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世紀讀書筆記 (By Amoss)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5-29 07: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3-5-28 18:29 編輯

創世紀讀書筆記—年齡之爭的科學問題


現代科學自身的問題

本源科學的研究中,均衡論是最大的前提。在每個學科中,還有別的一些前提,但是科學家不會告訴你。我們下面簡要分析一下這些科學中的問題。

一、關於年齡的判定
在地球或地層的年齡判斷中,科學家們有兩種方法,一是指標化石法,二是同位素法。指標化石法主要用於測定生物的生活年代,科學家們先確定一些已知年代的化石作為指標化石,當在某地層中發現該化石,那麼所有與之埋在一起的,就被確定為該年代。如化石A被定為1 億年前的生物,科學家們在掘地時,發現一具恐龍化石,同時在不遠處也發現了化石A,那麼,該恐龍便被定為生活在1億年前。那麼,指標化石又是怎麼發現的呢?是因為它們大多出現於確定年代的地層。這裡面有一個循環論證,某地層沉積於1億年前,因為其中有某指標化石。該指標化石是1億年前產生的,因為同類化石發現於1億年前的地層。是地層確定化石?還是化石確定地層?另外,一塊石頭在億萬年間,不被流水衝到別的層次,不被火山帶至新層,不被大型野獸踩入下面的地層而完好保存,實在天方夜譚。

另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包括鈾-鉛法,氬-鉀法及碳14法等。地球46億年的歷史就是用同位素法測出的。這些同位素法都隱含下列前提:

(1)同位素半衰期億萬年不變,不受任何因素影響
(2)所有衰變的初始條件是一樣的,即岩石形成或生物死亡時,其中的母元素與子元素的比例永遠是一樣的
(3)外力對被測物內元素的比例不造成影響,如石頭中的鉀不會被水沖走,氬氣不會溢出等。

每一種同位素法還有各自的前提,在此不一一贅述。但下述三條是所有同位素法必須的。我們看見,第一條誰都難以保證,第二條、三條又是一個天方夜譚。

實際上同位素法對已知事物的測定結果完全是錯誤的,如氬鉀法對聖勞倫斯火山岩的測定,碳14法對剛死動植物屍體的測定等。這本身足以導致對這些測定法的全盤否定,但科學家們仍然相信可以用它測量古老的東西。另外,同位素測定法對同一樣本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例如著名都靈屍布的幾次測定,每次結果都不同。科學家們所取的結果,總是與他們期望結論最相近的。

二、關於恆星的距離及形成時間

常聽到有相信宇宙百億年的人對我講,很多星球離我們的距離我們至少有百億光年,也即,這些星球存在至少有百億年以上,因為他們的光線達到我們的眼睛需要百億年的時間。假如創世的時間只有六千餘年,神不是在故意欺騙我們嗎?

神並沒有欺騙我們,受欺騙並去欺騙別人的是堅持這些理論的無神論科學家們。神說這些星星放在天上是為了分別日期、節氣的,並不是為了測量用。科學家應當檢討的是他們預設前提與方法。創世本來就是一個神跡,無神論者不相信神跡的存在,非要用他們所發明的規律去將神捆住,所以往往得出荒謬的結論。創世的歷史神透過聖經告訴人類了,不過人不想接受,而將信心放在無生命、無智慧、無能力的物質上面。

首先,恆星到底是什麼東西,誰也不知道。十九世紀時,人們認為恆星是燃燒的大煤球。氫彈發明后,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是正在進行核聚變的氫氣球。是不是真的,無人有確據。將來如果發現了比氫核聚變更大的能量,科學家們肯定會個性恆星的定義。

其次,星際測量的精度有多高,常用的星際測量方法有多高。常用的星際測量方法有兩種,一是三角法,一是光度法(包括cepheid變數法與紅移法等)。三角法是光度法的基礎,只適用於400光年內的星星,再遠的,只能用光度法。科學家們先測出某星星的光譜,然後按光譜計算出光度,再根據該恆星到達地球時的光度,按照它的衰減值來計算出星星的距離。

