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海形勢的新格局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7-3-22 1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韋弦
聯合早報

  台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將擔任台灣駐美代表,定於4月履新。這是陳水扁執政近七年以來,第一個民進黨人出任這個職務。這一消息被島內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解讀角度多所不同。

  對美台關係的解讀,不能離開大陸的因素,應該放在中美關係的框架下進行。而且,揆諸最近的諸多事態,結合近幾十年台海局勢的發展,我們會發現,圍繞台海形勢所醞釀的新格局已經隱然成型。

台海格局經過三個歷史階段

  在陳水扁接連不斷的動作下,台海局勢總是波瀾不斷。今年2月以來,陳水扁推動台灣公營企業改名的活動在反對聲浪中勉強推進。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值得仔細掂量。那就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提出的質疑,而且有關批扁言論放到了國務院網站的首頁,並加上粗體黑字。據說,這是一年之內阿扁第三次「登榜」了。

  美國的批扁言論,從時機上講與國台辦年初對台灣的警示性講話有呼應效果。而從程序上則更讓人看到,美方已經形成了一種敲打、抑制台獨動向的機制,而且這種機制使用得越來越頻繁。最近兩年我們經常說,中美兩國在連手構築對付台獨的防火牆;現在則可以說,中美聯合壓獨的格局已逐漸成型。壓獨與防獨,一字之差,多了一層主動。

  回顧歷史,才能看清台海形勢的演變脈絡和今天這種格局的內涵。自蔣介石敗退台灣以來,台海局勢出現過三種格局,一是中美建交前美國聯台抗共,二是中美建交后美國以台制華,三是今天中美聯合壓獨。這三種格局昭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台獨勢力逐漸膨脹,已經成為當前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脅。台獨勢力從受強力打壓,到逐步附著於民進黨而還魂,已經隨著民進黨的壯大不斷裹脅民意,並對台海局勢產生不間斷的衝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把台獨養大的是美國,如今,美國不得不面對養虎為患的後果。

台灣問題的國際因素

  第二,台灣問題的國際因素始終存在。由於外力涉入,台灣問題對中國始終是一個牽涉著複雜國際因素的內政問題。中國和許多國家發表的聯合公報都會談到台灣問題。中國領導人與外國領導人的雙邊會晤中,也要談到台灣問題。早有學者指出,台灣問題事實上已經牽扯了中國外交的很多精力,佔用了很多資源。

而且,主要由於美國的強力介入,台海形勢總是波譎雲詭,時雨時晴,成為台灣問題複雜性的最根本動因。從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到美國單方面出台的《與台灣關係法》,從中美建交到幾次台海危機,圍繞台灣問題的文攻武衛不斷上演。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在考慮台海局勢時,總是把國際因素,尤其是美國因素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去考慮。
  第三,中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的主動權越來越大。上世紀90年代以前,在台灣問題上中國主動出招的情況並不多見。但近幾年,隨著中美逐漸凝聚共識,達成默契,中國的主動權增強了。年初國台辦發出預警色彩濃厚的宣示即為明證。

美國還可以更有所作為

  客觀講,中美聯合壓獨,是兩國對冷戰後國際時局,尤其是東亞時局深刻體認的結果。

  美國方面意識到,在反恐大業下,保持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美國的利益。目前看,陳水扁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麻煩製造者」。為此,美國必須把重心放在控制阿扁上。同時,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越來越希望通過合作與對話引導中國朝著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向發展,而在台海問題上的合作,美國自認為可以控制好分寸。

  中國方面則意識到,在台灣問題上,想短期內阻隔美國因素幾乎不可能。在防獨為主的政策下,不如充分發揮美國的作用,促其壓獨。

  再回到文章開頭談到的台灣更換駐美代表問題,這可以理解為陳水扁對過去與美國溝通方式的反思結果,也可以理解為給他即將採取的急獨冒險行動做鋪墊。美國這幾年對陳水扁當局態度轉變,主因固然在於中美關係格局的演變,但駐美代表工作不力恐怕也會成為民進黨檢討的主要因素。美國的一再敲打,讓陳水扁當局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除了外部壓力外,內部的反彈也越來越強。

  從目前的態勢看,陳水扁是想在2007年在兩岸關係上搞點名堂。這時候,他最忌憚的還是美國。為了摸透美國的心思,必須有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這種事情,只有讓信得過的人去辦差,陳水扁才能放心。

  但美國會怎麼做呢?這恰恰是目前需要大陸方面繼續觀察的問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壓獨的傾斜度到底有多大?美國壓獨效果的臨界點在哪裡?其實,單方面指望靠美國來解決台灣問題同樣是不切實際的,關鍵還在兩岸的互動。但在壓獨上,美國應該還可以更有所作為。

·作者是北京國際問題學者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