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

[複製鏈接]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7-3-15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權力是政治老人的青春,又是政治老人延續生命的「救命稻草」。「一旦退休,過不了多久,我就會死去。一個人如果無事可做,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義?1954年12月,80歲的丘吉爾對他的醫生洛德•毛里如是說。
1951年10月,  77歲的丘吉爾再次出任保守黨政府首相、但那時他已力不從心,無法阻止大英殖民帝國的崩潰。四年後,深刻體會「大勢已去」的他辭職退休。退休后,失去權力的丘吉爾卻沒有預想中的「很快死去」,而是體面、優雅地活著,直至活到90歲高齡告別人世。   

溫斯頓•丘吉爾先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當國家需要他獻身的時候,他會站出來擔當神聖的使命;當國家不再需要他的時候,他也會站出來犧牲自己,回歸平常。雖然無奈,雖然痛苦,但他能夠做到義不容辭,毫無含糊。
   
1945年;丘吉爾和斯大林有一段精彩對話,足以說明憲政制度的優越。當時、危吉爾在一次大選中落選了、斯大林十分得意地說:「丘吉爾,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看看我,誰敢罷免我!」對此,丘吉爾不以為然地回應:「我打仗就是保衛讓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
   
「不管別人對民主政治的見解如何、對民主政治的粗糙的、散亂的基本原則有實際體驗總是好的。要培養一位政治家,最必不可少的是參加選舉鬥爭。」通過丘吉爾的這段話可以看出,他對投入選舉運動的教育意義的估價是正確的。選舉是「粗糙的和散亂的」,但選舉對民主制度、對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相互影響來說,都是必要的。民主政治是各種集團、各種力量以及各種利益之間的極其複雜的妥協過程。
   
1963年4月9日,丘吉爾在接受美國「榮譽公民」稱號時發表書面講話,回顧了自已所走過的路程,他很準確而又非常明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我曾取得過很多成就,但到頭來卻是一場空」。1965年1月初,丘吉爾因患感冒而卧床不起,15日因腦溢血而昏迷,24日逝世,享年90歲。1月30間,英國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人總有一死,這一自然規律是無法超越的。在生前,丘吉爾就很清楚很明白自己生命的各種官能正在逐漸衰弱,不但無力管理好一個國家,就是照顧好自己也很困難,因年邁辭職退休是必然面對的現實。在退休之後,丘吉爾多次強調「永遠不要放棄」,其實他所堅持不放棄的是對生命的追求,而不是對權力的無限追求。
  
邱吉爾先生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著名的演說家和作家「。青年時他著有《馬拉坎德遠征史》《河上戰爭》等,成名之後他的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6卷)、《英語民族史》(4卷)、《世界危機》(4卷)、《馬爾巴羅的生平與時代》(4卷)等。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等歷史著作和演說,他以政治家身份獲得1953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丘吉爾的名字前面從來沒有被冠以「英明」字樣,但他確實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個好名聲——這就是丘吉爾先生的所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