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智麗風波真相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133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迷人醉 發表於 2007-3-9 09: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葉永烈:何智麗風波真相
       葉永烈說明:應上海《新民周刊》的再度約稿,寫成此文,已經發表於2007年3月7日出版的《新民周刊》。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不經意之中寫了《何智麗:我想有個家》一文,在第9期《新民周刊》發表之後,完全出乎意料,引起了如此強烈的反響: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東方網、搜狐網、網易網、中華網、大洋網、台海網、北青網、北國網、海南網、漢網、21CN網以及香港鳳凰網……幾十家網站加以轉載,眾多的報紙摘發。
網路的優勢是不僅迅速,而且可以與成千上萬的網民互動。在東方網轉載之後的短短兩小時之內,網友的評論便超過了五百條。我在新浪博客上也轉載了此文,在短短兩天內點擊率高達七十多萬,而網友們的評論則超過六千多條,真的像炸開了鍋一般!
網上評論七嘴八舌,五花八門:有人讚揚、同情何智麗,有人透露愛意,也有人冷嘲熱諷何智麗,更有不少「憤青」惡罵何智麗,「叛徒」、「賣國賊」、「漢奸」之類的帽子又戴到了她的頭上。
有的朋友說我踩了地雷,也有的朋友說我捅了馬蜂窩,而我事先全然沒有想到,真可謂始料不及。
那是豬年春節進入尾聲,拜年電話的鈴聲漸漸稀疏了。正月初六——2007年2月23日晚上,電話鈴聲驟起。那是上海《新民周刊》編輯張偉給我打來電話,不是拜年,而是約稿。
我毫無思想準備。在聊天中,先是說我前往朝鮮的一些見聞,接著偶然說及「何智麗前天到我家拜年」,立即被他抓住話題:「對,對,你就寫一下何智麗的近況!明天就完成,五千字,多配些照片!」
就這樣,一言為定。我如約完成了《何智麗:我想有個家》。過了幾天,這篇文章就醒目地刊登在2007年3月2日出版的《新民周刊》上。
何智麗原本早已淡出新聞視野,過著平靜的生活。隨著這篇文章在《新民周刊》發表,在網路上廣泛傳播,勾起眾多網民往日的記憶,就像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炸藥,把已經邊緣化了的何智麗一下子推到新聞焦點,何智麗再度成為中國的「熱議人物」……
中國是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國。2008年已經近在眼前,奧運會即將在中國舉行,對何智麗的熱議反映了中國國民對於體育的極高的關注度。然而,網友們對於何智麗的過度批評,卻又使我覺得,為了迎接2008,我們應該有寬廣的胸懷。
隨著中國大開國門,不僅中國經濟走向全球化,中國體育也日益世界化。何智麗只是走出國門加入外籍的中國運動員中的「先驅」,但是何智麗畢竟已經是「過去式」。如果對於十幾年前何智麗為日本奪取的那塊廣島亞運會的金牌仍耿耿於懷,那麼在2008年,當時郎平作為主教練率領美國女排與陳忠和率領的中國女排相遇的時候,你又作何感想?當中國的國際棋聯大師諸宸代表卡達爾奪金摘冠的時候,你又作何感想?
乒乓是中國的「國球」,走出國門的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和教練格外的多。在2005年的第四十八屆世乒賽上,進入女單三十二強之中,就有「海外兵團」嚴池梅、張瑞、帖雅娜、李佳薇、高軍、張雪玲、林菱、譚文玲、劉佳、柳絮飛、桑亞嬋、李佼,竟然佔據了十二席!在男單三十二強中,原中國隊員而如今代表外國的有馮喆、張鈺、何志文,佔據三席;此外,還有來自中國的奧地利教練劉燕軍、西班牙教練張東平等等。
據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加入新加坡隊的原中國運動員王越古將對中國乒乓女隊構成相當大威脅……
從相反的角度來看,在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上,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在韓國擊敗連續四屆亞運會冠軍韓國隊,奪得中國曲棍球首枚亞運會金牌。須知,中國女子曲棍球隊的主教練是韓國籍的金昶伯。金昶伯曾在1999年擔任韓國女曲主教練。然而,他在2000年成為中國女子曲棍球隊主教練之後,使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大有進步,以至率領中國隊打敗了他曾經帶領過的韓國隊。金昶伯,不就是「韓國的何智麗」?!眼下,金昶伯正厲兵秣馬,訓練中國女曲奪取2008年奧運會金牌。
正因為這樣,熱議何智麗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何智麗本身,而是直接涉及中國國民如何正確對待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大課題。
從諸多網友的過激言論中,我發現,他們對於何智麗並不了解或者並不知道何智麗幾番風波的真相。在這裡,作為何智麗的老朋友,追溯何智麗的腳印,看看她一路是如何走來,也許會使我們的體育觀衝破封閉,走向開放,走向大度,走向國際……