三角法是比較準確的方法,因為它是直接測量。但是它的精度不見得很高,我們知道這種測量方法依賴於對三角形夾角的度量。如果夾角很大,準確就很高,如果夾角小,準確度就很小。在測量遙遠恆星的時候,夾角有時在0.01度以下,因些恆星越遠,準確度就越低。多於400光年,就沒法測量了。

在使用光度法時,有幾個前提:
(1)我們可以得到準確的恆星光譜值
(2)光度的衰減從恆星到地球是均勻的
(3)光速百億年的時間是保持不變的

這些前提都是有問題的:第一,恆星本身的光譜測定是不可能的,我們所看到的僅僅是它們傳來的光,這些光在途中有什麼變化誰也不知道。幾個影響光譜的因素肯定是存在的。一是恆星本身的運動。據說紅移現象就是恆星遠離地球的結果。恆星相對地球速度,方向,自轉速度都會對我們接收到的光譜有影響。即使近距離觀察,我們也難以得到恆星真實的光譜,何況如此遠的距離。另外,引力也會改變光譜,一個恆星發出的光,經過多少億光年的距離,居然碰不到一個引力場,也是很神奇的。

第二,光度均勻衰減只是一個假設,塵埃,宇宙射線,緻密物體都對光譜與光度有影響。經過上億光年的距離,這些遙遠恆星發出的光就一直在真空中運行?

在這些所有的本源理論中,都有一個基本前提,即上帝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不介入的,因此神跡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東西只能是純自然過程。身邊的事情可能通過反覆實驗來檢驗。遙遠的事,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上的,即不可見,也難檢測,怎麼辦?只能靠猜。人民大眾不知就裡,以為穿白大袿的人說出的話就是真理。但是神跡是上帝的記號,神跡彰顯神的大能。科學家說死人不能復活,神讓死人復活了,這就是神跡,神的大能就在此彰顯了。唯其人所不能,自然界所不能,神的榮耀便出來了。科學家說,宇宙這麼大,沒有百億年歷史不可能如此。神說,這是我六天內造成的。科學家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思考生物如何進化,神說,這都是我造的。不過神的這些話在無神論科學家那裡確沒有反響。他們不停地提出新理論,以圖堵信原有理論上的漏洞。然而,他們不肯停下來,承認有神跡,承認科學的限度,讚美造物主。神人,義人必因信得生,不是因學術理論得生。

有人說,神造了這麼大個宇宙,但是讓人測量起來好象有百億年,難道這不是在騙人,誤導我們嗎?我說:神沒有騙人,而是人讓自己騙了。神一直在說,天地是六天之內創造的,生物是各從其類的。但人們不相信,偏要想出種種方法去測量。這些聰明人便中了自己的詭計。神造日月星辰,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榮耀,對人來說,則是定日期、節氣與時令,不是作為研究對象。這些天體很好地完成了神給他們的任務,而人要去掉神給它們的職能,賦予他們人自定的職能,但它們拒絕接受,因此導致科學家們越研究越糊塗,但又不願意承認糊塗。

相不相信創世紀第一章,歸根到底是相不相信耶和華沒有難成之事,相不相信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在神凡事都能。神曾許諾亞伯拉罕,你的後裔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麼多。又說,只有以撒所出的才是你的後裔。但後來神要他將以撒獻為燔祭。假如他去諮詢現代的科學家,他們一定會說,這是不可能的,傳種便不能獻,獻了便不能傳種,這個耶和華一定在騙你。亞伯拉罕沒有接受科學家們的勸告,相信神的話比科學家們更可靠,因此他成了信心之父。我們相信的神,就是這樣一位能將無變為有的神。人類的發現、知識應接受他話語的審判。讓我們將信心定在神的身上,而不是別的人手所造的偶像。希伯來書中說,因著信,我們就明白宇宙是因著神的話造成的。這樣,那看得見的就是從那看不見造出來的。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沙發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5-29 07:27 | 只看該作者
創世紀讀書筆訪(一)地球年齡的神學意義


創世紀神學筆記

在我剛信主的時候,是一個老年地球論者──雖然對達爾文進化論有深深的懷疑,但並不排斥神導進化論,完全接受所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和宇宙演化論。我認為,這些科學理論與聖經的神創論並不矛盾,完全可以自圓其說。

