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經。召南。江有汜》講義

[複製鏈接]

238

主題

3050

帖子

1821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8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笨蛋阿Q 發表於 2007-4-21 1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
   。江水決堤復迴流,那人歸去不回頭,狠心絕情將我棄;狠心絕情將我棄,將來必定要後悔。
   。有,本所當然之肯定詞。汜,水潰決於江而復入於江的小水,此乃江水必然有之現象。
  。觸景興情,以「江有汜」的必然,興「之子歸」卻「不我以」的未必然。表現張力十足,充滿錯愕與驚訝之感。
     以,與也。「不我以」,「不我以歸」之省文。
  。「之子」,性別中性,在此指男性。《衛。有狐》「心之憂矣,之子無裳。」《鄭。羔裘》「彼其之子,捨命不
     渝。」《小雅。白華》「之子之遠,俾我獨兮。…之子無良,二三其德。」
  。《邶。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怨責之辭如出一口。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後也處。
   。江水中央有沙洲,那人歸去不回頭,狠心絕情不顧我;狠心絕情不顧我,將來必定要痛苦
   。渚,水中沙洲,此亦江水必然有之現象。觸景起情,興發「之子歸」卻「不我與」的極端錯愕與憤怒。「不我
      與」乃「不我與歸」之省文。
   。處,止,居也。王先謙《三家義集疏》「今日不偕我居,其後必悔而偕我居也。」或謂處乃「癙」之假借,憂愁
     痛苦。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
   。江水彎彎匯成沱,那人歸去不回頭,狠心絕情過我門;狠心絕情過我門,嘯歌傷懷奈爾何。
   。屈萬里《詩經詮釋》「蜀人謂江灣水匯處曰沱。」此亦江水必然有之現象。觸景傷情,興發「之子歸」卻「不我
     過」的極端錯愕與無可奈何之傷歎。
  。「不我過」,經過我門卻不入內探問我,無情之至也。「不我過」乃「不過我門」之省文。
  。《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胡逝我梁?不入我門!」泣訴某人心機險惡,鐵石心腸,情境與此詩彷
     彿。
  。《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簣而過孔氏之門者……。」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孟子。盡心下》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為鄉原乎!」
  。王維《班婕妤》~   宮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聞鳳吹,門外度金輿。
  。令狐楚《思君恩》~ 小苑鶯歌歇,長門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輦不曾過。
  。王維、令狐楚所寫主題是宮怨,然全詩之表現,實與「不過我門」無異。詩不外是人情體現,時空雖異,但人情萬
     古常新。歐陽修《詩本義》曰「古今人情一也,求詩義者,以人情求之,則不遠矣。」此即孟子所謂「以意逆
     志」也,以詩解詩也。
  。末句「其嘯也歌」稍有變化,前兩章末句是怨他、咒他,此是人情之自然宣洩,不失其真。
  。「其嘯也歌」應是講到自己身上,一個弱女子在男人至上的封建社會中,她能把他怎麼樣?除自怨自憐外,似乎
      只能認命,如同《衛。氓》中的棄婦,只能無助無奈地歎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可
      滿腔悲恨無處宣洩,於是她長嘯高歌,將此悲情還諸天地。「其嘯也歌」便是《小雅。白華》「嘯歌傷懷」、
     《王。中谷有蓷》「條其嘯矣」的意思,也是《古詩》「悲歌可以當泣」的意思。
   。歷來解此句皆與前兩章的末句視作一例,都說成是「之子」在嘯歌悔恨。如此講當然也很好,但鄙意以為解詩應
      該要有一點彈性,不能說得太死。詩三章末句若都是一味詛咒彼人爾後日子不得好過,雖然符合詩經的慣例,但
      總覺得有欠溫厚含蓄,反像是潑婦發飆了。再者,女子自己嘯歌傷懷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要注意末句是「其嘯
      也歌」,而不是「其後也歌」,不能看得太死。

##補遺:
   。唐‧張祜《莫愁樂》~  儂居石城下,郎到石城遊。自郎石城出,長在石城頭。
  。方玉潤《詩經原始》疑此詩是棄婦之詞,作者是商人婦。聞一多、傅斯年、高亨說同。
  。此女子應當是純情少女,或類今台商在大陸包養之二奶,始亂終棄,往昔信誓旦旦,歡愉情好,皆成春夢。詩以
    「江有…」起興,可能是「之子」由水路來,還由水路去,故女子悵望江面也。

[ 本帖最後由 笨蛋阿Q 於 2007-4-21 18:31 編輯 ]

51

主題

593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沙發
風無影 發表於 2007-4-22 20:3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笨蛋阿Q!解得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