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上基督教的負面影響

[複製鏈接]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7-3-16 1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們受了褻瀆。」——羅馬書二章 24 節
  在前面幾章中我們探討了以基督之名所做的善事,但是教會在歷史上也有負面的記錄,如果我們不提出來則有失公正。對某些人而言,教會的可靠性常是因為這些「教會的罪行」而永久受損;然而這種說法就某方面來說是不公平的,就像我們不能說,加略人猶大所犯的罪就代表了全部十二位門徒一樣!
  教會從來就不是完美的,甚至還差得遠呢!然而若是做整體的檢視,我們會發現好的部份遠超過壞的部份。此外,基督教的信仰是基督,不是基督徒。儘管教會做了許多善工,而且仍繼續在做,但是我們反倒是一再地被提醒(到了近乎令人受不了的地步)有關教會的一些醜行——如十字軍東征、異教裁判所(Inquisition)、濫殺巫師等等——彷彿這些惡行就是整個基督教的歷史!
  最近我曾聽到一位人士談到基督教的福音,他說宗教想努力改變人的生命,結果只會導致像「異教裁判所」的事件,或者出現像伊朗柯梅尼那樣的人物。我認為說這話的這人實在很無知,有太多人根本搞不清楚歷史真象。其實是傳福音的基督徒受到了異教裁判所的迫害,而不是他們去迫害別人。同時,把基督教的福音和柯梅尼(此人始終將基督教貶為最低級的宗教信仰)的狂熱回教信仰相提並論,就好象是說,「領袖人物和主政者是世上的災禍,想想看世上有多少可怕的領袖人物,他們是『混合式』的咒詛;世上有各種君王,如匈奴王阿提拉、林肯、希特勒、華盛頓和斯大林。」凡是提出這樣組合的人就等於是在泄自己的底,讓人知道他根本不懂歷史、政府和政治。
  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必須和表面上的基督教信仰加以區分;有些人自稱是「基督徒」,但是他們生活的準則和來自拿撒勒的夫子所教導的背道而馳。當我們將名義上的信仰和實質上的信仰加以區分時,就會發現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對這個世界絕對是正面的祝福。
  最後一點的觀察事項是:雖然耶穌叫我們愛鄰居,甚至愛仇敵,但是祂也預言基督教的本質具有分裂作用。耶穌說:
  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么,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分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分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路加福音12章 51-53 節)
  的確,聖經的教導是要我們與和睦,正如羅馬書十二章18節所言:「總要儘力與眾人和睦。」不過在我們的生活里,要把基督擺在第一位,即使那樣做會得罪我們的家人,也應在所不惜。真實的信仰即使是用溫柔謙虛的靈來行動也會引發敵意。基督在這裡所說的分爭是指不信者對神性的自然反動,或是指相信者對非神性的反動。我們現在就來檢視教會史上最明顯的黑暗時刻。

