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夫妻倆為兒子治病 將夭折死嬰肢解煲湯做葯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5-7 18: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發表於 2007-4-29 17:24  

                              
     3名愚昧的被告人竟肢解死嬰煲湯治病,法院以侮辱屍體罪分別判處3人有期徒刑6個月。 

88年前,魯迅在小說《葯》里寫過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愚昧的華老栓為給孩子小栓治療癆病,竟拿蘸了革命者夏瑜鮮血的饅頭給兒子吃;88年後,相似的一幕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為了給妹妹久病不愈的兒子治病,從四川儀隴來佛山南海打工的一對夫妻,竟將鄰居夫妻一名當日夭折的嬰兒屍體肢解,讓妹妹將嬰兒肉切塊煲湯後為孩子治病。日前,該案在佛山市南海區法院一審判決,法院以侮辱屍體罪分別判處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6個月。


  最先發現這一事件的是獅山林科所的幾名保安員,「當時我們都嚇壞了」,2006年12月12日下午,治安員姜某在公安機關接受詢問時說,自己剛看到流到地面的嬰兒腸子,還以為是雞腸子,直到後來發現了被割掉的嬰兒頭顱。


 據姜某向警方介紹,2006年12月11日晚,姜某和同事張某、阿林在南海獅山林科所內值夜班,阿林在外巡查時發現兩男一女三個人乘一輛摩托車進入林科所的茶花園內,姜某擔心這些人來盜剪電纜,就和張某一起到茶花園查看。兩人打著手電筒找到了摩托車和一男一女,問他們要幹什麼,兩人答上廁所,另一人還在土坡下面,結果叫了很久,另一人也不上來。這一男一女隨後趁治安員不備駕摩托車離開。姜某覺得不對勁,就和張某一起到幾名可疑男女呆過的地方查看。

  「我用電筒照著,看見一件紅色嬰兒棉襖及一件帶血的紗布墊,旁邊還有一個黑色塑料袋,袋口露出一點像雞腸的東西,當時嚇得我和張某不得了。」姜某當即打電話報警,警察來到后,翻開紅色嬰兒棉襖,發現下面壓著一個被割下來的嬰兒頭顱。

  肢解死嬰煲湯治病

 在治安員提供的線索幫助下,警方很快破獲此案,2006年12月13日抓獲阿貞、阿燕、陳某等多名嫌犯。2007年1月15日,南海區檢察院批准逮捕了阿貞等3人,並於2007年4月12日對阿貞等3人以侮辱屍體罪提起公訴。

 據檢方指控,阿貞、阿燕為姐妹,兩人丈夫分別為陳某、秦某,幾人均在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打工,居住在獅山塘頭油榨村。2006年12月11日晚8時許,住在阿貞家對面的奉某、蒙某夫婦將產下不久便夭折的男嬰屍體交給陳某、阿貞拿去埋葬處理,后陳某、阿貞將死嬰埋在一空地處。當晚10時許,阿貞聽聞嬰兒肉能治百病,於是將死嬰取回來交給妹夫秦某,要秦用刀切些嬰兒肉帶回去煲湯給秦的兒子治病。后阿貞、陳某和秦某將死嬰帶到南海區獅山鎮海景森林公園茶花園旁的樹林中,陳某用菜刀割下嬰兒頭,阿貞用手挖內臟。這時有保安巡邏到近處,3人就將嬰兒頭顱、菜刀等丟棄在現場,攜帶嬰兒軀體先後逃離森林公園。秦某回家后將之交給妻子阿燕,要她將嬰兒屍體煲湯給兒子喝來治病。次日上午10時許,阿燕將嬰兒軀體切塊,放入鍋中煲湯。
 侮辱屍體獲刑半年

  2007年4月24日,此案在南海區法庭開庭審理併當庭宣判,法院認為,公訴機關所控罪名成立,被告人陳某、阿貞、阿燕毀損屍體,其行為已構成侮辱屍體罪。3名被告人自願認罪,且取得了被害人親屬的原諒,酌情予以從輕處罰,決定判處3人各有期徒刑6個月,即自2006年12月13日起至2007年6月12日止。

  「自己也是做母親的,怎麼能那麼做呢,很對不起死嬰的父母。——被告人阿燕」

 嬰兒母親:沒錢治病早產嬰夭折

 嬰兒母親蒙某稱,自己於2006年5月懷孕,當年12月11日早上8點多感到肚子痛,醫院救護車還沒來到就產下了這名男嬰。


 自己和嬰兒隨後被救護車送到獅山某醫院婦產科進行產後治療。醫生說,要1萬元才能保住孩子的命,且幾率還不是百分之百,兩夫妻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


 當日下午1時,丈夫因無錢交1萬元住院押金要求出院。兩人帶嬰兒回到獅山塘頭油榨村的出租屋,下午2點半,嬰兒睡著了,但過了5分鐘,嬰兒開始啼哭,自己哄不了,喂嬰兒吃了牛奶。下午嬰兒多次啼哭,到晚上5點多,嬰兒就沒了反應,丈夫堅持嬰兒沒死,只是睡著了。後來住旁邊的阿貞過來,認為嬰兒已經死亡,夫妻二人就求阿貞丈夫將嬰兒拿去埋了,沒想到他們會把嬰兒拿去煲湯。

 孩子被埋掉時是否確實死亡?對此,蒙某稱,嬰兒從下午5點到7點毫無反應,且全身冰涼,自己感覺嬰兒已經死亡。
 
 ■ 被告人   18年前聽聞吃嬰治百病?


