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時報 危險的帝國更替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3-14 2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球權力體系即將發
生的變化是現在市場上最重要的話題之一。由於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巨大的消費能力,新興市場正從中國的崛起中獲益。
  然而,世界秩序的變化是一個微妙的問題。崛起的大國不願承擔與它們的霸主地位相伴而生的責任,例如保障全球安全、調解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分歧、干涉與本國利益無關的衝突。與此同時,即將沒落的霸權國家又不願放棄曾經擁有的特權。這種雙方都不情願的態度造成了國際局勢的緊張和混亂。回顧上一次的權力體系變化可以令人看清未來的轉變。
  19世紀末期,大英帝國的力量達到了巔峰。然而,在南非的布爾戰爭讓英國看到了其軍事力量的局限性。
  就像目前的伊拉克衝突一樣,與布爾人的戰爭也被媒體吹得天花亂墜,而且最初也得到了人們的支持。然而,隨著衝突逐步惡化,並最終變成游擊戰爭,讓無辜的平民遭受種種暴行,人們對戰爭的支持度開始下降。布爾戰爭暴露了英國的弱點,而德國等野心勃勃的國家決定檢驗這個衰落霸主的實力,於是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與此同時,美國內戰的結束使得這個大陸巨人走上了一條工業化之路,並最終使美國成為一個全球大國。然而,美國過於關注國內事務,如向西部擴張和吸收新移民,因而無暇顧及西半球以外的事務。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戰中美國一直不願表態,直到戰爭
的結局幾乎已經很明顯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1919年美國拒絕批准國際聯盟。這就是為什麼1929年的股票市場暴跌后,美國採取了自私自利的舉動,通過實行《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和讓美元大幅度貶值,將一次周期性的經濟衰退變成了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
  然而,1939年歐洲爆發了一場新的戰爭,而有利可圖的亞洲市場也被日本奪走,這最終讓美國意識到,沒有其他人可以維護世界秩序。因此,在二戰結束后,美國建立了一套多邊機構,其中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約、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為確保國際安全、金融穩定和貿易提供一套公共機構框架。
  不幸的是,現在世界發現自己又走到了一個轉折點。美國在伊拉克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而委內瑞拉、伊朗和朝鮮則開始挑戰美國的權威。
  與此同時,中國正高度關注國內問題,不想操心國際事務。它需要為3億農民工找到工作;它需要找到一個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政治體制;而且它需要確保自己獲得工業發展所需的原材料。
  目前的問題是,除非中國在維護世界穩定上承擔更多的責任,否則全球經濟體系就可能崩潰。上周,我們看到了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重要性。
  中東的武力炫耀一天比一天緊張激烈,而且發生核交火的可能越來越大。上一次,當一個崛起的大國不願意承擔它的責任時,人類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全球性的大蕭條,讓我們希望這一回歷史不再重演。(作者:沃爾特·莫拉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