十字軍
  十字軍的形成是為了對抗回教。七世紀時,穆罕默德的信仰被用刀劍大力地廣傳,成千上萬的基督徒被迫改信宗教,或者被殺。事實上,穆罕默德的軍隊甚至想征服歐洲,幸好在732年法國的查理馬特爾(Charles Martel,綽號戰槌)打了一場歷史上重要的戰役,阻止回教軍隊前進,那就是都爾(Tours)之役。'
  回教軍在七世紀攻佔耶路撒冷時,起初他們還讓基督徒到聖城敬拜,並瞻仰耶穌的墳墓。但是到了十一世紀,有消息從耶路撒冷傳來說,基督教的朝聖者被回教的一支殘暴的塞爾柱突厥部族所欺凌。此外,突厥人在尼西亞城有個要塞,就在君士坦丁堡的對面。屬基督教國度的拜占庭王亞歷克賽(Alexius)試圖驅逐突厥人,卻末能成功,於是向教皇請求協助。1095年法國的烏爾班二世(UrbanⅡ)發表了歷史上最動人的演說之一,成千上萬的戰士、武士便動員起來組成了大軍,前往驅逐聖城的異教徒。
  一些十字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四年後抵達了耶路撒冷,許多人死於途中;因此,當這些日漸被激怒的「十字架士兵」到達耶路撒冷后,就大開殺誡屠殺了當地居民,當時的戰爭都是如此野蠻。據說他們毫不留情地殺掉所有的回教徒,甚至還有許多猶太人。主要的目的終於達成:聖城回到了「基督徒」的手中。在整個十字軍東征的兩百年歷史中,這是唯一的一次勝利——就耶路撒冷歸回的角度來看。
  五十年後,十字軍所建立保衛前哨站之一的伊得撒(Edessa)落入了回教徒的手中;此地的淪陷再度引發了第二次的十字軍東征。這次的徵召是由克勒窩(Clairvaux)的聖伯爾納(St.Bernard)所發起,他對「基督之軍」的描述相當不恭維;這位屬神的人對十字軍的評價可以讓我們了解十字軍到底有哪些成員。
  在那無數的群眾里,除了少數例外,絕大多數是極其邪惡、不敬虔的人,還有褻瀆神的人、殺人犯、作偽證者等,他們的離去是雙重的喜事。歐洲因失去他們而喜悅,巴勒斯坦得到他們也是喜事一件;他們有雙重的用處,在此地缺席而在那邊出現。
  由此可見,他把十字軍的成員視為是罪大惡極的敗壞份子,他們的離去令眾人高興之至。這就是十字軍的一般水準,他們只在名義上是基督徒。
  後來的十字軍東征更糟糕。有一次威尼斯人假借十字軍的名義去攻擊同是基督教國度的主要競爭者君士坦丁堡,這次的攻擊使君士坦丁堡加速沒落,終於在1453年落入鄂圖曼土耳其人手中。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打,使整個帝國跌入谷底,也使十字軍的聲譽漸漸沒落。
  這一連串的軍事遠征中最富悲劇性的可能是那群孩童十字軍;有許多孩子被誤導而獻身,其實「為基督而戰」這個口號本身就是矛盾的,也因此他們步向死亡,或者被擄,甚至終身被賣為奴!
  好戰的回教徒有可蘭經的支持與認可——可以用武力傳教(可蘭經第九章29節),但是基督徒用作戰傳教則與基督信仰不符。在早期教會時代,許多基督徒拒絕拿起武器為羅馬擴充版圖;他們不肯服役於皇家軍隊,他們的領袖也鼓勵他們這麼。大約一千年後,卻有一群自稱基督徒的人們拿起武器,甚至屠殺無辜的人(如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回教平民,甚至君士坦丁堡的基督徒同胞)。基督教的國度在當時是何等的墮落呀!

基督教國度對基督教
  我們應如何探究十字軍的行徑——那些不合乎基督教的暴行?這些軍隊的行徑使我們必須強調基督教國度和基督教的差別。基督教是由真心認罪並相信耶穌基督是他們救主的人們所組成的。在過去,基督教國度是由那些居住在「基督徒」領土內的人們所組成;在今天,基督教國度則有真正的基督徒和那些自稱是基督徒卻從未經歷基督之救恩的人。在基督教國度中的人,有許多人的生活見證全然不配稱為基督徒的。
  當一個人毫無悔意——也就是說他的心沒有被基督所改變時——不管他是無神論者還是教會裡的神職人員,他都可能做出各種惡劣不人道的事。教會中的領袖若沒有悔改,他們的惡行將使得歷史把箭頭指向基督教。
  世界上存在著有形的教會(基督教國度)和無形的教會(真正的基督教)。我們敬拜的教堂建築是基督的有形教會,過路的人或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參觀;而凡是承認接受耶穌基督的人就是教會的成員。但是聖經指明,有形的教會並不是真正的基督教會;真正基督教會是無形的,它的成員是真正屬神的選民——那些曾被聖靈改變的人。加略人猶大雖是基督有形教會的成員之一,但他不屬於無形的教會。
  耶穌曾用一個比喻幫助我們明白,在有形的教會中同時存在者相信者和不信者,祂說:
  天國好象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里,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阿,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么,從那裡來的稗子昵。主人說,這是仇敵作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么。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蓍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里。...‥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太13章 24-30 節,37-39 節)
  雖然這個比喻是指一般的世界而言,但是也可以用在教會裡;我們從教會的歷史中可看見這種情形。魔鬼總能設法滲進教會,所以耶穌先前的警告就應驗了,教會裡同樣也有相信者和不信者。
  在中古時期歐洲的每一個人都是基督教國度的一份子,只有住在貧民窟的猶太人和西班牙的摩爾人(Moors,他們是回教徒)例外;因此大家都算是所謂的基督徒。但從聖經的角度來看,那真是荒謬!唯有信靠耶穌是獨一的拯救,並相信祂的死可以贖罪的人才能得救。
  每個人必須個別地信靠耶穌;如果整個領域變成「基督教的」,其中必有無數是不認識主的人,他們的行為不道德,卻還自認是基督徒。就如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公元378-398年)在正式宣布整個帝國是屬「基督教」之後,許多的不信者就在一夕之間變成了「基督徒」。克洛維(死於511年)是第一位整合法蘭克人成為今日之法國的人,他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亦命令士兵行軍到河中集體受浸。而這些作法都是嚴重的錯誤;基督教信仰絕不是如此的。每個人必須個別地認自已的罪,並信靠耶穌作為他的救贖。像克洛維的士兵那樣的集體受浸只不過是把未得救的人帶進有形的教會而已。簡而言之,基督教經過好幾個世紀的墮落(整個歐洲都是如此),就整個變成了基督教國度,成為基督教國度之後,的確是有許多必須懺悔的事。


