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1世紀間諜第一人:美聯邦調查局中的「克格勃」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6 1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1世紀,新紀元慶鐘的餘音還繚繞在人們耳泮,祈禱和平的歡樂還未消盡。2001年2月20日12時45分,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路易斯·J·弗里奇在華盛頓聯邦調查局總部召開了緊急記者發布會,透露了18日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的高級特工羅伯特·漢森22年來充當蘇聯/俄羅斯間諜的驚人消息。

一提起在冷戰時期坐大的、那些無孔不入的蘇/俄間諜,就會令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心驚肉跳。漢森間諜案消息一傳出,不僅震驚了美國及西方,也震驚了世界。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咬牙切齒地說,一定要「把俄國間諜全部趕走」。隨後便爆發了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驅逐對方外交官的大戰。

21日,鮑威爾本人親自召見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尤里·尤莎科夫,向他宣布:51名俄國外交人員涉嫌從事了與其身份不符的行為,必須在夏天到來之前離開美國,而要求其中6名俄外交官必須在48小時內離境。

對於美國的激烈舉動,俄國感到受到了屈辱,隨即於23日把美國駐俄羅斯大使柯林叫到外交部問話,以示抗議。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謝爾蓋.伊萬諾夫宣稱「我們將會在1000名美國外交官中仔細挑選46人作為驅逐對象,這些人對於美國來說都將是十分珍貴的,我想,美國感到的痛處將會比我們還要大」。當天中午,俄羅斯通知4名美國外交官,因「從事了與他們身份不相符的活動」必須「立即」離開俄羅斯,並表示將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來處理與美國就間諜問題引起的爭端。

世人在欣賞美蘇相互打驅逐間諜戰的時候,不禁要問羅伯特·菲利普·漢森是何許人也,到底作了何許事情令美蘇這樣交惡。

羅伯特·菲利普·漢森,1945年生於芝加哥。1966年漢森在蓋爾斯堡的諾克斯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1968年又在西北大學牙科專業畢業。1971年他獲該校會計碩士學位,1973年成為註冊會計師。1971年至1972年漢森在一家芝加哥公司任初級會計師,期間他加入了芝加哥市警察局的一個反貪特別小組,擔任調查員,監視警官。

漢森加入聯邦調查局是在1976年1月,開始在印地安那州供職,後接受任務穿梭於紐約和華盛頓總部兩地。由於漢森在大學學過俄語,因此在聯邦調查局工作特別吃香,被連連升級。

1985年,他被派往聯邦調查局紐約分局工作。兩年後,升任蘇聯部副主任。由於職務關係,他開始接觸有關美國對蘇聯進行間諜情報工作的全盤資料。漢森的老上司大衛梅爾說:「漢森能夠接觸所有的資料、方法、技術、目標。」「聯邦調查局反情報部門中僅有少數人必須知道所有的事情,漢森就是其中之一。」漢森同時還能夠接觸幾乎所有的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及其他情報機構的反情報文件。

1995年2月直至2001年1月,漢森都是聯邦調查局駐國務院外交使團辦公室的高級代表。他在那裡負責部門間的反情報小組的工作。漢森曾在國務院二樓設有辦公室,負責代表聯邦調查局監視外國外交人員在美國的活動,並與國務院進行協調。國務院給予他不受檢查的特權,他可接觸有關外國使節官員活動及身分的機密資料,直至自由進出國務院總部保安禁區。有人說,漢森「能翻美國的家底」。此言一點不假。

被捕時,56歲的漢森和妻子兒女生活在弗吉尼亞州維也納小鎮,一棟高低結構帶車庫的磚木房子,價值30萬美元,家庭比較富裕。他擁有一輛福特轎車和一輛用於郊外生活的小型貨車,車道上裝有籃球筐。漢森的妻子貝娜黛特在當地的天主教學校業餘教授宗教課。他已是六個孩子的父親。

這位倍受聯邦調查局信任的高級官員,並有著舒適和諧家庭生活的漢森,為什麼會投靠上KGB呢?如若不是被捕身份泄露,人們可能永遠看不到這位有著27年反間諜工作經驗的老特工人生面孔的另一面。

