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數學家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及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都強調現代科學是來自於基督徒的世界觀點。懷特海是一位倍受尊崇的數學家及哲學家,奧本海默在1947年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主任之後,寫到許多關於科學的主題,懷特海(在其1925年的著作《科學與現代世界》)說到基督教是科學之母,因為「中世紀時強調神的理性。」
吉維斯(Malcom Jeeves)博士懷疑為什麼希臘人從未在他們的科學問題上有所長進,在他的《科學企業與基督教信仰》(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and the Christian Faith))一書中,他指出一種獨特的希臘思想混合了基督教特殊的一部份形成了所謂的「改革式信仰」,這進而產生了現代科學,吉維斯寫道:
其中一個幫助推動科學及科學進步的人組織就是「改善自然知識的倫敦皇家社會」(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當中大部份的成員都是基督徒。皇家社會是在一所基督學院里開始的——倫敦格雷欣(Gresham)學院。事實上,格雷欣是一所清教徒的學院,因此,它是走純聖經趨向的。穆爾寫道:
一些最偉大的科學先驅都是委身的基督徒,天文學家克卜勒可說就是造出本章題目「跟隨神的思想」的科學家。當一名科學家在從事自然界的研究時,他其實是在尋找神在自然界中所立下的定律。克卜勒寫道:「既然天文學家對大自然言是至高神的祭司,那麼我們該仔細思考的不應是我們的榮耀,而應是神的榮耀。」同時他在《宇宙的奧秘》(The Mystery of the Universe)一書中寫道:「如今,神以創造者的角色出現,祂向受造物教導了這個遊戲,這受造物是按祂的形像造的。」
本章的目的不是在討論創造論與進化論的爭議,而是要顯示基督教與現代科學創造之間的關連。對那些想要知道更多關於創造論及進化論的讀者而言,有許多不同的書現在均已證實出,有許多轉換的形態是怎樣地不為人所知,像是從阿米巴變形蟲到三葉蟲,從鳥到爬蟲類,從猿到人類等,之間都沒有進化的關連。這些書包括:《進化論-化石說不》(Evolution: The Fossils Say No),由杜安基什(Duane Gish)所著:森德蘭(Luther Sunderland)的《達爾文之謎》(Darwin's Enigma),以及費克斯(Wm. R. Fix)的《骨頭小販》(The Bone Peddlers)。費克斯是一個不信福音而相信有神論的進化論者(雖然他駁斥許多關於進化的證據)。另有許多其它的書是我們可以推薦的,像是溫道爾伯帝(Wendell Bird)的不朽作品——《族類再訪的起源:進化論的理論及其突然的出現》(The Origin of Species Revisited :The Theories of Evolution and of Abrupt Appearance, 1987),泰勒(Ian Taylor)的《在人類的心思中》(In The Minds of Men,1987),以及登頓(Michael Denton)的《進化論——危機中的理論》(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