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則改之--走向衰落的中華民族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7-4-3 09: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主筆:賴緯
●中國體制改革最大的失敗
自從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2005年7月28日公布醫改研究報告並承認「目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之後,當年引發了一場全社會對中國醫改失敗和出路的大討論,但對於造成醫改失敗的根源,人們只是歸結為「商業化市場化」,卻鮮見有人真正去追究為何「商業化市場化」的思想塞滿了中國人「改革的大腦」。
也就是說,人們有勇氣去承認中國醫改失敗的現實,卻沒有人敢於再去挖出更恐懼更深奧的另一個「隱性根源」。
所謂恐懼,不同於醫改的失敗是看到見摸得著並在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巨大衝擊之後人們才覺醒和抗爭,這個「隱性根源」除了極具隱秘性,而且正在一點點的像病魔一樣折磨著人們的肉體和靈魂。所謂深奧,不同於十多年前推出的醫改在21世紀初就被人們發現其危害性,這個「隱性根源」二十多年至今未能真正撩起人們剷除的慾望,而且將可能在30年甚至50年後人們才會真正領教它致命的殺傷力。
這對於盡情享受眼前美好時光的現代中國人來說,誰還在乎那麼遙遠的與自己無關痛癢的「隱性根源」?還是把這個難題留給未來更有智慧的後代去解決吧。但人們仔細地反思一下,如果當年醫改政策推出不久,人們就能及時發現這將給自己未來20 年、30 年後的生活帶來巨大衝擊的話,誰還會等到今天自己難以承受沉重的醫療負擔、該是享受退休生活、保健也成了生活主題的時候再把「醫療體制改革的失敗」揪出來「文化大革命」呢?
不難推算,現在20歲的人30 年後50歲、30 歲的人30年後60歲、40歲的人30年後70歲,但就在自己30年後認為可以安靜地享受生活的那一段歲月里,恰恰就是這個今天自己懶得搭理的不起眼的「隱性根源」,極有可能在五千年的中華大地引發如同1991年前蘇聯土蹦瓦解一樣悲慘的社會巨變,那麼,今天還在20歲、30 歲和40歲的人,不但對不起自己未來20歲、30 歲、40歲的子孫後代,更對不起未來50歲、60歲和70歲的自己。
這個「隱性根源」就是,導致了中國醫改失敗以及當前中國社會滋生出諸多醜惡現象、再次勾起了西方反華勢力對中國「和平演變」的慾望、幾乎腐蝕了中國人將近三十年並且正在產生慢性殺傷作用的中國體制改革最大的失敗——教育體制改革的失敗。
這個老生常談的「隱性根源」真正的恐懼在於:看得見摸得著的醫改也許「有葯可救」,看不見摸不著的教改恐怕「無藥可救」甚至導致中華民族的衰落。這決非危言聳聽,一旦未來重現「華人與狗,不準入內」悲劇的時候,「肥了腰桿瘦了腦袋」的現代中國人就不會指責我們今天的「杞人憂天」了。(BBY時事http://BBY.org.cn
●「百年毀國」危機的「三分之一」
據《南風窗》2月21日一篇題為「學者稱教育產業化存在誤讀被嚴重扭曲」的報道,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大教授周洪宇對《南風窗》記者直言:「關注教育改革,我們要有民眾的立場、專家的觀點、建設的態度。我不想去說中國教育是否成功,只能給你一種判斷:中國教育實際上是改革滯後於發展,質量滯後於規模。」
另據中新網報道,針對人們質疑關於教育改革是成功的說法,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2006年12月25日表示,教育改革在深化當中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深化解決,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足以得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是失敗的結論。王旭明稱,確實在很多場合都闡述過中國教育改革是成功的,把中國教育改革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看,那會很自然得出中國教育改革是成功的結論。王旭明表示,教育改革是成功的,絕不意味著教育改革就沒有問題了,就完全一片大好。特別是良好的教育資源不足,與人民群眾對良好教育資源強烈的需求這個矛盾日益突出,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王旭明說,經過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國的教育現在承載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前無古人,沒有經驗可循,怎麼辦好承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不敢說,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的教育走到今天,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中國教育改革的成功嗎?
