從最近公布的170艦的圖片上看,其前部主甲板上的垂直發射裝置頂部與水線基本平行,共有6個單元,分左右兩列。艉樓上可以容納另外2個發射單元。

    談到170的垂直發射裝置,不能不提及此裝置所發射的HH-9A導彈,HH-9由陸基HQ-9(紅旗-9)改進而來。HQ-9在中國防空導彈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於1980年左右開始研製。研製期間,***、曹剛川等一大批黨政高層領導親自過問研製進程。HQ-9導彈最小作戰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戰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戰距離6公里,最大作戰距離2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大於4.2馬赫。導彈全長6.8米,彈徑0.47米,彈重1300公斤,彈頭重量超過180公斤。HH-9A是將HQ-9彈體尺寸縮小,改善低空性能。

    HH-9A艦載防空導彈系統是目前最先進的艦載防空系統之一。它採用先進的捷聯慣導/指令修正末段主動雷達的制導體制,導引頭抗干擾能力強,是一種全天候全空域的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另外,HH-9A系統配用的新型雷達是一種先進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快速掃描跟蹤,目標信息處理能力強,可以同時引導多枚導彈攔截多個目標,具有很強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未來垂髮系統更先進

    從美國的實踐經驗來看,科學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往往首先應用于軍事領域,而現代化的戰爭對科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促使軍事科技人員研究更為先進的軍事裝備。

    為了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美軍在MK-41成熟的技術基礎之上,開始研發下一代垂直發射系統,並將此命名為MK-57垂直發射裝置。MK-57垂直發射系統主要為美國海軍下一代驅逐艦DD(X)而設計。MK-57型發射裝置由雷聲公司領導開發,參與此項工作的還包括美聯合防務公司。與MK-48和MK-41相比,MK-57的發射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強,它幾乎能發射美國海軍當今武器庫中各種型號的導彈,據稱還可發射彈道導彈,從而構成美軍海基導彈防禦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法國馬特拉公司的「米卡」導彈是目前現役最先進的中距空空導彈之一,也是同類產品尺寸最小的中距導彈,具備良好的移植基礎。前不久,歐洲導彈設計局以該導彈為基礎成功地開發出了垂直發射的「米卡」近程防空系統。該系統不僅是世界上第一種以載重卡車為平台的「垂直發射」近程防空系統,而且還是世界上第一種具備同時攔截多個目標的近程防空系統。

    中國海軍由於近年才在115、170等艦隻上採用垂直發射系統,所以對該系統的應用還處於嘗試性的初級階段。隨著技術的吸收與成熟,預計中國海軍會在後續建造的大中型艦隻上繼續使用垂直發射系統。其性能特點也會進一步向高度自動化、攔截範圍廣、反應時間短等方向發展。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沙發
搗鼓 發表於 2007-5-9 1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