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注三峽大壩的軍事安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3-15 0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工程正式蓄水后,一個浩淼的「高峽平湖」出現在世人面前。三峽工程濃縮了中華民族艱辛與奮鬥的歷史,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見證,將為我國人民帶來無可估量的福祉與實惠。但是,也有人擔憂三峽工程的軍事安全問題。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不僅從古到今有不少破壩水淹敵軍的戰例,而且去年台灣軍方也曾喪心病狂地用電腦模擬炸三峽大壩。特別是當今世界並不太平,戰爭和恐怖襲擊的幽靈仍然在徘徊。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戰爭,更讓國人關注三峽大壩、大亞灣和秦山等超大型水電、核電工程的安全防禦問題。
大壩歷來是軍事打擊和恐怖襲擊的主要目標之一[
從古到今,水庫大壩都是軍事對抗中的主要打擊目標之一,也是恐怖分子破壞和要挾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且築壩壅水、破壩放水、水淹敵軍的戰例為數不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空軍曾炸潰了德國的穆爾湖水庫大壩。該水庫是德國重工業和軍事基地魯爾區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在朝鮮戰爭中,美空軍炸毀了朝鮮的水電站,使朝鮮失去部分能源供給。1996年初,馬達加斯加的反政府組織綁架了外國遊客,並威脅要炸毀水電站大壩,迫使政府釋放被捕的反政府組織成員和接受他們的條件。
據港台媒體報道,去年夏末,台灣空軍曾利用電腦模擬演練了對祖國大陸三峽大壩進行「遠程攻擊」的「戰法」。演習中,台軍派遣F -16戰鬥機群攜帶「精靈炸彈」及「小牛導彈」等空對地導彈,經過長途飛行對三峽大壩的主體建築進行攻擊。同時,台軍地對地導彈部隊利用「雄風Ⅱ」型等新型巡航導彈輔助戰機,對大壩的軍事防禦網進行攻擊。我軍軍事專家指出,此次台軍深入大陸內部攻擊目標的電腦推演,在台軍近年來的軍棋推演中尚屬首次,是台軍「境外決戰」戰略的延續。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台空軍遠程作戰能力確實有所提高,但是,台軍戰機和導彈要想突破大陸解放軍設立的數道立體防線、成功實施遠程打擊,純屬妄想。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台軍至今仍未制訂遠程攻擊作戰計劃。台軍類似的演練也只能是虛張聲勢,對於實戰根本沒有什麼意義,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日後真正攻擊三峽大壩,而是台灣民進黨當局要藉此對祖國大陸進行恐嚇,妄圖動搖祖國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但無論如何,台軍秘演攻擊三峽大壩都是一種喪心病狂的行為。
英國的哥爾特斯密斯等世界水庫大壩專家們曾指出,打擊對方的水庫設施,是國際軍事較量和國內政治較量的一種手段。在這些軍事較量和政治較量中,大壩是被對方打擊的或被對方威脅的對象,擁有大壩的一方,處於被動。威脅和打擊大壩的一方,處於主動。三峽大壩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大壩的軍事安全防禦問題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三峽大壩本身固若金湯
  據三峽工程的有關專家介紹,在三峽大壩設計時,已按照和平與備戰需求相結合、經濟合理的原則,採取了一些有利於提高大壩抗爆能力和減輕破壞程度的工程措施。三峽大壩是一座堅固的混凝土重力壩,大壩由 2689萬噸混凝土外加29萬噸鋼筋和25.5萬噸鋼材組成,壩高185米,大壩底部寬121米,壩高和壩寬都超過100米,三峽大壩是一座真正的銅牆鐵壁,能經受住常規武器的襲擊。同時,經過7次模擬核武器轟炸表明,三峽大壩能抵禦核武器的一定襲擊,因此,三峽大壩具有較強的抗戰能力。