中國曾經擁有世界上前無古人的最龐大的4萬萬人口,但當年仍然擺脫不了被西方扣上「東亞病夫」的恥辱帽子,也阻擋不了日本侵略者「橫掃中國」的野蠻行徑。中國教育部發言人扔給中國百姓一句「中國的教育現在承載著前無古人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來證明中國教育改革的成功,這本身就是一種站不住腳的失敗的論據。顯然,這位發言人在為「前無古人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沾沾自喜的時候,恐怕忘記了一個成語叫做「濫竽充數」。
儘管周洪宇教授出於禮貌沒有直接否認中國教育的成功,但認為「改革滯後於發展,質量滯後於規模」,其實就是對「前無古人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足以證明中國教育改革的成功」的一個徹底否定。
我們為這位發言人蒼白無力的辯解感到悲哀,我們更為眼看著自己的後輩國家的未來繼續在一種失敗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而教育官員不敢面對現實感到悲哀。不可否認,一旦承認了中國教育改革的失敗:(一)就是承認了中國體制改革存在著巨大的弊端,也就是說明當年制訂教育體制改革的政策的錯誤;(二)就是否定了數屆教育部掌門人的歷史政績,沒有在任職期間發現教育改革出現了巨大的黑洞,以至20多年來誤人誤國。
不可逆轉的一點是,承認教育或其他領域存在弊端和失敗,並不是否定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中國改革開放制定的總戰略和總方向的正確,更不是否定中國28年改革開放的成功。毫無疑問,承認中國教育的失敗,就是為了保證中國改革開放的最終成功。
其實,中國最高決策層已經看到教育形勢的嚴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006年8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上強調了「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戰略方針。胡錦濤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據2006年11月21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主持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時強調,我們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國家實力,才能真正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國家。溫家寶指出,教育振興是中國振興的重要標誌。我國經濟持續28年高速增長,已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我們的國家能否持續繁榮下去,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在哪裡,關鍵在人才,根本在教育。
在我們看來,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講話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教育能否成功,將最終決定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國家的興衰。同時,講話還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百年教育既可樹人立國也可毀人毀國。
到目前為止,中國教育體制改革已經走過了28年的風風雨雨,也就是百年的三分之一,危機早已顯露。作為一個具體施行教育政策的宏觀執行者,如果教育部的掌門人現在勇於承認和正視中國教育的失敗,這並不是一種「掉鏈子」的不光彩行為。當然有人會擔心丟掉「烏紗帽」,其實,中國教改的失敗,並不是某一個政策制訂者、某一個政策執行者的個人錯誤,也決不是某個人所能夠或者必須承擔的,這是中國改革開放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摸索中的錯誤」。但恰恰是這一否定過去、糾正現在、開拓未來的勇敢精神,承認失敗的「吃螃蟹者」將會贏得全民族的喝彩——因為這預示著一個全新的教育體制將挽救面臨衰落的中華民族。
精於發現、敢於承認並勇於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一。當年中國共產黨大膽地為自己的創始人毛澤東客觀地作出了「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的功德評價,當年鄧小平大膽地把中國引向了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無不是在否定了過去之後才開拓出一片國家和民族更加光明燦爛的前景。尤為重要的是,這涉及到民族大家庭中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百年毀國」危機已經走過三分之一路程,此時亡羊補牢,恐怕為時不晚。(●衰落的中華民族沒有「後悔葯」
據2007年2月中旬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十五」期間(2001年至2005年),中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人數以兩位數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但就業率卻在持續下降,就業競爭更加激烈。另據《中國青年報》2006年8月14日報道: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發現8777名受訪者中,34.7%的人談到就讀大學時,都覺得後悔。據報道,不少中國大學生對上大學的付出與獲益比例表達不滿。他們認為,自己投入過多的時間與金錢—四年的學習時間與高昂的學費,但「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念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調查顯示,後悔就讀大學的人中,51.5%的人認為,在大學里「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另外,這些人覺得「後悔」的原因包括:「念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佔39.2%。
中國教育改革20多年後進入就業形勢愈加嚴峻的今天,竟然有高達35%中國現代大學生的思想蛻化到了「讀書無用論」的舊石器時代,那麼誰還會大言不慚地宣揚中國教育改革的成功?
