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80年代美國與伊朗的一場非對稱海戰(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03-31

  1268號A-6E攻擊機迅速降低高度,向沖在最前面的那艘巡邏艇投擲了4枚「石眼」集束炸彈。從天而降的「石眼」炸彈,突然拋灑出幾百枚小子彈,準確地鋪蓋了伊朗巡邏艇,將其炸沉。後面的兩艘巡邏艇見到前方一片火海,只好調頭返航高速撤離。



美國「魚叉」導彈



「天鷹」攻擊機

1987年兩伊戰爭的襲城戰發展成了襲船戰。兩伊對航行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的西方國家油輪進行了大規模的導彈攻擊。一時間,這些海上「巨無霸」紛紛中彈起火,原油外泄,滾滾的黑煙籠罩在海灣上空……。油輪遭襲擊,直接威脅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命脈。一時間「山姆大叔」慌了手腳,經過與歐洲主要國家的緊急磋商后,美、英等國決定出兵干涉,以保衛西方國家的利益。於是美國海軍從1987年7月開始在波斯灣為懸掛美國國旗的油輪護航。在兩伊戰爭中,美國等西方國家明裡暗裡支持伊拉克,遏制伊朗,大批西方國家的水面艦艇雲集海灣,距伊朗的海岸近在咫尺,對伊朗構成了嚴重威脅。

伊朗方面根據敵強我弱的態勢,決定不與美軍正面交鋒,而用隱蔽性好、難以掃除的傳統海戰武器——水雷,打擊西方國家海軍的護航艦隊。

1988年4月14日,美國海軍的第14護航艦隊急速駛出霍爾木茲海峽,艦影林立,輪機轟鳴,編隊前方的急先鋒是滿載排水量3585噸的「佩里」級導彈護衛艦「塞謬·羅伯茨」號。艦橋里艦長福勒海軍中校正不時地舉起望遠鏡眺望前方水域。此時,艦隊正航行在巴林群島東北方向120千米的海面上,海面開闊,視界良好,福勒艦長環視四周,只見編隊整齊,各艦以25節的航速前進,一片祥和,福勒艦長頗為自得。突然,「轟」的一聲巨響,「羅伯茨」號被高高地拋出水面,然後又重重地跌入水中,艦橋里的人員東倒西歪。這時艦上警報聲大作,亂成一團,熗人的濃煙從門縫、窗口滲了進來,熏得人睜不開眼睛。「觸雷了!」福勒艦長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羅伯茨」號導彈護衛艦的確觸發了一枚沉底水雷。艦體中部水下部分被炸開一個直徑2?7米的大洞,海水大量湧入機艙,艦體向右傾斜。主、輔機停車,軍艦失去動力,全艦停電,輪機艙、居住艙、廚房等艙室起火。滾滾黑煙遮住了半邊天空,但很快被艦上的損管人員撲滅。艦上10名艦員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這時8000噸級的「溫賴特」號導彈巡洋艦已駛近搶救。編隊其它艦船迅速向阿拉伯海駛去。4小時后,「威勃」號拖船從巴林急忙駛來,在「溫賴特」號的護衛下,將「羅伯茨」號拖往阿聯酋的迪拜港進行修理。

4月15日,也就是「羅伯茨」號導彈驅逐艦被炸的第二天,美國海軍中東聯合特遣部隊的掃雷分遣隊的恩魯隊長,率領4艘「波士頓」級掃雷艦,2架CH-53B「海龍」掃雷直升機,並糾集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的7艘掃雷艦傾巢而出,在「羅伯茨」號出事海域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掃雷行動。頓時平靜的海面上掃雷艦穿梭往返,犁開一道道白色的航跡;直升機時飛時懸,象繁忙的大蜻蜓。到4月16日傍晚,多國聯合掃雷艦隊一共發現了5枚水雷。在蛙人對這5枚水雷一一拍照取證后,將其炸毀。這些水雷的雷體上雖未標明製造國,但掃雷專家從有關數字編號代碼分析認為這是伊朗1987年從蘇聯購買的新式水雷。