漢森深知他所掌握的美國秘密對美國的安全是何等的重要,也清楚地懂得它的價值。價值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但有價值的東西是可以用金錢來交換的。漢森生活的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他既不是一個對國家忠貞不二的忠誠衛士,也不是一個能「克己復禮」的君子。漢森崇拜的是金錢,他需要金錢來安排更好的生活,用金錢為自己的孩子創造美好的未來。對於自己當間諜的動機和所要冒的風險,漢森心裡非常清楚,他在一封寫給克格勃間諜官的信中十分坦率地表示:「美國法律對我這種行為處罰的嚴厲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我所乾的一切就是為了錢。」 於是漢森開始在他了解的有關美國安全的秘密中甘冒生死進行淘金了。

1985年10月1日,漢森主動把一封信放在蘇聯駐美大使館情報人員的住宅前的信箱里。在用打字機打出的這封信中,一個署名「B」的人,答應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向蘇聯「提供美國情報機構的最高機密檔案,所有檔案皆為原件,我相信,貴國的專家一定會對這些文件做出恰當的評價。專家們一定會認為應該付給我10萬美金。」他在這封信上聲明,為安全起見,絕對不暴露身份,只會用代號「B」或「貝克」等化名與蘇聯情報官員聯絡,不會用真名。

前蘇聯克格勃喜出望外,指示克格勃駐美國分部盡一切可能滿足漢森的要求,並且全力配合漢森的間諜行動。克格勃為漢森取了個間諜代號「拉蒙」或「P」。

在與蘇聯情報官員的交易活動中,為免露出馬腳,他拒絕與俄方人員作任何面對面接觸,或親赴會面地交收情報資料。由於漢森極精明,不僅美方十多年來無法得知其身分,就連俄羅斯在他被捕前仍不知道其真實姓名和在聯邦調查局的職務和級別。

漢森有自己獨特的間諜工作方法。他的聯絡辦法別出心裁。他要求蘇聯情報官員在需要情報時,在《華盛頓時報》刊登一則修車廣告,內容為「道奇汽車1971年出廠,外交家系列,需作引擎維修。有興趣者,請於下周一、三或五下午電話聯絡。」在聯絡時雙方還須說出暗語,漢森會在電話中自稱是"拉蒙",而對方則要說:「對不起,那賣車的人不在,請你留下電話號碼。」漢森自編了一套密碼系統也出人所料:在通信中,把所有年、月、日和表示時間的數字加上6。比方說,2月10日會寫成8月16日,而傍晚6時便會變成凌晨零時。漢森熟識電腦科技,2000年他又建議使用掌上電腦通訊,來高速傳送資料。

雙方為交換情報資料和金錢等事先安排好的秘密傳遞地點,通常都是在華盛頓的郊區的森林裡。漢森規定了看似普通的辦法:「我給你的暗號是在路標的側面直貼白色膠帶,表示我已經準備好可以取的包裹。」「你給我的暗號是:橫向貼白色膠帶,表示東西已經放好。」「我再給你的暗號是:垂直貼白色膠帶,表示東西已經收到了」。

漢森向蘇聯傳遞了些什麼樣的情報呢?

冷戰時期美蘇為了自身的安全,以達到制衡對方的目的,各自都發展了核武器和運載技術,都有精確打擊和毀滅對方的能力。雖然美國的綜合核技術遠遠強於蘇聯,但還是時常感到蘇聯的核陰影的威脅。

如果受到大規模的核打擊,美國總統及其繼任者如何生存?如何確保最高指揮不致癱瘓?這是被列為美國頭號國家機密的「保護總統計劃」或稱「政府連續性計劃」所要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軍事問題專家都想探知這個計劃,卻無法獲得。因為在美國,實在沒有其他東西比這個計劃更機密的了。而大間諜羅伯特·漢森不僅弄到了這份頭號機密,而且把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透露給了前蘇聯。