尤為荒唐的是,這些經過了現代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中國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並沒有表現出以往他們自己崇尚和追求自由以及超前享樂一樣耀眼的「另類意識」,也就是說,他們只知道後悔「白念了四年大學」而不知道反思自己「大腦的空蕩」。
荒唐之一:他們讀了四年大學只學會埋怨「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卻沒有學會簡單的反思「如果不念大學,是不是更難找到工作?」這說明:這些大學生只了解西方的繁榮,卻忘了研究西方也存在博士生失業的現象甚至還有更黑暗的一面,也忘了中國早已沒有了包分配、鐵飯碗和計劃經濟,更忘了「艱苦」和「奮鬥」這兩個詞是人生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
荒唐之二:他們讀了四年大學只學會埋怨「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卻沒有學會簡單的反思「有用的東西是不是還要依靠自己靈活靈用?」其實,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總是有很大的距離,真正有用的東西等於知識+實踐+經驗。如果每年幾百萬應屆大學生一走進社會,就有一大批「老字輩」被淘汰的話,恐怕「經驗」和「競爭」這兩個詞就沒有立錐之地了。
我們還注意到一個報道。一個由珠江三角洲某大城市6所重點中學最優秀的學生組成的一行8人觀摩團(包括兩位老師和翻譯),2006年5月14日開始對日本「友好城市學校」進行了為期7天的參觀學習。該觀摩團在回國之後接受了媒體的採訪,觀摩團成員對日本的教育水平與社會環境大加讚賞,當回答記者「你認為中國教育和社會環境什麼時候能夠達到日本現在的水平」問題時,其中一位學生失望地感嘆「我即使活上1000歲,也看不到中國有這一天。」
人們不要忘了,中國在二十世紀建國初期的五十年代直至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末期,中國的教育投入、規模和環境是何等的「凄慘」,而正是這些抱負擺脫貧窮落後、建設強大祖國的「80前一代」,經歷了50年代右傾風暴和60年代文革風暴的「受害者」以及70年代末期實行改革開放后廢除了「鐵飯碗」「終身制」的「落難者」,就憑著深深地烙印在大腦里「不能當飯吃當樂玩」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民族信仰、報國為先和大無畏的奮鬥精神,當年的原子彈、衛星和今天的「龍芯」、太空武器等依靠自己中國人的聰明和智慧所創造的人間奇迹,硬是在西方國家難以想象的五十八年內「酷」出來了。
毋容置疑,那些後悔念了四年大學「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的現代學子們,那個訪日歸來、中國現代教育培養出來的垂頭喪氣地認為「我即使活上1000歲,也看不到中國有這一天」的「最優秀的學生代表」,所表現出現代學生的思維方式、進取精神、國家認同和民族自豪感,甚至遠遠落後於曾經只知道「為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而努力奮鬥」的「80前一代」,而思維的落伍和思想的頹廢,這就意味著時代的倒退和民族的衰落。從這些現代「天之轎子」身上,只有傻子品不出「成功」的中國現代教育將把中華民族引向何方。
我們不難預見,這些現在20歲左右、哀嘆「讀書無用論」「活上1000歲」的學生過了30年左右,中國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領導核心將可能在這一代人中產生,那麼,現在培育這些孩子的老師和父母,會放心自己30年後的晚年生活嗎?
