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競爭力逐漸在喪失

[複製鏈接]

1932

主題

2065

帖子

200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迷死佛陀 發表於 2007-3-27 1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工商時報報道,台灣市場規模小又不具生產優勢,全球性的大廠考量到整體市場布局,關閉台灣生產廠、只操作品牌模式,在台灣入世、降低關稅門檻后即開始發酵。不僅聯合利華即將關閉台灣的洗劑廠,原本在台灣生產的知名品牌黑人牙膏,在美商高露潔棕欖公司(Colgate)主導下,二年前全部轉移至大陸生產;另一家全球性家用品業者寶僑(P&G),在三年把紙器廠賣給永豐余后,也結束台灣生產作業;全球食品大廠雀巢,更在二○○一年時就結束了新竹廠,多數商品全賴進口。

  這些國際大廠的說法一致,都是基於效益考量,不會放棄台灣市場,顯見對於這些業者來說,台灣已經成為一個單純的消費市場,而非生產基地。

  國際大廠在全球布局的思考下,看準中國大陸挾著低廉的生產成本,還有廣大的內需市場,本來就是大廠布局的重點,適逢台灣市場緊鄰著中國大陸,市場規模太小再加上與大陸具有地利優勢,看在國際大廠的眼中,從商業經營的角度,台灣與大陸本來就該屬於同一個區塊,更何況台灣的生產成本還這麼高,還不如直接進口更划算。

  台灣洗劑業者開玩笑地說,這些國際大廠近年來在大陸投資了最新的生產設備,規模十分龐大,工廠只要一全能開工,生產兩天的數量,就是台灣一個月的需求量;尤其,當進口關稅已大幅降低時,台灣更不具備生產優勢,國際大廠調整生產基地,其實十分合理。

  事實上,這樣的思考邏輯,在台灣入世后便開始發酵,而這些國際大廠一旦做出決定就毫不手軟,從雀巢、寶僑、高露潔棕欖到聯合利華,幾乎是每一年,都有一家重量級的廠商從台灣撤出。

  二○○一年時,雀巢決定關閉台灣生產廠引發喧然大波,寶僑陸續關閉台灣生產廠,直到二○○三年,將位於清水的紙器廠賣給永豐余后,生產作業也全部從台灣移除。而市場知名的黑人牙膏,早年在被高露潔棕欖併購后,仍維持在台生產的作業,但二年前,整個生產廠連同旗下品牌,包括黑人牙膏、高露潔、棕欖系列商品生產線全部外移,其中最知名的黑人牙膏,現在也已經全數從大陸進口。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沙發
周公子 發表於 2007-3-27 11:27 | 只看該作者
再這樣來他十年,台灣可以和粵北幾個縣比一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924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3
Alchemist05 發表於 2007-3-27 16:26 | 只看該作者
阿扁功不可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4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3-27 16:45 | 只看該作者
不做洗潔劑, 改作內存條, 這叫做競爭力正在流失? 我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3050

帖子

1821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821
5
笨蛋阿Q 發表於 2007-3-27 18:00 | 只看該作者
阿扁都不看新聞的,他管那麼多?
身邊的人競學中國官場,只會瞞上欺下
聽阿卿嫂說,阿扁穿的內褲還是「遠東紡織公司」 Made in China

[ 本帖最後由 笨蛋阿Q 於 2007-3-27 19:3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967

帖子

2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2
6
青海浮雲 發表於 2007-3-27 21:02 | 只看該作者
君有陽關道,我有獨木橋。
我倒不覺得台灣會變得太糟糕。
台灣只有2000多萬人口,只要有一兩項先進技術,就可以過得很好了。
這其實一點問題也沒有。

大家都吹噓廣東要超過台灣。問題是,廣東有一億人口,台灣只有2300萬。
廣東還是國家重點扶植省份,什麼都是優先考慮的。
好意思成天把超越台灣掛在嘴上,我都替他臉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7
opp19833 發表於 2007-3-27 21: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aiwanfirst 於 2007-3-27 04:45 PM 發表
不做洗潔劑, 改作內存條, 這叫做競爭力正在流失? 我暈