何智麗反抗「讓球」的大無畏精神

中國的乒乓世界冠軍數以百計,而我卻只採訪庄則棟和何智麗。我跟蹤採訪何智麗達二十個春秋。我所看重的不是她在1987年3月所奪取的第三十九屆世乒賽金牌,而在於她在奪取這塊金牌時反抗「讓球」的大無畏精神。
「讓球」是中國乒乓球隊體制中的腫瘤,是金牌的璀燦光芒下潛伏的陰影。「讓球」就是打假球。「讓球」的要害是違背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三公」——公開、公正、公平,而「讓球」則是不公開、不公正、不公平。那時候,中國乒乓球隊不以「讓球」為恥,反而鼓吹「讓球」是「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思想的體現,是「國家利益第一」的體現。二十三歲的何智麗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反抗「讓球」,使我深為敬佩。我曾經問她:「當時你想過沒有,如果你在決賽時輸給韓國選手梁英子,回國之後你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她說:「在當時,我連想都沒想這個問題。我堅信,我必定能夠戰勝梁英子,為祖國奪取金牌!」
後來我在採訪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孫梅英的時候,才知道其中的內幕:何智麗小小年紀敢於反抗「讓球」,「後台老闆」就是中國乒乓元老孫梅英。資深而正直的孫梅英,早就認為中國乒乓球隊應當擯棄「讓球」。她對我說,「讓球」像腐蝕劑,腐蝕著中國乒乓球隊的靈魂,弄得個個運動員都得拍領導馬屁,不然就叫你「讓球」。在何智麗離開北京前往新德里參加第三十九屆世乒賽的時候,孫梅英就料到中國乒乓球隊領導會叫何智麗「讓球」。孫梅英叮囑何智麗,你當場不要說不「讓球」,不然他們會不給你上場。你上了場,真打就是了。孫梅英再三交代何智麗,「你的任務就是奪取世界冠軍!如果他們要整你,我來給你頂住!關鍵在於你自己。你一定要戰勝自我,做到臨場不慌,穩拿冠軍。你拿了冠軍回來,我就到機場去歡迎你。一切後果,我替你承擔!」正因為有了孫梅英這樣的主心骨,何智麗毅然舉起了反「讓球」的大旗,震驚了中國體育界。
何智麗回國之後,中國乒乓球隊領導要何智麗寫檢查。孫梅英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為何智麗奔走呼號,上書中央領導。國家主席楊尚昆說:「不能處分。」人大委員長萬里說:「處分何智麗,全國老百姓通不過!」這下子,才使何智麗沒有受到處分。何智麗回到故鄉上海,受到熱烈歡迎。上海市體委舉行盛大表彰會,宣讀上海市人民政府對她的嘉獎令,團市委、市婦聯分別授予她「市新長征突擊手」、「市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

0

主題

548

帖子

11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3
沙發
renhaiguhong 發表於 2007-3-10 1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65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54
3
國產狙擊手 發表於 2007-3-10 16:42 | 只看該作者
還不是最後被逼走日本,被罵了半輩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2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4
wuweixiu 發表於 2007-3-10 17:23 | 只看該作者
政治的因素干擾太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1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6
5
十八划人 發表於 2007-3-11 2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6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7-3-12 12:57 | 只看該作者
說句不厚道的話:「現在立牌坊,太晚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26

帖子

7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1
7
吹又生 發表於 2007-3-13 05: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wuweixiu 於 2007-3-10 17:23 發表
政治的因素干擾太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26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2

積分
51
8
peter2000 發表於 2007-3-13 15:35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不是她自己犯賤,喊什麼「優西」那個中國人會罵她?現在為外國人打球的多了,誰又成眾矢之的了?沒腦子怪不得別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36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9
9
dullard 發表於 2007-3-31 20:45 | 只看該作者
大家罵她,不在於她幫小日本打球,而在於她贏我們隊員后的那副嘴臉,整一個漢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67

帖子

18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5
10
gzlychenfeng 發表於 2007-4-8 01:40 | 只看該作者
強烈支持8樓和9樓的觀點。很多到外國打球的中國人,只是把打球作為一種體現自身價值和謀生的手段,而只有那個何智麗是真心實意地幫助小日本同中國對抗。當年她獲勝之後曾得意忘形地宣布「我早就想同中國人干一場。」。現在小日本不要她了,就又跑回國內來找那個糟老頭子為她樹碑立傳,可恥之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