基督教時代的反猶太人現象
  基督教時代最不可思議的矛盾現象就是仇視猶太人;基督徒所敬拜的正是一位猶太人,這不是很矛盾嗎!?在中古世紀,猶太人受盡苦難:因為人一有天災就怪罪他們,於是惹來殺身之禍,或被迫在歐洲各地遷徙流離。可是,當我們研究事實真相就會發現,一再逼迫猶太人的大都是基督教國度的非基督徒。那些在西班牙異教裁判所焚燒猶太人的「基督徒」,也同樣焚燒福音派的基督徒。
  歷史上掀起最可怕的反猶太行動的人當然非希特勒莫屬了。雖然希特勒有天主教的背景,他卻拒絕基督教的神,寧可接受他祖先的古老異教。他的理念是反基督的;他受尼采——那位首先宣告「上帝已死」的人——的影響很大。希特勒承認,他一直在對抗聖經里的神。
  到了 1930年代中期,納粹已絕對掌控德國,他們更是公開表明反猶太的情緒:希特勒在他的最後宣言寫道「納粹的領袖如今(1935)宣告,十字架的日子倒數計時開始了,我們必須解放德國,使之擺脫基督教的邪惡影響。」納粹十分清楚基督教是源自猶太人的。
  的確,若追根究底,基督教是猶太的一支教派;建教者是猶太人,還有初期的追隨者也是猶太人。此外,新約聖經廿七卷中,除了兩卷以外都是出自猶太人的手;只有路加是外邦人,他寫了四福音書的第三本以及使徒行傳。
  在教會的早期是猶太人迫害基督徒,殺了不少的人;在中古時期則是「基督徒」迫害猶太人,把他們趕到貧民窟。當權力掌握在基督徒手中時,一些所謂的「基督徒」會常常以不合乎基督教導的方式來使用權力。
  本世紀初克羅吉(Heinrich Coudenhove-Kalergi)伯爵寫了一本有關這個題材的重要著作,書名是《歷代反猶太史》(Anti-Semitism Throughout the Ages)。下面一段是伯爵對當時代的記錄:
  反猶太絕對是不合乎基督之教導的,而且完全違反了基督的旨意,因為祂愛祂的子民是如此之深。基督教的教導使得格鬥性的競賽、奴隸制度、一夫多妻制、苦刑以及一些國家的死刑、屠殺戰俘、決鬥、切腹自殺等不再流行於世界各地。反猶太的趨勢也日漸式微,其結束的日子指日可待。
  伯爵的異象仍末全然實現,但是將來一定會。有趣的是,1980年代的一項蓋洛普調查顯示基本教義派和福音派的基督徒並不反對猶太人;事實上,在美國他們是猶太人以外最支持猶太人的人。

