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北盆地土壤液化?擬復抽地下水

[複製鏈接]

1281

主題

2944

帖子

508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sun8b 發表於 2007-4-2 0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北盆地土壤液化?擬復抽地下水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7.04.01 01:50 pm

  
地下水抽取管制見效,台北盆地地下水位大幅回升,專家擔心如果地下水位太高,一旦地震發生,容易引發「土壤液化」,並導致建築物傾倒、崩陷,經濟部水利署規劃要適度恢復地下水抽取,初步評估年抽取量為5000萬噸。

超抽造成地層下陷


台北盆地在5、60年代超抽地下水極盛期造成地層嚴重下陷,根據水利單位的長期監測,截至81年11月止的累積下陷量,北門216.76公分、光華商場243.85公分、新公園181.57公分、西門國小235.73公分、二重埔135.15公分、新莊石龜里116.82公分。因此,政府開始進行地下水抽取的管制。

管制見效 地下水位回升


現在由於管效成效佳,地下水位大幅回升,像國父紀念館附近,原本水位降至海平面以下40公尺,現在已回升有30公尺;台北建國啤酒廠、台北郵局更由原本海平面下40公尺,回升至海平面左右。

水位過高 恐土壤液化


台北盆地地下水大幅回升,原本很值得高興,但專家卻又開始擔心,如果地下水位過高,不僅捷運與大廈興建容易湧出大量地下水,造成施工的困難與困擾,而且也要考慮,萬一地震發生,會不會引發「土壤液化」問題?

土壤液化 建物易傾倒


水利署專家表示,土壤在地震時發生「液化」,會讓地表上的建築物因失去支撐力而發生傾倒或崩陷。在921地震時,彰化等地發生的建築物傾倒,不少是「土壤液化」造成的。

專家指出,大台北地區人口稠密,如果地震時發生「土壤液化」,後果很嚴重,台北盆地地下水最好適度抽取,不要讓地下水位過高。

士林等地 優先復抽


水利署長陳伸賢表示,水利署已規劃要將台北盆地的地下水,作為翡翠水庫的備用水源,初步估計每年的安全抽取量為5000萬噸;至於抽取的地點,優先考慮在士林等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但抽取前,先要解決水質有關重金屬等含量的調查,以確保飲水安全;以及管線的舖設。他說,適度抽取地下水,不會再導致地層下陷。

他指出,有關台北盆地地下水恢復適度抽取,明年底前可以完成規劃,一旦行政院核定,就可執行。

新聞辭典》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是大地工程學所使用的名詞,係指土壤狀態由固體轉變為液體。

「土壤液化」發生原因,通常是土壤層地下水呈現飽和狀態,而且土壤層又屬疏鬆的細砂土,一旦發生地震,在地震力或反覆振動作用下,疏鬆砂土的顆粒排列容易鬆散,造成土壤的被壓縮。

地震發生時,在反覆振動作用下,土壤顆粒間隙會受到壓縮變得較緊密,這時如果地震搖幌速度大於一般砂土能將孔隙內多餘的地下水排出速度,土壤孔隙的水壓會上升。當土壤中孔隙的水壓升高到與土壤顆粒所承受的垂直壓力相等時,土壤就無法再能承受外力,這時就達到所謂「土壤液化」狀態。

「土壤液化」,發生液化的砂層位置較淺,或是地表下有疏鬆空隙,就可能發生地表破裂,土壤會由破裂處噴出,產生所謂「噴砂」與「沉陷」現象。

921地震發生時,在車籠埔斷層的西側地區,就發生多處「噴砂」現象,而地表結構物也因地層失去支撐,發生下沉、傾斜或倒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