幾年前我們部門來了一個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的化學博士,從事專業研究有二十餘年歷史,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工作之餘我們談到信仰問題。他告訴我,他在教會裡有一些苦惱,一些基要派的信徒堅持變為神是在六天之內創造整個宇宙的,地球的年齡只有六千餘年。他認為他們太極端,完全排斥現代科學,解釋過於字面化,難以交流。他說,他所認識的科學家,絕大多數是既相信神,又相信科學的。我勸他道,這個問題並不重要,你持老齡地球也可以,年輕地球論也可以,只要你認罪悔改,承認基督為救主,就是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另外我說,科學實際上也是在變化,就在500年前,太陽繞著地球轉是一個絕對真理,今天我們都說那錯了。誰能保證再過幾百年,科學界不來一個大翻轉,說實際上還是太陽圍著地球轉呢?

同他的談話使我陷入思考,我想,神不是要我們基督徒合一嗎?為什麼在很多問題是基督徒之間卻無法交流呢?假如地球真有四十億的歷史,那意味著從使徒時代到十九世紀初現代地質學興起前的基督徒(可能占基督徒總量的90%以上)全都理解錯了。神的話讓90%以上的基督徒都理解錯了,我們敢說神是信實的嗎?另外更重要的一點,他說,大多數的基督徒科學家既相信神,又相信科學,在我耳中聽著與列王記中的「他們既怕耶和華,也拜當地的神」怎麼都很相似。

我意識到「信」是一個很嚴肅的詞。我們說到信的時候,有時是一件很簡單很具體的事,如我相信今天晚上要下雨。但很多時候有一層宗教意義,比如說我信菩薩,我信共產主義。甚至在宗教意義較差的「信某人」的時候,也含有被信者不犯錯誤或最終是正確的前提。如我相信毛主席,相信黨。雖然並不意味著毛主席和黨完全不犯錯誤,但錯誤都是以前的,當前肯定是沒錯的。因為我們都生活在當前,所以任何時候(每個當前)毛主席都是不會錯的。當然,以後也不會錯。既然相信科學又相信聖經,就意味著科學同聖經一樣,不會犯錯誤,有錯誤也是從前的,現在的科學家肯定正確。大多數相信科學的基督徒並不是出於相信科學的某一個結論,或某一個科學家說的話,而是對科學的一種總體信心,那麼這種總體信心就是有宗教含義的了──雖然這些基督徒們不承認這一點。

基於這個認識,我認為,地球年齡之爭實際上也有宗教意義,不把這個問題弄清楚,神的道就不能彰顯出來,解經學的權威將是科學家而不是神學家。本文將嘗試從神學、哲學和科學幾個層次來分析這個問題。

神學角度的地球年齡


信實的神不會背乎自己,縱然我們會失信,他決不會。神的信實是神的一個基本屬性。信實是什麼?就是說話算話,不會撒謊。有些人以為信實只是指神的應許一定會實現,然而這隻說對了一半,還包括神向我們講的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他說的話不是假的,沒有欺騙的成份。假如你不帶現代科學知識的眼鏡來讀聖經,幾乎人人都能得出地球年輕的結論。在現代科學尤其是進化論產生之前,絕大多數基督徒是相信地球年齡不到一萬年。假如這占基督徒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下的人都理解錯了,難道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神從不騙人嗎?一段經文讓如此多的基督徒產生同樣的誤解,神還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信實的?另外,擴大來看,神的話至少讓99%的人產生同樣的誤解,非基督徒們讀聖經時,也不曾得出地球年老的結論,這正是他們攻擊聖經的一個理由。不要以為非基督徒讀不懂聖經,他們有時候比基督徒還懂,只不過他們不信。不止一個非信徒對我說,假如你相信創世紀第一章的內容,相信其他的東西都順理成章了。否定創一,其他的一切都值得懷疑。神的信實不只是指著基督徒說的,也包括非基督徒。一段話讓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都同樣誤解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人的理解不是誤解,而是正解。