異教裁判所

  「異教裁判所」毫無疑間地代表了教會歷史中最黑暗的一個階段;設立異教裁判所的目的為的是要根除異端邪說,也就是用武力以確保正統。史學家瑞特(Joseph Reither)寫道:
  異教裁判所成立於 1233年,其作用就是達到法庭的效用;目的是為判決被控為異端的基督徒是否真的有罪。如果當事人真的有罪,法庭的目的就是要說服他放棄其錯誤的信仰並且悔改。如果他頑固不改,則把他交給世間法庭;而將之釘在木架上活活燒死,通常是對異端信徒的一種刑罰。
  亨利李博士(Dr. Henry Charles Lea)在 1888年寫了一套三冊的書,書名是《中古世紀異教裁判史》(A History of the Inquisition of the Middle Ages)。他說,要認識異教裁判所就得先知道當時教會的腐敗情形;聖職買賣盛行,主教、神父,有時甚至連教皇的職位都是買賣得來的。簡而言之,在那時候,教會的各個階級有許多「不神聖」的人。李博士指出:
  財富和權力有其魅力,甚至連主教和神父也都躲不過。幾世紀以來,在教會中財富和權力建立在信徒的順服上。若有大膽信徒質疑教會裡神職長輩的教義解經,那是最壞的「叛變」行為;如果他成功地吸引了一些跟隨者,那就形成了叛亂的核心,很可能造成革命,於是教會就會不計任何代價地,不管用何種手段(且不談其動機是好是壞)去壓制這樣的煽動行為。
  這種情形之下,平信徒當中發起了一些宗教運動——指稱教會並非是得救的必要條件。其中有一個是瓦勒度派(Waldenses),也就是現代福音派的先驅。但是另一個亞爾比根派(Albigenses,也就是所謂的清潔派教徒)則拒絕接受傳統的基督教信仰。於是又興起十字軍來消滅這些新興宗教。雖然有許多人被殺,但這些當時所被認為是異端的份子並沒有完全消失;因此十字軍做不到的部份,當權者就設立異教裁判所來完成。
  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異教裁判所里被殺,不過我們大概可推算出一個合理的數目字。巴瑞特(David Barrett)博士是當今世上對於與教會有關的統計數字知道得最清楚的權威人士,他說在西班牙異教裁判所就燒死了一萬二千人。拉克爾(Herbert Lockyer)估算在各國異教裁判所被判死刑的總人數有三萬人。異教裁判所的作為絕對是錯誤的,找不到任何為它辯護的理由,至今仍無人為這段基督教史上最殘酷黑暗的一頁撰文作為辯解。有一位謙卑的修士指出,在那個時期,如果聖彼得和聖保羅被控為異端而站在異教裁判所上,必然「沒有公開的審判」。
  有些史學家發現,當時在異教裁判所採用的酷刑就是那時期對一般罪犯所用的逼供手法。但用暴力來確保人們遵循正確的教條其實本身就違背了聖經的教導。聖伯爾納針對教會在歷史上的地位說得十分貼切:「信心是信念的結果,不可以施以暴力;異端邪說必須用辯論來克服,而非用武力。」然而異教裁判所卻全然違反了這項原則。
  西班牙異教裁判所尤其殘酷蠻橫;它本質上就有如魔鬼般的窮兇惡極。是基督徒迫害非基督徒嗎?全然相反。我十分肯定,異教裁判所的成員不是基督徒;他們生活在黑暗時代,耶穌基督的福音根本被遺忘了,信仰被扭曲到和耶穌所傳講的少有相同之處。異教裁判所中的受害者有許多是傳福音的基督教徒,他們漸漸明白基督所傳講的福音,因而開始拒絕教皇制度的「異端教導」。而這正是這些人受盡許多苫刑折磨的原因。
  在異教裁判所的時期,權威當局甚至將聖經給禁掉;而在異教裁判所掌權的、行審判的也正是這批人士,他們禁止百姓讀聖經!他們也反對把聖經翻譯成百姓的方言,對那些凡是相信聖經、翻譯聖經、教導聖經的人就把他釘在木架上活活燒死,還輕蔑地將殉道者的聖經也丟到火中一起燒掉。
  最後,西班牙異教裁判所還有一個政治層面被人們所遺忘。在十五世紀末,腓德南國王(King Ferdinand)和伊莎貝拉皇后(Queen Isabella)正忙著把四分五裂的土地(當今的西班牙)統合起來,根據一些史學家的說法,西班牙異教裁判所之建立,有一部份「是為了推動國家的統一」。