你暈死才好呢!

intel投資25億美金在大連設晶元廠,怎麼不設到台灣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8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3-27 22:28 | 只看該作者

未來3年 10.7萬科技工作缺人



根據研究顯示,2007年到2009年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生技、通訊以及資訊服務產業等六大重點產業將持續成長,未來三年科技人才新增需求將達10萬7千人,扣除教育體系可提供的人力資源,預計未來三年新增職缺仍須媒合的數量,如依產業前景發展樂觀狀態來估算,將有4萬9千個職缺仍待媒合。

由工研院、資策會與生技中心舉辦的2007至2009年台灣產業科技人才供需總體檢研討會於今天登場,會中發表六大重點產業未來三年科技人才供需調查結果;其中以IC產業所需人才最多,估計未來三年需求人才合計約3萬5800人,又以IC設計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及設備工程師等職務需求最大。

根據工程院產經中心預測,未來三年IC產值成長率將超過10%,南部科學園區因新增部門或生產線的關係,對科技人才新增需求明顯增加,竹科則以遞補流動性需求為主;在學歷要求方面,廠商在招募研發類工程師時,會希望應徵者擁有碩博士學歷,也偏好知名學校的畢業生,而工程類工程師只要大學學歷即可。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9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3-27 22:32 | 只看該作者

INTEL 只投資一座呀? 真寒酸

2009年台灣12吋晶圓廠家數與密度全球第1

台灣目前進入量產階段的12吋廠已高達10座,密度堪稱全球第一;到了2009年,全台灣將擁有18座12吋晶圓廠,密度保持全球之最。也更加確立了台灣在全球12吋晶圓廠的產能龍頭地位。
■文/詹時敏
去(2006)年底,讓國內科技界大為興奮的投資大事,就屬力晶科技與日本記憶體大廠爾必達(Elpida)共同宣布,將在5年內,在中部科學園區規劃興建4座月產能6萬片的12吋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以下同)4,500億元,相當於興建一條高鐵的投資金額。



近年最大宗中外合資案
總投資金額4,500億元
「這是台灣近年來最大一宗中外合資案!」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興奮地宣布這一項投資案。
兩家國內外大廠將會在台灣合組新公司「瑞晶電子」,初期的資本額暫訂為400億元,並且比照南亞科技與奇夢達(Qimonda)合資成立「華亞科技」的模式,力晶與爾必達各持股一半。未來4座廠的資金,雙方將各自分攤一半,產能也會各分一半。
瑞晶首座12吋廠預計於今(2007)年第3季量產,可望生產全球成本最低的DRAM,屆時也將評估在國內或者是海外股票上市。力晶去年資本支出900億元,爾必達資本支出也達到600億元,未來透過折舊、獲利以及海外籌資等方式,5年內投資4,500億元。這項投資案預期也將掀起全球DRAM廠的結盟及籌資大戰。
根據DRAM Exchange統計,去年第2季爾必達與力晶的DRAM產量,分居為全球的第5與第7名,而前4名分別為:三星、奇夢達、海力士,以及美光。爾必達執行長 本幸雄希望,藉由這一次與力晶的擴大合作,期許在未來的3年之內,與力晶一起成為全球最大DRAM記憶體廠。