消息很快就上報到白宮。美國的「全球軍事指揮控制系統」的確身手不凡,從確定水雷系伊朗所布設,到報告放在里根總統的案頭,還不到半個小時,美軍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效率之高可見一斑。當日晚上7點整,里根總統就在橢圓辦公桌前召集了緊急軍事會議。副總統布希、國務卿舒爾茨、國防部長卡盧奇和參聯會主席克勞海軍上將等軍政首腦出席會議。會議對海灣局勢和美軍的對策進行了討論,里根總統指示參聯會在17日制訂出對伊朗的作戰計劃。經過一天一夜的緊張策劃,五角大樓的軍政要員,終於將打擊伊朗的軍事行動方案在17日下午呈交總統。里根總統與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要員再次磋商后,於17日當晚親自下達了對伊朗實施報復和武力制裁的命令。

1988年4月18日凌晨,輕薄的晨霧還籠罩著巴林海軍基地。隱約可以看到美海軍中東特遣艦隊水面戰艦高聳的桅杆和林立的天線。突然間引掣轟鳴,美艦拔錨起航,6艘大、中型水面艦艇魚貫而出,很快消失在霧海之中。它們奉命全速駛向距伊朗180千米的波斯灣南部海域執行打擊伊軍的作戰任務。編隊航行至波斯灣主航道一線時,便兵分兩路:由滿載排水量8200噸的「溫賴特」巡洋艦、3585噸的「辛普森」號導彈護衛艦和3877噸的「巴格利」號導彈護衛艦組成的第一水面戰鬥群,向伊朗的「錫里」號石油鑽井平台駛去;由17000噸的「特倫頓」號兩棲船塢登陸艦、4500噸的「林德·麥考密克」號導彈驅逐艦和7800噸的「梅里爾」號驅逐艦組成的第二水面戰鬥群則向「薩桑」號石油鑽井平台猛撲過去。美國海軍的攻擊已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錫里」和「薩桑」號石油鑽井平台位於波斯灣主航道伊方一側,距伊朗海岸較遠。這兩個平台並非伊朗的重要石油設施,其日產量僅為15萬桶原油,占伊朗日產原油總量200萬桶的7?5%。但是,由於它們的戰略位置得天獨厚,扼波斯灣主航道之交通要衝,既可作為海上雷達預警站執行中遠程海上警戒任務,又可作為海上指揮控制中心,引導和指揮伊方艦船佈雷,騷擾或襲擊過往船隻。因此,這兩座石油鑽井平台早已成為美國海軍的眼中釘、肉中刺,必除之而後快。海灣當地時間上午9時01分,美海軍第二水面戰鬥群已駛到「薩桑」號平台附近海域。16分鐘后,「轟,轟」隨著一陣陣巨響,「梅里爾」號和「麥考密克」驅逐艦的MK45 127毫米主炮一齊向鑽井平台開炮轟擊。

9時20分,第一水面戰鬥群也航行到預定作戰海域,美艦「辛普森」號上的軍官用波斯語和英語向鑽井平台多次呼叫之後,又留出10分鐘時間供平台上的伊朗工作人員撤離,伊朗石油工人等慌慌張張地跳上交通艇,加速逃走。9時32分,第一水面戰鬥群中的「溫賴特」號彈巡洋艦使用127毫米艦炮對「錫里」號鑽井平台進行了炮擊。

10時19分,兩個水面戰鬥群停止了炮擊,海面逐漸恢復了平靜。但從石油鑽井平台上升起的兩股濃黑的煙柱,直衝雲霄,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格外刺目。

