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我們需要中國崛起(圖)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4-4 2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辛格(右)昨出席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並發表演講。李木易/攝
滿頭銀髮、一雙閃動在大黑框眼鏡背後的眼睛炯炯有神——這可能是中國人幾乎家喻戶曉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昨天,這位以睿智和見識聞名的美國前國務卿做客中科院研究生院等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時,回憶起了36年前打破中美關係堅冰的「神秘之旅」,向在座的年輕中國學子展示了「中美合作創建一個全新國際體制」的期待。
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
當「中國的崛起」、「中國威脅論」這些詞語不斷出現在西方媒體並被民眾不斷討論乃至炒作時,基辛格博士的觀點凸顯出開放而獨特的政治遠見。
「現在我們面臨的是非常巨大的一些挑戰,我們需要中國的崛起。」基辛格表示,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其他的國家可能會對它有所顧忌。但中國的發展不可避免,美國要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美國以及中國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種方式,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推動各自的發展。
基辛格解釋說,以史為鑒,當你看到地球的重心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外一個地區時,另外一個國家突然就變得非常強大,在這個時候衝突將不可避免。「我們也不應該去阻止它的崛起,我們必須了解的,就是合作,合作是非常關鍵的。」在他看來,最近北京六方會談協議的簽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美之間建立的密切合作。
基辛格博士表示,「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美國的利益就是希望能夠和中國建立一個平衡的關係。即使美國執政黨發生變化,但還是願意和中國進行合作。
世界重心轉向太平洋
在基辛格看來,原有的國際體制正在經歷「根本性的變化」,世界的重心從大西洋正在移向太平洋。「世界的關鍵國家主要位於亞洲,或者將來主要是亞洲的國家,這一點我覺得在未來50年會成為現實。」
伴隨歐盟的建立和擴張,歐洲國家正在放棄很多的民族或者是民族國家的一些特性。相形之下,亞洲國家並沒有非常強的身份意識,而民族之間的關係,就像公司之間的競爭關係一樣會對於未來是否和平,是否繁榮產生巨大的影響。
分析亞洲未來格局時,基辛格博士表示,在歷史大多數階段,中國在亞洲一直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在過去幾百年,日本嘗試希望能夠在亞洲佔主導地位,而現在在亞洲,中國是佔主導地位的,同時,日本、印度,還有印尼有這樣的潛力,韓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這些國家相互關係越來越重要,而且也具有歷史意義。
未來依賴創建新體制
今年是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和《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35周年,作為這些歷史重要事件的見證者,基辛格昨天還回憶起30多年前秘密會晤周總理髮生的趣事:基辛格在演講中提到「我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神秘的國度」,周恩來總理對他說——中國有什麼神秘的呢?我們有9億人,沒有一個人覺得神秘?在基辛格而言,從那之後他對中國的了解便大大加深。
「我覺得沒有一個美國領導人會知道20年後會怎麼樣,也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會知道中國20年後會怎麼樣。」基辛格在展望中美關係未來時,對年輕學子提出忠告:「你們將會塑造20年後、25年後的國際體制和世界,你們不應該把別的國家看作是對手。學生應該學到的是,我們的未來要依賴於我們的合作,依賴於我們能創建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國際體制。」
現場問答
伊戰將影響美國總統選舉
問:請問你認為誰將是美國下一任總統?
基辛格:現在有30個人要競選,誰能知道你這個問題的答案呢?現在還為時過早,因為首先還沒有正式的候選人出來,另外也不知道他們競選的態勢會是什麼樣子。比如說伊拉克的戰爭通過討論和談判,若能在大選之前結束,我想共和黨的候選人會有更好的獲勝的機會,如果對伊拉克戰爭有很多的爭議,那我認為民主黨的候選人獲勝的面就更大,前提是他們能夠拿出負責任的態度來,讓美國人民看得見。
問:去年12月14日至15日首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舉行,談話的焦點在美中 匯率、美中逆差等問題,有人稱中國之行為中國的施壓之旅,你同意他們的這種說法嗎?
基辛格:這個戰略對話的目的就是看看我們是否能夠建立一個更加廣泛的目標,在這個目標之下就可能解決我們的某種分歧。通過這樣一個對話,就是要界定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就是雙方要進行一些調整,從而能夠加速雙方建立的合作。所以他們的訪問不是要施壓,而是在兩者之間實現一個目標,建立一種目標。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