驗證台灣是全球DRAM
最有競爭力地區
日本最大DRAM廠爾必達,這次海外設廠案選擇了力晶,驗證了台灣是目前全球DRAM生產最有效率、最有競爭力的地區。在爾必達加入後,台灣在DRAM產業的量產群聚效應,將更為扎實,對台灣DRAM業者而言,是真正的肯定。
亞洲半導體市場已成為目前世界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台灣12吋廠在「量」的優勢,也已經展露無遺。根據統計,包括台積電、聯電等晶圓雙雄與眾家DRAM業者的12吋廠在台林立,其中,已經進入量產階段的12吋廠,高達10座,密度堪稱為全球第一;在今年過後,還會有4座陸續邁入量產,此外,至少還會有8座廠,正在業者的規劃藍圖之中。
目前台灣12吋廠的生產成本優勢,也是其他地區所不能及,加上又有充裕的人才作支援,各設備大廠在台灣都有專人可就近服務,由於晶圓廠投資金額龐大,可以說是「一寸光陰一寸金」,一旦機台因為故障閒置,隨即能夠在第一時間裡排除。儘管其他國家地區,提出租稅等多項獎勵的措施,積極來爭取晶圓設廠投資,但是台灣維修支援的資源豐沛,其他地區如果想要取代台灣的地位,短期還不太可能。
事實上,爾必達這一次設廠的候選名單當中,還包含了新加坡與中國大陸;也曾經與總部位於上海的中芯半導體洽談,這次力晶之所以脫穎而出,除了力晶是長期代工的夥伴,雙方合作愉快之外,力晶的經營績效與成本控制良好,也是主因。
歐系外資分析師指出,力晶成本結構比爾必達佳,製造能力也是力晶領先,在台灣設廠成本又遠比在韓國或日本便宜,爾必達可利用力晶較具競爭力的成本結構與製造能力,受惠程度其實比力晶還大。



扭轉代工廠宿命
創立新營運模式
爾必達落腳台灣,除了象徵台灣在全球DRAM產業的重要性,也意味台灣在DRAM產業創立了新的營運模式。
其實力晶與爾必達這次合資並非業界首例。之前,南科就與原本技術合作的夥伴:德商奇夢達合資設立華亞科技,藉由雙方「合資」,打破了過去單純由國際大廠技術移轉,台灣廠商僅是「代工廠」地位的命運,這就是業界所謂的「華亞科模式」。
「華亞科模式」運作以來出奇成功,營運第1年便開始獲利,特別是公司在經營上刻意控制股本膨脹,以311億元的股本,即達到1座12吋廠的營運股本,僅是同樣產能規模同業的一半,因此,華亞科在上市後,幾乎連年蟬聯台灣DRAM產業每股獲利之王。
DRAM擴廠,自然也會牽動下游的記憶體封測業生態,並且讓下游廠商也跟著擴廠;對台灣模組廠而言,可望取得更廉價的DRAM記憶體。全球第2大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就表示,這件大型籌資案,對台灣模組業者絕對是「好事一樁」。未來瑞晶量產後,「全球12吋晶圓廠將更加集中台灣,經濟規模也隨之擴大,台灣將主導全球DRAM價格走勢,下游模組廠也將雨露均霑。」



如何找錢擴張?
現階段最重要問題
近年台灣半導體業已陸續進入12吋晶圓廠「蓋廠大賽」,小小一座台灣島,在最近5年內,已經投入約1兆元的資金,集中火力蓋DRAM 12吋晶圓廠上,也使得台灣已成為全球12吋廠最多也最密集的地區。相對而言,全球新增產能將全部集中在台灣,未來供需是否失衡?值得業界深思。
事實上,隨著DRAM邁入12吋廠製造時代,動輒上千億元的資本支出,已非單一公司所能負擔,隨著資本支出一再擴大,未來DRAM同業之間的合資設廠模式,儼然已成為一大趨勢。加上技術世代演進快速,如何在第一時間籌到蓋廠資金?在最短時間導入量產?已經等於是「贏在起跑點」的必勝關鍵。
對DRAM業者而言,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如何找錢擴張」?根據多位業者指出,最好是「一步一步慢慢累積」,先賺錢之後,再對外籌資,籌資則以銀行團聯貸、或發行債券等方式來募集,初期不要投入太多資金,先求穩紮穩打,不僅對於新公司營運有正面助益,短期內全球DRAM也不會因而發生供過於求的問題。



