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罕見:中國彝族暴露的性狂歡場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3-17 0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沒有想到,這是發生在中國,還以為是印地安,或是毛利人,再或是南美的什麼部落呢。
  由此可見,在古代很久以前,各地人都差不多
  


  「阿細」為彝族的一個支系,阿細人崇尚火,據說遠古的時候人類是吃生食,自從發現火的用途后就學會了吃熟食,阿細的先祖們為了感謝火,就每年定期的舉行祭火儀式,一直流傳至今。阿細人從生下來時要在火塘邊進行的命名儀式以及很多活動都離不開火,一生都與火結緣,所以阿細人把火尊為神。
  每年農曆二月初三,居住在雲南省彌勒縣彝山懷抱中的紅萬村阿細人,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火儀式,其回歸自然如痴似狂,視火為萬物之靈的神秘慶典,稱得上是東方的狂歡節。
  阿細人——一個樸實並充滿激情的民族,一個離大地最近的民族,一個敢歌敢泣的民族。
  


  從昆明出發,轉石林沿326國道南行80公里,就到了彌勒縣城,再西行22公里的柏油路,攀行5公里的土石公路,撲入眼帘的是綠翠纏繞、土牆灰瓦的西一鄉紅萬村。這裡居住著一千多口阿細人,阿細人據說是彝族的一個分支。
  彝族人崇尚火,從生下來在火塘邊進行的命名儀式,到與火離不開的各種活動,一生都與火結緣。他們認為,火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帶來了熟食,驅走了兇猛的野獸,因此把火尊為神。
  紅萬村彝族阿細人的祭火神節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古老傳統,相傳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節日的形成,與信仰萬物有靈的阿細人對火的崇拜有密切的關係。阿細人的創世史詩《阿細的先基》記載了阿細人與火的淵源:「相傳遠古時候,阿細先民與獸同處,生命經常受到威脅。一天,雷電交加,大雨傾盆,一樣紅彤彤的東西自天而降,落入樹洞。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就用樹枝撬樹洞,結果撬出了火。火嚇跑了野獸,驅走了寒冷,在大火中難以逃生的動物成為美味的熟食品。」

  


  人們漸漸認識到火的種種好處,於是想辦法把火種保留下來。但由於不能對火加以很好地控制和利用,不是火種被雨淋熄,就是山火肆虐。人們開始對火的功能和威力感到驚奇和神秘,對火又敬又怕,自然想象出有一種神靈在主宰著火。
  相傳,一年冬天,天寒地凍,一個叫「木鄧賽魯」的年輕人受先人用樹枝撬出火的啟發,用兩根堅硬的栗木相鑽,鑽了3天3夜,終於在農曆二月初三這天鑽出了火花,取到了火種。他把鑽火的技術傳授給人們,並教大家保護火種。自此,彝族人結束了茹毛飲血的莽荒時代,五色土地上的莊稼才得以熟食,火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於是,人們把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賽魯」視為主宰火的神靈,當作「火神」祭祀,一代又一代沿襲了下來。於每年二月初三,也就是「木鄧賽魯」鑽出火的那天,舉行盛大的祭火儀式祭奠他。
  


  祭祀當天,在村裡等候的壯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男童,分成兩組,悄悄地集中到村外事先選定的隱蔽處進行化裝和文面文身。他們用於化裝的顏料大多以本地土製的紅、黃、白、黑、褐五色為主要顏色,其代表圖案以象徵動植物圖案和五色連環圖案為主,動物圖案表現了村民們的動物崇拜,五色連環圖案則象徵著對土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大自然的崇拜,他們把這些五顏六色的顏料,按照各種圖案塗抹在全身上下后,又用棕葉和松果樹葉編織成各種近似野獸圖形戴在頭上,有的頭上還插著飛禽羽毛和獸皮等裝飾品,腰部用棕葉、棕片、地板藤、麻布等編織的「裙服」圍住下身;也有的摹仿原始人類用樹皮、樹葉遮體,用粗狂的跳動和吶喊,揮灑心靈的慾望,釋放原始的激情,用近乎虔誠的傳統方式,來表現古代先民生產生活過程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同時用各種千奇百怪的不同姿式和體態語言來表達祭火的含意。
  成年男人有的為顯陽剛之氣誇張地裝飾自己的陽具,傳說這樣子的男子漢才能威武地成為火神的忠實衛士。為了顯示自己的陽剛之氣,紅萬村的男子們想出了各種絕招,有人用動物的標本裝飾自己的強健體魄,有的用芭蕉花的箭苞暗喻自己的雄壯,也有人則反其道而行之,全身抹了泥巴,還有的人披掛上樹葉衣,故意不露「聲色」,眾人皆露,唯我獨藏的架式。
  


