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天駁回五件索賠案 日本關閉中國民間索賠大門

[複製鏈接]

167

主題

1303

帖子

44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nandshine 發表於 2007-5-1 0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4月30日 14:31國際先驅導報

一天之內,日本最高法院連續駁回了5件中國民間索賠案的索賠請求,宣判時機精心策劃,且別有用心

「太無恥了,一切都是精心策劃好的。」4月28日,康健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憤怒地說。

對於這位為中國勞工及慰安婦對日索賠奮鬥12年的中方律師而言,2007年4月27日也許是她這一生最為痛心的一天。當天,日本最高法院以「中國人個人賠償請求權已被放棄」為由對「西松組(現西村建設公司)中國勞工訴訟案」和「中國山西慰安婦侯巧蓮(已故)和郭喜翠訴訟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中國原告的訴訟請求。康健是后一個訴訟案的參與律師之一。

「兩件案子判決過後,他們又偷偷摸摸地駁回了三個索賠請求,根本沒有事先通知,也沒有當庭宣判,而只是給日本律師團一個書面聲明。」康健說。


旁聽席響起一片怒斥聲

由於這是日本法院第一次就「中國人是否具有個人賠償請求權」作出判決,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判決當天,除了包括本報在內的7家中國媒體外,還有十幾家日本和西方媒體在場。

二戰時被抓到日本當勞工的79歲老人宋繼堯和81歲老人邵義誠坐在被上訴席,但西松公司工作人員及其辯護律師卻沒有到庭。中國細菌戰訴訟案原告團團長王選,日本「支援西松建設中國勞工訴訟之會」等市民團體的代表等坐在旁聽席。

東京當地時間上午10時30分,包括審判長中川了滋在內地3名法官面無表情地步入法庭。在攝影記者們進行了兩分鐘的拍攝后,中川立即宣讀判決結果,「否決廣島高等法院二審判決……」審判長話音剛落,旁聽席上便響起了「取消判決」、「不公正判決」和「不知羞恥」的怒號聲。

審判長大聲叫嚷「肅靜」,但旁聽者不予理睬。他見勢不妙,匆忙念完判決結果,灰溜溜地推開法官座位後面的大門離開法庭。

庭審結束后,在帶領《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去停車場的路上,日本最高法院廣報課一名工作人員眼含熱淚地說:「法庭的判決太過分了。」



宣判時機精心策劃

或許是吸取了上午的「教訓」,下午針對慰安婦的判決變得更為短暫,大約只持續了不到5分鐘。

「這次判決提前一個星期才通知我們,受害者根本來不及到現場聆聽結果,簽證辦不下來。剩下的三個訴訟判決連通知都沒通知。」在康健看來,5個宣判都是事先精心策劃好的。

對於西松一案此次判決,其實康健並不感到意外。早在3月16日該案進行庭審辯論,當時西松公司的代表一言未發,「這很不正常,那會兒他們等於勝算在心了,所以什麼話都不用說了。」

正如4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所說,日本最高法院就《中日聯合聲明》作出的解釋是非法的、無效的。中國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宣布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是著眼於兩國人民友好相處作出的政治決斷。

「但日本高法卻偷換概念,將個人索賠與國家索賠劃上等號,這根本是非法的。」康健說:「這樣的結果讓一直參與整個訴訟過程的日本律師們也特別憤怒。」中國勞工訴訟案律師團團長大森典子對《國際先驅導報》說,法院既然明確認定非人道的強擄勞工等事實,但卻以錯誤的解釋來推卸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的謝罪和賠償責任,這無非是要推卸日本政府和相關日本企業的戰爭賠償責任。


西松建設冷漠接待受害者

最為憤怒的當然是受害者本人。27日下午3時,在日本市民團體人員和律師陪同下,宋繼堯、邵義誠以及3名已故中國勞工的家屬前往西松公司進行交涉。

但西松公司拒絕與中國原告進行面對面的交涉,甚至試圖將他們擋在大門外。中國勞工一行對西松公司的傲慢態度感到憤慨,徑直往大樓里走去,保安人員竭力阻擋,雙方推搡中發生輕微肢體衝突。

