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謝雨欣出"包養"自傳 多數出版社稱會拒絕(圖)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3-11 1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謝雨欣最近吸引了不少媒體關注的目光,因為她要出書,把自己被外界傳言的「包養」事件說清楚。這一新聞在讀者和出版界引起不小的反響:讀者中有人質疑她沒有羞恥感,但也有表揚她勇氣可嘉;在出版圈,有人認為如果只講「包養」經歷,這樣的書則沒什麼出版價值。


讀者對待謝雨欣出書此事態度不一
  謝雨欣:寫被「包養」自傳
  2006年年初,一則報道將歌手謝雨欣推到了風口浪尖,報道中指出化名為潘順寶的逃犯沈俊林,從1996年開始和當時還只是在酒吧唱歌的謝雨欣(原名劉曉梅)同居,並出巨資讓她以《將愛情進行到底》這首歌一舉成名。
  日前,謝雨欣在參加某節目時,不僅坦率地承認她對潘順寶的感激之情,同時還透露即將出版新書,書中將自曝當時的真實故事。回憶當年,謝雨欣說:「他對我和我的女兒都好,認識這個男人時並不知道他就是逃犯。」同時,謝雨欣也不否認潘順寶對她事業的幫助。
  她在接受採訪時還表示,所謂的「包養事件」將是書的主體內容,「沒有什麼好隱瞞的,讓大家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的經歷在很多人看來,符合了他們的獵奇心理,有逃犯、有所謂的「包養」生活。」
    讀者:嘩眾取寵還是勇氣可嘉?
  這一消息傳出后,引起一些讀者的反感。在一篇名為《女明星撰寫被「包養」自傳很榮耀?》的文章中寫道:「被逃犯「包養」,曝光了,反成了一種榮耀,成了一種值得大肆炒作的資本,且要出書,還要拍成電影供大眾欣賞。人有千百,形形色色,但無論如何,人固有的羞恥感還是應該有的。可這種炫耀式的自傳到底在炫耀什麼?」他認為,謝雨欣此舉與網上一篇很火的帖子《我在深圳當二奶》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多了一種炒作的噱頭,多了一種嘩眾取寵的笑料而已。」由於謝雨欣出書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主意,甚至有讀者「勸」他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要參與這種事情當中。
  但也有少數讀者對謝雨欣的行為給予了支持,一篇文章中稱,「在很多人看來,和一個有錢人在一起,就是「包養」,但不可否認,就算這樣的相處事件中,肯定也會有一些感情真摯的。」作者對謝雨欣敢於公開的勇氣給予了讚揚。
  
  出版社:只講「包養」肯定不行
  這樣的圖書出版界是否會感興趣呢?記者昨天對將近10家出版社和書商進行了採訪,多數出版社對這本書是拒絕的態度,而書商多數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一家出版社的編輯告訴記者,這樣的書肯定會有市場,但他們不會出版。「總還是要講究一些品位的,擔心這種書對我們出版社的形象會有影響。」還有出版社編輯表示,要看了稿子才能確定,但如果書中主要講「包養」的經歷肯定不行。與出版社不同,記者採訪的三位書商都表示不會拒絕。一位書商說:「從文化上講這種書幾乎沒有價值,但不能否認從經濟利益來說會吸引相當一部分人去買。」
  有媒體報道長江文藝出版社有意出版這本書,但該社負責人金麗紅表示,這種說法不準確。「去年謝雨欣拿稿子找過我們,可稿子不成,我們對稿子做出了指導,後來就沒什麼聯繫了。」由於沒看到最終的稿子,她表示不能確定是否會出這本書,但她強調,用「包養」兩個字概括全書不客觀,「我看過初稿,還是有一些真情在裡面。」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沙發
sea6340 發表於 2007-3-12 10:58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更多人估計都是「冷眼旁觀」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