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把握中美日韓四邊關係_東亞國家能否建立戰略互惠關係?

[複製鏈接]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vmpzh 發表於 2007-5-7 14: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把握中美日韓四邊關係_東亞國家能否建立戰略互惠關係?


● 王義桅(上海)


  東亞有三怪:不是東亞國家,卻自視為東亞國家,這就是美國;是東亞國家,卻不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這就是日本;是東亞國家,但民族國家統一任務尚未完成,這就是海峽兩岸和朝鮮半島仍處於分裂局面。

  因此,東亞國際關係的癥結是國家身份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中國崛起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嗎?日本正常化是要恢復大日本帝國榮耀嗎?韓國的半島和平繁榮政策是要復興大韓民族主義嗎?

  即便各自國家將這些列為國家發展目標,但並未得到東亞區域內其他國家的認同,更沒有得到美國的承認。作為過渡階段,東亞地區急需要建立中日、中韓、中美、美日、韓美、韓日間的戰略互惠關係。

  不久前,美韓自由貿易協議的簽署,和美韓同盟關係的調整,共同推動了美韓戰略互惠關係的建立;中國總理溫家寶剛成功的結束了對韓國和日本的訪問,被稱為「融冰之旅」,確立了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內涵,以相互承認各自國家訴求的方式,翻開了和諧東亞的新篇章。

東亞國際關係的時間維度

  

  從縱向而言,東亞國際關係的和諧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現實需要;而其不和諧,也同樣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原因。在全球化和地區化的時代,各國國力此消彼長導致各自心理上的震動和失調。

  中國常常是從未來看現實——透支崛起的未來,兼之歷史、文明優越感發酵,更有種自大感,往往以教訓口吻,督促「小日本」正視歷史;或從大歷史看現實——中國在鴉片戰爭前還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帝國。

  日本則常常從小歷史看現實——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就是亞洲的優等生,民主優越感與現代化優越感,往往使日本人看不起中國。現實中又以顯微鏡看中國,發現中國崛起問題多多,因而並不看好中國的未來。問題是,日本的「明治維新紅利」還能用多久?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日本的戰略焦慮愈發溢於言表。

  韓國卻常常以現實看歷史,對大國的舉動,常常表露其歷史的無辜,日本在靖國神社和慰安婦問題上的表現,更喚起了韓民族對日本殖民歷史的回憶。韓國對中國崛起的不安,也是片面的歷史記憶在發酵。
  總之,從時間維度說,中日、韓日、中韓關係的糾葛是身份問題:古代中國、現代中國;近代日本、現代日本;近代韓國、現實韓國等交織在一起,束縛了東亞國際關係的思維——或以古代中國「藐視」現代日本;或以現代中國「鞭笞」近代日本;或以現代日本「俯視」現在中國;或以現實韓國「警惕」近代日本……形成時空體系的錯亂。

  中日、韓日關係亂局,就亂在認識和心理沒有聚焦、沒有回歸現實。其實,中日韓三國都沒有長大:韓國沒有站起來,國家沒有統一,軍隊的戰時指揮權還在美國人手裡;日本也沒有站直,不停鞠躬;中國則站得太直,以至於時常後仰,步伐不穩,助長了國際社會的「中國威脅論」。東亞國際關係糾纏於歷史和心理,是沒有自信、沒有成為自己的表現,也是東亞整體上尚未自立於國際社會的寫照。

東亞國際關係的空間維度

  

  從橫向上看,東亞國際關係並非限於雙邊、三邊範疇,而是受東亞格局左右,以及廣闊的時代背景,折射出當今世界的矛盾。

  梁啟超曾以「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來描述中國的國家訴求。其實日本也存在「日本之日本、亞洲之日本、世界之日本」三層面國家訴求,韓國則存在「韓國之韓國、韓國之朝鮮半島、韓民族之東亞」多層次訴求,這些都折射出各自國家的國家情結與理想。

  中國人批評日本的狹隘歷史觀和民族心理,展示的是「世界之中國」風範,因為靖國神社、慰安婦問題所昭示的是日本試圖推翻戰後體制合法性的大是大非問題。中日東海之爭,無疑是「中國之中國」對抗「日本之日本」;亞洲區域合作的中日主導權之爭,又提醒我們「亞洲之中國」與「亞洲之日本」的較量;日本「入常」問題,則寄希望於「世界之中國」與「世界之日本」的磨合;朝鮮核問題,考驗的則是「韓國之朝鮮半島」與「韓民族之東亞」觀。

  中國、韓國要真正理順中日、韓日關係,就急需調整自己的日本觀,從上述三個層面重新認識日本。日韓也要正確處理同三個層次中國的關係,而非簡單以「中國威脅論」來概括。對於韓國的民族統一大業,中日都應理解和支持;同樣的,對於中國的統一大業,韓日都應給予理解和支持。

  中日韓關係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於釐清中日韓戰略利益。概言之,中日韓間的戰略利益有三:相互支持各自國家訴求(中國之中國對日本之日本對韓國之朝鮮半島),推動東亞地區合作(亞洲之中國對亞洲之日本對亞洲之韓國),維持國際體系和平穩定(世界之中國對世界之日本對世界之韓國)。中日韓戰略互惠關係的未來,就在於在這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面臨大的發展空間。

把握中美日韓四邊關係
  

  從世界層面看,中日韓關係離不開美國。中美日韓國家意志、目標的重疊或矛盾之處,決定了三邊關係的未來根本走向,這包括實現國家意志(目標)的空間手段與方式選擇——開放式合作還是針對第三方的結盟;實現國家意志(目標)的時間手段與輕重緩急——遠交近攻還是睦鄰、安鄰等。

  中國、日本、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本為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係,中日韓間的重大共同利益之一就是同為美元資產的主要持有者,面臨如何應對美國霸權的未來挑戰,而中國全面崛起,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最大和最後的障礙是美國霸權;日本正常化的最後障礙也是美國霸權(日美同盟);韓國要完成半島統一,最終將處理韓美同盟和駐韓美軍問題。但是,由於中日交惡,韓日齟齬,造成美國操控中日美韓關係的局面。

  展望未來,理想的局面是,中國幫助日本的正常化(至少不妨礙,客觀上如此),美國支持中國的和平崛起(通過接觸政策將中國融入全球化),中國支撐美國霸權(至少從客觀效果上如此,金融、貿易領域已經表現出來),中日美支持朝鮮半島和兩岸的統一;中日、中美、美日、美韓、韓日、韓中戰略互惠關係的良性結構,吸引其他亞太國家在多邊、開放、靈活的亞太經濟、安全機制中互利共贏、和諧相處。

  事實一再說明,中日韓間的戰略和解,就是相互承認未來的國家訴求和國家身份,妥善處理與美國關係,理順各自在東亞和世界上的位置。只有在此基礎上,真正的戰略互惠關係才能建立起來,中日韓關係才能實現戰略穩定。


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