宗教戰爭

  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的發展整體而言是正面的,但是不幸地,它卻引發一些以基督之名而進行的暴力行動。宗教改革之後,歐洲有些地方被宗教戰爭所摧殘。但是戰爭並不是都與神學教義有關;事實上,土地和權力才是這些衝突的主因。許多諸侯不再願意隸屬教皇之下,也不願再對教會奉獻金錢。他們要統治自己的領土;有些人認為這樣做是異端,於是和這些德國諸侯作戰,要把他們帶回「真正的教會」。許多殘暴的行為又以基督之名出師,而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卻是要「愛你的仇敵。」(太5章 44 節)
  但是對許多人而言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例如,法國的胡格諾派(French Huguenots)就因為他們是加爾文主義的信仰者而被殺了成千上萬。在1572年,有一萬人被梅迪契的凱撒琳軍隊所殺,又稱為「聖徒巴多羅買日的大屠殺」。
  宗教戰爭中最激烈衝突的是殘酷的「卅年戰爭」(1618-1645),起初是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爭戰,最後演變成屬世的戰爭。卅年宗教戰爭十分地複雜,不是單純的天主教對抗基督教或基督教對抗天主教的爭戰。例如,有一個階段,法國天王教的樞機主教黎西留(Cardinal Richelieu)就提供主要經援給瑞與古斯塔夫斯二世(Gustavus Adolphus)的基督教軍隊,去對抗西班牙的天主教軍隊。因此,卅年戰爭雖然是以宗教為主因(因它點燃了戰爭),但是絕不是唯一的因素(到了戰爭末期,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1648年戰爭結束之後,訂定了一份重要的停戰和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he Peace of Westphalia)。從那時候開始,基督教國度內的宗教戰爭大大地減少,只有少數者例外。
  今天,宗教戰爭的五百年後,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關係相當良好,北愛爾蘭除外(不過此地的爭端本質上政治因素大於宗教因素)。今天許多的天主教領袖認為馬丁路德是位改革家,而非大逆不道的人,而且他那個時期的教會也的確需要改革,同時基督教不再被其視為異端,而是一位「分離的弟兄」。今天有許多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實際上是聯合的,例如針對一些相同的使命而聯合行事的作法,如為家庭而戰、關心嬰兒、反墮胎法、反色情等等。目前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爭戰多半是形諸筆墨,而不是劍拔弩張。
  基督教宗派間的暴力相向從聖經和歷史的角度來看都站不住腳,特別是在宗教改革時期,天主教和基督教都迫害重洗派教徒(Anabaptists),這是件可恥的事。這些罪行大部份是有形教會中的人所犯的,但他們並不屬於無形的教會。簡言之,他們並不認識耶穌基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怎能責怪那些拿起武器以求自衛的基督徒呢?
  耶穌曾預言祂的跟隨者會被那些自以為是執行神旨意的人所殺。祂對祂的門徒說:「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約16章 2b節)這項預言至少在三方面被證實了。第一,猶太人,例如掃羅(在他成為保羅之前),他曾全力要將基督徒趕盡殺絕。第二,回教徒,他們以阿拉之名至少處決了五百萬的基督徒。時至今日,回教徒還是會處死凡相信耶穌基督的回族同胞。就在我寫這本書的同時,就有基督徒在蘇丹被釘十字架處死,這是多麼令人傷痛的事!第三,在基督教國度內,有些人自認是在執行神的旨意而殺死異端信徒,其實受害者當中有許多是福音派的基督徒。

塞勒姆女巫的審判

  中古世紀時期,有許多人以基督之名將成千上萬的女巫冠上罪名處死。1486年施本爾(Jacob Spener)的著作《女巫的槌子》(The Witches' Hammer),書中馬勒夫卡拉姆(Malleus Maleficarum)在這種瘋狂的屠殺行動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這種歇斯底里的現象甚至曾短暫地出現在新英格蘭溫文友善的清教徒圈內。

  作家歐拉斯基(Marvin Olasky)指出,在 1692年塞勒姆(Salem)女巫審判以前,新英格蘭清教徒法官只接受兩位「毫無瑕疵」的證人的證詞(依據申命記十九章15節的教導);但是在 1692年,有些審判塞勒姆的法官接受「幽靈似的證據」,也就是說「提出證詞的證人並沒有真正看見被告,而是看見很像被告的鬼魂,在進行一些活動如燒房子、沉船等等。」結果有好幾百個被告受審,其中有廿人被弔死。但是和大家的想法有所出入的是,在美國並沒有女巫被燒死的事。

  這種歇斯底里的現象最後是在教會的協助下才終止的,而此事實則鮮為人知。馬特(Increase Mather)和他的兒子科頓(Cotton)帶領時的清教徒牧師們出面公然反對。馬賽寫了一本小冊子叫《良心的個案》(Cases of Conscience),文中極力呼求眾人回歸聖經的教導,如此才將這種以扣帽子殺人的情形止住。誠如學者貝理米勒(Perry Miller)所作的結論:「馬塞——獨自地——結束了這場謀殺事件。」



