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 馬克思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4-20 2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宗教是還沒有獲得自身或已經再度喪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馬克思)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沙發
研究 發表於 2007-4-20 22:29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論宗教

 我贊成有些共產主義者研究各種教的經典,研究佛教、伊斯蘭教、耶穌教等等的經典。因為這是個群眾問題,群眾有那樣多人信教,我們要做群眾工作,我們卻不懂得宗教,只紅不專。——毛澤東∶同班禪的談話(1961年1月23日)

  對世界三大宗教(耶穌教、回教、佛教),至今影響著廣大人口,我們卻沒有知識,國內沒有一個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研究機構,沒有一本可看的這方面的刊物。——毛澤東:《加強宗教問題的研究》(1963年12月30日),《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53頁。

  共產黨員可以和某些唯心論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動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贊同他們的唯心論或宗教教義。——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頁。

  我不信佛教,但也不反對組織佛教聯合會,聯合起來劃清敵我界限。——毛澤東∶《團結起來,劃清敵我界限》(1952年8月4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68頁。

  根據信教自由的原則,中國解放區容許各派宗教存在。不論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及其他宗教,只要教徒們遵守人民政府法律,人民政府就給以保護。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各有他們的自由,不許加以強迫或歧視。——毛澤東∶《論聯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092頁。

  共產黨對宗教採取保護政策,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信這種教的或信別種教的,一律加以保護,尊重其信仰。今天對宗教採取保護政策,將來也仍然採取保護政策。——毛澤東:《接見西藏致敬團代表談話的要點》(1952年10月8日),《毛澤東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39頁。

  宗教信仰自由,可以是先信后不信,也可以是先不信后信。在中國,信仰宗教的人不少。信耶穌教的有八十萬人;信天主教的有三百萬人;信伊斯蘭教的有一千多萬人;信佛教的更多,有幾千萬人;還有通道教的,數目也很大,約有一千多萬人。人們的宗教感情是不能傷害的,稍微傷害一點也不好。除非他自己不信教,別人強迫他不信教是很危險的。這件事不可隨便對待。就是到了共產主義也還會有信仰宗教的。——毛澤東:《同藏族人士的談話》(1956年2月12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頁。

  企圖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強制的方法解決思想問題,是非問題,不但沒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我們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滅宗教,不能強制人們不信教。不能強制人們放棄唯心主義,也不能強制人們相信馬克思主義。凡屬於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於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09頁。

  有一些人雖然不公開表示不贊成馬克思主義,但是實際上不贊成。這種人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會有的,我們應該允許他們不贊成。例如一部分唯心主義者,他們可以贊成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但是不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宗教界的愛國人士也是這樣。他們是有神論者,我們是無神論者。我們不能強迫這些人接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3月12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69頁。

  你們不是要天長地久、永遠信佛教嗎?我是不贊成永遠信佛教,但是你們要信,那有什麼辦法!我們是毫無辦法的,信不信宗教,只能各人自己決定。——毛澤東:《關於西藏平叛》(1959年4月15日),《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1頁。

  美國是最早強迫中國給予治外法權的國家之一,這即是白皮書上提到的中美兩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簽訂的一八四四年的望廈條約。就是在這個條約里,美國除了強迫中國接受五口通商等事而外,強迫中國接受美國人傳教也是一條。美帝國主義比較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很長的時期內,更加註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動,由宗教事業而推廣到「慈善」事業和文化事業。據有人統計,美國教會、「慈善」機關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達四千一百九十萬美元;在教會財產中,醫藥費佔百分之十四點七,教育費佔百分之三十八點二,宗教活動費佔百分之四十七點一。我國許多有名的學校如燕京、協和、匯文、聖約翰、金陵、東吳、之江、湘雅、華西、嶺南等,都是美國人設立的。司徒雷登就是從事這些事業出了名,因而做了駐華大使的。艾奇遜們心中有數,所謂「那些在宗教、慈善事業和文化方面團結中美兩國人民的紐帶,一直在加深著美國對中國的友誼」,是有來歷的。從一八四四年訂約時算起,美國在這些事業上處心積慮地經營了一百零五年,據說都是為了「加深友誼」。——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1949年8月30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505—1506頁。

