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軍媒熱評"中華神盾"防空驅逐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4-13 1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彭志文的BLOG2007-03-18新浪BLOG

據石家莊電視台報道,在大連建造中的116號新型驅艦已被命名為「石家莊」號,展示的模型表示軍方稱此型為「中華俄盾新型導彈驅逐艦」,模型上也清楚的顯示了該型的垂髮導彈的布局和數量。

「中華俄盾新型導彈驅逐艦」這個名字太繞口了,因為051C是專用艦隊防空驅逐艦,裝備了升級版的「光榮」級巡洋艦的防空導彈系統:俄制里夫-M防空導彈系統和30N6E型相控陣雷達。本人喜歡叫他「光榮」級導彈驅逐艦051C。

2005年1月20日出版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中國北方某造船廠正在為解放軍海軍建造2艘051C級大型導彈驅逐艦,該型驅逐艦很有可能配備了由俄羅斯提供的先進的RIF-M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漢和防務評論》將其稱為「俄式神盾」。

此後,海外軍事媒體紛紛報道了中國在海軍水面艦艇建造領域取得了這一重大進展。《簡氏防務周刊》稱中國北方在建的這艘新型防空驅逐艦,可能被中國解放軍海軍定為051C型。該級別的第一艘,在2004年12月28日下水,編號115,目前正在進行舾裝。驅逐艦配備有俄制里夫-M防空導彈系統和30N6E型相控陣雷達。新的艦艇被期望在2006年進入北海艦隊服役。

日本《世界艦船》撰文報道:051C型是中國海軍的第一種專用艦隊防空驅逐艦,設計概念類似美國DDG-51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總數為48枚SA-N-6導彈裝載在大型旋轉式垂直發射系統(VLS)中。不同於中國建造的水面作戰艦艇通常的16枚反艦導彈的配備,新艦艇只攜帶8枚反艦導彈。其艦體外形類似051B型(旅海級)導彈驅逐艦,可能排水量更大一些。艦艇的準確動力裝置安排是未知的,但是烏克蘭製造的燃氣輪機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 俄羅斯血統的宙斯盾

國外軍事評論家指出,這艘目前尚在舾裝階段的新型驅逐艦將擔負起中國海軍艦隊區域防空任務,其武器裝備的核心是里夫-M防空導彈和30N6E型相控陣雷達。據《漢和防務評論》指出,中國與俄羅斯早在2002年4月份就簽定一項價值2億美元的軍貿合同,購買2套艦載防空導彈系統。里夫導彈系統已經在蘇聯/俄國海軍中服役超過二十年,證明能高效的提供防禦空中目標能力。配備在所有的1980年以後建造的蘇聯/俄羅斯巡洋艦上。漢和還轉引俄羅斯方面權威消息來源表示,為了向中國出口RIF-M系統,俄羅斯海軍自身的改進計劃受到一些影響。提起俄羅斯大名鼎鼎的S-300防空導彈,幾乎無人不知。里夫防空導彈系統是陸基S-300PMU的艦射型(北約編號SA-N-6雷聲),可以說是一對雙子座兄弟。這是一種遠程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首先裝備於前蘇聯基洛夫巡洋艦上,搭配基洛夫的雷達構成前蘇聯版的「宙斯盾」防空系統。基本型採用的導彈為5V55/48N6,單級固體燃料火箭推力,長度7米,彈徑45厘米,發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萬米,最大速度約4至5馬赫。採用垂直冷發射技術,安全距離25米時開啟發動機,速率約30至40米/秒。導引方式類似美國標準-2型追蹤制導TVM模式,導彈到末段才開始接收雷達導引。戰鬥部為破片殺傷式,有2萬個2克破片。據西方推測,具有一定反彈道導彈能力。最新的里夫-M艦空導彈系統是S-300PMU-1艦載型,導彈改為48N6E,發動機推力更大,導彈最大速度提高到6馬赫,射程遠達120公里。一套典型的里夫-M艦載防空系統包括1部目標搜索雷達,1部導彈制導雷達和8個發射單元(64枚導彈)。里夫-M艦載防空系統配套的火控雷達是相控陣體制的30N6E型目標截獲雷達,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攔截120度扇面內的6個空中目標。

《漢和防務評論》還稱,中國獲得的疑為里夫M的最新改進型。彈長7.3米,彈徑51.5厘米,彈頭更重,戰鬥部改為20000個4克破片,射程可達150公里。除了彈體性能提升外,在自動化等方面也大大的提升,使得操作更為簡便。更特別的是,當開啟自身雷達時,導彈還可將所「看到」的空域傳給母艦,提供短暫的空中偵查服務。並具有一定的反彈道導彈能力。

