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夏給餐桌添點「顏色」(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7-5-11 1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餐桌上添些「白」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一片生機盎然。從寶寶的生長發育來說,也是生機蓬勃,特別是身高的增長,又到了一年中該「躥一躥」的節氣。
    躥個兒,自然得有物質基礎,那就是構建骨骼細胞的鈣、磷,以及促進鈣、磷吸收利用的維生素D。所以寶寶的小餐桌上特別要注意補鈣。
    一來是因為「躥個兒」需要的鈣多;
    二來是因為春風送暖,寶寶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增加,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可以使皮膚里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使血鈣被更多地運送到骨骼里去,如果鈣源不足,血鈣跌至「平安線」以下,嬰兒就可能發生「嬰兒手足搐搦症」(主要癥狀是抽風),幼兒雖不至於抽風,但骨骼和牙齒的鈣化會受到影響。
    牛奶、豆腐和小蝦皮,都是非常好的鈣源。
    有的寶寶喝牛奶會發生腹脹、腹瀉,那就喝酸奶(不是酸奶飲料)。如果每天能喝250毫升的酸奶,就可以獲取400毫克左右的鈣。
    大豆富含鈣,但整粒的大豆不好消化,每天小餐桌上可以讓白花花的豆腐露露面。
    小蝦皮雖不起眼,但可謂是「鈣的倉庫」。小蝦皮是由一種體小、殼薄、肉少的毛蝦干制而成,並非蝦的「皮」。每100克食品所含鈣的毫克數:蝦皮1000;烏雞17;鴨6;羅非魚12;瘦牛肉9。看來,小蝦皮的含鈣量遠遠高出「雞、鴨、魚、肉」。細水長流,一小撮蝦皮或入湯,或入餡,或配菜,鈣會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



    小餐桌上添些「綠」
    春天,乍暖還寒且冷熱多變,嬰幼兒容易傷風感冒,而「感冒」被稱作是「百病之源」。為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膳食中應提供足夠的「抗氧化物」。
    「抗氧化物」可以清除代謝產生的「垃圾」,為機體提供一個優良的內環境;「抗氧化物」還可以削弱病毒的毒性,這兩方面的作用,正如中醫所說的「扶正、驅邪」,寶寶自然會少得病。維生素C就是「抗氧化物」中的重要一員。
    春天上市的綠葉菜,多是深秋種植的,生長緩慢,含水分少,所以營養物質「濃縮」其中,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高。
    另外,天天都吃些綠葉菜,不但可使維生素C得到補充,還可以增強毛細血管的韌性,寶寶就不愛流鼻血了。
    也許,有些家長認為常給寶寶吃點山楂糕、果丹皮,就不會缺少維生素C。其實,這兩樣食品所含的維生素C和綠葉菜相比差多了,而綠葉菜的葉比莖所含的維生素更多。做個簡單的比較:每100克食物所含維生素C的毫克數:果丹皮3;金糕4;芹菜葉22;薺菜43。人們說「三月三,薺菜當仙丹」,也可以說:「三月三,綠葉菜當仙丹」。



    小餐桌上添些「紅」
    春天風大、乾燥,嬰幼兒的氣管黏膜容易受損,以致於久咳不愈。維生素A則有修復氣管黏膜的作用。
    原來,在我們的氣管裡面有一層「襯」,是由長有纖毛的上皮細胞組成的,隨著纖毛自動地、自下而上地擺動,就把進入氣管的灰塵、病菌掃到嗓子眼咳出,這就是氣管的自凈作用。氣管黏膜一旦受損,纖毛倒伏、脫落,自凈作用就差多了。維生素A可稱得上是春季應對的良藥。
    這裡說的「紅」,是指胡蘿蔔和番茄,它們都富含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在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小餐桌上不缺「紅」,可保護氣管黏膜,呼吸通暢,不咳不喘。
    營養學的研究還告訴我們,胡蘿蔔或番茄,用點油炒著吃比生吃胡蘿蔔素的利用率更高,在體內轉變成的維生素A更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