就算我們相信如此多的人誤解了創一中「日」的概念,那中間加入的「有晚上,有早上」又作何解呢?難道不是更有誤導人的嫌疑嗎?信實二字在此在此更有大打折扣。我有時想,神特意將這段看似無意義的話放在聖經中,是不是早就知道在末后的世代,人們會重新闡釋」日「的概念,從而給這些人出個難題。關於」有晚上,有早上「的意義問題,絕大多數老齡地球論者都避而不答,承認他們不明白這句話為什麼會在這裡。我相信,這句話的一個用途就是讓他們難堪。

第二個神學上的問題仍然是釋經上的,假如聖經第一章不能按字面意義來解釋,那麼第二章可不可以,第三章,第四章呢?哪一段經文按字面意義來理解,哪一段又必須按靈意,有什麼標準?耶穌的受難與復活是不是字面信息?假如以後科學家們又發現什麼東西與聖經相衝突,到時聖經是不是又要重新解釋。如此一來,聖經便成了我們根本看不懂一部天書,它的穿透性蕩然無存。接受現代科學的老齡地球論者,其實是將神的話放在現代科學的背影下來解釋,他們認為,神的話必須接受科學的審判,科學家們就是最權威的解經家。問題是,神的話憑什麼要放在人的話之下?是誰給科學家們獨佔聖經的釋經權?神的話必須高於一切人的話,包括科學家的話。假如科學家(包括科學家群體)的話與聖經和話確有出入,那麼受審判的應該是科學家們,而不是聖經。

如果我們認為,只有懂得了現代科學,你才能看懂聖經,那麼,就只有受過這些教育的人才看得懂神的話。然而,神明確說明,他的話是無差別的給所有人的。福音臨到所有的人,並不只有那些聰明人。保羅甚至在哥林多前書中說,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為了使那些有智慧的羞愧;神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為了使那些強壯的羞愧。因此,真正有釋經權的反而是那些世人看起來不太聰明的人,是那些只承認聖經權威,而否定世上智慧,因而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愚拙的人。我看,聖經並沒有給那些地球老年論者多少解釋的餘地。

最常見的,被反覆引用證明一日可以指上億年的論據出自於彼得后書,彼得在這裡講,神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因此有些人說,看,彼得支持將天不按字面意思來解釋,所以,彼得是最早的老年地球論者。然而,查看彼得的上下文,就知道他的這句話並不能被當在」日「可以重新解釋為非日的證據。彼得在此所說明的是,神不受我們人的時間限制,他的快慢節奏並不總同我們一致。他的話是針對那些認為神行動太慢的人說的,神並不會因為人認為時間太長了而馬上行動,因為他有自己的時間表。我們覺得的長,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得了。另外,彼得自己並不是年老地球論者。在彼后3:3-7節中,彼得在聖靈的指引下,指出末世的人會故意忘記創造與洪水兩個特大事件,而對這兩點的有意忽略與排斥正是造成目前進化論與宇宙大爆炸理論流行的原因。

另一個老齡地球論者引用的權威是奧古斯丁。他們說奧古斯丁並不認為創世紀中的球應按字面解釋,給聽眾的印象就是奧古斯丁本人是個老年地球論者。並且奧古斯丁曾警告過基督徒們不要在自己不內行的領域胡亂髮言,而要尊重權威,免得貽笑大方,敗壞基督徒的名聲。他們引用奧古斯丁的這一段話,其主旨是告訴我們,科學家們在地球的年代上更有發言權。

我認為,首先,奧古斯丁也是一個人,他的著作是偉大的神學著作,是屬靈的寶庫。但他本人不是聖經作者,因此其作品的權威性同聖經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奧古斯丁真的認為地球年齡有幾億年又怎麼樣?並不能因此而否定聖經明確的教導。為什麼奧古斯丁說的其他話這些人不信,偏偏這句話信得那麼痴情呢?其實他們找奧同志做後盾是蚊子叮菩薩,找錯人了。奧古斯丁確實說過創一中的日不是指二十四小時的日,而是一種比喻。但他本人絕對是個年輕地球論者,在他的《上帝之城》及別的著作中,不止一次確認地球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他的所有言論中,你找不到一處他支持年老地球的觀點。他認為創一中的日並非「一日千年」,而是認為創造是一舜間的事,天只是神將創造分階段的一種引喻。他的這種錯誤來自於不準確的拉丁文翻譯,不是將別的東西讀入聖經造成的。換句話說,他的錯誤是以經解經造成的,不是將其他東西的權威置於聖經這上。而我們現在的有神進化論者則是利用科學來解釋聖經,將科學的權威置於聖經之上。

