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辛棄疾《醜奴兒》講義

[複製鏈接]

238

主題

3050

帖子

1821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8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笨蛋阿Q 發表於 2007-4-21 19: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少年未經世事,不需為生活操勞,人間苦難何曾識得?故不知愁。然不知愁與愛上層樓何干?愛上層樓,暗示少年
      精力充沛,意氣飛揚,有旺盛企圖心,勇於接受挑戰,此乃年輕人引以為傲者。
  。少年不識愁,則老年識愁;少年愛上層樓,則老年怕上層樓。此三句應從相對的立場看,方能領會。少年人單純,
      人生歷練少,那知江湖險惡?那懂得死生離合,窮通有命?故愛逞強冒險犯難直登上去;而老年人體力衰退,閱
      盡人情世故,企圖心理想都沒了膽子變小了故不欲上層樓也不敢上層樓。
  。登樓暗示飽嚐世態人情,故是「愁」的象徵。
  。中國詩人多以登樓來表達愁恨悲情。王粲《登樓賦》最有名。
  。盧僎《南樓望》~   去國三巴遠,登樓萬里春。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
  。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李益《上汝州城樓》~  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    (感傷國事)
  。白居易《江樓聞砧》~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聞砧。一夕高樓月,萬里故園心。
  。李德裕《盤陀嶺驛樓》「明朝便是蠻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    (遷客羈旅之愁)               
  。李義山《夕陽樓》~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欲問孤鴻上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自傷)
  。趙嘏《江樓感舊》~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是去年。    (念舊傷逝)
  。老年人體力衰識盡愁滋味故怕上層樓。
  。辛棄疾《鷓鴣天》「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辛棄疾《祝英台近》「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辛棄疾《摸魚兒》「閒愁最苦,休去倚危闌。」
# 為賦新詞強說愁。
  。本來沒有那回事卻裝得歷盡滄桑老氣橫秋的只怕被人看嫩了臉上掛不住。
#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已經歷盡滄桑,看盡世態人情了。人家問你這個過來人:「愁是什麼滋味喲?」這怎麼說呢?真是有如一部二十五
      史,教人從何說起?且說愁道恨,難免會勾起傷心往事,舊瘡重揭,此情何堪?加上年紀大了,性情也磨得內斂
      審慎,有些話顧忌不便說,只好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拗不過人家,便顧左言它說:「你看,秋來了!天氣真
      的有點涼了…。」
  。中年的心情是秋天的心情「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說秋涼是掩飾悲秋。
  。秋風蕭蕭兮黃葉落,英雄白頭,美人遲暮,此情惟有心知,說出有誰會同情呢?還是不說也罷!真苦。  
  。吳文英《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落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繫行舟。
評點  
  。黃梨莊:「辛稼軒當弱宋末造,負管、樂之才,不能盡展其用,一腔悲憤,無處發洩……故其悲歌慷慨抑鬱無聊之
             氣,一寄之於詞。」
。彭孫遹:「稼軒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激昂排宕,不可一世。」

[ 本帖最後由 笨蛋阿Q 於 2007-4-21 19:08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6: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