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使用搜索引擎時注意保護自己隱私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7-3-15 0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在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時候都聽說過一句諺語,「在網際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網際網路的匿名性保護了用戶的信息和網路使用安全,然而我們也常常能在各種媒體裡面了解到發生在網際網路上的侵犯隱私的惡性事件。當前對用戶的隱私威脅最大的不是用於跟蹤用戶的Cookie、間諜軟體和用戶瀏覽行為分析網站,而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搜索引擎。大部分搜索引擎在用戶使用其服務時,都會記錄用戶的IP地址、搜索的關鍵詞、從搜索結果中跳轉到哪個網站等信息,通過數據挖掘等技術,搜索服務商可以從這些信息中獲得用戶的身份、用戶的愛好以及在網上的行為等隱私信息,並可能使用這些隱私信息進行商業活動。

  因為存在隱私威脅而放棄搜索引擎既不現實也不明智,搜索引擎在我們的網路活動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那如何保護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服務時的隱私?筆者整理了一些經過實踐的經驗,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可以根據情況選用:

  一、 不要登陸到搜索引擎或者搜索引擎提供的工具

  現在許多搜索引擎提供了個性化的搜索服務,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但同時也留下了侵犯用戶隱私的隱患。用戶登入在搜索引擎上註冊的賬戶后,搜索引擎可以更容易的根據用戶的註冊信息對用戶的搜索記錄和搜索行為進行跟蹤,並按照這些收集到的用戶資料形成用戶的網路活動檔案。建議用戶在單純使用搜索引擎時,不要登陸到搜索引擎的賬戶服務中,如果要使用搜索服務商提供的其他服務時,比如在使用Google提供的Gmail服務,不要同時使用Google進行搜索。

  如果是使用同時使用多瀏覽器的用戶,還可以使用稍微麻煩一點的方法:一個瀏覽器用來登陸搜索引擎賬戶來使用搜索服務商的其他服務,另外一個瀏覽器只用來使用搜索引擎的搜索服務。如果是Firefox的用戶,還可以使用Firefox的個人檔案(Profile)功能來達到分離使用搜索服務商的服務的目的,具體方法是使用Firefox.exe –ProfileManager 來啟動Firefox的檔案管理器,然後創建和使用多個Profile來保證可以分離使用搜索服務商提供的服務

  二、 阻止Google對隱私信息的收集

  Google是用戶使用範圍最廣的搜索引擎,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對使用Google進行搜索時的隱私保護進行更多關注。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在使用Google前先清空機器上保存的Cookie文件,但由於Cookie還保存了用戶在其他網站的有用信息,這個方法的可行性並不太強。更簡單的方法是通過設置瀏覽器來阻止Google對Cookie的訪問。

  使用IE瀏覽器的用戶可以在工具菜單 -> Internet選項 ->隱私標籤頁裡面找到一個叫做「站點」的按鈕,選中后把www.google.com 添加到Cookie的拒絕列表中,確定退出。

  使用Firefox瀏覽器的用戶可以在工具菜單 -> 選項 ->隱私 的「接受站點的Cookie」選項旁邊的「例外」中,將www.google.com加入到阻止列表。

  用戶這樣設置瀏覽器后,在使用Google的搜索服務時,Google站點就不能在用戶的機器上保存Cookie,也就不能通過Cookie跟蹤用戶的搜索記錄。不過要注意一點,因為這樣阻止了Google站點的Cookie,因此Google提供的Gmail等其他服務同樣也無法使用。

  用戶在使用Google提供的RSS閱讀器Google Reader、或者Google討論組時,用戶也需要登入自己的Google賬戶,因此,Google也會通過這些途徑收集用戶對新聞、討論話題的愛好等信息,用戶使用這些服務時應留意。

  三、 定期更換IP地址

  搜索服務商還會根據用戶搜索時的連接IP,結合用戶的搜索內容來組織收集到的用戶信息,通過定期更換IP地址的方法即可解決這個問題。使用xDSL撥號接入的用戶,只需要定期斷開並重新撥號,就可以更換連接的IP地址。對於使用靜態IP的個人或組織用戶,可以考慮使用Tor、VPN等加密連接工具,或者選擇網際網路上的公開代理伺服器。

  四、 使用不保存用戶信息的搜索引擎

  用戶在進行一般信息的搜索時,還可以使用不保存用戶搜索相關信息的搜索引擎,Ixquick 搜索引擎(www.ixquick.com)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有中文版本,對中文網站支持還不錯。它承諾在48小時內刪除用戶搜索的所有痕迹,因此用戶不用擔心自己的搜索信息被用於其他用途。

  五、 不要在搜索關鍵詞中包含自己的個人信息

  絕大部分用戶都搜索過自己的名字、個人信息等,想看看在網際網路上能找到什麼有關自己的信息——但是從保護隱私信息的角度來說,這是很有害的:首先,搜索引擎可以很容易的通過用戶所包含在搜索關鍵字裡面的姓名等個人信息來組織成用戶的網路活動檔案,如果是用戶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敏感信息時,還會給不法分子使用社會工程學進行欺詐提供了可乘之機。

  因此,用戶請勿在使用搜索引擎時,在搜索關鍵詞中包括自己的個人信息。

  六、 搜索敏感信息時使用公共無線接入服務或代理伺服器

  如果用戶需要使用搜索引擎進行敏感信息的搜索,建議用戶通過公共場所的無線接入服務(Hot spot)或者使用公開的代理伺服器進行,而不應該在家裡或工作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止搜索引擎保存並利用用戶所搜索的敏感信息和用戶的接入地址等應該保密的信息。要注意的是,使用公共無線接入服務或代理伺服器時,要確定不需要進行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的登陸操作。

  七、 不要使用你的ISP提供的搜索服務

  通常用戶的網際網路接入提供商(ISP)會給用戶提供一系列的網際網路相關服務,比如Email、文件下載、搜索等。因為ISP保存有用戶的註冊信息、登陸的IP等,ISP結合用戶的搜索內容即可跟蹤用戶的網路活動,因此筆者建議用戶不要使用ISP所提供的搜索服務進行信息搜索,按照上述的建議使用公開的搜索服務即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4: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