該計劃包括一套「中央定位系統」,它一天二十四小時對總統繼任候選人進行行跡跟蹤,並確保總統和這些繼任者不會在同一時間全體出現在同一地點。其實這正是根據「保護總統計劃」而做出的特別安排。總統講話時,至少有一名閣員不在現場,他躲到了一個秘密地點,這樣做就是防止國會山突然發生災難事件,使內閣成員全體喪生,從而導致美國政權陷入癱瘓。八十年代,美國對「保護總統計劃」進行了重大修改。原因是,美國情報專家驚訝地發現,前蘇聯的偵察衛星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儘管美國的指揮中心等大型掩體進行了特殊加固和偽裝,但已經無法逃過前蘇聯衛星的眼睛。修改方案很快出台,美國安全部門決定在幾個國家公園和度假勝地修建應急指揮中心。

按照設計,總統和顧問將乘坐一輛與美國公路上跑的其他車輛沒有明顯區別的大貨車或其他適合在各種路面跑的車輛,後面緊跟一輛18輪卡車。一旦他們抵達國家公園某一具體的指揮中心,他們會立即進入一個特別加固的地下室,在那裡指揮核反擊戰。據悉,在八十年代末,美國軍方在著名的風景區謝南多亞谷建成了至少一座應急指揮中心。

老布希總統把「保護總統計劃」的正式名稱改為「持久的憲法政府」。隨後,美國通過了國家安全重組法案,並據此建立了一套相對分散的系統,由主要指揮中心和次要指揮中心組成。

另外,「保護總統計劃」還有其他的輔助手段,其中一個名為「應急導彈通信系統」,該系統在導彈發射后通過無線電與地面部隊保持密碼聯繫。九十年代初,該系統暫停使用,但一切設施都完好無損,隨時可以重新起用。還有一個輔助系統名為「打擊后指揮與控制系統」,這是一個由具備發起報復打擊能力的飛機組成的網路。據悉,該系統直到今天仍處於「激活」狀態。

漢森卻將美國「政府連續性計劃」這一絕密情報,在蘇聯面前袒露無餘!美國的損失無法用數字衡量。

隨著案件調查工作的進展,2001年3月4日《紐約時報》又爆出驚人新聞:美國曾在原蘇聯(現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下面挖了一條秘密通道進行竊聽,而這一秘密早已被美國情報部門剛挖出的「鼴鼠」漢森透露給蘇方。

俄羅斯駐美使館坐落在華盛頓威斯康辛大道一座名為「奧圖」的小山丘上。使館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興建,但直到90年代才開始全面使用。《紐約時報》的報道說,秘密地道就在建築物的下面,地道的出口則隱藏在不遠處居民區一座外表很普通的兩層小樓里。地道是在十多年前挖的,耗資數億美元,各種頂尖的竊聽設備一應俱全,當時被人認為是美國對蘇進行間諜活動中最尖端、最昂貴和最有效的系統。通道內可以聽到使館內的談話,可以監聽和截獲使館與莫斯科的電信來往。

蘇聯新大使館破土動工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早已在蘇方僱用的建館承包商的一些「關鍵」職位上安排了自己的人,連蘇聯方面採購的建材物資也都在美情報部門的監控之中。與此同時,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決定,要抓住大好時機挖掘秘密地道。不但瞞過了新聞界。甚至連美國國會也一無所知。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後,美方才准許俄羅斯外交人員全面搬入新大使館。此時,美國精心策劃的秘密地道也已完工。

最初,美國人在地道中還真能有所收穫。但後來,竊聽到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有些甚至還是假情報。美方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條耗資數億美元的地道和有關竊聽活動是漢森向前蘇聯和俄羅斯提供的最具有價值的情報之一。因為漢森當年參與了這條秘密地道設計和施工的全過程。

前中央情報局兼FBI局長韋伯斯特率領的七人委員會,對FBI保安問題進行十三個月調查后還揭露,漢森曾多次擅自使用聯邦調查局(FBI)計算機,打探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其女兒切爾西,及前FBI局長弗里的機密資料。漢森曾二十多次成功進入計算機系統,利用他們的名字讀取前第一夫人、切爾西及弗里的資料。暫時未知漢森獲取到希拉里、切爾西或弗里什麼資料。