  吳耀宗文件(註:指吳耀宗等關於中國基督教三自宣言《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宣言提出中國基督教會及團體的基本方針應是,肅清基督教內部的帝國主義的影響,警惕帝國主義利用宗教的反動陰謀;培養一般信徒的愛國民主精神,實行自治、自養、自傳。這個宣言後來在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很有用的,請考慮用內部文件方式電告各中央局及各省市委,並要他們注意贊助。——毛澤東:《對吳耀宗等的中國基督教會三自宣言的批語》(1950年7月19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438頁。

  你們的佛教,就是喇嘛教,我是不信的,我贊成你們信。但是,有些規矩可不可以稍微改一下子?你們一百二十萬人裡頭,有八萬喇嘛,這八萬喇嘛是不生產的,一不生產物質,二不生產人。你看,就神職人員來說,基督教是允許結婚的,回教是允許結婚的,天主教是不允許結婚的。西藏的喇嘛也不能結婚,不生產人。同時,喇嘛要從事生產,搞農業,搞工業,這樣才可以維持長久。——毛澤東:《關於西藏平叛》(1959年4月15日),《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0-41頁。

  關於宗教,我們的政策很明白,就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看來,宗教寺廟也需要進行改革。……你們在精神上要有準備。改革以後,有一個時期喇嘛可能要減少。有些喇嘛要回家,但他們不是不信佛教了。當然年老的還是願意留在寺廟。你們要把工作範圍放廣大一點,在寺廟和不在寺廟的佛教徒都是歸你們領導的。宗教寺廟如何改革,我想你們應該考慮一個辦法。——毛澤東:《西藏平叛后的有關方針政策》(1959年5月7日),《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56頁。

  宗教方面,你的意見是保留一部分脫產喇嘛。我同意你的意見,留那麼幾千人。過去一百一十多萬人口中間有十一萬多喇嘛,太多了,養活不了,對發展生產和人口不利。我贊成有幾千人學經,成為佛學知識分子。同時你看是不是他們還要學些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懂得政治、科學、文化及一般知識。——毛澤東∶同班禪的談話(1961年1月23日),轉引自《當代中國的統一戰線》上卷,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3
Crossing 發表於 2007-4-20 2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iebling 的帖子

也可以理解為馬教(馬克思主義)是人人心過量的鴉片。
純正的宗教信仰還能給被壓迫者一絲希望,馬教則是把他們徹底打入地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4
NYLASH 發表於 2007-4-20 2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iebling 的帖子

貼錯地方了吧。 這裡是信仰家園。
再退一步來說,即使是鴉片,使用得當還是良藥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5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4-21 05:1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7-4-20 23:37 發表
貼錯地方了吧。 這裡是信仰家園。
再退一步來說,即使是鴉片,使用得當還是良藥啊。  

請注意,馬克思在這裡只是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此話在這裡並無多少貶義,應該說還是承認鴉片的藥用功能的。是後來列寧把其發展成了「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添了幾個詞,意思變了不少。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
NYLASH 發表於 2007-4-21 05: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寶 於 2007-4-21 05:18 發表

請注意,馬克思在這裡只是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此話在這裡並無多少貶義,應該說還是承認鴉片的藥用功能的。是後來列寧把其發展成了「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添了幾個詞,意思變了不少。


看來我和馬克思想到一塊去了。    你知道馬克思引用了宗教的哪些藥用功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7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4-21 06: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7-4-21 05:48 發表
看來我和馬克思想到一塊去了。    你知道馬克思引用了宗教的哪些藥用功能嗎?

我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馬克思關於宗教的論述,你如知道請介紹一些給大家好嗎?多謝了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
NYLASH 發表於 2007-4-21 06:42 | 只看該作者
正像它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你是否有看過 「Patch Adams」 講述一個醫生如何通過給予病人希望,歡笑,而不單單是通過醫藥來醫治他們的疾病。人是複雜到一定需要有一個希望或者說信仰才可以繼續好好活下去的動物。這也是為什麼說戰爭,荒亂時期宗教信仰就更頻繁了一些。
人只要一直發展下去,就不可避免矛盾與衝突,而在這些衝突之中,便會有人因為種種原因失去希望或者生活下去的精神(就和生病一樣)在那些時候,不但需要治療人類疾病的葯(戰爭是最苦的葯)而且也需要給生病的人一種精神寄託,而這就是宗教的藥用功能了。
我猜馬克思所說的「無精神活力的制度」就是指一個充滿矛盾,衝突,無法給人類帶來希望的社會制度吧。