10時25分,隨著直升機旋翼飛速旋轉的「撲撲撲」的轟鳴聲,從「特倫頓」號兩棲船塢登陸艦上起飛的兩架CH-46「海上騎士」艦載直升機將18位全副武裝、攜帶大威力定時炸彈的海軍陸戰隊員輸送至「薩桑」平台上。陸戰隊員登上平台搜尋物證,錄像后,將全部設施炸毀。由於「錫里」號平台火勢太大,沒有向上運送人員和炸藥。12時15分,在距第一水面戰鬥群65千米的海面上空,一架AH-1J「海眼鏡蛇」武裝直升機正在警戒巡邏,駕駛員溥汀上士雙眼緊盯住地平線,決不放過一個疑點。突然,3個快速移動的目標闖入了他的視野,他立即壓下機頭,「海眼鏡蛇」旋風般地撲了過去。海面上伊朗海軍的3艘「默林」級巡邏艇也不甘示弱,高速迎著直升機駛來,浪花飛濺。只見火光一閃,一枚「吹管」單兵防空導彈從巡邏艇上竄入天空,向美海軍的「海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直撲過去。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到「轟」的一聲巨響, AN-1J武裝直升機被打得凌空爆炸,溥汀上士隨著一個大火球墜入了波濤滾滾的波斯灣。

12時46分,在霍爾木茲海峽西部的穆巴拉克海上油田附近,航行的一艘懸掛美國國旗的「威利·蒂德」號後勤支援船遭到伊朗海軍「薩巴蘭」號導彈護衛艦的襲擊,傷亡慘重。「薩巴蘭」號在艦長沙哈尼海軍上校的指揮下,從左後方追上了「威利·蒂德」號,在距離460米時,沙哈尼艦長一聲令下,艦上的「奧托·梅臘拉」76/62毫米艦炮、雙聯裝「布雷達」40毫米艦炮一齊開火,彈雨橫掃「威利·蒂德」號甲板和船樓,船員紛紛中彈落水,火光衝天,一片混亂。

13時01分,美、伊兩軍的衝突達到了一個高潮,伊朗海軍的精英傾巢出動。 被譽為「伊斯蘭海上彎刀」的伊海軍「約尚」號導彈艇駛出了拉拉克島基地。「約尚」號是伊朗向法國購買的「女勇士」Ⅱ級導彈艇,排水量達200噸,裝載8枚美製RGM-84A「魚叉」反艦導彈,是當時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導彈艇,在岸基雷達的引導下,「約尚」號很快就發現了美海軍「溫賴特」號導彈巡洋艦。「約尚」號開足馬力,以35節的高速向美巡洋艦直撲過去。與此同時,「溫賴特」號導彈巡洋艦上的AN/SPS-52V對海搜索雷達也鎖定了高速駛來的伊朗導彈艇。「溫賴特」號在「約尚」號駛至距本艦20千米時發出了嚴重警告。「這裡是美國軍艦,請立即轉向……」低沉的無線電呼叫使波斯灣的緊張氣氛就要爆炸了。

13時15分,在飛濺的浪花中一枚「魚叉」反艦導彈拖著明亮的尾焰飛離了「約尚」號,飛向「溫賴特」號導彈巡洋艦。「溫賴特」號一邊作蛇形機動規避,一邊發射BRBOC型MK-36箔條幹擾彈,干擾彈爆炸后的白色煙霧形成了一條遠離美艦的弧線。飛奔而來的「魚叉」導彈追逐著弧線的末端,一頭扎入了海里,「溫賴特」號化險為夷……。

美伊雙方的衝突急劇升溫,第一水面戰鬥群的「辛普森」號導彈驅逐艦見此危機情景,急忙全速趕來,插到「約尚」號和「溫賴特」號之間,並迅即將艦首的MK-13型單臂式導彈發射架調整方位瞄準了急速而來的伊軍導彈艇。幾秒鐘后,一枚「標準」SM-l型導彈呼嘯著直奔「約尚」號而去。傾刻之間,海面上泛起一片火光,「約尚」號中彈起火爆炸,「約尚」號的15名艇員葬身於火海之中,其餘29人棄艇跳海逃生。「辛普森」號驅逐艦上的一架SH-2D「海嬌」艦載直升機拔艦而起,前往觀察攻擊效果,透過舷窗,駕駛員傑克上士看到藍色的海面上一艘艦艇正在熊熊燃燒,濃煙遮擋了一片天空,「約尚」號正在傾斜下沉,傑克上士滿意地向母艦報告了情況,「海嬌」直升機繞了一個圈子便飛走了。

