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爾吉斯首都發生群眾性集會 14人在衝突中受傷中新網4月20日電
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市中心19日發生群眾性集會,反對派支持者在政府大樓前廣場上與警方發生衝突,內務部長指揮警力使用催淚瓦斯等驅散了集會群眾,制止了騷亂蔓延。
吉爾吉斯反對派支持者9天前開始在首都發動無限期大規模抗議集會,要求總統辭職,修改憲法。19日晚政府大樓前廣場上的局勢突然失控,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吉內務部長諾戈伊巴耶夫親自指揮此次行動,警方把反對派支持者分隔成人數不多的小組,沿街驅散,部分警察和內務部長一起留在廣場中心等待增援兵力的到來。
吉爾吉斯政府、議會隨後分別在阿坦巴耶夫總理和蘇丹諾夫議長主持下召開緊急會議,討論首都局勢激化問題。目前,比什凱克市中心的反對派支持者已被全部驅散,內衛部隊官兵和防暴警察在市中心地區警戒。
聯合反對派陣線領袖、前總理庫洛夫表示,群眾集會始終具有和平性質,並準備以合法的途徑實現自己提出的總統提前辭職的要求。吉內務部長諾戈伊巴耶夫19 日晚則指責反對派領袖蓄意挑起衝突,稱吉爾吉斯檢察院已就首都大規模騷亂事實展開刑事案件調查,反對派領袖庫洛夫和聯合陣線總部領導人蘇瓦納利耶夫已被叫到內務部詢問;如果反對派領袖繼續躲藏,內務部將宣布通緝他們。
諾戈伊巴耶夫還指出,騷亂是由一群留在政府大樓附近的示威者蓄意挑起的。他說:「我們沒有屈從於挑釁。我努力去談判,但示威者想把我扣為人質。之後我們就開始了行動。巴基耶夫總統當時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我和他通了話,他告訴我應當依法維持秩序。政府在從市中心驅散集會者的行動期間使用了特種設備,但沒有使用橡皮子彈。警方被迫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反擊反對派集會參與者的挑釁。此次在首都的集會者約有2000人,有10多名集會者受傷。」
吉爾吉斯衛生部宣布,據初步統計,在當晚的騷亂中共有14人受傷。而吉當地媒體報道稱,首都大規模衝突中有3人受傷,其中包括1名婦女,議員薩里耶夫頭部受傷。俄媒體則稱,1名俄塔社記者和1名國際文傳電訊社記者在騷亂中受傷,他們遭到示威者的鐵棍襲擊,頭部受傷,手機被搶走。(關新)
bht評論:我們早就注意到中亞局勢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對北約可能的戰略反彈給予預警,美國的中東策略無效后,並不是撤退,這是西方社會中的資本允許的,美國的以進為退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吉國的顏色革命是烏克蘭的翻本,而且我們而且可以知道這就是一個雙胞胎.只不過前者針對俄羅斯,後者則是針對上合而已.我們繼續看一條新聞,再繼續我們的分析.
