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雷電劈斷僧格林沁墓碑 守墓人風雨150年(圖)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5-9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生奉三皇,他榮辱參半
孤守百餘年,他們世代相傳
當孤零零的石碑只有一個人影陪伴
或許,我們已無法評說
惟有耳畔的那首歌在輕輕吟唱——
風從草原走過吹散多少傳說
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釀成了歌
隆冬臘月,遼北天空碧藍如洗。
這裡是瀋陽市法庫縣西北25公里,四家子蒙古族自治鄉公主陵村。
一座一丈七尺高的青石透龍巨碑孤零零地指向天空,壓得身下的馱碑贔屓合不上大嘴。
100餘年的風雨讓巨碑上同治皇帝的聖旨已模糊不清,只有依稀的幾行還可以辨認:
「……荷三朝之寵眷,經百戰之勛名」
「……督師五省,侵寒耐暑;臨陣六年,奮爪士以同仇」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孫——清朝最後一個敢於提刀上馬的貴族大將——僧格林沁親王,魂歸於此。
一生奉三皇 三年魂歸路
清朝最後一個貴族大將
公元1206年,蒙古部落首領鐵木真召開大會,號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大弟哈薩爾的分封地在科爾沁,意為「箭簇」。1811年,哈薩爾家族的第26代孫出生,名喚僧格林沁,意為「寶獅」。
14歲那年,身為放羊娃的僧格林沁被道光皇帝看中,繼承了祖輩傳下來的王位。
僧格林沁像祖輩那樣,用駿馬和鋼刀鎮住了搖搖欲墜的晚清統治,也蒙受過痛徹心肺的奇恥大辱:成功鎮壓太平天國已經打到京津城下的北伐軍;在大沽口擊沉英法聯合艦隊的4艘炮艦;在北京抵抗英法聯軍失敗……他與曾國藩齊名,號「南曾北僧」,而曾國藩則說:「在抵外侮又剿內匪的過程中,(僧格林沁)其功遠遠在我之上。」 1865年5月18日,僧格林沁在山東征討農民軍的戰鬥中陣亡。從此,滿朝的王公權貴再也沒人敢於提刀上陣了,直到清朝滅亡。這正應了慈禧太后之言:「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國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國亡。」
曾為道光送葬,並保住咸豐帝位的僧格林沁於同治時期兵敗身死,滿朝震動。同治帝下令:在僧格林沁的家鄉為他建造一座墓園。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瀋陽市法庫縣四家子鄉公主陵村。
史料記載,足足用了3年時間,僧格林沁的陵園才最後落成。佔地70畝,備極哀榮。三座大陵墓,分屬於僧格林沁及其正妻、側室。
七十畝墓園 壽斷風雨中
歷經天災人禍的百年
時光如水,歲月悠悠。僧格林沁墓園,終於沒有熬過百年風雨。
自打墓園建立,法庫當地就流傳著一個傳說:僧格林沁的人頭被農民軍割去,棺內是用黃金打造的假頭。20世紀40年代末的一個夏天,當地人「為破除封建迷信」打開了地宮。
「聽我父親講,當時珠寶玉器成籮筐往外搬……綢緞都做成秧歌帶子了。」當地一位溫姓蒙古族農民回憶,只有又重又大的聖旨碑未被砸毀,成為僧格林沁墓園惟一遺跡。讓農民們大失所望的是:「黃金人頭」純屬子虛烏有。死去近百年的僧格林沁靜靜地仰卧在紅松棺材中,屍身未腐。
「常聽長輩們說:這麼些年了,屍首還沒有爛,肯定有些特別的技術在棺材裡面。」70多歲的當地蒙古族農民白明儒回憶。
20世紀90年代中期,僧格林沁碑又遭了「天災」——一夜雷雨之後,碑的上半截斷了,直接向前傾倒,正好砸到馱碑的「大龜」——贔屓頭上,雙雙斷作兩截。
幸好當時的法庫縣縣長極具文物保護意識,指示一定要重修復原,這才使歷經百年風雨的僧格林沁碑得以倖存。
記者看到,從聖旨碑到贔屓,處處可看出青石混合水泥的修補痕迹,贔屓的下巴就是用水泥鑄成的。
發配來守墓 「貴族心」不改
第十代守墓人55歲
長臉,絡腮鬍子,深深的抬頭紋砍在額上,略微彎曲的一對鳳眼,頭上盤著一團彎曲發亮的黑髮,棉褲氈鞋——這就是55歲的當地蒙古族農民白慶榮。
「原先姓包……因為犯了事,在乾隆年間從科爾沁左翼后旗發配到法庫來守墓的。」白慶榮這樣解釋自己的家族遷居史,「到我這一輩,正好是第十代。老輩人說了,要是哪天皇上一開恩,還能讓咱們改回包姓。」史料也記載,白氏家族是於1761年調來為雍正皇帝的侄女和頤端柔公主守墓的蒙古族貴族,如今已成為當地最大的姓氏。
僧格林沁陵墓建在此處后,白慶榮的祖輩便開始專門守他的墓。「咱們雖說是犯了事被發配來守墓的,但也是貴族!」白慶榮說,「咱們跟成吉思汗、
僧格林沁都是一個姓!」(蒙古族黃金家族姓氏「孛兒只斤」後漢化翻譯為「白」等姓氏——編者注)
這個家族的衰落,始於第八代,也就是白慶榮的爺爺。其過程很像電影《活著》。賭博、吸毒,他只活了45歲,就把祖輩傳下來的封地一塊塊分割賣凈。至死,白慶榮的奶奶還對老伴記恨不已。1952年,白慶榮出生。
晨起忙幹活 晚看電視劇
「我在網上也算個名人」
事實上,白慶榮只會說簡單的蒙語,「吃飯」「喝水」;惟一一次騎馬,是年輕時在生產隊騎的犁地馬,差點摔下來——祖先縱馬草原的生活痕迹在他身上已經近乎完全消失。
上個世紀初,白慶榮的父母就搬出了僧格林沁墓園。他們不會想到:數十年後,他們的兒子又一次成為這項「家族產業」的延續者。
1993年,法庫縣文物管理辦公室的兩位主任——張興華和魏春光找到白慶榮,許給他如下條件:墓園旁邊給他蓋一間看護小房住,每月再加80塊錢的工資。雙方簽了一份《守陵合同》。幾年前工資漲到了100元。
「他們這個家族從古代起就是專門守墓的……現在他來干,也算是繼承祖業吧,」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張興華若有所思地說,「只不過現在是出自另一層意義——文物保護。」
14年來,離異的白慶榮一直與僧格林沁碑相依為生。父母早已去世,只剩他自己住在這座小房裡。從他父親年輕時起,就搬出了世代居住的陵園;如今他又搬回去了。
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來看看電視劇。僧格林沁家鄉的縣委書記、北京的文物愛好者、中央電視台記者都給他留下了自己的名片。「他們說,我在網上也算個名人。」白慶榮咧嘴樂了。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2

主題

1083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沙發
山南水西 發表於 2007-5-9 14: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3
MH360 發表於 2007-5-10 11:45 | 只看該作者
執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40

帖子

17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4
4
朝暉 發表於 2007-5-10 1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5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7-5-10 21:24 | 只看該作者
執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303

帖子

6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9
6
野林隱者 發表於 2007-5-20 15: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611

帖子

13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8
7
周奮池 發表於 2007-5-20 2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