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美「霸權」陷入低潮 胡錦濤訪俄精心安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4-1 0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3月28日載文《美國陷入低潮 胡錦濤訪俄無新事》,摘要如下:

  十七大可謂 「未開先行」,從執政的指導思想到人事的全面布局,已經可以看到和聞到「新局面,新氣象」。值得關注的是,十七大新布局下的外交關係,主軸還是周邊大國。 「兩會」后胡溫選擇的出訪國家,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日本,胡錦濤走訪莫斯科,溫家寶走訪東京,兩翼齊頭幷進,北京的外交安排,總是在不經意間透露出絲絲入扣的精心安排。

  當然,這幷不是說,十七大的新外交路線,將要跟美國保持距離,實行真正的等距離外交和全方位外交,而是北京審時度勢,認為今天的美國,布希已經走下坡路,華盛頓國會已被民主黨掌控,總統大選則是群雄幷起,鹿死誰手,局面混沌,這段時間,與美國財經界和軍界來往,比較實際,與政界則保持距離,誰也不得罪,以便將來不管是共和黨維持政權,還是民主黨引發「變天」,北京都可以進退自如。但事實上,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台灣問題,北京還是把對美外交視為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這是現實使然,十七大的「新政」,也無法改變這個方向。說穿了,即使是對俄外交對日外交,其中牽涉的還是對美外交,聯俄,當然是為了抗衡美國,拉日,則也是要挖美國圍堵中國的牆角。

 有趣的是,中俄關係,是「政熱經冷」,中日關係,則是「政冷經熱」。胡錦濤此次訪俄,目的很清楚。首先,是對普京總統去年訪華的回訪,因為去年在中國辦俄羅斯年,今年在莫斯科辦中國年。其次,是要加強所謂的戰略夥伴合作關係,提升雙方面的外交互動,在北韓六方會談取得成效后,期待在日益緊張的伊朗核武危機上攜手合作,即降低美國動武的危機,也可以維護兩國在伊朗的石油利益;再次,當然是沖著俄羅斯的能源,尤其是西伯利亞的能源管道,因為今天中俄的貿易,主要還是靠北京買莫斯科的軍火,但隨著北京的經濟實力提升和自我研發的能力加強,再加上俄羅斯賣給北京的軍火有太多的缺陷和刁難,未來購買軍火的數量將會下降,因此,要達成中俄貿易的翻倍,在四年內上升到600億美元,恐怕只有大量購買俄羅斯的能源,而這正是北京最需要的。

  胡錦濤的訪俄算是成果輝煌,聯合公報肯定了雙方互辦「國家年」的創舉,也繼續了在表面上攜手與美國抗衡的策略,在經貿合作上也簽訂了好多個合同,甚至簽訂了2009年聯合探測火星的合作建議,開啟了外太空合作的新時代。但是,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胡錦濤雖然攜帶了20多億美元的大禮,但在建立天然氣輸送管道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俄之間,歷史上就缺少互信,更多的是領土的恩怨。因為美國,雙方要攜手。如今,美國陷在伊拉克的戰爭泥沼當中,布希的聲望和美國的國際形象也大幅下降,再加上進入選舉年,美國的「霸權主義」將會進入階段性的低潮,這就降低了中俄聯手抗美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這就決定了胡錦濤的訪俄,難有令世界眼前一亮的「新衝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