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日印牽手,中國海軍何處去?

[複製鏈接]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zyzx 發表於 2007-4-1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2007年軍費開支預算出台後,華盛頓關於中國軍事現代化走向的討論熱潮不但沒有停息,反而愈演愈烈。不但媒體的報道和專家的座談不斷,美國軍方的關注視線也不曾移動。美國海軍情報處(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就於本月出台了一份長達130頁的針對中國海軍的報告,針對中國海軍的結構、教條和功能提出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最引起美國媒體關注的無疑是中國的核戰略部隊,包括最新的核動力潛艇——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中國海軍的核戰略實力再度成為美國軍事專家的關切對象,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歡迎瀏覽ddhw.com你一定會喜歡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高級顧問哈倫·烏曼(Harlan Ullman)博士對此著實感到不以為然。

  「中國核威懾的姿態一向十分低調,更別說解放軍的彈道導彈(的推動方式)才剛由液態燃料進步到固態燃料。」烏曼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道,「同美國2007年7,500億美元的軍事預算相比,中國的軍事開支並不算太龐大。『中國威脅論』之所以在華盛頓吵得不可開交,不過是因為很多人認為美國需要一個敵人罷了。」

  與此同時,美國在太平洋彼岸的盟友也沒有閑著。日本與印度3月22日在東京展開兩國首度的「戰略對話」,以加強這兩個亞洲強國的雙邊關係以及在亞太地區事務上的合作。日印兩國還將於4月於西太平洋進行聯合海上軍演,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船艦也將親臨盛事,形成三方聯合演習的歷史性局面。

  「印度和日本都將雙方的戰略關係看作一個十分重要的新倡議(initiative),兩國看重的是共同的安全和經濟利益。美日印三方在亞太地區的聯合軍演是個新的做法,它有可能演變成更為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的結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印度高等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India)主任弗朗辛·弗蘭克爾博士(Francine R. 歡迎瀏覽ddhw.com你一定會喜歡Frankel)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道,「但是,目前要說日印的戰略對話一定會衍生出什麼重大結果,時候尚早。」

  誰家的軍事預算透明?

  中國日前宣布其2007年的軍費預算將較前一年增加17.8% ,達到3500多億元人民幣,引起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側目。就在華盛頓的軍事專家拿著放大鏡仔細審視中國的軍費數字時,美國軍方的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彼得·佩斯(Peter Pace)上將卻在中國威脅論激起的漫天塵埃中到訪中國。佩斯在北京也同解放軍高層談到了中國的軍費問題,表示「美國想要知道的」和「中國願意展現的」兩者之間還存在著差異,但他也表示可以理解「沒有任何軍隊會願意分享一切的」。

  「知道中國花多少錢在軍事開支上,還不如知道他們添購了什麼樣的武器和那些武器的能力,以及為什麼想要這樣的能力,來得重要,」佩斯說道。佩斯並以美國的四年一度的國防評估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為例,稱其重要性在於詳細解釋美國軍事發展會往何處去,以及為何這麼走。「如果中國也能展現同樣的透明度,它將大大地幫助(雙方)減少誤會。」

  位於華盛頓的軍控研究智庫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核信息項目主任漢斯·克里斯汀生(Hans M. Kristensen)也指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會對自己的軍事發展完全坦然暴露,包括美國在內也從來不曾這麼做過。「美國自己的軍事發展和計劃都有著相當大的秘密性(secrecy),『黑色項目』(black projects)無所不在。」克里斯汀生說,「但是美國對中國的顧慮是,美國不清楚中國的長期軍事發展到底是為何而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究竟只是為了現代化的目的,還是為了將來可以對某一個國家出手?」

  烏曼則認為,中國在其軍事預算上的態度已經是十分坦率的,但是現任布希政府的立場是:不是馬上對美國展現忠誠的國家,就是我們的敵人。烏曼直言這樣的態度對現實情況並無幫助。

  「我們總是對中國的軍力增長十分懷疑(suspicious),殊不知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是中國的經濟實力上升,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世界主要的經濟大國和消費市場。美國現在應該做的是積極同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建立夥伴關係。一再強調冷戰時期那種敵我分明的概念是愚蠢的(foolish)。如果我們繼續疑神疑鬼下去,只會讓日子更難過,」烏曼感嘆道。