有些基督徒,包括很多著名的牧師與神學家認為,聖經中中根本沒有提到地球的年齡,保守派基督徒關於地球的年齡是根據創世紀中的家譜推算出來的,因而不具有權威性。他們說,誰敢保證在家譜之中沒有斷代,比如我們常說基督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又說他是大衛的兒了。但是他並不是他們的直接兒子,而是隔了好多代,說不定在創世紀的家譜中就存在這種斷代的可能性。但是仔細考查創世紀的第五章與第十章的家譜,我們發現這種斷代的可能性是0%。在每個父子之間,都專門指明了父生子的年齡,以及父死亡的歲數。比如說「以挪士九十歲的時候,生了該南,以挪士生該南以後,還活了八百一十歲,並且生了其他的兒女,以挪士共活了九百O五歲,就死了」。即使以挪士與該南之間有斷代,該南也必須在以挪士九十歲的時候出生,而且以挪士只能活905歲。同樣,瑪勒列出生的時候該南一定是七十歲。這中間無論有無斷代,時間是已經確定了的。所以,依靠家譜來計算創世的時間是一個可靠的辦法。聖經不是沒有提到地球的年齡,而是說得很具體。神不僅給了我們直接推算的辦法,並且他自己在出埃及記中直接說:神六天創造天地,第七天就休息了。奧古斯丁說,基督徒在聖經沒有明說,又不是自己專業的問題上要尊重權威,不要輕易發表意見。但是創世的時代是聖經所講過的,它是個神學問題,不是科學問題,因此,任何一個信徒都比無神論的科學家們更有發言權。

如果創世的六日不是我們所能明白的日,則神要求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就是難以理解的。創一中講,神祝福第七日,定為聖日。假如六日創世不是實實在在的六日,憑什麼認為第七日是實指,這個聖日還有什麼意義?如果第七日不是實指,耶和華在要求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的理由, 即「因為耶和華在六日創造在萬物,第七日就安息了」就不成立,神就在這裡又撒了一次謊。聖經中多次強調了安息日的重要性,如果安息日的理由是牽強附會的,安息日的重要性便是聳人聽聞。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反對地球老齡論的神學理由是罪與死亡的問題。羅馬書中說,罪的工價便是死,又說罪既由一個入了世界,死亡也隨之而來。可見死是罪的結果,在沒有罪以前也沒有死。假如地球存在了很多億年,其中的動植物便不停地在死亡,也就是說,死並不是罪的結果,因為在亞當之前不存在罪這個事情。既然死不是由罪帶來的,基督的贖罪就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即使解決了罪的問題,死還沒有被對付。按老年地球論者的觀點,我們並不是生活在罪中,而是生活在死中,並且這個死是沒法解決的。這個和聖經的觀點完全對立。

綜上所述。老年地球論在很多神學上不可逾越的障礙,而年輕地球論卻可以輕鬆解決這些難題。但是卻同主流科學相衝突。然而我們不應該讓科學家成為聖經的裁判,聖經在卻應該成為科學的審判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5-29 07:28 | 只看該作者
創世紀讀書筆記(二)—哲學層次的年齡之爭


地球年齡之爭的哲學層次

創造進化之爭的實質是神學哲學之爭,而不僅僅是宗教科學之爭,換句話說,它是兩種宗教之爭。在科學興起之初,解決的問題是形而下,即是物質世界的運作,而不涉及到形而上,即世界,或物質的本源。在現代地質學與進化論興起后,科學越來越進入形而上的領域,到現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已經是運用數學公式的宗教了──注意,周易預測也用了不少數學法則。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方法也逐漸超越科學本身,成了認識事物的基礎。一個科學理論,只要符合公認的科學法則,就可以被科學界接受,即使這個理論在解釋事物時非常牽強附會,違背常識,在沒有更好的理論出現之前,是不會被拋棄的。因此,科學同時也成為一個自成體系的認識論。任何體系只要具備了形而上與認識論這兩個分支,它就是一個哲學分支,所以,當代科學就是一門哲學。

