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把瘋狂歌迷當病人看待?

[複製鏈接]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zyzx 發表於 2007-3-31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楊麗娟的故事報道伊始,就有精神病醫生提醒說,他們一家人可能心理不健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社會做了什麼呢?沒有任何人、任何政府部門或任何民間組織對他們伸出援手,給予過有效的幫助。

  長平 之誰是誰非


  我們一直被這樣教育著:要把精神病人當人看待。但是在看到瘋狂女粉絲的父親蹈海自盡的消息之後,我面臨一個相反的疑惑:怎樣把邊緣精神病人當病人看待?

  劉德華的粉絲楊麗娟瘋狂追星13年,不僅自己不讀書不工作不社交,而且為此賠上了父母的錢財和精力,以及生命。而她的父母則傾其所有,甚至傾其所沒有,賣了房子又貸款,陪她北上南下去追逐偶像。終於見到劉德華併合影留念以後,楊麗娟仍不滿足,於是父親帶著對劉德華的滿腔怨恨走上了不歸路。

  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但是回想這一家人的經歷,尤其是媒體廣泛報道這一年多時間來的故事,他們還會有別的出路嗎?此前有人認為他們見到了劉德華就是一個大團圓,但是他們並未因此而滿足。也許現在有人認為如果劉德華多給一些時間就是一個終點,其實那也只是一種假設。一個人攢積了13年的夢想,而且不是她的一個夢想,而且生命中全部的夢想,並演變成全家人的全部夢想,會因為劉德華多安排一些時間交談就戛然而止嗎?接下來又往何處去呢?因此,他們走到這一步似乎又是一種必然,如果再得不到救助,甚至還有更多的悲劇在前面等待。

  現在專家教授都出來了,異口同聲地說,這一家人有明顯的精神病癥狀。如果是這樣,這一年來媒體和大眾扮演了什麼角色呢?無異於圍觀一個精神病人的表演,甚至叫好和狂歡,一直看著他走上絕路。當然,這期間也有記者對他們進行規勸,也有劉德華髮表聲明勸其孝順父母。但是這些聲音除了促使他們更加勇敢地走向深淵之外,還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深受精神疾病困擾。在古代,精神病患者通常被當作神鬼附體或妖魔化身,被驅趕甚至被燒死。後來精神病逐漸地被當作疾病看待了,但是對病人的歧視卻長期存在。譏笑、嘲弄、打罵、凌辱是他們的家常便飯。把病人當人看待,尊重他們的權利,一直是醫生和社會活動家的重要功課。到了近現代,為精神病人正名甚至成為人文哲學的重要命題,其核心是反對對人的任何桎梏。海德格爾說過,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並沒有明確的邊界。福柯則乾脆說,精神病院就是以醫學之名拘押人的囚所,「禁止發瘋如同禁止發言」,也就是說,人有發瘋的權利。

  直到現在,對精神病人的歧視仍然普遍存在。借精神病之名打擊異己甚至成為人們的慣用伎倆。三十年前,同性戀還被視為精神病患者。如今國內的一些上訪者也被地方官員指為精神病人抓起來關押。一句「你有病」往往成為人們忽略他人意見和尊嚴的輕鬆借口。多數精神病人自身也歧視精神疾病,並且害怕社會的歧視,所以堅決不肯承認自己有病。在這種背景下,媒體要報道某人是精神病患者顯然面臨的道義和法律的壓力。

  在這個問題沒有解決的同時,人類也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把精神病人當病人看待,亦即如何去幫助他們。對於一些受過教育的人,要做到沒有歧視很容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理睬他們,或者假裝他們是健康人。但是如何能夠既不歧視又去幫助他們,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楊麗娟的故事報道伊始,就有精神病醫生提醒說,他們一家人可能心理不健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社會做了什麼呢?沒有任何人、任何政府部門或任何民間組織對他們伸出援手,給予過有效的幫助。由於上述歧視因素,我們不能輕易指認一個人有精神病。於是整個社會完全無視醫生的提醒,放任這一家人走到今天。這是一種可怕的冷漠。

  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趨勢。就個人經驗而言,我的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抑鬱症患者。據稱僅這一類精神疾病,全世界患者就高達3.4億人,有的地方達到人口的10%,其中約15%的患者自殺。我目睹了一些朋友的痛苦掙扎,但常常無能為力,無論是從社會組織還是我個人都找不到任何救助的力量。他們總是說,只有自己能夠救自己。作為患者,他們有資格這樣說,但是作為健康人,我卻深切地感到包括自己在內的整個社會的冰涼。

  楊麗娟事件,讓我再一次感到自己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羞愧。  

來源: 南方報業網

12

主題

916

帖子

24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1
沙發
CCC2 發表於 2007-4-1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2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