北約先進戰機雲集阿富汗 轟炸將持續進行一年
冷戰後首次大舉行動 轟炸將持續進行一年
阿富汗政府軍雖然沒有空軍,但清剿塔利班的戰場上空卻不時飛掠各種現代化的戰機。這些作戰飛機都來自北約,機型達20多種。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第一次同時動用如此多型號的戰機聯合作戰
20多種戰機集體亮相
北約3月6日展開阿富汗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阿喀琉斯行動」,對活躍在阿富汗南部地區的塔利班武裝進行打擊。為了打擊塔利班武裝,北約動用了20多種型號的作戰飛機,其中包括美國B-1B遠程轟炸機、英國GR-7戰機、法國「陣風」戰機和德國「旋風」戰機等。義大利4月9日還宣布,向阿首次派遣5架A-129武裝直升機。 這是冷戰結束以來北約第一次動用多型號戰機並肩作戰。其中,B-1B航程達1萬多公里,可運載60噸彈藥,是北約載彈量最大的遠程轟炸機。F-16和F-18分別為美國空軍和海軍現役輕型主力戰鬥機,F-16也是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等北約多個成員國的主力戰鬥機。GR- 7和「旋風」分別是英國和德國空軍現役主力戰鬥機。
法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戴高樂」號航母是北約支援阿富汗空中作戰的惟一核動力航母,有2架E-2C空中預警機、16架「超級軍旗」戰鬥機、3架「陣風」F2(空對地型)和9架F1(空對空型)戰鬥機。「陣風」是法國空海軍新部署的主力戰鬥機,載彈量達9噸多。
目前,北約在海灣的卡達設有「北約聯合空中作戰中心」,負責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空中作戰。其中,北約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總部設立了 「空中支援協調員中心」,具體負責北約所有作戰飛機在阿富汗上空的作戰。北約作戰飛機均配有戰術數據通訊系統,隨時可以交換各種作戰信息,能夠對阿富汗各種作戰環境迅速採取相應行動。
精確制導武器打擊目標 據美軍中央司令部透露,在阿富汗空中作戰中,北約戰機主要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打擊塔利班目標。其中,GBU-28是專門攻擊塔利班地下目標的,包括藏在山洞裡的彈藥庫和掩體等。自展開「阿喀琉斯行動」以來,塔利班至少有數百人傷亡,許多陣地被摧毀。
在阿富汗空中作戰中,法軍航空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據透露,駐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基地的法軍航空兵每天出動 2到3次,每次由1架「陣風」和1架幻影-2000D組成的編隊飛行1小時抵達阿富汗目標空域,執行巡邏、偵察和轟炸等任務,整個空中行動持續2到6個小時。其中,每架「陣風」戰鬥機攜帶4枚精確制導武器,隨時可以對地面塔利班目標進行打擊。
德國是第一次在亞洲的阿富汗進駐「旋風」戰鬥機。為了不引起二戰受害國對過去納粹入侵造成的痛苦回憶,德國要求戰鬥機在阿富汗只進行空中偵察,為北約其它作戰飛機或地面部隊的攻擊提供情報。但是一些有著強烈和平願望的德軍士兵仍抗議軍方的做法。
阿富汗空襲持續一年
據估計, 北約部隊在阿富汗發動的空中作戰行動將持續一年。
北約出動如此多型號的戰機在阿作戰,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阿富汗戰爭結束后,美國一直想脫身,以集中精力處理最為頭疼的伊朗核問題,因此強烈要求北約接管阿富汗安全事務。然而,北約深知阿富汗局勢複雜,直到2006年10月才接管阿富汗全境安全事務。今年3月初,面對阿富汗安全形勢惡化,北約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塔利班的阿富汗南部老巢展開清剿作戰。北約在阿富汗雖有3萬左右兵力,但不想遭受大量人員傷亡,希望利用航空兵優勢打擊沒有現代化防空手段的塔利班。與此同時,法國和義大利還希望通過阿富汗空中作戰,向亞洲國家推銷「陣風」戰機和A-129武裝直升機。
亞洲安全局勢受影響
北約作為冷戰時期的產物,早該隨冷戰一起結束,但在美國操控下,現在越來越活躍。北約如此多型號的主戰飛機在阿富汗作戰,對亞洲安全局勢的影響是深遠的。從戰略角度來說,這是北約東擴的另外一種翻版,猶如一種「天兵」直插亞洲中部,對整個亞洲安全環境構成很大的挑戰。從戰術角度來說,北約偵察機和預警機在阿富汗及其周圍地區活動,隨時可能窺探阿富汗周圍國家的軍事秘密。其中,一些國家邊境地區防空雷達一旦開機,信號很可能被北約偵察機和預警機探測,容易暴露防空部隊的實力部署。 (世界新聞報 克勞德)
bht分析:我們提醒注意,新聞這樣描述的,冷戰後首次大行動,那麼我們肯定會有疑問,既然冷戰都結束了,為何又有這麼大的行動,難道僅僅為了阿富汗的局勢嗎?顯然,這樣的提法醉翁之意不在酒,誇大也好,虛張聲勢也罷,不過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北約後面資本的影子,那是血淋淋的,沒有敵人它們會滅亡,沒有找到敵人,它們會找到潛在的敵人,我們可以大膽的臆測,資本已經向歐盟轉移,並要以北約的名義一統天下呢!看期限:一年!多麼的巧合,一年後又會發生什麼大事呢,吉國的顏色革命恐怕都是幌子!我們再一段新聞之後,再來今天的中東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