任何哲學都有一些最高準則(或稱假設,前提),這些準則是不可侵犯的。基督教神學必須預設神是存在的,伊斯蘭神學必須確認穆罕默德是阿拉的先知。實證科學也必須假設人的感觀是可靠的,隨著虛擬現實科技的出現,這一點也值得懷疑。西方法學界,最高法院的判決是一切其他判案的基礎。當代科學界,也有一些準則,是不能違反的,我將其總結如下:

(1)對任何觀測數據的解釋,理論的提出,必須完全按自然法則進入,禁止引入任何超自然因素;
(2)對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不能認識的事物,會隨著科學發展被逐步揭開,不存在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兩個原則超出科學本身,已經進入哲學神學的範圍。從形而上學(metaphysics)講,是否定了物質存在之外的其他存在,從認識論上講,是將科學認識論凌駕於其他所有認識論,包括個人經歷之上。從神學上講,是豎立起一個全知,全能的非人格神,而科學家們則是這個神的大祭司。

有些人說,根本不存在這兩條規則,科學家們都是唯實是從,哪一個教科書,或百科全書規定科學必須基於這兩個前提?我說,哪個地方規定了當官必須貪污?上手術台要送紅包?但哪個官員不依法,哪個病人不送錢。這些東西是潛規則,潛規則是高於成文規則的。違反了規則尚有活路,但違反了潛規則,你就是自絕於人民,不要在這行混了。基督徒科學家們捫心問一下,你們做研究的時候,是不是必須遵守這些潛規則,否則你的論文如何發表,經費如何申請?

這兩個原則又派生出其他一些小原則,比如,現有的理論,即使千瘡百孔,除非有更好的理論出台,其中的漏洞只能修修補補,不可全盤拋棄,否則便違反了原則(2),當然,出台的新理論不能違反原則(1),即使新理論在各方面都完美無缺。所以,搞進化論的人都知道進化論荒誕不經,但是這個理論是不可能被拋棄的。

另一個小原則是均衡主義,否則便違反了原則(2)。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時間均衡,二是樣本均衡。時間均衡是指現在觀測到的一切數據必須從前,現在,今後都是一樣的,不容許變化。光速必須百億年始終一樣,不然愛因斯坦的理論作廢,天文學家統統討飯。同位素的半衰期必須亘古不變,否則岩石年齡的測量無法進行。江河湖海的流速、流量、含沙量要恆定千而萬年,否則地層簽定無從談起。樣本均衡是指短時段對個體的觀察數據可以適用於長時段的全體,假如長時段,或整體數據無法取得的話。這就是統計學的來歷。比如,我們發現,在100個歐洲人中,有10個肥胖症,則4億歐洲人中,必然有4000萬肥胖者。當然,具體的統計方式由統計公式決定,學過的人都知道。同理,全中國十億人中也必然有1億肥胖者,二千年前耶穌時代的人中也必然有10%的肥胖者(假如歐洲人沒和中國人,古歐洲人直接接觸,也沒他們的資料)。當然,我們知道科學家們對肥胖症沒有下這個結論,那是因為有足夠的證據否定了這個均一性。在沒有數據的情況下,均一性是個原則,否則科學研究無法進行下去──反正你也提不出反證來。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看見汽車上路,飛船上天,科學方法,科學原則侵入任何領域。例如,某音樂好聽,是因為其聲音頻率與人的聽小骨相適應,有實驗數據為證;漂亮女人,高大男人受歡迎,是因為產生後代的能力強,有統計數據為證。人們相信報紙、電視上科學家講的話,因為他們有數據。其實數據不會講話,講話的是人,對數據的不同解釋,會有不同的結論。假如科學家在一個一億年的地層中發現了一些恐龍遺體,同時發現裡面居然有一些活的細胞。科學家們有兩種解釋方法,一是這個地層判斷是錯的,它可能只有幾千年或更早,同時推翻恐龍在幾千萬年前滅絕的結論。二是活細胞可以保留上億年不死,從而違反一些生物學原則。這兩種解釋都有道理,但實際情況如何大家誰都不知道。同樣的道理適合於對地球年齡的判斷,我們看見地上厚厚的沉積層,進化論者說,看,這是地球緩慢演化的證據。而創造論者說,看,這是諾亞大洪水的證據。我們聽這些專家學者們談話,不能僅僅聽他最後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分析這些結論背後所含的前提,找到他背後的神學哲學思路。按照上面所講的現代科學的原則,加上觀測到的數據,自然後得出大爆炸與進化論這樣的理論。並不是這些理論多麼真實,而是不這樣就要違背科學界的大原則,因此只好將就了。