社會上的罪惡

  在整個基督教時代里,我們會看見有時候基督徒是站在錯誤的一邊;然而,在那種情況之下上帝仍舊有祂的見證人——就如有祂的「耶利米」對抗潮流,發出孤獨的聲音呼求公義和悔改。基督教國度是有許多的不公正;然而基督教國度中也有許多位帶來改變的「耶利米」。以下就是一些例證:

  基督教國度確實引發了可怕的追捕女巫事件。
  但基督教亦有施普雷(Frederich von Spree)這樣的人甘願冒著被捕入獄的危險,在歐洲大聲疾呼反對追捕女巫的行動,而馬塞牧師更是在美國麻州的塞勒姆終結了這場惡夢。

  基督教國度中的人們聯合了腐敗的北非回教徒首開先例地將黑奴賣到新世界。
  但基督教有威伯福斯和塞克特(Clapham Sect)成功地廢除了奴隸買賣;在美國,則是林肯總統廢止了奴隸制度。

  在基督教國度中有西班牙征服者,他們在新大陸大肆屠殺(雖然被屠殺者中有許多是壞人,例如食人族和祭人族)。
  但基督教有耶穌會的神父巴多羅買,不斷大力地為印第安人的權利奔走呼籲。
  基督教國度進行第三世界的殖民化,常常欺壓和剝削當地的百姓。
  但基督教有克理、耶德遜(Adoniram Judson)和李文斯頓,他們努力提升當地人民的福祉,幫助他們擺脫黑暗

  基督教國度中有十九世紀英國的貧民窟和虐待童工的事件。
  但基督教有沙夫茨伯里爵士不眠不休地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並借著兒童勞工法來保護孩童。

  這份名單可以一直不斷地列下去。雖然在有形的教會領域中仍有許多的壞事繼續在產生,但是基督依然可以動工在少數人身上,使他們有所作為來平衡這些罪行。

結論

  教會從來就不曾是完美的,但是在歷史的記錄上應該把它好的和壞的兩方面都留下。教會所犯的罪行不應該從記錄中特別被挖出來,加以誇大傳播,非讓人永遠記得不可,彷彿教會的唯一活動就是做壞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此外,教會似乎也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成長,然後繼續前進。我們不再有任何類似十字軍那樣龐大的活動,除了像葛埋翰那樣大型的佈道會!我們不再把可疑的異端份子放在拷刑台上折磨,想藉此讓他們接受較正統的教條。我們也不再火燒或弔死一些有嫌疑的女巫。

  當今世上最偉大的史學家是英國的保羅強森(Paul Johnson),也就是《當代》(Modern Times)、《猶太人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 Jews)和《基督教史》(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的作者。當他在搜集資料撰寫教會歷史時,儘管他發現在歷史上教會犯了諸多的罪行,但卻使他自己的基督教信仰更加堅固:

  在這樣的歷史中,每一頁都可見到基督教領袖的愚行和邪惡,但是在我閱讀這些資料的過程中我漸漸地了解到,人們不是因為他們信了基督教才去做惡事,而是應該說,儘管他們有基督教信仰,可是仍舊在犯罪。基督教不是犯罪的源頭,反倒是約束人們犯罪的最高力量(且往往是唯一的力量)。「有」基督教的約束,人類的記錄就已經是那麼可怕了;更何況若「沒有」基督教的約束力,那麼過去2000年的歷史一定是更加恐怖了!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rgmyys/htm/chapter15.html

[ 本帖最後由 Crossing 於 2007-3-16 22:11 編輯 ]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沙發
冷不丁 發表於 2007-3-16 16:3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不是Crossing網友的原創,還是請你註明轉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3
冷不丁 發表於 2007-3-16 16:36 | 只看該作者
十字軍的形成,我好像有個印象,開始是為了消滅東正教,屬於基督教的內訌。後來,才提出了打回耶路撒冷,但是初衷是為了鎮壓異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2

主題

857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4
zhaoyuzhen1225 發表於 2007-3-16 16:49 | 只看該作者
人們不是因為他們信了基督教才去做惡事,而是應該說,儘管他們有基督教信仰,可是仍舊在犯罪。基督教不是犯罪的源頭,反倒是約束人們犯罪的最高力量(且往往是唯一的力量)。