漢森作為一個雙面間諜,能長期隱藏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內部,所依靠的是兩面派手法。伸出他的右拳,打擊蘇聯或俄國,而為美國服務;伸出他的左拳,向蘇聯或俄國出賣情報,來損害美國。

根據《洛杉基時報》報道,漢森不僅向莫斯科出售情報,他還是八十年代美國公民忠誠度調查計劃的主要負責人。這一計劃旨在挫敗前蘇聯的間諜活動。這個計劃的內容是監視和平主義者和反核人士以及其他美國政府擔心會被前蘇聯的宣傳利用的團體。在一批依據知情權法案獲得解密的文件上,漢森的名字多次出現。

一個過去曾受到聯邦調查局監視的組織說:「真讓人吃驚,搜捕異議人士的這個傢伙竟然就是在為蘇聯工作。」漢森先前的上司梅傑承認,漢森在反蘇聯政治影響方面是美國國內的「少數專家之一」。他是主管反政治情報行動的關鍵人物。漢森曾經供職的蘇聯問題分析部門,評估搜集到的關於在美蘇聯間諜的情報,分析有關顛覆指控的原始材料,是專為情報部門和政府官員出謀劃策的。梅傑說,從1987年到1990年間擔任該部門副主管的漢森「在取得這些最後成果時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在很大程度上介入了這一過程」。

漢森用兩面手法欺騙了他的上司,而長期不被發現。那麼漢森的妻子波尼與他做了34年的夫妻,難道就真的一點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個間諜?

波尼表示,她想解釋的是一個重大問題,她說,「我只希望有人能夠替我說一句公道話,就是漢森從來沒有親口告訴過他妻子自己是個間諜。」監督司法部工作的獨立檢察長在對漢森作出宣判的前幾天對波尼提出了一個要求,請她配合調查做一次測謊檢查。這麼做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希望了解聯邦調查局是否過於輕信了波尼的說法。

波尼在接受測謊檢查和後來的採訪時都承認,她確實在大約1980年的時候發現丈夫與俄羅斯人有接觸,但是她一點都不知道這種接觸已經到了什麼程度。她說,有一天,她走進地下室的時候,發現漢森在急急忙忙地把一些紙張遮掩起來,神情很是慌張的樣子。於是她就逼問他在做什麼,為什麼看見她來了就那麼緊張。

漢森最後告訴她說自己在和俄羅斯人打交道。因為當時漢森剛剛被調到聯邦調查局紐約工作站的反間諜行動處工作,波尼記得漢森當時是這麼說的:「我在玩弄俄羅斯人,給他們提供虛假情報。」於是波尼就回答說:「你這麼做有什麼意思,你瘋了?」波尼表示,當時她並沒有想到自己丈夫就是在為蘇聯從事間諜活動。直到案發之後她才知道,漢森從1979年就開始為蘇聯軍事情報機關格魯烏(GRU)效力,而且,他已經告發了藏在格魯烏內部的美國間諜、波利亞科夫將軍,波利亞科夫將軍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就在為美國服務。漢森告發之後不久,波利亞科夫就被秘密處決了。

 在那次地下室遭遇之後,波尼要求漢森跟她一起去見他們的羅馬天主教牧師布齊亞雷利。布齊亞雷利牧師最後想出了一個可以使漢森免遭牢獄生涯的辦法。他對漢森說,如果他願意把從蘇聯人那裡拿到的間諜酬勞捐獻給慈善機構,而且發誓今後再也不為蘇聯人充當間諜,那麼,他就可以保證不把這件事情向聯邦調查局告發。漢森二話沒說就同意了,而這時候已經懷上他們的第四個孩子的漢森夫人也感到了如釋重負,而且,她暗中發誓要讓自己丈夫實現對牧師做出的保證,哪怕借錢也要把不義之財捐獻出去。最後,漢森在幾年之內把3萬美元捐獻給了屬於特里莎修女的一個慈善機構。儘管這樣一來全家也幾乎瀕臨破產。波尼還是經常盤問他是不是還在為蘇聯人當間諜,而每一次漢森都顯得非常激動,矢口否認,而且還擺出了一副受到了傷害和委屈的樣子,責怪妻子不理解他。

