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解碼] 1949年毛澤東訪蘇:半是貴客 半是囚犯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5-9 0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
毛澤東憤憤地呆在一邊,半是囚犯,半是貴客
========================================
[/center]

2007-5-8 撲撲網

  在1949年12月16日的料峭寒風中,當斯巴斯基鐘樓的大鐘敲響中午12點的時候,毛澤東的專列駛進了靠近克里姆林宮宮牆的雅羅斯拉夫斯基車站。宮牆上的灰泥,用白漆和赭石漆作為底色的、華而不實的鍍金建築物的外表,映襯著紅旗發出的憤激的火光。

  毛澤東的心中疑慮重重。幾天前,在斯沃德洛夫斯克,當他在月台上踱步的時候,他突然腳步不穩,臉色煞白,冷汗淋漓。有人把他扶進車廂后,他對俄國人說他是感冒了。但這卻是神經衰弱的一次發作。斯大林儘管有著那麼多的過錯,但還是毛澤東心目中的共產主義教皇。在未來數星期內需要他們徐徐推進的相互關係,將決定「一邊倒」能否轉換成實際的政策。

  毛澤東這位世界共產主義的次最強領導人,是不靠俄國人有意義的幫助而能夠單獨取得政權的不多幾個人之一。對這班蘇聯領導人來說,他到此時仍然是一個謎。他只是一個單純的共產主義原教旨派(在這種情況下他就不會輕易被納入蘇維埃式謀略之中)?或者他可能成為又一個鐵托,後者的挑戰已經導致他在一年前被驅逐出了共產主義陣營?斯大林也想把這種關係放到適當的立足點上,那天晚上6時,克里姆林宮聖凱瑟琳大廳的重門打開了,毛澤東發現斯大林和蘇共政治局的全班人馬等著會見他。這是一次特意的安排,作為對待一位例外的貴賓的例外的姿態。

  那位蘇聯領導人熱情洋溢地接見了他這位「中國人民的好兒子」。但緊跟在表面客套之後的便是那種潛在的緊張氣氛了。當這位蘇聯領導人認為毛澤東就要提及他們間的分歧時,他便以對劉少奇說過的同樣的話打斷道:「你現在是一個勝利者了,而勝利者總是對的。那是條規律。」拘謹的談話繼續下去,斯大林問毛澤東他這次來訪想要點什麼。「好吃又好看的東西。」毛澤東回答說。當這句話翻譯成俄語后,克格勃頭子拉夫倫蒂·貝利亞格格地笑起來。斯大林堅持想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毛澤東還想解釋得清楚一些,但這時兩個半小時的會見結束了,這位蘇聯領導人屈尊地問毛澤東,中國有否氣象學服務,毛澤東是否同意將他的著作翻譯成俄語。

  事實上,斯大林充分而精確地了解毛澤東要的是什麼。中國期望俄國廢除同蔣介石簽訂的中蘇友好條約,並談判一種新聯盟,以與共產主義政權之間的兄弟關係相適應。

  斯大林卻不願這樣做。其借口是,與蔣介石之間的協議源於與英美達成的雅爾塔協定。他對毛澤東說,「因此改變,也會提供給英美以合法的基礎對[與這一點]相關的各點提出質疑」,諸如蘇聯對千島群島與南薩哈林島這些前日本領土的權利。這純系空談――而且是故布疑陣。他還用典型的斯大林方式對毛澤東說,如果他想要建立與莫斯科的新關係,就得按照俄國的調子做。現存的條件將正式予以有效的保留,並且在接受它時,毛澤東還得承認斯大林的最高權威。這位蘇聯領導人還以給苦藥丸加糖衣的方式添加了這麼一點點東西,即兩國政府非正式地給條約內容做一些修訂,那倒是無關大礙的。


   毛澤東對這套把戲諳熟於胸。

  1938年當斯大林認可了他的領導權時,象徵性的報酬曾是,毛澤東必須公開承認斯大林把西安事變當作一次日本挑起的陰謀的看法是正確的。毛澤東曾付出過那個口惠。他以後曾說,同斯大林在一起,就如同「父子關係或貓鼠關係」。

  但這一次犧牲的代價過於高昂了。與俄國的關係是毛澤東對待世界其餘部分的政策的基石。如果這些政策繼續落在中國的奴顏婢膝之基礎之上,那麼革命想要達到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俄國堅持讓過時的條約作為「一致」的需要而加以保留,那麼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應當同意重新落實同中國關係的基礎?