同意這個觀點。
走過的必留下腳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5
qew123 發表於 2007-3-17 03: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冷不丁 於 2007-3-16 16:36 發表
十字軍的形成,我好像有個印象,開始是為了消滅東正教,屬於基督教的內訌。後來,才提出了打回耶路撒冷,但是初衷是為了鎮壓異端。


歷史學家並不是你這個看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161.htm

http://202.121.7.7/person/zxlsjxw/wzsck/035.asp.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D%E6%9D%B1%E5%BE%8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6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7-3-17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冷不丁 的帖子

十字軍的形成是為了彌補東西方之間的裂痕和應付回教徒的入侵。
參考:http://www.crossmap.cn/databank/ ... html/chapter19.html

如果不是Crossing網友的原創,還是請你註明轉貼。

這是一本書的電子版,加上閱讀時候的標記(黑體),在樓底也給出了出處。不是原創,但覺得不屬於「轉貼」-本來就不是帖子。不過為了不造成誤會,還是都改過來了。謝謝提醒。

[ 本帖最後由 Crossing 於 2007-3-17 03:5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557

帖子

12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6
7
counterGOD 發表於 2007-3-17 13:08 | 只看該作者
從聖經上看到上帝的行為之後,個人認為基督徒干出什麼壞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17 23:06 | 只看該作者
。。。。。其實聖經本來就是本宣揚侵略的書。。教徒們看完聖經後有陷入對異端強烈的仇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其實基督徒們依舊沒有改變,只是那種狂熱被壓抑了,,只要再給個導火索,,基督教徒的狂熱就會爆發。聖戰,,為上帝而戰。。。^_^,這是最容易讓教徒們熱血沸騰的口號。如果說殺戮,侵略是人類心理潛藏的惡,那麼聖經就是打開這惡的鑰匙,上帝的存在就是實施這惡的最好借口。因為聖經明確說了,再上帝的光輝只之下的侵略戰爭,是正義且被祝福的。^_^。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9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7-3-17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paullian 的帖子

看看小布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就知道基督徒的本性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0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7-3-18 0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paullian 的帖子

希望你更多的研究大自然和人類歷史,然後再看聖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52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11
hellen_luo8705 發表於 2007-3-18 10:46 | 只看該作者
歷史不能光看基督教寫的歷史,包括那些委婉承認殺戮但是認為「功大於過」的修正主義歷史。
看看房龍的《寬容》;
要分析基督教的哲學本質,看看《基督教的本質》。

「從聖經上看到上帝的行為之後,個人認為基督徒干出什麼壞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道理。

「人們不是因為他們信了基督教才去做惡事,而是應該說,儘管他們有基督教信仰,可是仍舊在犯罪。基督教不是犯罪的源頭,反倒是約束人們犯罪的最高力量(且往往是唯一的力量)。」
——不同意。即使基督教的教義沒有告訴人要殺戮,可是基督教宣揚的東西給那些人們提供了極為體面的借口,助紂為虐。「美國式民主是天下最好的制度」就成為美國人侵略別人的借口。那位說了:基督教沒有讓你去殺人啊!就像槍自己不會去殺人一樣。可是如果賣槍的人宣傳「使用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那會怎麼樣?!作為一種信仰,我們不需要那種有「過」的(即使說「功大於過」),我們完全可以期待一種可以不會被人利用來殺戮的。
說基督教「反倒是約束人們犯罪的最高力量(且往往是唯一的力量)」,毫無道理。要說基督教能夠讓所有的人同化成一種信仰,從而避免打仗,這倒有可能。但是這種觀點就跟那個日本老兵談到南京大屠殺時說的「你們為什麼要反抗呢」一個論調了。。。

基督教本質上與什麼功沒有太大差別,因為成功了,所以我們都讚頌他。
基督教的成功,是徹底的剷除異己的成功,也是經濟上運作的成功。
基督教的成功,跟軍事革命、政治事件一樣,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 本帖最後由 hellen_luo8705 於 2007-3-18 10:5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52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12
hellen_luo8705 發表於 2007-3-18 11:03 | 只看該作者
「「有」基督教的約束,人類的記錄就已經是那麼可怕了;更何況若「沒有」基督教的約束力,那麼過去2000年的歷史一定是更加恐怖了!」