實際上,早在1958年,三峽工程人防安全問題就已經提到議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會議決定興建三峽工程,要實現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的宏願。1959年開始規劃,考慮到戰爭因素,同時也開始了對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研究。國家成立的人防小組彙集了六十多名各方面專家,從1959年到1961年,首先進行了三峽工程抵禦常規武器襲擊的實驗,取得了大量真實可靠的實驗數據。近十多年來,僅模擬尖端武器的試驗就達兩百多次。實驗表明,因三峽大壩是混凝土大壩,壩高和壩寬都超過100米,能夠抵禦一定的常規武器的襲擊。從1964年到1972年,我國科學家曾對4座模擬大壩進行了7次核武器模擬轟炸試驗,取得了極其珍貴的數據。實驗顯示的最嚴重情況是,當大壩被100萬噸當量的核武器命中時,會產生1000米潰口。從1978年到1988年,專家又連續進行了模擬三峽潰壩試驗,研究大壩在遭受核武器襲擊后,潰壩洪水的影響範圍,以及減少損失的對策。
據三峽工程高級工程師們介紹,由於三峽能經受住常規武器的襲擊。因此,三峽大壩防禦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對付核武器的襲擊。就三峽工程本身來說,對付核武器襲擊最有效的手段,是能在短時間內將水庫從高水位降到低水位,而三峽大壩設計泄流能力很大。戰前,三峽水庫可以在5到7天內將水位降到安全位置,這樣將大大減小潰壩所造成的災害。據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中稱,「水庫人防的最有效的措施,是臨戰前降低庫水位進行運行。三峽大壩設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徑泄洪底孔,下遊河道又有較大的泄水能力。據軍事部門專家分析,現代戰爭有徵候可察。臨戰前,最長只要7天即可將壩水位下降到145米運行。此時水庫的庫容約為170億立方米,即使大壩瞬時被毀,也只是從壩址到枝城100千米河谷災情較重,枝城以下大部分水體將沿主河槽下泄,少量水體進入分洪區內。潰壩洪水可控制在沙市以上局部地區,對江漢平原、洞庭湖區和武漢地區無大影響,不會造成全流域性的災難。如將壩水位降到130米,潰壩洪水災情將更加輕微」。
另外,三峽水庫是一個少見的「河床型」水庫。據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中稱,即使滿庫容突然被炸潰,對於下游大城市威脅也不大。潰壩后,由於庫區曲折河道的阻滯,江水從庫尾流到大壩處,少說要兩天的時間。而且,從三峽到宜昌江面上有三個大的轉彎,每個轉彎處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緩衝水流。到宜昌以後,江面變寬,水流驟緩。宜昌附近有長江的幾條小支流,可以容納一部分水流。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可以阻擋一部分水流。從宜昌到荊州有長江幾條比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進入荊江分洪區后,還可通過分洪減輕中游武漢九江等大城市壓力。
據介紹,為了得到三峽工程萬一遭核武器襲擊而潰決后的水災影響範圍的準確數據,水利部門進行了多年時間的認真研究試驗,試驗表明,在大壩潰口寬度為1000 米、700米、400米三種不同情況下,在宜昌的南津關測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潰壩試驗結果表明,三峽萬一潰壩,對下游地區的破壞作用有限。
嚴密「天網」確保大壩萬無一失[ ]
興建三峽工程是黨和國家經過長達三十多年的討論和反覆論證后才決定的,對三峽大壩可能成為未來軍事打擊的重要目標早有考慮。因此,在建設大壩的同時,也構築起了一個嚴密的防禦網。雖然工程全部竣工要到2008年前後,但有關的防禦部署早在1997年前就已就緒,並仍在不斷加強。