預估2009年
全台有18座12吋晶圓廠
繼力晶與爾必達的大投資案之後,經濟部官員今年初也透露,台積電也有意加碼12吋晶圓廠投資,規劃在未來幾年內,再蓋5座12吋晶圓廠,加計既有廠房,屆時台積電將在台擁有7座12吋晶圓廠。台積電承諾今年在台灣投資金額是990億元,高於去年的858億元。
今年台灣DRAM的「四大天王」也將全力投入12吋晶圓廠的興建。力晶、茂德、華亞科原本就有12吋廠,今年持續加碼擴充新產能。四大天王今年資本支出合計超過2,000億元,隨著12吋廠的新產能陸續到位,4家廠商的籌資大作戰也將同步引爆,將使得12吋廠的競爭大賽,達到另一波高潮!
力晶目前有3座12吋廠量產、月產能超過10萬片,合計力晶集團未來在台灣的12吋晶圓廠,至少會有7座,堪稱是國內12吋廠一哥。瑞晶預計今年7月可以正式投入量產,月產能約3萬片,明年1月,將會展開第5階段擴產計畫,明年4月的月產能將倍增至6萬片規模;初步估計,瑞晶今年資本支出約460億元,明年的資本支出約720億元。茂德目前已有兩座12吋晶圓廠進入量產,未來至少還要再建兩座。
台塑集團旗下的兩家轉投資公司:南科與華亞科,今年也有大規模的12吋晶圓廠投資計畫,全年資本支出合計超過千億元。華亞科將採「雙子星」方式建廠,單一廠址可容納兩座12吋廠,第1座廠的月產能6.4萬片已不敷使用,第2座晶圓廠將提早裝機,今年底兩座廠的月產能將達到12萬片以上。南科今年將以自有資金在林口興建12吋廠,預計第3季試產,未來也會持續擴充自有產能。總計台塑集團已經量產或即將量產的12吋晶圓廠,未來將有5座,總投資金額上看5,000億元。
經濟部預估,到了2009年,全台灣將擁有18座12吋晶圓廠,密度保持全球之最,確立台灣在全球12吋晶圓廠的產能龍頭地位。屆時,以台灣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計算,相當於每2,0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12吋晶圓廠,密集度遠高於中山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以每座12吋晶圓廠投資額約在1,000億元計算,總投資金額高達1.8兆元。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10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3-27 22:41 | 只看該作者

以每座12吋晶圓廠投資額約在1,000億元計算,總投資金額高達1.8兆元。

INTEL來台灣投資大概也找不到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11
opp19833 發表於 2007-3-28 00:12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終於讓你找到點可以自豪的資本了,可憐啊

我承認,台灣目前在這個方面確實很有競爭力,做的也不錯,但是不是會一直保持下去呢?我看很難說吧。

其一,台灣在你這樣的台獨分子的努力下,被大陸打也是不會遠的了,你敢保證這些廠子不會被炸到?就是不被炸到,戰爭狀態下,你還生產個屁呀,即使生產出來了,你賣給誰?此時,你們這些產業還如何活?難道你還想把工廠打成包,帶到美國日本去?
其二,台灣目前比大陸發展的好,除了台灣發展早這個因素之外,歐美尤其是美國的技術封鎖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但這次intel在大陸的設廠,你敢說不會是一個技術開放的開端嗎?如此,你敢說台灣就一定能夠競爭過大陸嗎?否則,台商爭先恐後來大陸發展,難道是來大陸為人民服務嗎?

話又說回來,既然台灣這麼強,條件這麼好,那intel把工廠設在台灣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放著這麼好的地方不設而去了大陸?難道美國佬是傻子,究其原因,我想把這樣一個高科技工廠放在台灣這個火藥桶里終究不是件好事情!當然,這樣的結果,也有你的一份貢獻在裡面!你也可以自豪一番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12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3-28 00:37 | 只看該作者
我不是說了嗎, 來了也找不到人咯, AMD的CPU可都是Made in taiwan, 大連市政府免不了又割地賠款了, 台灣政府不削如此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416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93
13
rebounder 發表於 2007-3-28 01:07 | 只看該作者
看把台灣人急得,都要吐血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14
周公子 發表於 2007-3-28 02:31 | 只看該作者
看來大家又說到晶元上去了,不管INTEL還是AMD,投資到大陸還是台灣,難道這就叫有了高科技?笑話,不過是在你這個地盤上生產罷了,核心技術會讓當地人掌握?
接下來就是拼成本與服務,歸根到底是成本,台灣有和大陸比拼的可能么?