  毛澤東又陷入了泥潭。以通常的避實就虛方式,他避免直接面對斯大林,而轉換到一個似乎較小的話題上――周恩來上莫斯科來與他會合是否可以。(如果周被請來了,就意味著俄國人同意談判一款新條約;如果說他不必來,舊條約將繼續下去。)

  以後的兩個星期中,談判被擱置了起來。

  毛澤東憤憤地待在一邊,半是囚犯,半是貴客,落在莫斯科西郊數公裡外一片樺樹林中的斯大林個人的俄式鄉間別墅那令人厭煩的浮華氣派中。12月21日,他參加了紀念這位領導人70歲誕辰的一套儀式,做了一次純屬言不由衷的捧場講話。這也只是純粹的禮儀場合;俄國人隨後突然取消了臨時商定在23日的會談。毛澤東氣炸了。「我一天就是三件事,」他拍打著桌子對他的蘇聯聯絡官們說,「吃飯,拉屎,睡覺。」斯大林兩天後打電話給他時還故意閃爍其詞,拒絕提及政治議題。當輪到他打電話給斯大林時,有人告訴他這位蘇聯領導人外出了。

  在拜占廷式的意志較量中,斯大林退步了

  這種使得兩人都在等著對方先眨眼睛的拜占廷式的意志較量,也可能會沒完沒了地持續下去,假如不是西方記者們已經為毛澤東的明顯消失而感到困惑不解,開始風傳他可能已經遭到軟禁的話。流言提醒了斯大林,他派塔斯社記者去採訪他。毛澤東隨即指出,他樂意留在莫斯科,只要這樣能讓他得到一款協議。隨後不久,斯大林後退了。1950年1月2日,莫洛托夫受權通知他,周恩來可以來莫斯科了:舊條約可以抹掉,用一項新條約替代它。「可拿雅爾塔怎麼辦呢?」毛澤東在與斯大林下一次會晤時惡作劇地問道。「讓它見鬼去吧!」這位蘇聯領導人回答。

  究竟是什麼確切的原因讓斯大林改變主意尚不清楚。毛澤東認為英國急於要承認北京政府的決定發揮了關鍵作用,給斯大林認為的中國可能會倒向西方的偏執狂想法火上澆了油。但或許他只是直觀地認識到,在這個議題上,毛澤東是絕對不會退讓的。

  無論如何,六星期後的2月14日,在有斯大林和毛澤東在場的情況下,兩國外交部長,周恩來和維辛斯基簽訂了新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合作條約》。那天晚上,作為再一次的打破先例,這位蘇聯領導人出席了毛澤東在「都市賓館」大舞廳主持的一個招持會。對於斯大林來說,離開克里姆林宮是如此非同小可,以至於俄國保安官員們堅持要放置一塊防彈玻璃以分隔領導人與普通賓客,其結果是誰都聽不到祝酒詞,直到毛澤東要求把它給撤了。

  外表又一次暴露出虛偽。細節的談判極其痛苦而且艱難。斯大林的譯員尼可拉依·費德林回憶起他們所佔用的那間屋子活像「排練中的一出魔法表演的一塊舞台」。毛澤東堅持要求在美國進攻中國的事態中蘇聯給予中國以援助的堅定不移的承諾,也只有斯大林,能夠以必須在明確宣布的戰爭狀態下這一附加條件巧妙地予以避開。毛澤東還又一次為斯大林在新疆和中國東北的特權的要求所激怒。斯大林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依然堅信毛澤東只是一個人造黃油的共產黨員,19世紀俄國農民領袖普加喬夫的中國版。「他誤解了我。」毛澤東後來抱怨說。「他認為我們的革命是一個贗品。」

  不管怎樣,已經達成一種臨時協議了。當毛澤東踏上漫長鐵軌踏上歸途時,他可以聊以自慰的是,他已經為中國在世界上的新地位奠定了一種堅實的基礎這一事實。隨著內戰的行將結束,政府就可以騰出手來重整破碎的經濟,從而邁出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最初的輕快腳步。


來源:《黨史信息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