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96.8%民眾認為壟斷行業亂收費現象嚴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4-16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4月16日05:28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董偉


  4月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自律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決議,要求各會員銀行於本月20日之前,停止向持卡人收取人民幣銀行卡境內ATM跨行查詢費用。





  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實施的最新調查,在8351名受訪者中,94.5%的人贊成銀協的這一新主張,他們普遍認為「這錢本來就不該收」。


  事情的意義不僅在於以後的跨行查詢省下了0.3元。有評論指出,該項收費的執行和叫停,充分教育了中國民眾,應該對壟斷行業保持足夠的警惕。


  2005年10月,中國銀聯下發文件,計劃從2006年1月1日起收取跨行查詢手續費。此前,沒有任何部門向持卡人說明該項費用的來龍去脈,也沒有和相關利益主體做任何溝通交流。次年5月8日,交通銀行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旗下太平洋卡跨行查詢收費按照每筆0.3元的標準收取。不久,四大國有銀行跟進,0.3元成了業內的統一標準。


  然而,已經習慣了「收你沒商量」的銀行恐怕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三毛錢會引來公眾和輿論的巨大反彈。


  經濟學家梁小民在媒體上刊文指出,銀行作為一個企業,想增加利潤無可厚非。但市場經濟講規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通過提高效率,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來賺錢。銀行等壟斷企業亂收費不符合市場經濟之「道」,不是市場化的結果,而是市場化不徹底的結果。


  根據本次調查,96.8%的受訪者認為壟斷行業亂收費現象嚴重。其中,被認為是不合理收費的包括:「手機漫遊費」(86.3%)、「固定電話/ADSL/有線電視等各種初裝費」(85.1%)、「銀行卡年費」(79.6%)、「提前還貸違約金」(66.1%)、「銀行賬戶掛失費」(60.6%)、「郵局的包裹統一包裝費」(58.3%)和「公交卡押金」(54.2%)等等。


  有受訪者表示,不是說上述費用一定不該交,而是它開收的方式、收取的金額「太霸道」,完全不經過任何聽證,讓人無法接受。「壟斷意味著企業有定價權,但是有定價權並不意味著有隨意定價的權力。」就像跨行查詢收費那樣,幾乎就是銀聯的「一言堂」,在收與不收、收多少的問題上,都是銀聯說了算,什麼調查、研究、分析、聽證等必經程序都被輕易省略掉了。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躍生也說,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收不收費、漲不漲價,而在於收費、漲價的過程是怎麼處理的。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某地有線電視價格從每月12元突然漲到18元,漲幅達50%,而且沒有任何解釋說明。


  王躍生認為,在對待上述問題時,政府的責任無從推卸,尤其是自然壟斷市場化的趨勢已經明顯。當以往由國有企業(公共企業)經營的壟斷性行業,轉而由民營企業採用市場化方法經營時,政府的責任不是比以前小,而是更大了。「也就是說,作為社會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須代表最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利益,對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經營進行監管,以此來求得企業利益和公眾利益的平衡,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


  這種說法受到了公眾的歡迎。此次民調顯示,89.5%的受訪者稱,正是因為「某些企業具有壟斷地位,缺乏約束」,才會導致亂收費現象的出現。同時有81.5%的受訪者認為,「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力」也是造成壟斷企業亂收費的一大原因。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沙發
zzyzx 發表於 2007-4-16 12:54 | 只看該作者
宰你沒商量,中國特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78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7
3
sun_0_0 發表於 2007-4-17 03:33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英國鐵路升價,大家在抗議也沒有用呢?壟斷沒有國界!有政治有私人利益的地方就存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4: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