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填海的歷史教訓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7-4-27 0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填海破壞,后污染治理」的環保錯位情況在經濟發達的日本同樣存在,其中的收益和損失,以及恢復生態所需的費用究竟孰大孰小?

  日本填海的歷史教訓

  類似於中國一個省級機構的兵庫縣,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區和港口區之一,其海岸線的許多地區工廠林立,且海岸都被砌成了高大筆直的混凝土大壩。

  


  兵庫縣阪神南縣民局的杉本博說:「瀨戶內海地區的兵庫縣境內建設了許多工廠,但是很多土地都是填海形成的,也就是說這些地方以前都是大海。」

  填海助推工業發展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期,各種工廠和工業的大量湧現,使國土面積狹小的它陷入了困境。但島國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約3.3萬公里。其曲折的海岸除了形成眾多優良港灣有利於海運業和對外經濟的聯繫外,更便於沿岸填海造地。

  兵庫縣閉鎖性海域環境保護機構的石川潤一郎說:「日本早在11世紀就有了填海造地的歷史記錄,當時一個名叫平清盛的將軍就在神戶填海建了一個人工碼頭。到了江戶17世紀,幕府將軍又在東京灣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造地。」

  石川表示,二戰結束后,日本全國大規模填海造地的情況更是愈演愈烈,從1974年至2004年,僅兵庫縣內就新形成0.2萬公頃陸地(1平方公里為100公頃),整個瀨戶內海地區新形成1.28萬公頃陸地,就連人口密度不大的沖繩縣也在不斷地圍海造地,從海上灘涂爭得0.1萬公頃的土地。而據有關專家估計,在過去的100多年中,日本一共從海洋索取了1200萬公頃的土地,日本沿海城市約有1/3的土地都是通過填海獲取的。

  杉本博說:「之所以形成這樣大規模的填海行動,主要是因為日本二戰後經濟和人口增長迅速,但是可使用土地卻非常少,特別在大城市裡,這樣的情況更加突出,所以向大海要地就成為一種應急辦法。」他認為,日本國土小平地少人口多,要發展經濟,最好選擇在一些集中的區域,而且日本沒有城鄉差別限制,使很多工廠和人都集聚到東京、大阪和神戶這樣的大城市,各種巨大壓力情況使得填海造地行為最終成為一種無奈選擇。

  「如此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杉本博說,「但是這些新陸地為日本工業的騰飛,提供了位置優越的建設用地。」

  從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在臨海填海造地11.8萬公頃(相當於兩個新加坡的面積),統一進行工業布局,將煉油、石油化工、鋼鐵和造船等資源消耗型聯合企業配置於東京灣以南的沿太平洋帶狀工業地帶上,使原料碼頭與產品碼頭成為工廠的一部分,減少了中轉運輸費用,並據此調整工業布局,向臨海集中。

  日本有關專家指出,港口與工業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布局不僅使能源耗量多的鋼鐵、水泥、制鋁、發電和汽車業等成本下降,促進了這些部門以及造船、機械和建築等工業部門的發展,而且使以石油為原料的石油冶鍊、石油化學、合成纖維、塑料製品和化學肥料等工業飛速發展。

  經過這一時期的發展后,占日本全國總面積31%的臨海地帶,彙集了全國52%的人口和全國58%的工業產值,顯示出臨海工業區在日本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造地帶來生態災難

  在獲得巨大收益的同時,大肆填海造地發展工業經濟也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後遺症。日本環境廳曾經發表的調查數字顯示,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國各地的沿海灘涂減少了約3.9萬公頃,後來每年仍然以約2000公頃的速度消失。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海洋污染,很多靠近陸地的水域里已經沒有了生物活動。」石川說,「由於海岸邊都是工廠和砌著混凝土圍牆,人們已經很難接近岸邊,看不到海岸的情況了。」

  杉本博說:「在得到大量新土地,經濟獲得發展的同時,日本也不得不面對大量的海洋環境污染問題,現在我們必須使用種種辦法來改變和修復環境,國家也為此設立了專門的『再生補助項目』。」

  整個日本的近海海域經歷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嚴重工業污染,儘管後來政府立法要求各種工廠和城市限制排污,情況得到了一些緩解,但是要恢復以前的情況已經非常困難。

  在東京、大阪等港口地區,由於海岸線都被垂直建築取代,使可以平衡海洋生態的海洋生物無法棲息在海岸邊,這樣的情況在日本全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石川說:「經過調查后我們發現,日本許多地方已經都沒有了自然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混凝土擋牆和大壩;由於工廠和城市長期排放污染物使硫酸還原菌等細菌大量滋生,海底更是完全變了模樣,不但生物不能生存,更大量出現了『赤潮』的情況。」

  現在,日本的各種海洋環保研究機構已經不斷在進行各種實驗,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恢復生態環境的好方法,這些實驗包括人造海灘、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存帶等等。杉本博表示,經過把多種技術組合起來進行實驗,現在看起來很有效,各種小魚小蝦貝類和海洋微生物已經出現在人造海灘、海岸周圍,顯示著環境的改善。與此同時,他們也不斷把研究成果作為環保建議向政府提出,供政府參考。

  「但是我們已經感受到這項工作的難度,這是一項非常漫長的工作,而且所需要的資金和各種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杉本博說,「所以日本政府還邀請世界各地的海洋、環保學者,提供資金和設備供他們進行研究和實驗。」