  美國一再要求中國軍方增加透明度,在克里斯汀生看來,這不過是一種「公關手腕」。「美國希望敦促中國盡量展現其軍事化的細節和內幕,最後,美國自己會試著去解讀它(decipher),並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目標下一個結論。到目前為止,美國對中國軍事發展的判斷大致上來說都算正確,我不認為會有任何能讓美方大吃一驚的發展。」

  中美緩步核競賽

  《華盛頓時報》於3月16日引述美國海軍情報處題為「2007中國海軍」(China』s Navy 2007)的報告,稱中國海軍的關鍵發展是「新穎、更致命」(new and deadlier)的潛艇,包括最新建造的5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它可以攜帶「巨浪-2型」遠程潛射彈道導彈,標誌著中國更為強大的「核反擊」歡迎瀏覽ddhw.com你一定會喜歡(nuclear counter-attack)能力。此外,中國正在海南島興建一個核潛艇基地,美國軍事專家認為這極有可能是未來094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停泊地,作用在於攔截東南亞的重要海上運輸通道,而這也是最讓美方憂心之處。

  克里斯汀生認為,中國軍力現代化的過程受到美國軍方的極度關注,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看。

  「中國的遠程核武力當然是美國關注的焦點之一,畢竟,其射程可能達到美國領土,例如關島甚至美國的西海岸。」克里斯汀生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表示道,「另一方面,中國海軍在東亞的部署,確實是讓美國對亞洲勢力平衡有所顧慮。」

  克里斯汀生也不忘指出,中美在核武力策略上的競賽雖然還不到美國與前蘇聯在冷戰時期那樣嚴重的地步,但是中美彼此都在視對方的核實力而做出調整,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自從中國的解放軍部署第一枚核武器后,它的射程越來越長,刺激美國於1990年代初在太平洋部署了可襲帶核彈頭的『三叉戟』(Trident)潛射彈道導彈。美國的這一舉動多多少少推動了中國開發出射程更長的彈道核導彈,射程可達美國領土的東風31型洲際彈道導彈和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都是實例,它們也成為美國主要的顧慮。美國自然必須對此做出準備,包括增加對中國的打擊目標。」克里斯汀生分析道,「中美兩國已經深陷在緩步前進的核競賽當中,但這個競賽與其說是數量上的,倒不如說是技術和能力上的競爭。」也就是說,中美之間已經啟動軍事現代化的循環競賽,下一個階段已然開始了。

  烏曼早年從美國海軍軍官學校榮譽畢業,曾在越戰中服役,並曾于波斯灣擔任驅逐艦的指揮官。他也是最早引入在伊拉克戰爭中運用的「威懾戰術」(shock and owe)一詞的美國軍事專家。他直言,許多華盛頓的軍事專家傾向誇大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步伐和進展,但事實上,中國建立的防衛圈還是十分靠近自己的國界,要中國真正邁出近戰區(close theater),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同樣地,美國及其亞洲友邦也在密切注視中國在東亞的軍事布局。中國在海南島興建核潛艇基地吸引了美國軍事專家的眼球,擔心中國的海軍勢力將要向南拓展。對此,克里斯汀生認為,中國在海南島建立潛艇基地不僅是為了分散海軍部署,增加海上通道的溝通,也是因為中國在南海的領土爭端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海南島的核潛艇基地是不是(除了094型戰略潛艇)也會成為093型的核攻擊潛艇的停泊之處。」克里斯汀生說,「核攻擊潛艇的功能不在於攜帶遠程彈道導彈,而是在於其攻擊航母的能力,這對美國在東南亞海上通道的主宰將帶來較大的影響。」

  亞太軍事圍牆為誰而建?

