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遊學:我在美國泡書店

[複製鏈接]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7-5-13 1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人們的印象中,留學生的業餘生活就是打工、上網和泡吧,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獨自一人去泡書店。書店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精神糧庫,也是現代城市的文化風景。更多的留學生通過書店,透過書香去近距離了解和感受他們身處的這個國家和地區。如果你現在身在美國,不妨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去探訪一下我們這裡所介紹的書店,相信,這一定是一次神奇的文化之旅。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Bookstore)SanFrancisco, 261 Colombus Ave

  網址:www.citylights.com

  如果你曾經留意過舊金山的旅遊指南,那你一定對「城市之光」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它在旅遊指南上被稱作是舊金山最負盛名的書店。

  1953年,費林蓋蒂和彼得?馬丁決定在舊金山北海灘的一間花店舊址開設美國第一家專門出售平裝書的書店,這個聽起來像燈具城名字的書店,已經走過了50多年,這裡曾是艾倫?金斯堡和傑克?凱魯亞克的「家」,「垮掉的一代」的大本營,「反叛文化」的路標,如今它仍舊在網際網路和流行文化的滾滾洪流當中傲然屹立。直到現在,仍有遊客到訪City Lights時買一本克魯亞光(Jack Kerouac)的成名作《在路上》(On The Road)或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詩集「Howl」。即使自己已經有這些「垮掉的一代」的文學經典作品,但是能在發源地購買一本,別具紀念意義。半個世紀以來,「城市之光」書店已經成為了先鋒文學的聖地,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不同於美國主流社會的獨立的政治觀點,精彩卻冷門的絕版作品以及在歐美受到冷遇的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作家。如今,費林蓋蒂和他的「城市之光」書店仍在為堅持自己的理想,與大型連鎖書店和網上書店代表的當代圖書消費方式做著「不屈不撓的鬥爭」。

  當你走進城市之光書店,你就會深切的感受到一種迎面而來的懷舊情節。儘管經過了數次搬遷和裝修,今天的「城市之光」書店和50年前相比格局幾乎沒有變化,甚至早年間地下室的長凳還擺放在原處。書店並不追求寬敞的「消費空間」,而是盡量把更多的書籍提供給讀者。

  在書店鱗次櫛比擺放的書架之間,僅能容納兩個人側身而過,一條狹窄的樓梯通到地下室,那裡充滿了看起來「令人眩暈」的社會科學分類書目:揭醜報道、無政府主義、階級鬥爭……一樓是文學類書籍,和50年前一樣,你永遠可以在這裡找到先鋒文學的最新動態,其中很多作品都是在「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的。二樓全是詩集和「垮掉一代」的文學作品,靠窗擺放著書桌和圓椅,誰也不會阻止你在這裡花一個下午靜靜地閱讀。這裡的店員也都非同一般,他們都是具有深厚造詣和獨特觀點的資深文學愛好者,當你在精心挑選圖書的時候,耳邊會響起店員之間交換讀書心得的聲音,這幾句他們之間的「悄悄話」會使你更安心的讀書,因為這裡是一個真正讀書的地方。

  《舊金山垮掉的一代》一書的作者比爾?摩根說:「『城市之光』書店擁有輝煌的歷史,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總有人願意去尋找獨立的文字和另類的聲音,尋找那些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的東西。」

  Know Knew Books

  網址:www.knowknew.com

  淘二手書,已經成為書迷們一項不可缺少的樂趣。Know Knew Books這家二手書店,就是淘友們的樂園。店面不大,全木製的書架交錯陳列,規劃出由小方格藏書空間組成的迷宮布局,使人置身其間頓生迷失書林之感。但這種迷失書林的感覺,恰是書迷們想要尋找的感覺。

  這裡的藏書眾多,想要淘到自己心儀的書目,就要深入書林,細細地尋覓,慢慢的享受這種「淘書」的樂趣。

  超市書店

  美國有許多超市書店,他們可能不像前面介紹的書店那麼有名,成為美國旅遊指南上的一景,但是在一般的大學附近都能找到幾家象樣的超市書店。一周的學習生活告一段落,放下那些讓人頭疼的專業名詞,周末的時間去附近的超市書店坐坐是一件很是愜意的事情。

  超市書店的音樂、圖書門類齊全,而且還有許多舒適的沙發座椅,甚至咖啡廳。逛累了以後,不僅可以去喝喝咖啡提神,也可以斜躺在沙發上,帶上耳機閉目凝神試聽上幾首鬆弛、舒緩的鋼琴曲。同時還可以抱上幾本裝禎精美、價格不菲的畫冊一頁一頁地慢慢欣賞一番。這些書店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竟相推出了周末晚間的小型演出活動。在幾張小桌的咖啡廳盡頭,一兩個約好的音樂家,架上一套小小的音響設備,忽急忽緩的吉它樂聲中,歌手盡情地吟唱了起來。這些音樂家,多是自費出過一兩盤盒帶、尚未成名的歌者,歌唱中更多的是自我陶醉,而不像與大劇場觀眾交流那樣的煽情。書店裡的聽眾雖無劇場、音樂會聽眾般的狂熱,每曲終了,仍不乏真誠的掌聲。書店還常邀一些作者來座談或簽名推銷著作,也引來大批的人群。

  在美國,你要是想讀書、逛書店的話,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不僅有許多像城市之光這樣歷史悠久的著名書店,也有不少網上書店,供那些不願出門的網蟲們在家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總之,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在國外有些孤單,那麼書是個不錯的夥伴,書店是個不錯的去處。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