——毫無道理。因為歷史沒有如果。大家也可以說:現在伊拉克狀況很糟糕,可以想象,如果沒有美軍打下伊拉克,伊拉克的狀況一定是更加糟糕了……或者說,幸好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全球變暖還不是太嚴重;如果人類排放出大量甲烷,那麼地球就要爆炸了,所以我們應該繼續排放二氧化碳並且感謝二氧化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19 13: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7-3-18 01:28 發表
希望你更多的研究大自然和人類歷史,然後再看聖經。

。。是的。這句話應該是我對你說才對。希望你多研究大自然和人類歷史,再看聖經。
聖經說的不一定都是對的。。。。。。聖經說的不是絕對的真理。。你喜歡聖經,你信聖經,哪是你的事,請不要吧你的真理強壓再別人身上。我們相信的是科學。。。如果你硬要說你的聖經是正確的,那麼,請拿出證據證明人類是來自亞當。。。用DNA也好。用化石也好,,,只要這個命題不成立,拿就是人類不是上帝造的,。。。那麼聖經就不可信了。。
所以,你要證明你的聖經是正確的話,就拿出證據來證明。。。。
為你的聖經辯護吧,就像犯人為自己辯護。。。。我們要看的是實事與證據,而不是蒼白的文字與空洞的口號。如果你的神是萬能的,拿就乞求你的神給你這樣的證據吧。否則,一切都毫無意義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4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7-3-19 1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paullian 的帖子

我已經研究了大自然,研究了人類歷史,再看聖經,才體會到神的奇妙的作為。
我既然堅持聖經無誤,就是用聖經里的話去格物致知。我並沒有把真理強加在別人身上,但我有分享的權利。你如果不同意可以忽略,可以反駁,但不要說別人強加給你什麼。
我雖然不是什麼科學家,但現在卻是在科學第一線。前面不知道誰說過一句,科學就是假說,驗證,理論。於我心有戚戚焉。科學與聖經都是人認識神的工具,相互之間不矛盾,就像眼睛和耳朵一樣不矛盾。
我從來不用為聖經辯護,相反,是聖經為我辯護。我不是求外部的證據,乃是求內心的啟示。就如愛迪生說的,科學研究的99%的汗水和1%的靈感,但1%的靈感最重要。這個靈感就是來自於上帝。如果你如果沒有心有靈犀,多說無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19 23:10 | 只看該作者
你說你研究了人類的歷史。那好。請你告訴我。聖經說人類的歷史有多長,而人類真正的歷史有多少?
你說你研究了大自然,那好,請你告訴我,大自然的物種有多少,單細胞生物與智慧生物是不是同時出現?聖經說他們是同時出現,而生物學則告訴我們單細胞生物出現早於多細胞生物。
愛迪生說科學研究要99%的汗水與1%的靈感,,靈感來自一瞬間的感悟。而如果沒有99%的汗水,就算靈感再美妙都沒有用,愛迪生這句話的本意是希望後人能注重辛勞的付出而不是企望縹緲的靈感。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6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7-3-19 23:41 | 只看該作者
你說你研究了人類的歷史。那好。請你告訴我。聖經說人類的歷史有多長,而人類真正的歷史有多少?

聖經告訴了「起初」的情況,並沒有說人類的歷史有多長。由於以色列民族的習慣,不重要的或犯了罪的世代都可能從家譜中除去,所以你不能根據亞當以後的世代來推算人類真正的年代。要知道人類的歷史有多長,要去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才行。但我相信,科學不會告訴你「起初」發生了什麼,也不會100%精確的告訴你年代有多少。事實上,知道不知道具體的歷史多長,對聖經的啟示沒有影響。
大自然的物種多少自有生物學家給你一個粗略的估計。直到這些對於你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比如你想知道種地的知識,一定要《論語》給出答案嗎?
愛迪生的話是說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中國的教科書把後面的話刪掉了,所以才給學生造成誤解。事實上,多少人付出了100%的汗水,但是什麼也沒有得到。你可以參考以下網頁:或者google:愛迪生 靈感 汗水
http://qiangoong.blog.enorth.com.cn/article/80886.s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717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17
你在哪裡 發表於 2007-3-20 01:33 | 只看該作者
人的征服和佔有慾望才是這一切罪惡之源。我倒是想知道聖經那一章節指出基督教的侵略性本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