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機器人鳥」到飽受爭議的動物實驗

[複製鏈接]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2000 發表於 2007-3-20 2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機器人鳥

  

  機器人鳥及其研製者蘇學成教授(左)

  

  圖註:山東科大研製出「世界首隻機器人鳥」 對鴿子進行手術后 人可以發出指令 控制其行動

  麻醉鴿子 開始做鑽顱手術

  法制晚報報道「咕嚕咕嚕」,鴿子不停地叫著,在山東科技大學槐老師的手中奮力扭動著身軀。她動作麻利地拿起注射器,準確扎進鴿子的胸大肌。4毫升手術麻醉藥緩緩推入后,鴿子的頭軟軟地向一旁歪去。

  3月5日的上午9時,在位於青島的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一個聽起來有些「殘忍」的鑽顱手術正等待著這隻鴿子。6根不鏽鋼針將插進它的顱骨,在它不足一粒黃豆大的腦組織中永久安家。

  屆時,人工指令發出電信號,在這種以假亂真的「腦電波」指揮下,鴿子便會不由自主地按照人的指令行動。

  「它將成為我們成功『改造』的20隻機器人鳥中的一隻。這20隻機器人鳥將是世界上已知的、唯一可以用電信號控制的鳥。」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山東科大的蘇學成教授說。

  割掉頭皮 刀刮一層顱骨膜

  聚光燈打開,將鴿子頭部罩在光影中,定位儀緊緊夾住鴿子的腦袋。槐老師褪掉鴿子頭頂的羽毛,用鑷子夾起蘸了消毒液的棉球在鴿子裸露的皮膚上擦拭。

  她揪起鴿子的頭皮,「喀嚓」一剪刀,一角硬幣大小的表皮就掉了下來。「結構和人很像,很薄,下面就是顱骨。」因為技術熟練,幾乎沒有出血。青灰色的顱骨暴露在眼前。

  槐老師拿起一把手術刀片開始刮鴿子的顱骨,一層白色骨屑伴隨著「沙沙」的刮動聲飄落下來。「我要刮掉一層顱骨膜,這樣讓顱骨表面略微凹凸,有利於術后固定外接插口。」

  6根鋼針 分3組插進顱骨

  接下來,她要開動電鑽,在厚度和堅果殼相仿的顱骨上,鑽出3個比針尖略粗的小孔。然後把6根8毫米長、直徑100微米的不鏽鋼針分成三組正負電極,分別插入這3個小孔,每一組鋼針都得直抵鴿子黃豆大小的腦神經深處,屆時三組鋼針將承擔接收不同電信號的任務。

  她解釋說,3組鋼針的目標,是插進顱骨、穿越鴿子腦神經縱橫交錯的100多個神經核團,準確探尋到其中特定的3個神經核團,插入。據介紹,他們從2005年開始給鴿子做這種手術,在實驗了大約300隻鴿子的時候,手術的效果開始比較明顯。目前已經給400隻鴿子動過同樣的鑽顱手術。

  手術失敗的鴿子,有一部分養著,有的還抱了窩,其他都當成實驗品處理掉了。

  固定介面 鴿子頭戴粉紅冠

  2個小時之後,手術結束。鴿子還在昏睡。6根鋼針已經完全插進腦顱預定位置,露在鴿子腦袋外面的只是一個微型的外插介面。

  「這個介面並非控制鴿子的關鍵儀器,它並沒有直接接收信號的作用,僅僅是一個介面而已。」槐老師用粉紅色的牙科水泥把外接插口牢牢固定在鴿子頭部。現在從外觀上看,鴿子猶如戴上了一個小小的王冠。

  「蘇醒后喂它一些消炎藥,7天左右就可以康復了。除了埋入腦神經里的鋼針,它和其他鴿子沒有區別。」槐老師說,「不過它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隻鴿子了。它的新名字叫『機器人鳥』。」

  人工遙控 鴿子跳起「小步舞曲」

  研究中心一間實驗室內,擺放著七八個裝著鴿子的鴿籠,鴿子頭頂都有一個「王冠」。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機器人鳥?模擬腦電波是如何通過鋼針控制鴿腦的?

  接受遙控 連接信號接收器

  劉小峰戴上手套,捉出一隻鴿子。「在它頭頂的介面上,再連接一個微型信號接收器,用於接收電腦發出的動作指令。」

  郵票大小的電源電池、布著集成電路的微刺激發生器晶元,再加上一根螺絲釘粗細的無線天線,這三樣捆綁在一起,就組成一個微型信號接收器,總重量12克。

  接收器連著6根細細的軟導線,軟導線的另一頭再插入鴿子頭頂的介面,和埋在鴿子腦中的6根綱針一一對應——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傳導和接收電信號的完整迴路。

  電腦指令 操控鴿子左轉圈

  劉小峰打開電腦,界面上顯示出一個指令軟體。「左」、「右」、「中間」分別對應著不同位置的鋼針。「當我想讓鴿子左轉的時候,我就點擊『左』,反之點擊『右』。點『中間』則可以讓鴿子強制起飛。」

  他比畫著,「不同方向的指令設置成不同的編碼,通過無線電發射器輸出信號,傳遞給微型信號接收器,轉化為模擬腦電波,通過鋼針傳送到鴿子的對應神經核團。這樣它就做出不同的動作了。」