到了1985年,漢森從紐約被調回了華盛頓的總部,仍然在反間諜處,這時候他對波尼說,所有的債務已經全部還清了。同年秋天,漢森再一次被調到紐約工作並且還提了官,當上了紐約情報站反間諜處的督導專員。這時候漢森的家境不是非常好,波尼生怕丈夫舊病複發,再次去為蘇聯人當間諜,於是堅持要求找一個便宜一點的房子住下來。最後,他們在紐約市北部買下了一套三居室的很普通的房子,價錢很便宜。

但是,波尼想不到的是,她丈夫這時候已經暗地裡重操舊業,只不過這一次他的主人不是格魯烏了,而是克格勃。她確實一點都不知道自己丈夫的第二次間諜生涯,儘管這次持續的時間更長,而且活動更多,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危害更大,但是她一點都沒有察覺到有任何可疑之處,因此絲毫沒有懷疑過漢森。在測謊檢查中,調查人員抓住漢森第二段間諜生涯反覆盤問波尼,每次她都回答說不知道,而測謊器也顯示她沒有欺騙調查人員,通過一面單向鏡子觀看測謊過程的她的律師也證實了這一點。如果這是事實,足以證明漢森的間諜頭腦是何等精明。

漢森精通為誰服務,必須取得誰的信任之道。在寫給俄國「主子」和「密友」的信件中,漢森比他平時和任何人的交談都要裝的敞開心懷。他哀怨這樣的工作非常孤單,他寫道:「你必須了解,我沒有可以幫忙解決困難的夥伴,對我來說,通信中斷是最艱難而且最有壓力的事情。」漢森的信件還為他之所以叛國做出了解釋,道出了他對高妙的間諜技巧的狂熱以及對美國政府尤其聯邦調查局的鄙視,對俄羅斯情報單位的「忠誠」等等。

與蘇聯合作六個月後,他曾向蘇聯表明自己做間諜不單為錢。他在信中說,他十分仰慕著名的英俄雙重間諜菲爾比:「我14歲看了菲爾比的回憶錄后,便下決心走這條路。」

蘇聯和俄羅斯「老闆」寫給漢森的信也極重感情,他們曾在漢森升職后寫信向他祝賀,也曾寫短詩勉勵他要好好把握人生的一分一秒。蘇聯和俄羅斯「老闆」多次強調,「你的安全高於一切」。漢森則常在信中奚落美國,但也警告俄方不要輕敵。「美國是個十足的身材魁梧的弱智兒,不成熟又易受人操縱。不過千萬不要被其外表所欺騙。它可能突然間變得足智多謀。」在蘇聯解體后俄方曾長時間沒聯絡漢森,漢森還曾寫信給俄羅斯當局說:「我願意犧牲性命來幫助你們。」,但你們「卻把我浪費了」。

俗話說「紙里總是包不住火的」,「賣魚的人身上免不了留下腥味」。漢森想到自己遲早會出事,他曾向蘇俄方面表示,給他太多現金只會為他帶來麻煩,漢森建議克格勃用鑽石支付報酬,他準備用這些鑽石作為孩子們今後的開銷。他說:「或許有一天,我的孩子們能用得上」。漢森要求俄羅斯為他提供逃亡計劃,他說「因為沒任何東西是永恆的」。
 1994年,在高級反間諜官員奧爾德里奇·H·艾姆斯夫婦間諜案的查處過程中,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隱隱約約覺得在這起間諜案的背後似乎還隱藏著一隻更大的「鼴鼠」,因為美國人從克格勃內部搞來的情報都不是艾姆斯夫婦提供的,而這隻「鼴鼠」不是在聯邦調查局就是在中情局內部,如何挖出這隻「鼴鼠」成了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的當務之急。聯邦調查局隨即秘密抽調最出色的外國情報官和反間諜情報分析專家,其中包括漢森的同事展開秘密調查。中央情報局則想方設法讓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潛伏間諜搞到相應的證據。