如果任由當前不敢承認本屬失敗的教育體制繼續「慢性自殺」下去,我們不得不「恭禧」西方一直試圖顛覆「紅色中國」的反華勢力:中國將在未來的50年前後重蹈前蘇聯崩潰的覆轍,西方「和平演變」中國的夢想必定成真。同時,我們還不得不「祝福」中國的N后一代:中華民族將在一百年前後消失於世界民族之林。
幸運的是,與當年一夜之間國家四分五裂的前蘇聯相比,今天的中國人還有「杞人憂天」的機會,但一旦這個民族走向衰落不歸路,恐怕就再也沒有資格吃「後悔葯」了。(BBY時事http://BBY.org.cn
●愛祖國就是愛自己的父母
眾所周知,今天中國教育改革的失敗不僅在於教育體制的本身,更源自人們「成長」在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大環境當中。我們先看一看以下一些被扭曲的教育思想和方式。  
在幼兒園,孩子們早就知道什麼叫做「拍拖」和「二奶」。在家裡,即使「貼身保姆」爸爸媽媽說孩子做錯了事,但「保姆他爹」的爺爺奶奶卻護著說沒有錯,也就是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青紅皂白。在大學,一些家境富裕的學生毫不羞愧地炫耀家裡來路不明的錢財,一些導師找個漂亮的理由,就可以跟男學生交上「酒肉朋友」、與女學生成為「紅顏知已」,一些女學生為了「脫貧致富」和「體驗生活」,也勇敢地邁入「導師卧室」和「社會舞場」去進行「超前實習」,甚至在社會上追逐「傍款爺」的流行風潮。
最為可笑的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職場老闆們,竟然還公然拒絕招聘應屆畢業生,其實這些應屆生早就在拉關係、傍款爺、泡大妞的「高等學府大染缸」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提前走在了社會的前列。恐怖的是,那些「有眼不識泰山」的職場老闆們的歧視性聘用政策,不但錯失了廉價的勞動力,而且還成為了當前「讀書無用論」的催化劑。
既然有錢就是光彩管它來自貪污受賄走私販毒,既然爹媽爺奶樂意當保姆管它這輩子孝不孝順,既然老師也收紅包也泡女生管它尊不尊敬師長,既然連父輩師長都不值得去孝順和尊愛,甚至現在的教科書上也沒幾個強調「愛國主義教育」的字眼,況且愛國主義充其量只是「調整個人與國家關係的基本道德規範以及國家和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又不能當飯吃、當樂玩,愛不愛國愛不愛父母有何所謂?
至於美國人日本人一直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作為學生和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那是美國強大后給年青一代輸灌變相的霸權主義「美國精神」以及日本富足后提倡像中國人過去一樣「精忠報國,以國為重」純粹就是「趕攀強國時髦」,所以中國人何必再讓這個曾給國民以自豪和力量的愛國理念佔據著自己大腦中「改革的茅廬」?
在以上這些畸形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的言傳身教和惡性循環之下,中華民族賴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以「進取、團結、創造、獻身、信仰、紀律」凝聚而成的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是被自己的「新潮教育」所遺棄,就是被西方的「主流政治」所淹沒。難怪2月19日的「新華視點」以「追求新奇自由而非叛逆另類」來美化「80后一代」的精神世界,也難怪中國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中將最近在《瞭望新聞周刊》上奮起抨擊了一些新版歷史教科書弱化革命和戰爭內容、追求所謂「與當前的政治目標一致」的荒唐邏輯。
但尊敬的李際均中將必須正視的一點是,大力讚賞80后一代精神世界和執筆修改新版歷史教科書的那些「大老爺們」,同樣包括一些追求「新奇自由」和「主流政治」的60、70、80后一代,他們遠比「腐朽沒落」的西方世界還要崇尚自由和享受另類。
最為危險的是,這些追求「新奇自由」和「主流政治」的N后一代,早已忽視了中華民族已面臨思想落後於西方世界的現實:同樣是追求金錢享受和富足生活,但比起一味追求「銅臭」的中國人,西方國家的人們還不忘追求一份屬於自己國家的民族精神。即使不談民族精神的大道理,就拿人們日常對父輩師長的道德禮儀來說,中國社會現在已經陷入了「形式主義危機」的泥潭。不尊重父輩師長又如何去尊重別人?不尊重別人又如何尊重自己?不尊重自己又如何不是失敗的自己?