  他按了幾下滑鼠,接收器的紅燈亮了,表示電信號正在快速流向鴿子的大腦深處。很快,站在地板上的鴿子,甩甩腦袋,像是被什麼力量推動一樣,不由自主向左側轉動了幾步。

  記者要求試一下,在不斷點擊「左」的時候,鴿子開始不停地原地左向轉圈,猶如在跳一段「小步舞曲」。一旁的槐老師不放心地囑咐記者:「輕點輕點,要不鴿子受不了!」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沙發
 樓主| be2000 發表於 2007-3-21 00:00 | 只看該作者
  機器人鳥原理示意圖

  

  1.電腦發射出無線電信號

  

  2.微型信號接收器,接收到信號

  

  3.鴿腦中的鋼針將模擬腦電波傳遞到相應的神經,機器人鳥開始被人控制

  

  4.根據不同的刺激,鴿子可以左右轉動

  工作原理 電信號模擬腦電波

  蘇學成說:「這絕不是馴動物,不是抽它一鞭子讓它跑起來這麼簡單。」他介紹,國際上的類似實驗都是結合條件反射完成的。他說,這種技術不是運用電流刺激使鴿子使其發生條件反射,而是通過發射電信號模擬鴿子的腦電波,讓鴿子自動產生相應的反應和動作。「實驗完全是強制性的,不需要訓練,可以大批使用。」

  技術現狀 「上天入地」尚達不到

  機器人鳥能「按照研究人員發出的計算機指令,準確完成起飛、盤旋、飛行等任務」。給人感覺似乎機器人鳥和人的配合已經流利自如。但是,根據現場了解的情況,控制鴿子的行為僅僅局限在比較簡單的動作上。「加速」、「減速」、「停止」等精確的指令則無法實現。

  「我們從來沒有說過鴿子可以準確地起飛、繞飛一周降落。目前只是一個基礎研究。」劉小峰澄清了有關的不實說法。

  他介紹,現在他們需要做的是首先把微型信號接收器的重量減輕下來。而晶元的開發還面臨接收、感測等一系列問題,短期內並不容易實現。

  相關背景 國外機器人動物研究

  2006年,美國研究人員將電極植入鯊魚大腦,刺激控制嗅覺的區域,從而控制它的遊動方向。

  2001年,日本研究人員給蟑螂裝上電子背包,當進行適當的刺激時,蟑螂就能根據需要向左轉或者向右轉。

  雖然活體解剖(vivisection)在字面上意謂切割活生生的生命,但是它包含所有有關動物的實驗,並且不只限於「解剖」而已。不論你叫它什麼,動物實驗確實是殘酷的,它帶給犧牲的動物生理與心裡的巨大痛苦。

  動物實驗在道德上或科學上都沒有正當理由。那些在做動物實驗的人指控反動物實驗者對動物「用情至深」,他們認為問題很簡單:犧牲動物生命是為了救人。然而相對的,反動物實驗人士認為問「救老鼠和救孩子哪個重要?」是無稽的,他們提出另一個角度:「為什麼不努力兩個都救呢?」

  「為什麼強迫人們掉入只能二選一的罪惡中呢?」 科學的奠基是:研究結果支持對人與非人動物殘酷的研究方法,因為這樣能以最低的方法達到最高的成果。

  動物實驗是「壞科學」,18世紀的英國哲學家邊沁說:「問題不在他們是否有心智?或是有沒有說話的能力?而在於他們是否有感受苦樂的能力?」 很明顯地,如果拿人類來做活體解剖,他們感受到的痛苦總量既不依於溝通能力,也不依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天才與白痴感受到的痛苦是一樣的。

  

  1985年,這隻猴子被動物解放陣線(ALF)從加州大學河邊市實驗室救出來,他的眼瞼被縫合,頭部裝上聲納裝置。

  

  小雞的腦部被植入電極,這張照片是動物解放陣線(ALF)突擊巴黎的國家罕病科學研究學會所獲得,並且由法國動物權組織Aequalis公布於世。雖然實驗者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但是Aequalis的會長努力並宣判應予罰鍰15000美元。

  

  一隻被解剖的貓頭被泡在甲醛中,實驗者用他的聲帶做實驗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3
 樓主| be2000 發表於 2007-3-21 00:01 | 只看該作者
  

  為了測試灼傷的結果,這隻狗被「活烤」,發生在美國辛辛納提市的聖堂醫院

  

  被植入電極的貓。貓是廣被歡迎的神經生理學的實驗素材,因為實驗者認為他們的腦與人類相近。

  

  被植入電極的鬣蜥蜴。

  

  這隻狗的腳被實驗者用鐵鎚鎚打,以用來觀察其所導致的心理壓迫。在實驗過程中或結束後,這隻狗沒有任何麻醉,也沒有任何醫療。

  

  這隻猴子的頭被鑽孔,並且置入一隻探針,以注入不同的化學物質。這類的實驗通常長達數月。

  

  對貓做的實驗,地點在日本。

  

  

  為了化妝品,在兔子身上做「德來塞」皮膚測試。

  

  老鼠的鼠蹊部動脈被割斷,頭蓋骨被打開來做有關偏頭痛的實驗。

  

  老鼠的DNA被修改後,皮膚充滿皺摺。他被用來做反老化的化妝品實驗。

  

  一隻貓被牢牢固定在固定儀上做腦部實驗。

  

  固定儀上做「德來塞」測試的兔子們(英國利物浦)。

  

  被關在固定儀中的猴子。靈長類動物常常被長期監禁在這種儀器中,不能稍有移動。

  

  英國倫敦的神經病學學會中的實驗動物。

  

  一隻外科實驗后的大猩猩。

  

  被鎖鏈鏈住的大猩猩,即將被用來做「德來塞」測試。

                                                (法制晚報) 記者:楊猛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