2000年深秋,一本神秘的卷宗被帶回了華盛頓。厚厚的卷宗內,記錄的是一個代號「B」的美國人向前蘇聯的克格勃和俄羅斯的對外情報局出賣情報的詳細情況。

一石激起千層浪。但翻遍卷宗,卻沒有「鼴鼠」的真實姓名,如採取拉網式搜尋,僅聯邦調查局的在編人員就超過28000人,查證工作之浩繁無異於大海撈針。

恰在此時,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派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的秘謝爾蓋·特列季亞克夫和夫人伊麗娜暗中改換門庭,投靠了美國。此人向美國和盤托出了他所知曉的情況,並將十幾封「B」寫給俄國人的親筆信交給了聯邦調查局,調查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B」竟然是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專家——羅伯特·菲利普·漢森。因為所有的秘密文件都能追溯到漢森那裡。

然而,漢森不愧為聯邦調查局訓練出來的老牌特工,他的反偵察能力讓聯邦調查局的同事們咋舌,「他經常檢查FBI的紀錄,以發現他自己及其使用的接頭地點是否正受到FBI的調查。」所以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裡沒有抓著他的任何把柄。直到美國國務院竊聽器案件曝光后,漢森與俄羅斯間諜聯繫的方式終於被聯邦調查局的調查人員發現了。

聯邦調查局的特工發現,2000年12月12日,漢森4次駕車通過弗吉尼亞州維也那小鎮弗克斯通公園一交通指示牌,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懷疑此處可能就是俄羅斯間諜的接頭信號點。至此,聯邦調查局高層才確信漢森就是代號「B」的俄羅斯「鼴鼠」。

2月18日,聯邦調查局認為最後攤牌的時刻到了。根據獲得的線索,聯邦調查局獲悉漢森將要在弗吉尼亞維也納小鎮弗克斯通公園裡向克格勃送情報。聯邦調查局立即在弗克斯通公園撒下天羅地網,進行了嚴密的布控,幾十名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扮成遊人,分散在弗克斯通公園的各個角落。他們一邊在烤爐上烤著牛排,一邊密切注視著一座木橋上的動靜,並把這一切用攝像機錄下。

傍晚5點鐘,漢森顯得與以往一樣,他甚至有些興奮,因為他今天又要與俄國人交換情報。冒險,總會給喜歡它的人帶來刺激和滿足。十幾年來,他與俄國人用雙方約定的聯絡方法進行過幾十次情報交接,從未出過問題。

漢森本人是反間諜專家,抓賊的人去做賊,自然精於此道。為此,他精心準備了一袋生活垃圾,將一個存有絕密文件的軟盤和機密文件藏在了袋中的一本廢舊汽車說明書里,並做了精心偽裝和防水處理。

漢森跟往常一樣挾著個小包慢悠悠地踱進弗吉尼亞維也納小鎮弗克斯通公園裡,覺得一切正常后,他把一個小小的包裹丟下了小木橋。當漢森剛一離開,聯邦調查局特工立即獲取了漢森丟下的哪個用垃圾帶包紮的包裹,並在這個包裹里發現了大量的機密文件。

當漢森繼續向公園另一處踱去的時候,早就埋伏在四周的特工一下子把他按住了。特工們隨後在公園的另一個隱秘地點發現了50000美元的現金,顯然是俄國間諜機構給漢森的。

在漢森的間諜活動中,向前蘇聯克格勃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出賣的情報不論是從數量來說,還是質量來說都非常地觸目驚心:共約27封信件和22個郵包約6000頁的絕密情報,其中包括:潛伏在前蘇聯和俄羅斯境內,尤其是克格勃內的美國間諜名單,美國對蘇聯和俄羅斯的間諜行動技術,美國的反間諜技術、資源和手段,美國對俄羅斯間諜案的調查絕密情報等,真可謂無所不包。