  就在日本同印度展開史上首次的戰略對話之前,日本才與澳大利亞簽署「安保宣言」,將兩國的安全合作提升到了新的層次。這也是日本首次同美國以外的國家簽署安全協議,其重要性和深層涵義自然引人深究。眼見美國的亞太地區的盟友之間也開始建立更為緊密的雙邊安全關係,不少觀察家下了這樣的結論:美日印澳正在織成「四面攔網」,而且是沖著中國而來的。

  克里斯汀生認為,美國當然樂見日本與其維持更為緊密的同盟關係,並在亞洲扮演一個更為「自然」的角色,但是日本在這個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碰上內部自二戰時期遺留下來的種種限制,她要如何跳脫出這個障礙的確是一大挑戰。

  「日本現在正在同澳洲、印度等國積極交好,但是這是否標誌著這些國家正在組成聯盟,形成對中國的威脅,還很難說,」克里斯汀生對《華盛頓觀察》表示道。

  弗蘭克爾目前正在華盛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擔任訪問學者,專研美印全球夥伴關係。她也對亞太地區形成一個新的軍事團體之說持保留態度。

  「美日印澳還不能稱作一個真的聯盟(true alliance),只能說這是一個過程的開始(beginning of a process)。」弗蘭克爾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道,「印度同美國有大規模的演習,日本同美國也曾有聯合軍演。可以說,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安排,這還是一個不怎麼固定的(fluid)形勢,雙邊、三邊,甚至四邊的安全關係都有可能發展開來。」

  3月25日,由一艘驅逐艦領軍、5艘艦艇組成的的印度艦隊悄悄駛出港口,踏上為期四個月的海上軍演旅程。它們首站將同新加坡進行演習,然後抵達西太平洋,同美國、日本進行三方演習,最後一站則是在俄羅斯海域同俄國進行軍演作為結束。

  對於眾人質疑美國在亞洲正同其盟友聯手對中國的軍力上升進行「圍堵」(hedge),烏曼坦言美國沒有「圍堵」的必要。「如果你夠聰明的話,你不需要對任何人進行圍堵,而是將思想接近的國家聯合起來,增進軍與軍之間的關係。」烏曼表示道,「我一直在向美國軍方高層強調,我們應該將『六方會談』的機制擴大成為某種區域的安全約定(regional security arrangement),我會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包括進來。(如果不這麼做,)最糟糕的情況是,日本防衛政策的調整,包括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動作,會引來中國的誤會。」

  「對印度和日本來說,提升雙邊關係是絕對合理的,尤其是雙方在經貿往來上的合作。」弗蘭克爾表示道,「至於兩國的安全合作,則還在進化之中(evolves),我想我們得看,演習之後中國如何反應。」

  弗蘭克爾不諱言,中國在亞洲的軍事布局和日印之間的牽手脫不了關係。「我們不能將中國的做法切割來看(abstract)。」弗蘭克爾說,「中國正展現出建立藍水海軍的跡象,在巴基斯坦建立瓜達爾深水港,在緬甸克科島建立監聽站等,中國明顯地是想在印度洋和波斯灣投射戰力(project power),其他國家自然會有所回應。但我認為這不一定會造成敵對的狀態,而是如何應付權力轉移的問題。」

  弗蘭克爾進一步說,中印現階段關係複雜,一方面經貿往來密切,合作的機會不少,然而另一方面,中國同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共同建造現代戰機和深水港等做法,印度也很難視而不見,更別提中印的邊界問題談判沒能獲得進展。在中印關係這種青黃不接的狀態下,南亞儼然成為中印的另一個角力場。在4月3日即將於印度新德里舉行的2007年「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簡稱南盟)峰會上,除了會員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不丹、尼泊爾和馬爾地夫外,中國、日本、美國、歐盟和韓國都將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南亞聯盟這個區域聯盟頓時成為世界各國密切關注的對象,將熱鬧不已。

  「南亞聯盟一向是以印度為中心的區域組織,是印度的一個平衡策略。印度希望在這個多極化(multi-polar)的世界上扮演其中的『一極』歡迎瀏覽ddhw.com你一定會喜歡(one pole)。」弗蘭克爾說,「明顯地,亞洲正出現聯盟調整(shifting alignment)的過程,它會怎麼發展還不知道,但是,最不幸的情況,就是其中的參與者--例如中國--決定採取比較強硬的回應方式。」  


來源: 華盛頓觀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