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伊戰啟示錄:美國「誤讀」時代 稱霸難如願(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3-15 1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3月15日  新華網


    3月14日,在伊拉克北部的奧賈村,兩名男子在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海珊和他兩個兒子的新建墓地擺放鮮花。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於2006年12月30日被處以絞刑。他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的遺骸於2007年3月13日被移至薩達姆的故鄉奧賈村,並被埋在其墳墓的兩側。 新華社/路透


    3月13日,美國和伊拉克士兵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南部開展的聯合軍事行動中拘留一名伊拉克男子。當天,駐伊美軍與伊拉克軍警聯合在巴格達展開安全軍事行動,以穩定巴格達的局勢。 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專稿:到3月20日,伊拉克戰爭就爆發四周年了。對嚮往和平發展的人們來說,21世紀一開始似乎突然間就發生了「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它迫使人們思考世界的前途和人類的命運。

  美國「誤讀」了時代,稱霸不得人心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最近在聽了布希總統1月10日關於伊拉克戰爭新計劃的演講后,馬上指出:「此次演講反映出對我們所處時代的嚴重誤讀。美國在伊拉克正如一股殖民勢力,但殖民時代已經結束。在後殖民時代發動殖民戰爭是自招失敗。這是布希政策的致命缺陷。」

  美國一直把自己的「國家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蘇聯瓦解、東歐劇變之後,一股狂熱的情緒席捲政界,認為歷史已經終結,當今的時代就是按美國的「理想」隨意擺布的時代,稱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正如英國《衛報》去年12月8日文章指出:「正是這種情況促使新保守主義者在上世紀90年代末完全曲解了歷史。他們認為美國在全球大肆擴張權力和影響的時代已經到來了。」所以,病根是他們既沒有認識到當今的時代精神是人民希望在和平、平等、公正的環境下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也沒有認識到世界各國情況極其複雜,絕不可能用一個所謂普世的模式來隨意加以改造。所以,伊戰的第一個教訓是美國認錯了時代。

  警惕權勢集團利用「精英班子」控制輿論左右決策

  左右布希政府的是一批人數不多但極有影響的新保守主義精英,他們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在里根政府中發揮重要作用,並自認為是搞垮蘇聯的「功臣」。他們一直埋怨政府不夠「狠」,不敢動用武力。他們認為憑藉美國的一超獨大地位完全可以隨意擺布世界。

  這批精英背後有一批資助人,他們是軍工集團和能源集團的大亨。像副總統切尼進入白宮前本人就是石油公司的領導人。這些大亨希望軍火生意興旺,希望控制石油命脈,就需要那些精英來為他們鼓噪。

  舉個例子,在右翼重鎮美國企業研究所2004年的年會上,正是在切尼介紹之下,由《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查爾斯·克勞薩默發表鼓吹獨霸的煽動性講話。他慷慨激昂地說:「1991年12月26日,蘇聯滅亡,新格局誕生。這是一個新的格局——由一個無人能抗衡、在全球每個角落具有決定影響的超級力量所主導的單極世界 …… 」

  另一個名叫戴維·弗魯姆的記者為布希起草講稿,發明了「邪惡軸心」這個詞。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1月17日的文章說:「美國目前在伊拉克遭遇的失敗,是將報紙專欄觀點轉變為外交政策的結果。」顯然,輿論導向正確是國家之福,導向不正確是國家之禍,在哪個國家都一樣,就看輿論真正掌握在誰的手裡。

  「全球社會工程」宏圖大略行不通

  美國一批狂人要按美國的模式來改造世界,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反對這種做法的尼克松和平與自由中心主任迪米特里·西梅斯把它稱之為「全球社會工程學的政策」。這詞是從「生物基因工程」這個詞借用來的。生物基因工程靠改變一些基因就可以改變一種生物,新保守主義精英希望改變一些理念和權力結構來改變一個國家。

  憑著一種所謂「理想」,自認為掌握了「真理」,於是不惜採取一切手段去追求它,其結果只會給世界帶來災難。當年拿破崙要強力推行法國大革命的「理性之光」,失敗了。勃列日涅夫輸出「革命」出兵阿富汗,失敗了。今天美國在伊拉克也失敗了。

  美國《外交》雜誌2007年1/2月號刊登了李光耀的一篇文章。他希望美國人「接受一個事實:沒有哪一個國家、宗教或意識形態可以征服整個世界,或者按照自己的形象去改造它。世界實在太多元了」。

  但如果迷信武力,以為只靠武力便可隨心所欲、恣意妄為,那就要吃大苦頭。布熱津斯基在2005年3月對法國記者說:「事實迫使美國政府中的一些成員作出痛苦反思。他們被迫逐漸認識到,『優勢地位』和『無所不能』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美國現在居於優勢地位,但並非無所不能。」

  民族宗教問題當前具有重要地位

  美國上世紀80年代左右興起一股基督教右翼勢力,或稱基督教原教旨主義。他們把聖經作為國內外政策的精神準則。

  布希在連任得克薩斯州州長的那一天,就在一個小圈子的聚會上鄭重其事地說:「我相信上帝希望我當選總統。」他當上總統后在闡述反恐戰爭時狂熱地引用「正義與邪惡」的概念,明顯帶有宗教的烙印。

  世界上的民族和宗教林林總總,生存在不同主權國家內,情況極為複雜,又都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因此並不存在一個靈丹妙方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美國祭起一面「反恐」的大旗來企圖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無異於捅了一個馬蜂窩,後患無窮。

  問題的另一面是世界上確實存在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的禍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化,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好辦法。

  李光耀最近給了美國兩點忠告:第一是學學東南亞,在越南戰爭后迅速地「變戰場為市場」,走上發展之路;第二是動員印尼、馬來西亞、波斯灣各國、埃及和約旦等地的溫和的穆斯林聯合起來共同反對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

  綜上所述,伊拉克戰爭給人的最重要的啟示是:必須認清當今時代的特點,了解民心,順應潮流,爭取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發展經濟,改善生產,保持持久和平。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危險因素是美國利用一超獨大地位企圖獨霸世界,但在一次次碰壁之後,政策將不得不有所調整。同時,新興國家實力的不斷壯大和歐洲民主社會黨力量的增強,也給世界帶來了有利的變化。

  中國不稱霸,也不同美國爭霸。此時提出構建「和諧世界」的口號適逢其時,會越來越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和擁護。當此機遇大於挑戰的時刻,中國第一要把自己的事辦好;第二要把握好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之間的度,為世界的光明前途做出應有的貢獻。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 詹得雄)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3-15 17:07 | 只看該作者

醍醐灌頂——

李光耀的一篇文章。他希望美國人「接受一個事實:沒有哪一個國家、宗教或意識形態可以征服整個世界,或者按照自己的形象去改造它。世界實在太多元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