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已知存世最早課本現身山西 乾隆十年成書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5-12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山西省晉中市發現一套線裝古書《四書朱子本義匯參》。該書共有三卷,成書於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由清初大學者王步青編撰。據專家學者考證,此書為中國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課本,對研究中國古今教科書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套《四書朱子本義匯參》,書高二十六厘米,寬十六點五厘米,全套書分朱子章
句大學三卷、中庸六卷、朱子集注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每冊頁碼不等。此次發現的為朱子章句大學三卷,為整套書的首函。據了解,封麵包皮上有「大學」「侯德長」五個字,由此可見,此書原屬山西靈石縣早期中共黨員、老紅軍侯德長的藏書,不知何故流散在民間。

據悉,此書字體秀麗,行距較寬,看上去清新悅目。卷一刻有「金壇後學王步青輯、子士鰲編、孫維甸尚余乃畇爾畯校」,每頁版心均鐫有「敦復堂」三個字,背面版心下邊均鐫有「課本」二字,文前有輯者王步青撰的序。

據《舊書交流信息報》一九九九年二月八日刊登的《古舊課本成藏品》一文講:「據專家學者考證,課本在中國的發展只有百年歷史,它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然而真正注有『課本』二字的,則出現在民國時期。」文章又稱:「清代課本是藏家的首選目標,雖說清代課本無『課本』二字,但一般都在內頁印有某學堂某學府的字樣,這些課本如今已是鳳毛麟角。「

據該報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三日刊登的《我國最早的課本始見於清乾隆時期》可知,真正的課本刊印在清乾隆時期已有,而這本《四書朱子本義匯參》的發現,恰恰證實了這一點。

另據北京叢者偉先生考證:「《四書朱子本義匯參》因其僅在王步青所設的家塾中,由其學生取裁使用,所以當時印量甚少,目前存世者極其罕見,當為我國課本藏品中的大珍之品。」此書距今二百六十餘年,仍保存完好,無論在課本的發展史,還是教育史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王步青是清初著名儒學大家,他年輕時曾教過私塾,后被賜為進士,官至翰林院檢討,晚年因故辭官,歸故里金壇后,在其家開設授書館,從其學習的儒學門生甚多。此書就是他在七十四歲那年為教學所需編印的課本。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