在經過約20分鐘的力爭后,西松公司才同意在一個小會客室會面,但連一杯水都沒有倒,只有一名部長和3名低級別官員出面。

「西松公司今生今世不可能為我恢復光明了,但我要求你們在我有生之年對中國勞工謝罪並給予應有的賠償。」雙目失明的宋繼堯說。

已故中國勞工之子楊世斗說,「我父親20歲被抓到日本當勞工,被折磨死在了日本,我從未與父親見過面,你們造成我們家的悲劇,你們必須償還這筆血債。」

在一個小時的交涉中,西松公司方面代表面無表情。西松公司總務部長弘田和正說,他們還沒有看到判決書,不會作出任何答覆,今後將在辯護律師分析判決書後研究對策。此外,他沒有對日本市民團體提出的今後保持交涉渠道的建議作出答覆。

最後,中國勞工一行向西松公司遞交了一份要求信,強烈要求西松公司按照日本最高法院的司法判斷,承認法院認定的事實,向中國勞工及家屬謝罪和賠償,並修建一座中國勞工紀念碑。   


中國受害者索賠還有長路要走

外電紛紛評論說,今後日本的法院可以根據這些案例,拒絕受理或者審理中國民間戰爭賠償訴訟,對此,康健卻並不這麼認為,「媒體不要去宣傳日後勝訴微乎其微,這是日政府想要達到的目的,我們鬥爭是不會完的,因為判決本身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

據了解,包括中國勞工訴訟案在內,中國戰爭受害者訴訟案共有20多起。日本法院大多是以「國家無答責」和原告具有的20年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已過為由,駁回中國原告的訴求。康健表示,「我們還有十幾件訴訟都在進行著,要據理力爭,判決本身就違法,我們還要去辯論、爭論下去。」

背景資料:

西松建設案

1944年,日本西松組(即現在的西松建設)在中國強行綁架360名中國人到廣島縣安芸太田街的安野發電所建築工地,強制他們從事艱苦勞動。原勞工及遺屬共5人1998年在日本提起訴訟,要求西松公司賠償每人550萬日元。2002年7月,一審敗訴。2004年7月,二審勝訴,西松公司不服判決,上訴至最高法院。2007年4月27日終審敗訴。


侯巧蓮、郭喜翠慰安婦案

侯巧蓮、郭喜翠,山西人,二戰期間被日本兵抓進慰安所,受盡了日軍強暴和虐待。1996年2月,郭喜翠和侯巧蓮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謝罪並給予賠償。侯巧蓮1999年5月因病去世。2002年一審判決敗訴,2005年二審判決敗訴,2007年4月27日終審敗訴。

其餘三個敗訴的案例

一審勝訴、二審敗訴后訴諸最高法院的中國勞工劉連仁(已故)案,福岡中國勞工案,以及一審、二審均被駁回請求的4名中國「慰安婦」案。(吳谷豐、劉俊)

[ 本帖最後由 sunandshine 於 2007-5-1 03:08 編輯 ]

167

主題

1303

帖子

44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6
沙發
 樓主| sunandshine 發表於 2007-5-1 03:06 | 只看該作者
誰再替侵略中國的日本倭寇辯護美化,替傷害中國人的日本鬼子開脫!誰就是狗娘養的禽獸不如的牲口!

[ 本帖最後由 sunandshine 於 2007-5-1 03:1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3
mengxxy 發表於 2007-5-1 08:37 | 只看該作者
不賠好。賠的話,小日本有的是錢,損不了它幾個子。
讓中國人更清醒吧,我們有一個怎樣野獸般的鄰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474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4
ayunk 發表於 2007-5-1 16:03 | 只看該作者

倭寇,畜牲不如!!

誰再替侵略中國的日本倭寇辯護美化,替傷害中國人的日本鬼子開脫!誰就是狗娘養的禽獸不如的牲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924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5
Alchemist05 發表於 2007-5-1 16:08 | 只看該作者
狗日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550

帖子

68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821
6
nierdaye 發表於 2007-5-1 20:17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到日本打官司?

我不是很懂有關法律,為什麼不能在中國起訴?中國的法院判決並且通過法律手段在中國境內懲罰他們?
為什麼要到日本去打官司?

中國法律難道不能追究對中國人民犯下罪行外國軍隊/政府/團體?如果沒有相關法律,為什麼不進行有關立法?政府,國家和民間都支持索賠,為什麼就不能在國內通過法律手段給與強烈支持?

那位前輩有有關的法律等的知識,希望給與解釋。

感到悲哀,無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7
gskhg 發表於 2007-5-2 00:48 | 只看該作者
我看日本政府如此強硬和惡劣的態度,和我國歷屆領導人對日本的私下許諾有重大關係,比如什麼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等等等等,以及一些不為普通中國老百姓所知道的東西。前蘇聯對不列斯特條約的態度可以值得我們借鑒,那就是私人之間的約定不被中國全體人民所承認,也沒有履行它們的任何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