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經。衛。伯兮》

[複製鏈接]

238

主題

3050

帖子

1821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8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笨蛋阿Q 發表於 2007-4-23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詩意簡釋:
〈伯兮〉屬衛風,分四章,章四句。主題是寫妻子想念遠行的丈夫,敘說她心裡有多難過,有多痛苦,但她心甘情願,始終無怨無悔。
       
「伯」原本是稱呼兄弟中排行最大者,在此是妻子暱稱丈夫或情人的代稱。首章是說她所愛的大哥多麼武勇雄壯,是國家傑出人才。手執長槊,威風凜凜做國君的開路先鋒。味其辭氣,分明有驕矜誇耀之意在焉,情境與漢樂府〈陌上桑〉「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的敘述口吻相似。   
       
二章敘說自從愛人遠赴東方打戰,她的頭髮就散亂如狂風中飛舞的蓬草。為何任憑美麗的容顏憔悴瘦損而不去梳理打扮呢?難道是沒有膏沐之類的化妝品嗎?不!「女為悅己者容」是天經地義,可此刻愛我的人不在身邊,打扮得再漂亮也是枉然呀!
       
所愛的人在身邊就喜孜孜化妝,打扮得漂漂亮亮;所愛的人不在身邊就愁眉苦臉,蓬頭垢面的糟蹋自己,這就是「有所待」,豈不苦?凡是喪失自我,只為別人活的,必苦。人應該是為自己活,才是真正賞愛自己,才能遠離受苦。「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此即「無所待」,象徵高貴的精神生命品質。做人也要像芝蘭般珍愛自己,有人欣賞有人愛,我當然化妝打扮;無人欣賞無人愛,我更要修容自飾,更加賞愛自己,絕不自甘墮落,敗壞自己,這就是「無所待」,即王國維〈虞美人〉「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的境界。

第三章前兩句是希冀之詞,期盼下雨解除乾旱,暗喻希望丈夫早日歸來,及早解除其相思之苦,可老天又聾又瞎,事與願違,多苦啊!「浮萍本無根,非水將何依?」女人若是浮萍,男人就是水;浮萍不能沒有水,如女人不能沒有男人。古代已婚婦女,她底全部生命與生活,都是以男人為依歸的。男人若不在身邊,就終日無精打采病懨懨的,什麼事都覺得不對勁,唯一能做的事,是坐下來盡情想念。相思是極苦的,誰也不喜歡被相思折磨,可詩人卻說「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相思雖苦,但和慘淡百無聊賴的生活比起來,到底還有一絲兒心靈慰藉吧?可見她不能沒有他,她是多麼愛他!

末章的「諼草」即萱草,金針花,據說有療憂藥效,嵇康〈養生論〉「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前章雖說「願言思伯,甘心首疾」,但思念的痛苦若達到極限時,縱使是鐵漢超人也挺不住,何況是孱弱女子,故詩人也不免想要暫時逃避。她急切地想找尋傳說中的忘憂草,好將它種在房子的後面,這樣便可以隨時採來吃,不僅可以歡樂無憂,更可以盡情地想他箇夠而不再受苦了。可傳說畢竟是傳說,現實人間的苦難終究還是要勇於面對的,想苟且逃避並不可行啊!故詩人最終還是在矛盾的掙紮下,無怨無悔地接受現實環境的作弄,繼續承擔思念的苦痛折磨,這種情愛多麼堅忍動人啊!屈原〈離騷〉中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也正是此意。(阿Q)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8: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