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誣造大陸威脅 嚴選間諜深入大陸(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5-8 16: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5月08日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廣東省國家安全機關發現傅宏章在大陸搜集軍事情報,有重大間諜嫌疑,於2003年12月15日依法對其審查。傅宏章2004年1月16日下午在廣州接受包括台灣媒體在內的境內外記者採訪。作者:郭軍


         資料圖:2004年1月20日,台灣涉嫌間諜王長勇在福州與來探視的母親等家人相擁會面。作者:陳國明


   因涉嫌在海南從事間諜活動被拘押的台灣人宋孝濂在海南看守所與前來探視的兒子宋睿庭相抱痛哭。作者:王辛莉

  中新網5月8日電 香港大公報8日刊登署名「海洋」的文章,揭開台灣軍情部門長期以來制定的情治計劃,以及台灣特工生活的神秘面紗。

  如下是該文內容摘要:

  近年來,陳水扁當局和台軍為了進一步「以武謀獨」,大肆渲染「大陸間諜威脅論」。台「立院」曾公布資料誣稱,大陸長年在台灣地區「活動」的大陸人士約有6000人。台「國安局」誣稱,「實際上約有3倍於此數的人在台灣活動」。最近,陳水扁當局又誣稱大陸在台灣從事間諜活動達5000人之多。他們誣造「大陸間諜威脅」,無非是為自己加強情報建設,大打情報戰尋找借口。從2004年元月起,為配合實施「精進案」,對台軍情報系統進行了大規模改組,「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簡稱「軍情局」)更是在改組之列。由於地位重要特殊,保密性強,台灣「軍情局」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現在讓我們揭開其神秘面紗,看看它的真相:

  誣造「大陸間諜威脅」

  一、「軍情局」的歷史沿革變化和組織機構及主要任務。

  台「軍情局」歷史悠久,其前身是蔣介石統治時期赫赫有名的「軍統局」,1941年,「軍統局」改名為「國防部保密局」,后又更名為「國防部第二廳」,1954年又改名為「國防部情報局」。目前的「軍情局」是1985年7月1日改編的情報單位,由原來的「情報局」與「國防部特種情報室」合併而成,隸屬於「國防部參謀本部」,由「參謀總長」直接指揮,其所搜集的情報,主要供台當局「國防部」和「參謀總部」使用。

  在「軍情局」的組織機構方面,根據實際任務需要,設有處、室、組等,「軍情局」下設7個處,一個情報研究中心和一個秘密交通中心,以及大陸情報組、特種情報組、特種通訊組、電訊技術室等。

  台「軍情局」的主要任務和活動是:搜集大陸政治、軍事、經濟情報,情況需要時還可以策劃破壞、暗殺,對大陸沿海地區進行襲擊、騷擾、心戰等活動。此外,「軍情局」的主要任務還包括,適時在大陸建立和發展「敵後武力」,對大陸軍隊進行策反和軍事「攻心」等。目前,「軍情局」除了持續推動傳統情報工作外,還特別注重發展強化高科技監聽裝備。

  嚴選間諜深入大陸

  近年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海峽兩岸交流交往日益增多,台灣「軍情局」亦不失時機地制定計劃,選派人員赴大陸,以參觀、旅遊、探親和投資辦廠等名義,搜集大陸軍、政、經情報,物色工作對象,發展間諜網路等。

  二、嚴格選拔和認真培訓「軍情局」情報人員,企求保證能完成賦予的情報任務。

  陳水扁當局和台軍對「軍情局」情報人員的選拔與培訓抓得很緊,除了通過「情報專科班」對外招生外,絕大多數都是對台軍各軍兵種現役軍官實施培訓。在軍職系統的特務選訓過程中,尤其重視「品德考核」與「安全檢查」兩大項。

