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七」不久將升空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7-3-14 1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神七」升空:加緊研製「宇航服」

  如果說火星探測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路要走的話,和「嫦娥一號」一樣,「神七」的發射則萬事俱備,只欠「宇航服」了。據了解,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製能夠進行太空漫步的「宇航服」。

  因為航天員要出艙,所以跟「神六」相比,技術難度要大很多。氣閘艙和宇航服是必須解決的兩大問題。「沒這兩個出不了艙。」梁新剛進一步解釋說,跟前者相比,後者更為關鍵。



「由於太空處於真空裝態,出艙后要求宇航服有很高的熱控制和環境控制能力,而且還必須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保證不泄露。」

  據悉,在「神七」之後,「神八、神九、神十」等更多的飛船發射任務也正在計劃之中,今後航天飛船可能發射頻率會很快。

  當探究月球奧秘的「嫦娥計劃」以及「神舟飛船系列計劃」已為公眾耳熟能詳時,去年8月,中國另一項太空探測計劃「夸父計劃」在經過兩年沉默期后,也終於浮出水面。根據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肖佐當時接受《科學時報》透露的消息,「夸父計劃」已經進入綜合論證階段,預計在2012年實施。「夸父計劃」由三顆衛星組成,主要用來監測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影響。

  火星探測:多跟國外合作

  按照由近及遠的太空探測慣例,月球探測之後的下一步計劃將是火星。「火星是一個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活動的天體,火星也許是兩三百年以後地球移民的一個主要對象,而絕對不是月球。」歐陽自遠說。

  「最先要做的是尋找火星存在水的直接證據,以探尋火星上是否真正存在生命。」按照他的設想,在我國第二次探月之後,向火星發射火星車,以實現火星軟著陸,但實施這一計劃最早要到2010年以後。

  不過,對於火星的探測來講,一切還似乎停留在構想階段,由於火星與地球的遙遠距離,需要建設的體系比探月要龐大得多。

  「登上火星至少半年。升空、通訊都是問題。距離能不能達到那麼遠,信號能不能保障,數據怎麼傳回來,軟著落技術怎麼解決。」梁新剛對《國際先驅導報》說,這些並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

  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跟國外合作,以便借鑒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據了解,除了中俄展開火星探測合作外,歐洲也可能邀請中國加入2030年實施的「曙光」超大規模星際探索計劃,其中包括載人探測火星。

  運載火箭:15年趕上美俄

  無論是「嫦娥奔月」、火星探測,還是「神七」升空,其實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工具的幫助——火箭。承擔「嫦娥一號」發射任務的是「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目前還處於質量的調試過程中。」欒恩傑說。

  而「神七」將於2008年搭乘「長征二號F」型火箭升空。「火箭是上天的梯子,載人太空計劃的成功首先取決於火箭技術的進步。」黃春平對《國際先驅導報》強調。

  沒有推力充足的火箭,也成了影響我們宇航員登月的最大困難。欒恩傑透露說,登月需要3000噸至4000噸推力的火箭,而我們現在最高的只有600多噸。他建議中國應儘快就特大運載火箭項目立項。

  一個好消息是,中國將在未來7至8年內研製出用於發射空間站的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黃春平說,「『長征五號』將使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從9噸提高到25噸,是技術上的一次巨大進步。」

  「雖然中國與美俄火箭技術仍存15年差距,但通過努力,中國完全可以用少於15年的時間趕上美俄。」對於未來,黃春平充滿自信。

  2006年,中國政府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發展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置於重要地位。可以預見的是,太空探測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軸。

  多國為何搶著登月

  除了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之外,月球還具有巨大的軍事價值

  「探月」的大家庭又有新成員加入了。

  德國《金融時報》2月28日報道,根據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計劃,將於2012年發射一枚無人探測器,4年內完成對月球的全方位測繪,預計耗資3億到4億歐元。

  在此之前,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烏克蘭、奧地利、中國等都宣布了各自的探月計劃。按照《聯合國月球條約》「誰有能力誰先佔」的原則,一場月球爭奪大戰的發生在所難免。月球這塊大蛋糕究竟有什麼好吃呢?

  在紀念美國人登月35周年時,耐克公司專門發表文章,說現在暢銷世界的氣墊運動鞋得益於公司當年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登月靴積累的技術。其實像耐克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以「登月計劃」為例。雖然當時耗資200多億美元,但是由這項太空科研計劃產生了3000多項大專利,這些技術轉為民用后,帶動了民用技術的快速升級,最後大約每投入1美元就有4至5美元的回報。「」從月球採回的381.7公斤樣品,更是無價之寶。

  「美國目前的科技水平和軍事力量都是在『計劃』所建立的良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嫦娥一號」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

  歐陽自遠認為,將高新科技應用於民用,是美國以科技帶動經濟增長的法寶。另一位中國空間研究專家潘厚任先生也認為,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對未來經濟發展可以起到主導作用,在世界各國都備受青睞的信息產業尤其離不開太空產業。即使在全球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太空工業的年平均增長率仍達9%,其中增長最高的導航定位產業甚至達到34%。

  更重要的是,航天事業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力水平和科技實力,在政治角逐中也最具戰略意義。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mm021 發表於 2007-3-14 19:37 | 只看該作者
15年內中國航天,還不太可能離開外國「友人」的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3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7-3-15 07:24 | 只看該作者
能獲得外國「友人」的支持,也不錯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4
jvmpzh 發表於 2007-3-15 07:50 | 只看該作者
目前航天方面那麼競爭,俺只是個人推測,難有外國朋友相助了。

唯有靠祖國的精英們自力更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84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44
5
山風 發表於 2007-3-15 12:37 | 只看該作者
罈子里有些人又要心急上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82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6
浙江玉環 發表於 2007-3-15 22:31 | 只看該作者
不要展望未來
踏實現在做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