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畢重遠單槍匹馬組織重慶號巡洋艦600人起義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年3月16日       中國國防報

 
畢重遠

畢重遠單槍匹馬組織600人起義

1948年仲夏,「重慶」號載著國民黨海軍教導總隊的60餘名學員駛向香港。這些學員是1946年11月國民黨政府派至英國學習艦艇和接收艦艇的。軍艦駛進港口,一位國民黨駐港少將便來到艦上,要求水兵們作好準備,參加內戰。聽完講話,大家普遍感到不安。但有一名19歲的水兵卻另有想法:大家的迷惘和躁動對地下黨展開工作十分有利,回到國內要儘快和組織取得聯繫。

這名青年叫畢重遠,是「重慶」號上的地下黨員。早在1943年,他就在中共南京地下黨領導下從事進步學生運動,後來成為一名中共黨員。1946年黨組織讓他潛入 國民黨海軍教導總隊,並隨同其他學員去英國學習,以便將來建設自己的海軍。

「重慶」號歸國后不久,組織上找到了畢重遠。1948年9月初,南京玄武湖畔,畢重遠向組織彙報了在「重慶」號上組織起義的想法,得到了中共南京地下黨市委有關領導的支持。他們指示畢重遠:「見機行事,策動起義。」這次任務對於畢重遠來說非常艱巨,不僅要單槍匹馬在一艘有近600人的巡洋艦上組織起義,而且這艘軍艦是國民黨覬覦扭轉敗局的頭號戰艦,工作環境的險惡可想而知。

在航行中起義的計劃落空,在停泊中起義又遭到強烈反對

面對複雜的形勢,畢重遠多了一份同齡人所沒有的冷靜和沉穩。他開始腳踏實地作著一步步的鋪墊。他仔細研究了艦上的情況后,覺得如果要在艦上進行策反,唯有走「士兵路線」是最穩妥和可行的。他利用艦上的小型士兵 圖書館,將進步書刊和革命名著推薦給水兵們閱讀,在傳播革命思想的同時,也篩選出了進步分子。

戰事的發展和國民黨軍的節節敗退使得不少水兵從思想上開始動搖,軍方的嚴厲壓制和國內的民不聊生更是令全艦士兵愈發覺醒。此時,畢重遠已經開始聯繫頗具正義感的陳鴻源、幾次逃亡未遂的於家欣和渴望進步的王頤楨等人,一起謀划起義事宜;又通過爭取活動,前前後後吸收了27人,組成了「士兵解放委員會」。

為了掌握艦上的全部輕武器,以便控制住艦上的主要部位,制服可能遇到的反抗,畢重遠找到了存放全部武器的司令走廊,並與值更的好友調換了崗位,摸清了艦上武器的狀況。

1949年2月初,傳來軍艦將前往青島執行任務的風聲,畢重遠非常高興,因為倘若在航行中起義,一切啟動艦隻等事項都免了,如果自己爭取到留守司令走廊,武器獲取不成問題,順利的話,只需半夜便可將船開到已解放的煙台。

誰料天不遂人願,軍艦剛出黃浦江口,便拋錨待命。不久即有消息稱「重慶」號即將前往江陰,阻擊共軍渡江,這樣航行中起義的計劃將難以實施。畢重遠和幾位骨幹在281雷達室召集「解委會」成員,想說服大家冒險停泊起義,不料遭到剛剛加入的一位士兵的拚命反對:「如果你們一定要搞停泊起義,我就不幹了!」會議不歡而散。

形勢刻不容緩,他們作出了按計劃起義的抉擇

這次事件使畢重遠感到越是臨近起義越要謹慎從事。他一面向不可靠人員散布起義策劃終止的消息,一面制定了十分周密的具體方案。籌劃起義的其他幾位骨幹對20歲的畢重遠在謀划大事上顯示出的老練和成熟,無不感到驚訝和欽佩。

2月23日,副艦長突然離艦,前往南京海軍部。艦上議論紛紛,說是艦方已聞起義風聲。畢重遠感到情況更趨急迫,必須當機立斷,不然幾個月的準備將付之東流,部分起義分子還可能慘遭迫害。「解委會」決定在2月25日,即畢重遠值班時發動起義。

就在他們忙碌之際,突然出現了一系列有利條件:艦方決定2月25日下午2點半移動錨位,而移動錨位又必須提前發動軍艦主機和電羅經。這樣,起義時以假命令發動軍艦就不會引起懷疑了。停泊起義最令人頭疼的事基本解決了,加之較難對付的副艦長離艦,都使2月25日成為非常有利的時機。

2月24日晚,「解委會」在281室召開會議。與會人員只許進,不許出。起義者們依舊分歧嚴重。畢重遠認為,在此緊急關口,沒有時間坐而論道,有幾人願意行動就幾人行動。非常情況下的非常表決方式使這幫熱血青年及時作出了按計劃起義的抉擇。大家一致同意2月25日凌晨1時30分行動。

當時針指到1時15分之際,畢重遠發出開始起義行動的信號。大家各司其職,快速行動起來。一個多小時后,起義者控制住了「重慶」號,而這時絕大多數水兵還在睡夢之中。敢作敢為的陳鴻源更是按照「解委會」的決定,將20多顆102毫米的炮彈堆在一起,準備一旦起義失敗或是軍艦擱淺,就將軍艦引爆,決不讓它再為國民黨效力。

2月25日下午,突然發現一艘美國軍艦,全艦進入一級戰備

軍艦出吳淞口,起義者們都鬆了一口氣。到了2月25日下午,哨兵報告發現一艘美國軍艦。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畢重遠同艦長商議后決定如遇攔截,就以最高航速,邊走邊打。艦上所有的火炮和魚雷發射管一起對準了由遠而近的美國軍艦,然而美國軍艦並沒有發起攻擊。經辨認,這只是一艘運輸艦。

2月26日黎明是令人陶醉的黎明。煙台解放軍炮兵發現,國民黨軍艦有人在揮動手絹。煙台警備區作訓股長劉元興前往聯絡,在聽完畢重遠的介紹后立即將這驚人的喜訊報告給煙台市委和膠東軍區。膠東軍區又把這次光榮起義電告黨中央。此時,起義者們終於實現了最理想的目標,把這艘著名的軍艦送到了人民手中。

時任東北軍區參謀長的伍修權將軍在30多年後回憶往事道:「畢重遠同志是我黨在『重慶』艦上的一粒火種。沒有這個『星星之火』,就不會有『士兵解放委員會』,也就不會有『重慶』艦的這次起義。」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