  大約在下午4時,由村裡精選出來的祭火人員,也在村裡的老畢摩的率領下,先抬著供品祭器來到村頭祭祀龍樹。「畢摩」帶領幾位長者在高大蒼老的「神樹」 前,擺上拱桌,桌子上放兩碗酒,倚著樹榦敬上4柱香,用一隻大公雞繞了幾圈,口中念念有詞,「畢摩」雙手合攏夾住一根木棍慢慢在松木下轉動,大約過了幾分鐘后,只見一股清煙從火神的手下升起,緊接著一團火慢慢地燃燒起來……
  這時,旁邊的人們都禁不住一起跳著、笑著、吆喝著高呼: 「新火種誕生了!新火種誕生了……」一直站立於火神兩旁的男子便也恭恭敬敬接過火神賜給的新火种放進盆里。隨著畢摩一聲令下,前後兩個年輕力壯的紋身男子將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隨著火種和「火神」被抬起,鞭炮聲、鑼鼓聲、牛角號聲轟然響起,人們歡呼著,喊叫著「木鄧賽魯(火神)木鄧賽魯來羅……」以捆綁著許多木刀的樹枝為「火神」開道。「火神」威風凜凜、神靈活現地穿小巷、走大街周遊全村。遊走的隊伍喊著「木鄧賽魯來喲喝——喲……」的變調彝語,手舞足蹈,一會走,一會跑,做出誇張的鬼臉,人群到哪裡,笑聲就到那裡。
  


  人們將「火種」送到村中最大的場院上,點燃篝火,紋身遮面的人摹仿各種動物的神態即興表演,狂舞縱歡,有的用小篩子做月琴,短棍做笛子,長棍當二胡,不管手裡拿著什麼物件都成了「樂器」,而樂聲都是從人們嘴裡發出來的,有的人嘴裡哼著即興自編的土著歌謠;有的呼叫著踩火堆、跨火欄、射火箭、轉火磨、闖火陣,就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人們戀戀不捨地將自己手中的「兵器」、「樂器」投入篝火,意味著污穢邪魔已被火燒盡,「火神」會保佑來年收成有餘、人壽年豐。
  就在這時,隨著粗獷奔放的大三弦聲響起,不分男女老少,村民們全都跳起了這塊土地上誕生的「阿細跳月」,盡情揮灑一年中最大的快樂……
  


  每年的彝族「祭火節」簡直像一個盛大的化裝舞會。在天籟般醺醺的氣氛中,幽幽火光從朽木中鑽出,彝族同胞脫去外衣外褲,蒙著臉,圍著火堆,載歌載舞,以示燒盡過去的晦氣。他們穿著各種古怪離奇的服裝,別出心裁的裝扮,在迷幻的聲響中搖曳著時裝步,載歌載舞。
  夜幕降臨,年輕的姑娘、小伙們通常會相約去體驗浪漫的午夜……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沙發
xwsxws 發表於 2007-3-17 14:18 | 只看該作者
好看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55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5
3
南天一鶴 發表於 2007-3-18 19:38 | 只看該作者
彝族也有西化的,像龍雲,盧漢等都是彝族(白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4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3-19 16:31 | 只看該作者
我也想去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