☆ 艦隊區域防空的意義

中國海軍的建設里程從一窮二白開始,走過了購買、仿製、自主設計建造等階段,終於初見規模。但是目前我國裝備的主力驅逐艦還是第一代和第二代驅逐艦為主,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噸位小,缺乏有效的對空、反潛手段等,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作戰需要。現代戰爭的特點是海陸空立體戰,中國海軍需要具有強大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

海外軍事評論家普遍認為051C的建造和未來的服役標誌著中國海軍遠洋化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報道,中國海軍正在實施為期50年分3個階段的現代化計劃,最終形成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遠洋艦隊。《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海軍的作戰區域,在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主要將是第一島鏈和沿該島鏈的外沿海區,以及島鏈以內的黃海、東海、南海海區。隨著經濟力量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增強,海軍力量進一步壯大,中國的作戰海區將逐步擴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島鏈。

隨著中國海軍活動範圍的逐漸增大,岸基防空屏障所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而此前中國建造水面艦艇普遍在防空能力方面存在缺陷(除了採購自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外,中國海軍其他水面艦艇基本只具備點防空能力)。

「中華俄式神盾」驅逐艦的橫空出世,將成為中國海軍由近海轉向遠海的一個轉折點。它們的服役將使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的作戰能力產生一個質的變化:其先進的「中華神盾」遠程防空系統,不但能為整個艦艇編隊提供遠洋作戰必需的區域防空能力,其垂直發射方式還使具備了抗飽和攻擊的能力。長期困擾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艦隊防空問題,將在「中華俄式神盾」艦服役后得到解決。

☆「中華俄制神盾」是實驗艦?

在對051C驅逐艦戰鬥機進行充分肯定的同時,海軍軍事評論家也認為051C驅逐艦仍帶有濃厚的實驗性質。《簡氏防務周刊》認為,中國近年來新下水了一系列新型艦艇,但是這些眾多不同型號的戰艦每型一般不超過2艘。這種多型號少數量的做法表示中國海軍仍在逐步消化吸收引進或自行研發的新技術。由於軍費有限,以及中國科技發展現狀的約束,中國海軍不可能成批裝備世界一流水平的軍艦。為此,中國海軍採用了小步快跑,逐步改進的策略。下水的每一艘新型艦艇都擔負著一定的科研和試驗任務。此外,中國一貫十分重視武器裝備的國產化,特別是重要武器裝備。對於中國目前的主力戰艦――驅逐艦,海軍自然更傾向於國產化高和先進的技術或裝備。但是消化吸收引進的新技術需要一個時間周期,而同時海軍又急需新型艦艇滿足戰鬥力提升的需要。這樣就出現了中國海軍近年來服役的多種新型戰艦上都只上馬了一部分的新型技術(每艘艦艇均不相同),而成熟可K的裝備仍佔主導地位。這就可以解釋中國海軍同時期建造和服役的艦艇卻採用了不同型號的導彈和電子裝備。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簡氏防務周刊》認為,051C防空驅逐艦是中國海軍更先進艦型研製建造前的過渡型號,一方面驗證區域防空概念,一方面實驗新的技術裝備。為未來新型防空驅逐艦的研製積累技術和經驗。



115艦有兩個缺點:

第一:里夫-M艦載防空系統配套的火控雷達是相控陣體制的30N6E型目標截獲雷達,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攔截120度扇面內的6個空中目標。 這說明他不是四面相控陣雷達,不具備四面立體防空功能,只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統。與052C防空驅逐艦170艦相比,「光榮」級巡洋艦的防空導彈系統已經有二十多年的使用經驗了,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統。可052C防空驅逐艦170艦的四面相控陣雷達固然不成熟但畢竟是國產的。連俄羅斯人自己都說:「蘇裝備邏輯政策祥解:外銷武器猴型化」,外銷武器都進行了弱化.......

第二:彈彈太少。115艦有一個偉大的犧牲,由於其艦體較小而里夫-M艦空導彈的個太大,裝不了多少彈彈,索性機庫也不要了,用其空間裝載更多的艦空導彈。即便是這樣,由於其空間太少,也沒裝下太多的導彈。如果170艦犧牲機庫的話將會裝載更多的艦空導彈。

051C防空驅逐艦是中國海軍更先進艦型研製建造前的過渡型號,一方面驗證區域防空概念,一方面實驗新的技術裝備。為未來新型防空驅逐艦的研製積累技術和經驗。051C防空驅逐艦固然不成熟,但051C的艦體十分成熟,051B型(旅海級)導彈驅逐艦167已經服役十年了,他的艦體改進磨合一定成熟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