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下注中日峰會,安倍賭什麼?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7-4-27 0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南風窗】  
  下注中日峰會,安倍賭什麼?

  □本刊特約記者 嚴聖禾 發自日本東京

  2006年4月15日,永田町一年一度的賞櫻大會照例在東京市中心的新宿御苑舉行。小泉純一郎作為日本首相第五次出席大會,在致辭中,小泉引用了一句著名的和歌「待到別離時,方知這世間,花亦如花人亦人」,表明他將在今年9月按期卸任首相一職。

  


  首次作為內閣官房長官出席賞櫻大會的安倍晉三這一天也受到了在場民眾的熱烈追捧,為了吸引安倍能夠到自己身邊拍一張照片,有人甚至大聲喊,「安倍首相!這邊,這邊。」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此時的安倍已經在當天早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參拜了靖國神社。

  5個多月後的9月下旬,安倍在日本媒體的熱烈追捧中完成了首相登基大典。因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中斷幾達5年的中日首腦互訪有望恢復。然而,筆者悲觀地認為一向執著於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並不會輕易放棄,中日關係在安倍任期內仍難以得到根本改善。

  鬥爭型政治家的模糊戰略

  在日本自民黨上一次總裁選舉的2001年4月,時任森喜朗內閣官房副長官的安倍還只是一個從政不到10年的小字輩政治家。小泉就任首相之後,安倍繼續擔任首相身邊的官房副長官一職。當時的首相官邸還不像小泉後期那樣一手遮天,不過,安倍憑著外祖父當過首相、父親離首相之位只差半步之遙的背景,在朝鮮核危機中率性敢言、一炮走紅。

  2002年2月,安倍在一個大學演講時表示日本可以擁有小型的原子彈,而在隨後的座談會中安倍還談到要發動核攻擊讓朝鮮變成一片焦土。其實安倍對於發展原子彈的具體情況並不熟悉,他在國會答辯時甚至將表示原子彈爆炸威力的單位TNT讀成了NTT(日本電報電話公司的簡稱),但安倍對於朝鮮的強硬態度還是給日本國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9月,小泉對平壤進行了旋風式的訪問,僵持多年的日朝關係出現轉機,然而後來媒體披露小泉訪朝證實了朝鮮存在綁架日本人質的問題,加上朝鮮不斷炫耀核技術,這一切都使得日本國民對於朝鮮的恐懼和憤怒之情迅速激化。日本對朝國民感情的惡化使得主張對朝施壓的安倍受到廣泛歡迎,而安倍也順勢打造自己強硬保守的形象。

  2004年1月安倍出版了他與保守學者岡崎久彥的對談集《保衛這個國家的決心》,全面闡述了他對加強日美軍事同盟、修改和平憲法、參拜靖國神社以及處理日朝關係等各個問題的看法。從書名可以看出,安倍努力要日本國民認識到國家的安全正受到威脅,而他則有決心保衛日本。今年7月,安倍出版了他的新作《致美麗的國家》,書中將政治家分為「鬥爭型」和「迴避鬥爭型」兩大類,表示他自己一直希望做一個勇於鬥爭型的政治家。9月19日,也就是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前一天,日本宣布對朝金融制裁,以此為安倍加油。

  然而,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安倍近半年來的表現與其自我標榜的鬥爭型政治家的形象似乎並不相符。一直明確主張首相應該參拜的安倍,在自己即將當選首相時卻不再那麼振振有詞,面對記者不厭其煩的提問,只是表示自己不會明確說明當選首相之後是否打算參拜。甚至對於自己在4月15日已經參拜過的事實,安倍也不願予以證實。不少評論人士都不禁質疑,這樣躲躲閃閃怎能算是鬥爭型政治家呢;不過也有日本媒體認為這種模糊戰略是一種政治智慧。試想一下,如果安倍明確表示要繼續參拜,則不僅會引起日本國內反參拜人士的不滿,還將使安倍在上任之前就完全喪失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的可能性。如果安倍明言不參拜,則既不符合其一貫的內心想法,更是要得罪他的那些偏保守的支持者。

  改善亞洲外交源自迫不得已

  安倍及其智囊採取的策略是,先在今年4月15日秘密參拜,然後再尋找適當時機將這一消息透露出去,在今後是否要參拜或今年是否已參拜過等問題上均保持曖昧態度。這時,對於要求參拜的支持者安倍已有所交待,對於中韓兩國則可以用今年不再參拜來換取首腦會談的恢復。眼裡只有日美同盟的安倍,現在之所以想與中韓兩國的首腦舉行會談,表面上是出於改善日本亞洲外交的需要,骨子裡還是內政思維,說白了就是拼選舉的需要。