最讓美國政府和情報部門震驚的是漢森提供了潛伏在克格勃內部的美國間諜的身份。當年,美國情報部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在蘇聯駐華盛頓大使館內將兩名克格勃高級官員拉進自己的陣營,為美國政府充當間諜。這兩名背叛了自己祖國的克格勃高級官員給美國情報部門和美國政府送去了極為可觀的情報,美國政府一度得意地稱這兩名克格勃官員是「楔入克格勃心臟的兩枚釘子」!就在美國最得意的時候,這兩名克格勃高級官員突然被緊急召回莫斯科,並且一去不復返。美國間諜機構後來才知道,這兩個傢伙剛到莫斯科機場就被直接拉進了克格勃的審訊室,經查間諜罪名屬實后立即被槍決了。他們是謝爾蓋·莫多林和瓦列里·馬爾丁諾夫。

漢森從前蘇聯克格勃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那裡獲得的情報活動經費和獎金,總額加起來超過140萬美元,和一些鑽石。

對於漢森提供這些情報造成的危害,美國聯邦調查局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叛國行為,對美國國家利益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美國總統布希在得知漢森長期充當蘇俄間諜,並對美國國家利益造成了極其嚴重危害的情報時,異常氣憤。當時,他正在飛往美國中西部的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空軍一號」上,他立即召開了記者發布會,稱漢森案件「極其嚴重」。深感震驚的布希說:「對於熱愛美國的人來說,今天是尤其艱難的一天。我要警告那些背叛自己祖國的人,他們遲早會被抓住,並且受到嚴厲懲罰的!」結果如何呢?



本來,美國一個聯邦大陪審團以間諜罪對漢森提出起訴,他被指控犯有21項間諜罪。如果這些罪名成立,足以致漢森於死地,而且不僅如此,每項罪行還將被處以25萬美元或數額更高的罰款。

面對如此重的懲罰,漢森決定同美國政府做一筆交易。漢森知道,如果拒不認罪,僅是這筆巨額罰款就能讓他傾家蕩產,妻兒很有可能從此過上窮困潦倒的生活。自己跟美國並沒有「深切仇恨」,當初肯冒險為前蘇聯和俄羅斯提供情報換取報酬,無非是想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現在怎麼可能忍心讓妻兒受苦受難?如果認罪,他妻子也同意繼續合作,他的家人就可以繼續領取自己55%的退休金,約合每年3.8-3.9萬美元,並且可以保留他們的房屋和3輛汽車,這樣,雖然自己將被判終身監禁,而且不得假釋和減刑,但家人至少是衣食無憂了。

美國政府認為,漢森為前蘇聯和俄羅斯提供了關於美國衛星、預警系統、針對大規模核襲擊的防衛和報復方法、通訊情報以及防禦戰略主要因素等方面的大量情報。一旦這些機密在庭審時再次泄漏,勢必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更大的威脅。因此,出於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美國政府不希望繼續對漢森進行審判,而是希望同他達成一項承認有罪的協議。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湯普森一句話最能體現美國做出這一舉動的真實動機。他說:「在做出這一決定時,我們確定:只有這樣美國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維護。這樣我們可以充分衡量漢森間諜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如果我們判決漢森死刑,我們根本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可以看出,最不能讓漢森死的也是美國政府,他們真的怕了!首先,漢森20多年的雙重間諜生涯已經不知道使美國多少「秘密」被別人「偷窺」了去,如果再公審漢森,那麼美國豈不是要「自揭隱私」了?防止國家機密被泄漏可能是美國做出這項決定的最重要原因了。其次,美國人搞不清楚漢森怎麼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他們自譽為最「滴水不漏」的情報系統中偷走這麼多有用的東西?也許從漢森被「挖出」的那一天起,美國人就已經為此困惑不已了。他們絕不能讓漢森把這個謎底帶到墳墓里去。

基於各自的利益,漢森同美國司法部達成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漢森承認有罪,並如實地同政府合作;而美國司法部則同意不判處漢森死刑。為了預防萬一,協議還規定:一旦政府認為漢森沒有履行協議,他們就可以再次起訴他,要求判處他死刑。

最終,美國聯邦法院因漢森犯有間諜罪,對他判處終身監禁並不得保釋。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