N后一代根本不在乎「愛自己的祖國就是愛自己的父母」的明訓,也根本不在乎做真正的中國人的尊嚴和榮光。不難想象,一個尊老愛幼思想日趨淡薄和愛國主義精神正在淪落、一代誤傳一代、一代不如一代的民族,怎能不讓看在眼裡喜在心上的西方反華勢力樂於「守株待兔」呢?(BBY時事http://BBY.org.cn
●沒有信仰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
面對中國教育改革失敗的殘酷現實,面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滋生出販毒、娼妓、腐敗等諸多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們總是試圖在體制方面尋找真正的根源。其實,人們忽視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一個曾經擁有幾千年源遠流長的儒家思想和幾十年根深蒂固的毛澤東思想之中華民族,一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之泱泱大國,竟然沒有了一個自己統一的民族思想和信仰,簡直是太危險了——這就是中國當今社會一切醜惡現象滋生和蔓延的真正的最大的根源。
眾所周知,毛澤東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指導思想,但自從28年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民間社會卻出現了「思想真空期」。我們曾在2006年12月21日《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中評述:毛澤東留下的一個最大的遺憾,並不是後人對他的「功過幾分論」,也不是後人實際上放棄了凝聚他個人以及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結晶的毛澤東思想,而是中華民族在毛澤東時代之後的幾十年間,竟然沒有一種可以使全民族大多數人都自然接受的指導思想來滋潤這一片突然出現的「思想沙漠」。
這一片「思想沙漠」的突然出現,是當時任何人都無法意料的問題。不難想象,當人們彷徨于思想和信仰的十字路口的時候,就很容易分不清黑白是非、榮辱美醜,乃至出現了連「腐朽沒落」的西方世界都有過之而不及的醜惡現象,比如:歹徒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搶劫、姦殺而旁觀者無動於衷,腐敗的公僕竟然公開拿著情婦和別墅的數量來竟相攀比而旁觀者麻木不仁,貪官的孩子大肆炫耀和揮霍骯髒的錢財而旁觀者唯有感嘆「不如有個好爹媽」……
之所以說連「腐朽沒落」的西方世界都有過之而不及,因為這種醜惡現象不同於西方社會的,就在於一部分中國的當事者和旁觀者根本不在乎它們的公開化,甚至還麻木地認為這個社會已經不存在黑白是非和榮辱美醜。
不可否認,東西方國家的人們都在追求一個富足的生活環境,但一份完整的生活,必須包括擁有端正的思想和健康的心態。而現代中國人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就在於沒有一個如同流傳了幾千年的儒家學說或聖經一樣的指導個人行為的思想準則。
其實道理十分的簡單,譬如在西方和其它國家,當人們處於迷惘的時候,心頭就自然而然地湧現耶酥或真主的教誨,告訴自己如何分辨事物和行為的好壞以及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同樣的,當年毛澤東時代,「毛主席教導我們」始終指導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社會的安寧、心靈的清凈和人格的尊嚴不是以生活的富足所能夠實現和衡量的。
我們不反對宗教信仰,但當中國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也造出了一個自己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毛澤東思想的時候,中國社會卻突然陷入了「思想和信仰沙漠」的真空地帶,而且竟然可怕地延續了幾十年。正是在這幾十年的真空期里,中國人在毛澤東思想、儒家思想、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佛教等內外宗教與思想的搏擊中,最後身心疲憊,大腦仍然是一片空白甚至是麻木不仁——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困惑於幾十年的「思想和信仰沙漠」,這無疑為當今西方社會和中國社會的一切「牛鬼蛇神」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也就導致「只有金錢的肉體沒有思想的血液」的中國醫療和教育體制改革走向了徹底失敗。
也許有人會問: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幾十年的「貧血期」豈能有損正在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的半根毫毛?當一個民族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信仰的時候,即使這個民族如何富裕和強大,都避免不了遭受其他思想和信仰的侵蝕,最終被其他思想和信仰所同化和統治。當年世界上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前蘇聯,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也躲不過被西方「和平演變」的悲劇。一個喪失倫理道德和民族信仰、沒有榮辱觀和責任感、沒有愛國精神和凝聚力、分不清黑白是非的民族,將會墮落為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即使這個民族依然存在,但這跟被西方列強征服還有什麼兩樣嗎?所幸的是,普京當政后找回了俄羅斯民族的思想和信仰,但世界上最龐大的「紅色帝國」卻永遠都不復存在了。
顯然,「百年樹人」的死對頭就是「百年毀人」,當今中國經濟繁榮的背後,掩飾不了中華民族信仰的貧血,也掩飾不了中華民族走向衰落。最近有一個可喜的跡象,教育部日前發布了《關於做好領導幹部經濟責任交接工作並將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作為交接內容的通知》,首次明確高校領導幹部交班須過經濟責任審計關。由此看來,中國的「凈土」宮殿終於也願意接受反腐風暴的洗禮了。
但願回歸大自然的儒家思想和毛澤東思想的「亡羊補牢」,對於哀嘆「讀書無用論」的中華兒女「為時不晚」,真正的中國人當然不想再看到又一次民族衰落的「鴉片戰爭」。

1

主題

127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26
沙發
lxcking3000 發表於 2007-4-4 12:54 | 只看該作者
深刻!希望更多人看到。希望不要被沉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0: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