  別以為這次安倍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獲得了66%的支持,就代表他在黨內的地位已穩如磐石。不少自民黨政客投票給安倍,是認為他能夠帶領自民黨在選舉中戰勝民主黨,從而保住自己的議員身份。另一些自民黨議員儘管並不贊同安倍的執政理念,但由於擔心受到安倍新總裁的排擠,也只得違心地表示支持。安倍要想完全確立自己在自民黨內的威信,面臨著一大一小兩個考驗:首先是將在10月22日舉行的眾議院補選,兩個席位都是因為自民黨議員的死亡而空出的,能否確保這兩個席位仍由自民黨人獲得,是考驗安倍新總裁的第一關。其次是將在明年7月舉行的參議院改選,民主黨黨首小澤一郎已是磨刀霍霍,聲稱要通過這場選舉將以自民黨為主的執政黨在參議院中所佔的席位逼到半數以下。若果真如此,上任不到一年的安倍將不得不引咎辭職。由於明年面臨改選的自民黨參議員都是在2001年7月趁著小泉上台之初颳起人氣旋風而當選的,因此他們繼續當選的形勢並不十分樂觀。

  安倍要想在今後這一大一小兩場選舉中獲勝,必須儘快拿出自己的政績,而小泉執政5年多在內政和經濟方面取得的進展是安倍短期內難以超越的。至於對美外交,且不說安倍很難像小泉那樣與布希總統脾氣相投、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日本也不再有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那樣向美國表示效忠的機會。對安倍來說,最好的突破口就是抓住小泉最大的弱點,在改善對華關係這一點上做文章。藉此,也可以滿足日本經濟界的要求,樹立個人威信。因此,安倍不僅在參拜問題上採取了上述模糊戰略,還放出風聲稱正在與中方協商有關11月在河內APEC會議期間舉行首腦會晤的事宜。更有日本媒體披露,安倍有意在就任首相之後將中國作為第一個訪問的國家,希望能在10月就到北京與中國領導人舉行首腦會談。不過,小澤一郎在改善對華關係方面已先行一步,7月3日他就率領民主黨領導層抵達北京並於次日與胡錦濤主席進行了會談,這也是小澤就任民主黨代表之後的首次出訪。

  令人擔心的歷史觀和對華觀

  安倍不再明確聲稱要參拜靖國神社並對儘早恢復中日首腦會談態度積極,這的確為中日關係的改善創造了條件。但簡單回顧一下安倍此前在各種場合流露的歷史觀和對華觀,很難相信安倍會徹底放棄參拜靖國神社或真心希望發展中日友好關係。

  作為日本最年輕的以及首位在戰後出生的首相,安倍希望與60年前日本發動的那場戰爭作一個訣別,他甚至不願意承認那是一場侵略性質的戰爭,對於東京審判的結果他更是不願接受。至於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於1995年發表的「對殖民地統治和侵略所帶來的損害和痛苦進行反省和道歉」談話,安倍也只是勉強地表示願意繼承談話精神,另一方面則反覆強調歷史問題應該交給歷史學家去評價。在一次辯論中,安倍還以沒有文件記錄為由,對中方在1972年復交談判時將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與廣大日本普通國民進行區分的歷史認識提出質疑,稱這只是中方單方面的說法,日本多數國民並不接受。

  針對中日關係,安倍曾提出過著名的「政經分離論」,主張中日政治關係的惡化不應該影響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按照這樣的理論,中日關係在小泉執政時期出現的「政冷經熱」的狀況也就具備了合理性。在日本的亞洲外交戰略方面,安倍主張加強與印度等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加強合作,提議將印度納入日本與美國和澳大利亞進行的有關中國問題的戰略對話的框架。安倍主張強化日美同盟或是攜手印度或多或少都有遏制中國的考慮。

  與經常引用《論語》等中國經典的小泉不同,安倍在演說中更喜歡使用來自英美的外來語,這似乎暗示安倍已經不再像以往的政治家那樣通讀孔孟、熟悉中國傳統文化。安倍過於看重所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並將其簡單地與一個國家實行的政治制度掛鉤的做法,也使得他對中國有一種天然的抵觸感。此外,安倍在他的「新國家觀」中提出了三個堪稱宏偉的目標:通過修憲和修改教育基本法使日本走出「戰後體制」;通過「入常」逐步完善「強大的、可信賴的」日本形象;使日本首相一職朝著類似美國總統的角色轉換……也有可能成為阻礙他與北京改善關係的因素。

  儘管筆者認為中國不可對安倍新首相抱太大期望,但也沒有必要從一開始就對他緊閉大門。作為一名強硬保守、曾經對華不友好的政治家,安倍在當選首相后願意主動與中國進行接觸,說明中日關係在日本外交中的重要性已不可忽視,這也有利於維持中日關係的穩定。在安倍執政的時代,北京可能很難將中日關係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但要努力避免兩國政治關係繼續下滑、國民感情更加惡化。如何巧妙地與安倍打交道,將成為考驗北京外交能力的試金石。

0

主題

1292

帖子

2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1
沙發
lisan111 發表於 2007-4-27 1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