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獨一無二的「中國式」崛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3-15 16: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中國經濟
來說,過去的十年是非常奇怪的十年。這還是一種相當保守的說法。從硬著陸到經濟嚴重過熱再到降溫,從銷售廉價的低端產品轉為向高端市場進軍,中國的神秘崛起——它也常常充滿矛盾——激起了世界各國分析家的想像。
崛起過程獨一無二
    中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前五年裡經歷了高速增長、誠然,大陸經濟高速增長背後的很多因素和三十年前亞洲「小虎」的迅速崛起有些相似。但今天的大多數觀察家對往昔亞洲經濟的迅猛發展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回憶。
    不管怎樣,中國的經濟發展自有其獨特之處。讓我們來看看下列趨勢:
1.經濟發展大起大落
    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連串大起大落,這在亞洲國家中是獨一無二的。其經濟發展道路婉蜒曲折,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高速發展走向1988-1989年的明顯衰退,之後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泡沫中恢復經濟增長勢頭,GDP(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接近15%,到1995年後經濟再次下滑,走向硬著陸。簡而言之,中國的經濟發展就像是坐上了「過山車」,總處在大起大落中。
2.農村發展滯后
    中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個特色是農村和城市反差巨大,在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卻相對停滯。從1995年到2003年,由於食品價格下跌,地方政府對農民徵收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幾乎沒有任何增長。這也使大多數投資流向東部沿海地區,令農村經濟更加落後。
3.廉價勞動力資源取之不竭
    因為農民收入少、
農村地區又有大量過剩的年輕勞動力,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享用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也因此獲得巨大發展。這十年來,農村廉價勞動力的工資幾乎一成不變,那意味著中國製造商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大幅增長,同時卻沒有過多的通脹壓力。
4.通貨緊縮
    一般說來,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也會有高通貨膨脹問題——但中國是個例外。雖然中國的GDP年實際增長率接近9%,但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本世紀初,國內物價實際上是在下跌。這也從銀根緊縮、農村移民工資減少、工業生產能力過剩等各個方面反映出來。
5.「中國製造」無所不在
    中國不僅接管了全球輕工業市場(如玩具和紡織品等),還迅速在電子產品製造領域內確立起優勢地位。此外,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大陸搖身一變,突然以重工業原料和設備凈出口國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簡而言之,目前中國的低成本生產幾乎涉足每一種商品,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公然違反比較優勢定律。
6.貿易順差巨大
    在過去20年裡,中國的國際收支從未出現過嚴重失衡——直到兩年前,貿易順差急速上升,一躍至歷史最高紀錄。進入2007年,大陸的經常賬戶盈餘佔GDP 比率已經超過10%,以國際標準來衡量,這個比率可謂非常高,對一個頗具規模的大陸型經濟來說也是聞所未聞的。這對人民幣造成相當大的壓力,也使中國的國際關係日趨緊張。
7.人民幣匯率引起全球關注
    在中國貿易順差不斷攀升、國內製造商市場佔有率普遍增加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巳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一些人認為,人民幣匯率是所有問題的根源。美國財政部、美國國會、歐洲央行、G7(七國集團)工作組和其他大多數國際論壇都極為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並對如何放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展開激烈辯論。
8.大陸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全球關注
    鑒於上述各點,幾乎所有觀察家都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失常」。多數人的共識是,這種不平衡已經發展到必須通過外界干涉才能解決的地步。因此,在如何解決大陸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上,全球政策和學術界欣起了一場激烈辯論。
未來發展趨向平穩
    以上幾點描述了過去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徵,但本人認為這些並不適用於將來。事實上,即使沒有外力干涉,這些趨勢最終也會消失——當然不是明天。但今後兩到三年將是中國重返「真實世界」的關鍵過渡期。
1.經濟發展趨於平穩
    私有化進程、解放市場和更好的宏觀政策能力已經使大陸經濟不再像過去那樣反覆多變。隨著當前新增的剩餘生產能力逐漸減少,可以預計在2010年前中國將保持8.5%至9%的穩定經濟增長。
2.農民工收入增加
    過去10年來廉價勞動力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情況已經不再。如今中國輕工業製造商面臨的一個最緊迫的問題是缺少勞動力。這並不是指缺少工人,隨著超過 1億的農民工已經放棄農耕到城裡打工,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壓力不斷增加,中國經濟缺少的是年富力強、單身的工人。因此,農民工工資正在迅速上漲——大陸出口商也不得不相應提高產品價格。
3.振興農村
    近幾年來農村收入逐漸提高,一方面是因為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匯款增加,更主要的是通過結構調整,食品價格有所上升,以及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的支持。事實上,多年來農民收入一直停滯不前,但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城市居民。在新的發展和投資戰略下,振興農村將成為最激動人心的中期目標之一。
4.通貨膨脹再現
    在今後幾年內,食品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和剩餘生產能力的逐步減少都會導致更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我們相信,作為全球經濟中的一股通貨緊縮力量,中國扮演的這一角色將走到盡頭。
5.製造業優勢地位消失
    就目前而言,大陸似乎在製造業的各個領域內都顯示出超強競爭力。但這種局勢不會持續太久。成本上升會使大陸生產低端產品的競爭優勢不斷減少,同時也抑制了市場對此類產品的強勁需求;此外,工業生產能力擴張速度放慢,將使重工業產品重新回到國內市場。可以預計中國製造商在這兩個市場上的佔有率將開始出現下滑。
6.實現貿易平衡
    在今後兩年內,中國的貿易順差將達到頂峰,然後逐漸減少。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口工業原料和設備再次興起,對自然資源及農產品的強勁需求不減。人民幣升值也是—個原因——但最多只能算是次要因素。
7.人民幣升值壓力消失
    假如在今後的兩年多時間裡,貿易順差減少、資本賬戶開放和國家引導的資本外流能為央行干預解圍,那麼人民幣匯率問題就不再成為眾矢之的。要求人民市進一步升值的壓力將消失——其他國家指責中國操縱貨幣的呼聲也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8.平衡經濟發展
    當前的共識是中國必須採取緊急措施,促進消費和減少家庭儲蓄,只有這樣才能使經濟走上均衡發展的道路,避免投資過度。
    這些是長期內要優先考慮的問題,但它們並不能解決短期內的經濟發展不平衡。要解決短期內的不平衡問題,中國必須對生產能力過剩的產業加以整頓,減少企業儲蓄。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這個過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