伊朗方面得知「約尚」號被擊沉的消息,惱羞成怒,出動空軍空襲美艦。13時52分,兩架伊朗空軍的美製F-4D「鬼怪」式戰鬥轟炸機、一架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和一架攜帶了AGM-84B「魚叉」空對艦導彈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飛臨了戰區上空,兩架「鬼怪」式戰鬥機降低高度,呼嘯著向美艦俯衝,發出刺耳的轟鳴聲。海面上美艦排列成防空編隊,「溫賴特」號導彈巡洋艦立即向伊軍戰機發射了兩枚「標準」SM-1型中程艦對空導彈。在藍天的映襯下,「標準」導彈的白色航跡格外醒目。伊軍飛行員看到扶鷂直上的防空導彈后,大驚失色,立刻調轉機頭高速返航,轉眼就逃離了美艦對空警戒雷達的監視範圍。因此,伊軍戰機中彈與否,無從得知。

美、伊兩國空、海軍的交鋒已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14時26分,伊朗海軍的兩架法制」海豚」直升機對位於穆巴拉克海上油田的巴拿馬「斯坎灣」石油鑽井平台進行了襲擊。「海豚」直升機用「九頭蛇」航空火箭彈攻擊了鑽井平台,正在該平台上作業的15名美籍工人沒有死亡,但鑽井設施遭到了嚴重破壞,並引發了大火。幾分鐘后,從位於阿拉伯海的美海軍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上起飛的4架A-6E「入侵者」艦載攻擊機飛抵油田上空,準備對伊「海豚」直升機進行攻擊。「海豚」直升機見勢不妙,趕忙降低高度,貼著海面飛走了。這時,3艘伊海軍的「誇赫」級巡邏艇急速駛來,企圖繼續打擊「斯坎灣」石油鑽井平台。美機發現后,立即盤旋跟蹤, 1268號A-6E攻擊機迅速降低高度,向沖在最前面的那艘巡邏艇投擲了4枚「石眼」集束炸彈。從天而降的「石眼」炸彈,突然拋灑出幾百枚小子彈,準確地鋪蓋了伊朗巡邏艇,將其炸沉。後面的兩艘巡邏艇見到前方一片火海,只好調頭返航高速撤離。

16時,夕陽已將波斯灣的海面照得碧波鱗鱗,一片耀眼的金光閃閃,隱藏在霍爾木茲海峽西側格什姆島附近海域的伊朗海軍的英制「沃斯珀」-5型導彈護衛艦「薩漢德」號終於發現了在晚霞餘輝映照下的美國海軍的「威廉斯」水面戰鬥群!卡薩爾艦長立即拉響了戰鬥警報,艦載對海搜索雷達立即鎖住了美艦。「薩漢德」號調轉艦首,將舷側的導彈發射筒對準了美艦。16時21分,隨著卡薩爾艦長的一聲令下,「薩漢德」號向美艦發射了一枚「魚叉」反艦導彈,由於受到美艦的干擾,「魚叉」這次又撲了空,一頭扎進大海。隨後美軍發現了「薩漢德」號。 16時34分,美「入侵者」攻擊機的雙機編隊撲向「薩漢德」號。只見1274號A-6E的機翼下火光一閃,一枚「魚叉」空艦導彈就飛向伊艦。兩架「入侵者」繼續接近目標, 1273號A-6E的機翼一晃,將一枚1000磅的「跳躍者」Ⅱ型激光制導炸彈又投向「薩漢德」號,伊艦命中兩彈,遭受重創。

16時43分,美海軍的「威廉斯」水面戰鬥群中的「斯特勞斯」號導彈驅逐艦脫離編隊,辟波斬浪高速駛向伊艦「薩漢德」號,艦橋里路德艦長正手舉望遠鏡眺望地平線。突然,冒著濃煙烈火的「薩漢德」號闖入他的視野。路德艦長清晰地看到,艦上的伊軍官兵正在奮力滅火。於是,他果斷地下達了導彈攻擊的命令。瞬間,一枚「魚叉」導彈在空中劃出一個優美的弧線,直追地平線上的「薩漢德」號。在廣垠幽藍的天空襯托下,導彈的白色尾跡格外醒目。