有人說廣東超過台灣不值一提,我不知是真傻還是假傻,一個國家有三個基本數據,那就是GDP與人均GDP,以及PPP,GDP反映一個國家的實力,人均GDP反映的是富裕程度,PPP反映的是實際購買力。
廣東GDP超台灣,證明廣東省實力在台灣省之上,人均GDP不足台灣四分之一,證明廣東人在國際上不如台灣人購買力強,PPP中國的一向是等於名義GDP的四倍,證明廣東人在本地的實際消費,比台灣差的不太多。

問題是,台灣已是老朽入土,沒啥活力了,廣東一年都是百分之十幾的增長,這樣連續來個十幾二十幾年,台灣還不只能和粵北幾個縣比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15
opp19833 發表於 2007-3-28 02: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aiwanfirst 於 2007-3-28 12:37 AM 發表
我不是說了嗎, 來了也找不到人咯, AMD的CPU可都是Made in taiwan, 大連市政府免不了又割地賠款了, 台灣政府不削如此




http://tech.qq.com/a/20050106/000067.htm
台灣:12英寸晶圓廠達10家 AMD證實警方突襲
http://tech.QQ.com  2005年01月06日17:22   enet矽谷動力      

      作為對台灣地區將失去競爭力的擔憂的回應,台灣地區經濟部長日前表示,到2006年,該地區將在12英寸(300mm)晶圓廠方面在全球處於領先位置。


  目前台灣地區有四家12英寸晶圓廠。此外,還有6家在建,兩家處於規劃階段。到2006年,台灣地區將有10家12英寸晶圓廠,屆時美國有7家,日本有5家,韓國有2家。台灣還有20家8英寸晶圓廠、8家6英寸晶圓廠和3家5英寸晶圓廠。 此前有些分析師擔心,台灣地區可能喪失在半導體產業中的競爭力,特別是台灣地區當局正在進一步放寬IC廠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限制。


  此外,AMD的一位官員日前證實,台灣地區當局的執法人員最近搜查了幾家涉嫌對AMD處理器「重新包裝」(remark)的企業。 Remark是指給處理器晶元偽造標籤,給其貼上增強型版本的產品編號。AMD發言人Cathy Abbinati表示,執法部門仍在調查之中,所以AMD不透露此次搜查行動的細節。台灣地區當地的執法機構日前同時突襲了「數家企業」,但沒有公布搜查中發現的處理器的數量和價值。台灣地區警方在台南市沒收了大約60,000個假冒AMD處理器。


   泰國調查人員曾在2004年11月份採取突襲行動。據稱,泰國有一些企業對AMD處理器進行Remark,並轉手出售。 AMD將對所有披露出來的Remark事件進行調查,並建議消費者只到得到授權的AMD分銷商購買處理器。 此前有消息稱,超過100萬個Remark AMD處理器被運到德國和中國大陸。


http://finance.qq.com/a/20050711/000320.htm
財經面對面:AMD要把全球封裝廠搬到中國
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7月11日19:07  金羊網-羊城晚報 
  「未來三到五年內,AMD計劃將全球所有的封裝測試廠都搬到中國!」AMD大中華區副總裁王正福(見下圖,張軍攝)顯得信心十足,儘管他去年12月才加入這家公司。


  上周末,記者對王正福進行了專訪。他告訴記者:「中國已經成為AMD至為關鍵的市場,我們要讓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加入我們的陣營!」


  中國市場最為重要


  記者(以下簡稱記):從去年以來,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AMD在中國發力,當然這也與AMD在全球的市場攻勢相匹配。在爭取了聯想、方正、神舟以及方佳等大小電腦廠商后,AMD今年還沒有更進一步的計劃?