以宇宙大爆炸為例:哈帕同志發現星體間的紅移現象,認定各星體是相互遠離的(據說恆星的顏色代表了表面溫度,為什麼泛紅便是紅移而不是它自身溫度在起作用呢?我還沒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反推回去,所有的星星最開始都要聚集在一起。按照科學泰斗愛因斯坦同志的理論,這些星星們不是聚集在一起就完事了,它們要坍塌,成為一個奇點。奇點之前是什麼,誰都不知道,不是科學家們不願意想,而是打破腦殼也想不出──天文學界達爾文式的天才現在還沒出現。按照愛同志的說法,那時連時間都凝固了,哪還有什麼「之前」的概念。從奇點怎麼可以到我們現在呢?只能是爆炸了,炸完后全是光子,光子是無質量的,它們要取得質量還必須有別的介子,這些介子還必須有如此如此屬性。如此一環扣一環推下去,便形成一個龐大而複復雜的理論體系。後來又發現,這樣炸到現在還不行,按照初始條件,我們宇宙早消散了,因此還必須有暗物質,暗能量等神秘現象。這一切理論,均無法驗證,但是一可以給科學家提供高薪職位、社會地位和名望,二可以滿足人民大眾的好奇心,也是對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一大貢獻。

有趣的是,大爆炸理論出現后,由於包含「起初」的結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沒有完全消除神學色彩,會給愚昧的信徒們加以利用的機會,便開始去做迴避「起初」的努力。相繼有人提出了反覆振蕩論,多重宇宙論,弦論等,這些理論越看越象神怪小說。有一個叫霍金的人寫了本書叫《時間簡史》,為他贏得了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的稱號。細看一下也只是一部科幻小說,只不過書中的主人公比較特殊,是宇宙。

進化論的情況與大爆炸類似,實際上達爾文不是第一個進化論者。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事物都在由低級向高級變化的設想,拉馬克提出過用進廢退的理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不是新的發現。然而達爾文首先將這些機制同生物界聯繫起來,提出生物的多樣性是由於這些機製作用的原因,使進化論者有了理論依據。在達爾文之前,人由猴子變化而來是個讓人笑掉大牙的說法,有知識的人說出來不好意思。達爾文膽子大了一點,不怕嘲笑,反正有赫胥尼為他的鬥犬。其他無神論者一看,膽氣如牛,團結在達同志的周圍。左有馬克思,右有弗羅依德,將其分別應用於社會與心理領域,短短一百年間,整個世界的學術界完全籠罩在進化論的陰影之下──進化論是無神論者的唯一選擇。正如道金斯所說,進化論讓無神論者在學術上體面起來,進入知識分子的圈子。這就是為什麼達爾文之前有神論是社會主流,達爾文之後,無神論者空前強大的主要原因。

進化論打破了科學與哲學的界限,使科學突破形而下的局限,進入形而下的領域,即本源研究。科學也由觀測、驗證自然規律的一種工具變成了集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論於一身的哲學體系。有人認為世界是粒子,有人認為是能量,有人認為是弦,但其中心是自然無神論。絕大多數人沒有看見科學的這一飛躍,還以為現代科學與達爾文以前的科學沒有什麼區別。由於作為工具的科學的巨大成就,人們也膜拜作為哲學的科學。就如同一位算命先生,他算中了你五件事中的一件,你就以為他所說的其他四件也是真的。