艦長在望遠鏡里準確看到火光一閃,「薩漢德」號又被擊中了,只是由於距離太遠,他聽不到爆炸的轟響。17時06分,伊朗艦隊的主力戰艦「薩漢德」號護衛艦已是千瘡百孔,彈痕累累,主輔機停車,艙內海水湧入,艦面建築全部被大火吞噬,一片焦黑。艦體向右舷大角度傾斜,漂泊在海面上,隨波逐流。卡薩爾艦長見大勢已去,遂下令棄艦,艦上放下救生艇,艦員棄艦而逃,「薩漢德」號於當夜21點11分沉沒於霍爾木茲海峽。

18時17分,夜幕即將籠罩波斯灣波濤萬傾的海面,伊海軍的另一艘主力艦——「薩巴蘭」號導彈護衛艦已隱蔽地接近霍爾木茲海峽出口附近的拉臘克島南部海域。這時美海軍的「入侵者」攻擊機編隊從不遠處的天空呼嘯掠過。「薩巴蘭」號導彈護衛艦立即向A-6E攻擊機發射了4枚英制「海貓」點防禦艦空導彈,由於距離較遠,「海貓」艦空導彈未能擊落「入侵者」攻擊機。「薩巴蘭」號的艦長沙哈尼海軍上校嘆息不止。正在這時,雷達兵報告,發現美軍水面艦艇編隊!沙哈尼艦長頓時情緒高漲,認定復仇的時機已到,在他發出一連串的指令后,兩枚「魚叉」艦對艦導彈帶著復仇的烈焰一先一后騰空而起,直撲美軍「威廉斯」水面戰鬥群。但在美艦強烈的電子干擾下,這兩枚「魚叉」導彈又暈頭轉向,飛得無影無蹤。

沙哈尼艦長捶胸頓足,扼腕嘆息。然而,這時災禍降臨了,沙哈尼艦長聽到了噴氣式戰鬥轟炸機發出的尖銳的轟鳴聲,他透過艦窗向天空望去,只見4架A-6E「入侵者」攻擊機已經飛臨上空,他剛想發出防空作戰的命令,只聽到「轟」的一聲巨響,沙哈尼艦長眼前一黑,便一切都結束了。原來「入侵者」攻擊機已向「薩巴蘭」號投擲了一枚「鋪路石」-Ⅱ型激光制導炸彈,命中了艦橋,「薩巴蘭」號受到重創,艦長等指揮軍官當場身亡。這時時鐘指針已過20時,波斯灣已是漆黑一片,遠處油輪的航行燈發出的幽暗光線,象飄動的鬼火。美、伊兩國的海空激戰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持續了近10個小時,美軍中東特混艦隊逐漸佔了上風。旗艦「斯坦德利」號巡洋艦上,艦隊司令艾倫少將躊躇滿志,對戰果頗為滿意,正準備命令「威廉斯」水面戰鬥群對伊軍發起夜間攻擊。

這時,桌面上直撥五角大樓的衛星電話響了,艾倫司令拿起了話筒,海軍作戰部長馬茲上將低沉聲音傳了出來:「是艾倫司令嗎?是結束戰鬥的時候了」。「明白」。艾倫司令默默地放下電話,沉思了片刻,下達命令:「立即停止攻擊,保持高度戒備。」艾倫海軍少將的指令通過11號數據鏈瞬間就從旗艦傳遍整個艦隊,攻擊行動嘎然而止。這時,伊朗海軍的「薩巴蘭」號導彈護衛艦已是彈痕累累,艦尾已開始下沉。在海風的吹拂下,明亮的火焰越燃越旺,映紅了波斯灣漆黑的夜空。這時,伊朗海軍的兩艘拖船急馳而來,撲滅了「薩巴蘭」號上的烈火,並趁黑將其拖回阿巴斯港海軍基地。白天驚心動魄的海空激戰結束了,波斯灣的子夜又恢復了往日的沉靜。海風拂煦,海浪輕拍,夜越來越深了,但美海軍的水面戰鬥群仍象海幽靈一樣,徘徊在波斯灣海面上。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5: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