  王正福(以下簡稱王):本地電腦廠商是我們今年最努力爭取的客戶,而中國品牌是我們最寶貴的客戶。雖然越來越多的跨國電腦廠商在越來越多的產品上採用AMD晶元,但是AMD從上到下都認識到,中國過不了多久就會超過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市場。


  記:今年英特爾在中國推出了GAPP計劃,其目標就是與地方政府合作,扶持當地品牌電腦,並以此深入到地方政府採購當中。AMD有沒有相應的計劃?


  王:對手這麼做,我們不一定就得這麼做。其實,我們一直很努力地與地方政府合作,把我們的強項介紹給他們,但是我們不一定與英特爾完全一致。


  記:中國市場在AMD的全球戰略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王:AMD的50%以上銷量來自全球市場,而中國在其中肯定是領先的。我們的CEO海克特·魯爾茲多次強調,中國是AMD最重要的市場。而現在聯想已經成為我們最關鍵的客戶之一。  下半年發力筆記本晶元


  記:今年第一季度,AMD在蘇州的封裝廠正式投產了,現在運營情況怎麼樣?這個工廠出產的晶元,是否只是專供中國市場?


  王:蘇州工廠現在的運作非常正常,不過這裡出產的晶元不僅只供應中國市場,還要出口。實際上,它是AMD全球三大封裝廠之一,另外兩個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我們已經有計劃,未來要將所有封裝測試廠都搬到蘇州來。


  記:全部搬到中國,大約需要多長時間?王:估計是三到五年之內。


  (記者註:去年AMD晶元發貨量是2.4億片,而新加坡工廠目前產量最大。)


  記:筆記本電腦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高於台式機,但是,相對於在台式機上已經取得的成功,AMD在筆記本電腦領域的地位似乎還有待改善。


  王:的確如你所說,我們在筆記本電腦晶元領域的佔有率還偏低。但是,現在你如果要去買一台64位的筆記本電腦,那麼你只能選基於AMD晶元的電腦,因為只有我們能提供64位筆記本電腦晶元。


  進入政府採購越來越順暢


  記:就你的感覺而言,AMD現在在中國開展業務是更順暢了還是更困難?


  王:相對而言,今年開展工作是更加順暢了。我們一直在爭取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相信整個形勢會不斷改善,不僅在中國,也在全球。但是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方說投標,有些時候我們就覺得不太公平,有些政府或企業採購,會在晶元那裡直接指定某個廠商的某一個型號的產品。


  記:這種情況,你們有沒有向中國有關部門反映?


  王:有的。今年年初,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發布了CPU(中央處理器)的評測報告,有關部門已經要求,各地採購要參照這個評測報告制定標書,這樣會對我們更加公平。


王:蘇州工廠現在的運作非常正常,不過這裡出產的晶元不僅只供應中國市場,還要出口。實際上,它是AMD全球三大封裝廠之一,另外兩個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我們已經有計劃,未來要將所有封裝測試廠都搬到蘇州來。



AMD的一位官員日前證實,台灣地區當局的執法人員最近搜查了幾家涉嫌對AMD處理器「重新包裝」(remark)的企業。 Remark是指給處理器晶元偽造標籤,給其貼上增強型版本的產品編號。AMD發言人Cathy Abbinati表示,執法部門仍在調查之中,所以AMD不透露此次搜查行動的細節。台灣地區當地的執法機構日前同時突襲了「數家企業」,但沒有公布搜查中發現的處理器的數量和價值。台灣地區警方在台南市沒收了大約60,000個假冒AMD處理器。




這就是你所謂的Made in taiwan的AMD的cpu啊?

[ 本帖最後由 opp19833 於 2007-3-28 05:4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16
opp19833 發表於 2007-3-28 03: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aiwanfirst 於 2007-3-28 12:37 AM 發表
我不是說了嗎, 來了也找不到人咯, AMD的CPU可都是Made in taiwan, 大連市政府免不了又割地賠款了, 台灣政府不削如此


哈哈,台灣當局是不屑於此,而是屑於烽火外交,金援外交,過境外交,穢語外交,梅毒外交!!!

高,實在是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17
周公子 發表於 2007-3-28 03:56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政府?什麼總統之類的,在國際上是個笑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