正好準備在閑時讀一些馬克思的東西,如果發現什麼,會再來補充。

[ 本帖最後由 NYLASH 於 2007-4-21 06:4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9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4-21 1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NYLASH 的帖子

宗教是需要精神寄託的人的良藥,對於健康人就沒那麼必要了。
不是嗎?好好的,吸鴉片幹什麼?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0
china10 發表於 2007-4-21 14:34 | 只看該作者
人如果是單獨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話,很多事情就好解釋很多了。
1)健康人不一定永遠健康
2)健康人家裡人可能不健康
3)健康人可能生活在一個不健康的社會裡面
.。。。。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1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4-21 19: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7-4-20 23:37 發表
貼錯地方了吧。 這裡是信仰家園。
再退一步來說,即使是鴉片,使用得當還是良藥啊。  


好像沒有貼錯地方啊,馬克思主義本身也是一種信仰(雖然我本人不是其信徒),他的理論當然可以被轉載在信仰家園了。
你們基督教可以公然宣稱其他信仰的人因為不信上帝就要下地獄,為什麼馬克思主義不能說宗教是一種鴉片啊?這總比詛咒別人下地獄要溫和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12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7-4-22 12:09 | 只看該作者
抽煙的可以,鴉片的不行
小斟的可以,大醉的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22 12:24 | 只看該作者
LIEBLING一邊不信馬克思主義,一邊又相信馬克思所說的。

如果說宗教是鴉片,這跟人相信科學一樣的,科學也只不過一些人的鴉片。當人否定神的時候,總得找個東西替代神(絕對的權威)。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22 12: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2 12:24 PM 發表
LIEBLING一邊不信馬克思主義,一邊又相信馬克思所說的。

如果說宗教是鴉片,這跟人相信科學一樣的,科學也只不過一些人的鴉片。當人否定神的時候,總得找個東西替代神(絕對的權威)。



^_^。。。安MM吧科學和宗教的概念混為一談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5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22 12:39 | 只看該作者
不是啦!是你們把科學當作信仰了。

科學主義就是把科學當作衡量一切真理(包括上帝和聖經)的標準。所以有人會說:不合科學就不可信。其實,他們最大的盲點就是看不到科學的局限。 ---RAN兄語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2 12:40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16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7-4-22 12:42 | 只看該作者
俺們懷疑的時候就去做實驗。
你們懷疑的時候就去翻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22 12: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2 12:39 PM 發表
不是啦!是你們把科學當作信仰了。科學不是你所信的嗎? 舉個例,你有懷疑進化論的不可靠,不合理嗎?


有啊。。
從很多角度上來講,進化論不是完美的理論,
因為它有很多事情不能解釋。。

而且,,好像是安MM你們,吧科學當信仰看了。。。。。。。。。
科學不是去信的,而是去探討的。。
科學沒有個科學神高高再上,科學要的是人低下頭看自己的腳下的路,
科學不是要人死讀它的書,科學是要踩著書,走向遠方。
科學,不是用來信的,而是用來探索的。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8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22 12:52 | 只看該作者
你們同不同意:不合科學就不可信這種說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22 12: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2 12:52 PM 發表
你們同不同意:不合科學就不可信這種說法?


。。。安MM有說錯了。
這個世界,不合科學的事情很多,迷信也是,而某些人類無法解釋的現象也是。
面對那些問題,科學家只能對你說,現在的科學還無法做出解釋。
當然,某些已經被證明了,或者獲得了答案的問題,就不一樣了。
就像,迷信的人說,神在天上,在雲里。那麼,現在人們發現雲里沒有神。因此雲里有神的說法,不合乎科學,所以,他是錯的。。當然你可以去信雲里有神,但是,大部分人卻不會去信了。。是么?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20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7-4-22 13: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2 12:52 發表
你們同不同意:不合科學就不可信這種說法?



貌似回答「不同意」不會中圈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7: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