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農民補貼明白網將開通 涵蓋2.52億農戶數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5-25 0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4/17151306788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17:15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本報記者 孫雷

  不久的將來,中國政府每一次補貼給每一戶中國農民的錢,都將一目了然——只要點擊「中國農民補貼明白網」。

  5月22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鬍靜林通過中國政府網的對話平台正式對外宣布,年內,一個名為「中國農民補貼明白網」將正式開通運行。「這將是我國第一個以每個農戶為統計單位、為涉農資金管理提供高效信息的平台。」他說。

  據本報了解,這個龐大農戶信息管理資料庫將涵蓋全國2.52億農戶。醞釀一年之後,這一「庫房」里目前已經包括了基礎信息、耕地信息、種糧信息、補貼信息等四大類信息,約516億個數據,具體項目細化到農戶家庭人口、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土地承包面積、糧食種植品種和數量、糧食庫存、糧食補貼等諸多方面。

  按照財政部的思路,補貼網建成后,農戶所有相關信息經過核實后都將保留其中,今後補貼資金便可以這一網路所提供的信息為依據,以「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兌付給種糧農民。

  此外,這個網還將收集更多的信息,包括農戶出外打工、收入情況等等,使政府基本掌握農民的情況。

  同時,農民也可以通過網上查詢,了解自己應得的補貼有沒有被剋扣、截留。社會、輿論、公眾也都可從中了解政府的錢是怎麼花的。

  「有了這個網再配合農民一卡通、一折通,以後財政的補貼更加簡便易行了,對補貼的監管也更加有效,我們的錢可以從國庫直接打到農民的摺子或者卡上。」胡靜林說。

  「提高財政資金的透明度,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是很有意義的。這也是一個制度創新,避免資金在層層下撥過程中漏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對本報分析。

  而在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柯炳生主任看來,國家對於解決三農問題的思路方法已經日漸明確,其中,資金的投入力度和效果則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隨著對農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加,如何管好用好落實好這些錢,一直是政府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為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2004年以來國家對種糧農民實施了糧食直補,2006年又在糧食直補基礎上實施了農資綜合直補政策。

  5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2007年中央財政在保持去年120億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不變的基礎上,新增156億元資金。同時,今年糧食直補資金也比去年預計要增加約9億元,增長到151億元以上。

  這樣,今年對種糧農民的兩項補貼總額達到427億元,較上年增加165億元,增長63%。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貴認為,「中國農民補貼明白網」的開通有利於構建科學、完整的農業政策支持體系,提高農資利用效率、實現公平,在他看來,這遠遠超出了對農民補貼的意義。

  此前一天,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也對此公開解釋:中國農民補貼網已成為財政部「金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建成后,將為涉農資金管理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通道和基礎信息平台,各項涉農補貼管理都可利用這個基礎平台,從而做到管理更為規範、公開、透明;也方便政府和農民對補貼政策和補貼資金的查詢監督,更有效防止補貼資金被截留、挪用或剋扣。更為重要的是,補貼網還將為政府「三農」決策提供全面、強大的基礎數據支撐,成為財政服務「三農」的最大公共信息管理平台。

  不過專家們也指出,面對如此多的農戶,要想真正實現上述目的、功能,動態、全面、翔實、準確地提供信息,工作量將十分龐大,難以一蹴而就。

  同時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為了保護農戶的個人隱私等問題,該網將很可能採取內外兩套網的方式構建,農戶個人收入等方面的信息將會保密,而農戶則可以通過身份證、密碼等方式上網查詢到關於自己的各種相關信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5: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