  三、台「軍情局」制定「六大計劃」千方百計直接搜集大陸情報。

  長期以來,台灣「軍情局」制定了所謂的「六大計劃」,直接秘密搜集大陸相關情報,這「六大計劃」的代號分別為:「夏陽」、「黎明」、「先基」、「晨曦」、「春風」和「復華」,其中有些方案已經以「軍情局」為主的情報單位秘密執行多年。

  「夏陽」計劃,指的是在大陸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9種重要戰略目標中,積極發展情報組織的行動計劃。該計劃明確列出20個優先發展情報力量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瀋陽、南京、廣州、蕪湖、遂溪、湛江等,因為這些城市為政治、經濟和科技中心或為軍事要地。

  「黎明」計劃,主要是針對兩岸發生衝突時,如何為台軍特種部隊發動反制攻擊提供目標情報服務。該計劃選擇了大陸東南沿海,包括舟山、汕頭、廈門等9處地點作為台軍突擊的主要目標,搜集這這些地區的陸地和水文資料,以備台軍登陸作戰之用。

  六大計劃秘密進行

  「先基」計劃,是指加強在大陸沿海的導彈陣地、雷達場站、指揮中心、通信樞紐、軍港以及機場等6種主要軍事目標區,搜集「預警性軍事情報」。

  「晨曦」計劃,重點是策劃一旦兩岸戰事爆發,如何迅速將台在大陸潛伏的情報組織啟動為具有「實際行動」能力的「敵後武工隊」,以便在大陸重點地區進行爆炸、暗殺等破壞和顛覆性活動。

  「春風」計劃,是指在大陸進行策反活動,妄圖對大陸要害部門中的立場不堅定者進行策反,解放軍官兵和少數民族人士都是該計劃的重點目標。

  「復華」計劃,是指台灣情報機構物色、訓練以及派遣情報人員對大陸進行諜報活動的項目計劃。

  四、情報職業危險性大,且前途暗淡無發展,因而台「軍情局」情報人員對此職業畏如猛虎。

  台軍情人員認為,「軍情局」從事的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職業,情報人員通常性命難保。事實上,確是如此,自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后,已有3000多名「軍情局間諜」「以身殉職」,為台灣當局賣命寫下了一部特工血淚史。光是2002年,就有至少20人「移民」,失去了聯絡,其中5人證實被當地逮捕。

  2004年,祖國大陸破獲了多起台諜案,共有21名台灣人被捕;2006年5月30日,台「軍情局」兩名副處長被捕等。台情報官承認,大陸的國家安全部門對台灣特工的行動幾乎了如指掌,所以台情報人員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畏如猛虎,生怕被捕,甚至丟掉自己的性命。

  同時,儘管台灣「軍情局」擁有許多特權,但吸引力不大,情報人員不僅深感前途渺茫,而且往往處境艱難,常有性命之憂。

  老間諜哭訴遭過河拆橋

  更為嚴重的是,台當局和軍方「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不管情報人員死活。如1982年因在大陸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捕的台「軍情局」情報員李俊敏,2006年10月,經多次減刑后即將被釋放,大陸方面通知李俊敏的家人儘快向台有關部門提出申請,以便把李俊敏接回家,家人馬上與「軍情局」聯繫,不料被告知,早在1999年底,「軍情局」就以「執行作戰任務死亡」為由,為其辦理了「死亡」手續,還註銷了其在台灣的戶籍。後來李俊敏家屬經過多方面周折,「軍情局」才撤銷了李俊敏的死亡手續。

  實際上,「軍情局」對自己人「見死不救」的事情時有發生,2004年1月,多名為「軍情局」充當間諜的台商在大陸被捕,結果「軍情局」根本不承認他們的身份,並一再宣稱跟「軍情局」沒關係。2004年4月,曾被「軍情局」命名為「國府001號情報員」的老牌間諜張志鵬召開記者會,聲淚俱下地控訴「軍情局」過河拆橋,不顧其死活。此外,台當局和軍方對「軍情局」退休人員生活漠不關心,致使年老退休後晚景凄涼,生活困窘,孤寂死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