  過度的填海還導致日本一些港灣外航道的水流明顯減慢,天然濕地減少,海岸線上的生物多樣性迅速下降,由於海水自凈能力減弱,水質日益惡化。杉本博他們每天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努力讓已經被嚴重破壞的瀨戶內海地區環境得到恢復,尤其要恢復其自然海岸線和森林環境。「目標是要努力讓這裡的環境成為日本人的驕傲與自豪。」他說。

  關於恢復環境的工作思路,杉本博表示充分考慮了樹木、水和人三者的和諧,建造生物多樣性的環境。20世紀80年代,地處神戶地區的日本鋼鐵公司搬走後,兵庫縣及下轄尼崎市政府很快出錢把工廠空地買了下來,通過建設使其在20年後成為一塊綜合性綠地。具體方式上,考慮了多種樹木,選擇不同樹種,在靠海的地方種長得比較高的樹用來防風等方法。

  在這些工作中,政府積極引導當地居民和企業參與,鼓勵大家在自己的家周圍和廠區種植植物。杉本博說:「所有的費用都是由政府提供,並且在樹木種植之後政府還提供1/3的管理經費給一些民間公益組織,讓其進行專門的管理。」

  杉本博表示:「我們的工作已經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理解和支持,這樣使我們獲得了足夠的經費,我們的計劃是用100年來徹底改變和恢復瀨戶內海地區的環境,而且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沙發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7-4-27 09:48 | 只看該作者
禁止無序填海

  在亞洲,陸地資源貧乏的沿海國家和地區,都很重視利用灘涂或海灣填海造地,像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和中國香港、澳門等,都在向大海要土地,一則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二是增加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用地。

  


  按照日本現有的法律規定,如果要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地方政府首先要組織各方人員進行廣泛調查,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了解填海將對周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隨後把報告提交給環境省審批,如果環境省同意就可以進行。

  「以前這樣的報告是很容易批准的,因為環境省清楚增加土地對於日本各地的重要性。」石川說,「但是最近環境省不會輕易同意了,原因是日本的經濟增長已經明顯放緩,人口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對土地的需求已經不如以前急迫,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已經意識到填海造地對於日本的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太大,而且很可能得不償失。」

  據日本國內媒體報道,近年來,為了保護海洋資源多樣性,維護生態環境平衡,日本許多環保組織和漁業人士紛紛採取各種形式,反對填海造地。日本政府有關方面已制定的在東京灣上的「三番瀨」、伊勢灣上的「藤前」等灘涂造地的計劃,都遭到了包括當地政府在內的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後者強烈要求有關方面停止填海計劃,已經使一些項目被迫縮小規模或停止。

  杉本博說:「現在日本國內要再申請新的填海工作,基本上是被禁止的,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城市垃圾的填埋,當然填埋垃圾前都需要由專家們進行環境調查和評估,包括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填埋方式。」

  隨著日本進入大生產、大消費的時代,由此大量產生生活垃圾,由於垃圾處理的成本很高,所以東京將垃圾和泥沙作為填海造地的主要材料。目前,東京灣的二期垃圾填海工程還在進行。

  日本有關專家指出,現在回頭看,以前日本在海洋利用的環保問題解決上的確缺乏先期的規劃和管制。石川說:「此中的損失和收益情況,日本至今還沒有做過專門的比較,所以很難從數據上說清楚。但是日本國內已經有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和學者,即研究政府在進行公共投入時,對納稅人可以帶來多大好處,是否可行等,這些工作也越來越引起日本國民的關注。」

  現在,「綜合性海域管理」已經成為世界學者都很重視和關注的課題,其中學者們最擔憂的情況是世界各國對海洋的無序開發。杉本博說:「日本和一些國際學者已經注意到中國在填海造地方面已經出現了許多不好的情況,結合到日本在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教訓,我們很希望引起中國老百姓的關注和中國政府的重視,因為無序開發將給海洋環境帶來難以估量的惡果。」

    本刊記者 尹鴻偉  發自日本兵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6

主題

3129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3
紅森 發表於 2007-4-27 1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4
任O行 發表於 2007-4-27 14:10 | 只看該作者
填啊..快點填...早日與祖國大陸接壤就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5
phtsl 發表於 2007-4-27 15: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任O行 於 2007-4-27 00:10 發表
填啊..快點填...早日與祖國大陸接壤就好了
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保有財產的權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6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9
6
lxb4685 發表於 2007-4-27 16:23 | 只看該作者
"....................日本一共從海洋索取了1200萬公頃的土地",中1200萬公頃相當於12萬平方公里(比3個台灣還大),此數恐有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7
Hanxin 發表於 2007-4-27 19: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xb4685 於 2007-4-27 16:23 發表
"....................日本一共從海洋索取了1200萬公頃的土地",中1200萬公頃相當於12萬平方公里(比3個台灣還大),此數恐有誤。
也許現在溫室效應,海水上漲,又返回給大海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8
任O行 發表於 2007-4-27 21:5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nxin 於 2007-4-27 19:24 發表
也許現在溫室效應,海水上漲,又返回給大海了?

海水上漲,日本還可以填撒,人定勝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83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9
山南水西 發表於 2007-4-27 2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