  昨日上午,記者在南海區法院採訪了3名被告人。3人對於所犯罪行均表示悔過,但言語之間仍流露出希望死嬰肉真能治癒病兒的想法,而對於為何認為死嬰肉能治療病兒,3人出現矛盾說法。
.h1`yq^4w  記者首先詢問了陳某,他顯得很沮喪,說不該聽信「大仙」、「巫婆」的話,不該聽信別人的主意。但記者追問哪位「大仙」給他們出的主意時,陳某又改口了,說只是妻子以前聽說嬰兒肉可以治病。

  阿貞說,自己是18年前聽過這個說法。當時她只有20歲,還沒有結婚,一次去趕集的路上,聽到路邊有一老太太談到吃嬰兒肉包治百病。2006年12月11日晚上,自己突然想起18年前聽到的這個說法,就鼓動丈夫去取一些嬰兒肉給妹妹的兒子治病。丈夫不同意,阿貞就哭訴說妹妹孩子親得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怎麼能不管呢,丈夫沒辦法就同意了。


  記者對此表示質疑,阿貞認為自己只是一時糊塗,不知怎麼就想起來了。只能怪自己笨,沒有文化。


  阿燕則說,不管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姐姐畢竟是想治好自己孩子的病。她說,孩子已經生病半年多了,轉了3家醫院都沒有治好,醫院查明孩子患的是腦血瘤,醫生還說孩子有「頭風」,也就是羊癲風。她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的病一直治不好,曾以為孩子不想上學而裝頭痛,兒子堅持說不是。自己沒有辦法,看孩子的頭變得大大的,臉色黃黃的,就打電話問老家的人。至於問了老家的人什麼,阿燕突然緘口不語了。

  記者問阿燕是否還認為嬰兒肉真能治好孩子的病時,阿燕說自己也不知道,顯得仍抱有一些希望。但對於自己的行為她也有些後悔,說自己頭天晚上拿到嬰兒肉后,也很害怕,第二天切肉煲湯時,手都在顫抖。想自己也是做母親的,怎麼能那麼做呢,很對不起死嬰的父母。阿燕說自己分兩次把湯全部給兒子喝了。

 ■ 拍案驚奇

  【主審法官】封建迷信思想作怪

  昨日下午,本案主審法官劉景景接受採訪時表示,在21世紀科技發達的今天,仍出現現代版的「人血饅頭」,令人深思。

  在劉景景看來,幾名被告人本性善良,但很愚味。幾人都是出來打工的農民,文化程度低,相關醫學常識都沒有,更不要提法律知識,之前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劉景景認為,這件事起因是為了治孩子的病,但3名被告人應想到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別人帶來精神傷害,是否違背基本道德規範。相信科學,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是他們應該汲取的教訓。

 對於本案涉及的司法問題,劉景景解釋說,人死了之後,死者本人是沒有什麼權利的,因為其作為權利主體的資格已不復存在。但法律並非就對人的屍體不予保護了,實際上死者的近親屬對人的屍體仍然享有權利,主要的是對屍體擁有一種精神方面的映射權利,即對屍體侮辱而間接引發的名譽權,維護屍體完整權等相應的權利利益。幾名被告人侵犯了社會公共秩序和近親屬的感情、尊嚴,違背了善良風俗及侵害了近親屬的安寧利益。

 劉景景認為,本案的社會根源是被告人封建迷信思想作怪。當前農村迷信思想仍有一定的活動餘地,究其原因是農村農民精神生活比較貧乏,如封建殘留毒害的滋擾,老年人不停地傳播迷信思想,使許多中青年或信或疑。當遇到疾病通過正常途徑不能治癒時,就會對腦海中一些迷信做法進行效仿。

  【專家】
  侵犯人類文明底線

  昨日下午,記者就此事件採訪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

 「沒有想到想在還有這樣愚昧無知的人,我光顧震驚了,一時都不知道怎麼評價。」夏學鑾說,自己在常年社會調查中,從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他認為類似很多邪教組織宣揚的吃童男童女可以增強功力的理論。


  「這樣的行為侵犯了人類文明的底線。」夏學鑾說:「雖然孩子是死了的,但這個口子決不能開,不然人和動物還有什麼區別?就算是動物,也有虎毒不食子的。」他認為,這一事件也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不健全,如果全體國民都能夠享受到充分的醫療保障,有病就會及時去看,科學觀念就會增強,嬰兒肉治百病的邪惡醫學觀念就沒有立足之地。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1

主題

536

帖子

27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8
沙發
ldai 發表於 2007-5-8 12:57 | 只看該作者

愚昧,科普知識還要多搞些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5: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