據軍事專家分析,如果敵人對三峽大壩進行攻擊可能性較大的有四種:第一,戰略彈道導彈核攻擊:從敵國本土直接發射,只要有一顆彈頭直接擊中,就可以達到摧毀大壩的目的。如果使用一枚多彈頭分導式核彈頭,命中概率大,突防能力強。但這種手段將要承受國際的壓力和中國的核報復;第二,常規巡航導彈攻擊:需要數枚巡航導彈直接命中方能達到一定效果;第三,航空兵空襲攻擊:使用遠程轟炸機機群對大壩實施火力突擊。第四,製造爆炸:使用特種作戰分隊潛伏到三峽大壩實施破壞性爆破。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乃至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具備採用戰略核打擊手段對三峽大壩構成摧毀性威脅能力的,只有美國、俄羅斯等國。但從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核報復能力以及與有關國家的雙邊關係和相互的經濟利益等綜合因素來分析,三峽大壩遭受核打擊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剩下的三種方式實施起來更不容易。這首先要突破中國嚴密的立體防禦體系。
據港台等媒體報道,中國大陸早已為三峽大壩構建起2張主體防禦「天網」,而且它們完全是針對某些軍事強國的攻擊能力和特點而設計和部署的。如今,這個防禦系統已具備抵禦世界級軍事強國攻擊的能力。
第一張「天網」是「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它不僅能保護三峽,還能夠覆蓋包括三峽大壩在內的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的戰略要地,防禦手段主要是利用反導彈導彈在大氣層外攔截並摧毀來襲導彈。其部署不需要作專門的調整,因為,中國的反彈道導彈的部署是固定發射與機動發射相結合,陸上和海上相結合。擔負反導任務的是第二炮兵和海軍戰略潛艇部隊,使用的武器包括中國大陸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製新型反彈道導彈,這種導彈上裝有新型快速目標跟蹤雷達,具有高超音速的攔截速度,能在5分鐘內擊中目標。據稱,這種攔截彈能摧毀包括美國MX這樣先進導彈在內的各種洲際彈道導彈。為了提高該系統的作戰能力,中國大陸還在積極研製與之配套的性能更好的新型雷達,計劃在三峽周邊地區建造、部署幾部大型相控陣雷達作戰指揮系統。它可以監測和跟蹤美國潛艇從太平洋發射的「三叉戟」導彈。為提高雷達生存能力,同時還要積極研製機動式的相控陣雷達。
第二張「天網」是「大氣層內的立體攔截體系」,是防禦體系的關鍵,因為中國目前的防禦能力在大氣層以內較有優勢。大氣層以內的防禦體系分高、中、低三層,分別是2000米以上空間,2000米?500米空域及500米以下空域。擔負防禦任務的主要力量是第二炮兵、空軍航空兵、空軍地面防空部隊及陸軍防空部隊。組成防禦的主要兵器大致有:地空攔截導彈,殲-7、殲-8、蘇-27及蘇- 30等作戰飛機,單兵對空導彈、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等。組成第二張「天網」的作戰人員和武器裝備基本原則是以三峽大壩為圓心,從裡到外按陸軍防空部隊、空軍防空部隊、第二炮兵部隊、空軍航空兵的循序進行疏散配置。其任務分配是:高中空由第二炮兵和航空兵主要負責,中低空由空軍、陸軍的防空部隊負責。港台媒體還稱,中國大陸已在大陸西部地區部署了百枚陸基常規攔截導彈。為使防禦體系反應更靈敏,並有效地發揮作用,中國在構建「天網」的同時,還構建了與這相配套的預警指揮中樞———C3I系統。[ ]
綜上所述,三峽大壩周邊構建一整套極為嚴密的防禦系統,可確保大壩固若金湯。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7-3-15 03:50 | 只看該作者
如果台灣這幫孫子敢炸三峽大壩,那台灣島上還能有什麼活物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3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7
3
soccerstar 發表於 2007-3-15 07:01 | 只看該作者
台灣距三峽1300公里左右。它的F16或者幻影都沒有這麼長的作戰半徑,這也是灣灣想買加油機的原因。可問題是,加油機部署在什麼地方執行空中加油任務嗎?要想提高航程,則必須在航線中間進行加油作業,難道PLA會讓灣灣們在福建,江西,湖北上空執行空中加油作業?
這都還沒算PLA的防空網路。灣灣說炸三峽,不過是給毒民打氣,沒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4
xwsxws 發表於 2007-3-15 09:13 | 只看該作者
那將是場災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