工具科學哲學化的另一個特徵是向其他領域發展,從前科學不能涉足的領域現在都可以進入了。比如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等。這些學科的背後,都有進化論的前提。可以說,沒有進化論,就沒有這些學科。這也預示所有這些學科所得出的結論,同進化論一樣,是很有問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4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5-30 00:19 | 只看該作者
因為你根本不懂科學,而且在享受科學帶給人類的豐富果實。正因為人反對神說,才有科學,才有今天你所使用的通訊工具。這就是你最大的悲哀之處。所以你才會說出:有一個叫霍金的人寫了本書叫《時間簡史》,為他贏得了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的稱號。細看一下也只是一部科幻小說,只不過書中的主人公比較特殊,是宇宙。你以為神學是最高的。可它卻是矛盾的,虛擬的。神的話就是那轟隆隆的雷聲,而不是人的話。神說了人的話這就是這神是人造的明證。把人說的貼上神說吧了。所以神學就是人說的虛擬的學而已。整本聖經就說明神創造是不好的,要重新再造,也就是聖經本身是否定神的。所以你談的毫無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10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5-29 07:28
創世紀讀書筆記(二)—哲學層次的年齡之爭


謝謝分享。這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範圍比較全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17 | 只看該作者
如化石A被定為1 億年前的生物,科學家們在掘地時,發現一具恐龍化石,同時在不遠處也發現了化石A,那麼,該恐龍便被定為生活在1億年前。

所以必須認定並且不能懷疑A生物是1 億年前滅絕的,這是標誌性的生物化石,否則化石鑒定法就亂套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5-31 06:47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17
如化石A被定為1 億年前的生物,科學家們在掘地時,發現一具恐龍化石,同時在不遠處也發現了化石A,那麼,該 ...

死海古卷是何時的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3-5-31 07:10 編輯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5-31 06:47
死海古卷是何時的東西.


根據專家的鑒定,死海古卷約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68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5-31 12:05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0 17:10
謝謝分享。這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範圍比較全面。

是的,學習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5-31 12:06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0 17:17
如化石A被定為1 億年前的生物,科學家們在掘地時,發現一具恐龍化石,同時在不遠處也發現了化石A,那麼,該 ...

謝謝加國補充普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1
求索 發表於 2013-5-31 21:35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10
謝謝分享。這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範圍比較全面。

這一篇文章缺乏基本的科學常識,只能騙騙科盲。只所以那麼多人反對基督教,就是因為它反科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2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5-31 23:18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58
根據專家的鑒定,死海古卷約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68年。

你不知道那裡有啟示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3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1 06:16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5-31 06:58
根據專家的鑒定,死海古卷約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68年。

考古學家們挖掘出比我們現在編撰的聖經更古老的版本或其他分冊,教會就如臨大敵,一付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6-1 23:32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5-31 23:18
你不知道那裡有啟示錄吧.

給出具體資料及來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6-1 23:32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1 06:16
考古學家們挖掘出比我們現在編撰的聖經更古老的版本或其他分冊,教會就如臨大敵,一付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 ...

你看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6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3 17:29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3-6-1 23:32
你看見了?

嗯,看了紀錄片,還看了多馬福音、瑪利亞福音、猶大福音等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648

帖子

2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7
17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13-6-3 18:39 | 只看該作者
科學與神學並不是對立的,很多觀點都在不斷發展與糾正中。好像天圓地方是一個時代的科學,神學從前所得出的結論也並不一定都是對的。但這些都在歷史的運行軌跡中有著對所屬的時代有著絕對意義。相信以後也會有人推翻現有的結論。沒有今天的基礎就沒有明天的積累。
蹣跚學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18
ruthrose 發表於 2013-6-3 18:50 | 只看該作者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13-6-3 18:39
科學與神學並不是對立的,很多觀點都在不斷發展與糾正中。好像天圓地方是一個時代的科學,神學從前所得出的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9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4 06:57 | 只看該作者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13-6-3 18:39
科學與神學並不是對立的,很多觀點都在不斷發展與糾正中。好像天圓地方是一個時代的科學,神學從前所得出的 ...

說得對,神學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革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20
求索 發表於 2013-6-5 05:20 | 只看該作者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13-6-3 18:39
科學與神學並不是對立的,很多觀點都在不斷發展與糾正中。好像天圓地方是一個時代的科學,神學從前所得出的 ...

這是科學的觀點。
但有的宗教就是要挑戰科學,還自以為是永恆真理。那科學只好和它對立了。你聽到過科學家用現代科學去反駁佛教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