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事:中歐俄警告美國的二奶日本通通閉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3-9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安倍:日本發展核武裝是不能考慮的


  【東京消息】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日在東京表示,日本不會走核武裝道路。安倍是當天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回答議員提問時作上述表示的。與此同時,安倍認為日本有必要制定永久性的海外派兵法。

  「無核三原則」,即日本承諾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 在談到「無核三原則」時,安倍說,日本發展核武裝是不能考慮的,日本是唯一的原子彈爆炸受害國,日本有推進核裁軍的義務。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安倍今天給出的這份「核態度」,為我們及時提供了一個新聞素材,這樣,藉助它,針對昨天一個沒有討論完的話題,時事評論員們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展開。


●在昨天「朝核問題專題」,我們再次強調了這樣幾個觀點

  為了更好地進行後續討論,我們想對昨天的東亞部分做個簡單的「回放」。

  在昨天的東亞部分,在朝核問題專題,我們再次強調了這樣幾個觀點:

   第一,我們從來就沒有將「兩核」分開,而是從來都將其視之為一付翹翹板的兩端。其中,伊核問題是事關全球格局定位的,事關「中歐俄美」全球角色「重定位」 的,或者說是事關美國角色最終定位;而朝核問題則是事關東亞格局、西太洋格局重定位的,或者說是事關中美戰略關係定位,事關日本的戰略角色最終定位。

  第二,由於朝核問題則是事關東亞格局、西太洋格局重定位的,或者說是事關中美戰略關係定位,事關日本的戰略角色最終定位,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完全可以這樣講,朝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中,一定包含有「確定日本角色」的內容,儘管不一定寫得那樣明白。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成文」,由「中俄美」共同談出一個「東北亞安全框架」。

   第三,作為「伊核」六方會談的「核心成員」,在「朝核」問題上,只要「中美俄」能夠談得好,那麼,在「共同的東北亞利益」下,與日本都有領土問題的「三核大國」(中俄與日有領土爭端,美國與日本有駐軍問題),儘管有太多的戰略衝突,但也很容易談出一個比現行東亞雅爾塔框架還要嚴實的「東北亞安全框架」來,從而將「不僅不肯徹底反省其侵略歷史、反而時刻在尋找、甚至在製造機會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日本,始終當作一隻經濟動物、牢牢地鎖在裡面。


●出於對「上述命運」的懼怕,安倍做了兩件事,企圖將強勢外交儘快推進一個「良性循環」


  第四,正是出於對「上述命運」的懼怕,骨子裡比小泉更加右傾的安倍,做了兩件事:

  其一,繼承小泉的「外交調嘗試」,通過首訪北京、拿到中日關係,在中日關係「回來了」的基礎上,正式「開玩」所謂的強勢外交;

   其二,安倍通過一系列事情(首訪北京、緩解中日關係;再拋北方四島與俄平分論調,緩解日俄關係;再訪歐洲、向歐盟靠攏,首訪北約總部,就是不同意向阿富汗增兵;始終沒有去美國、沒有去「美日」軍事同盟「總部」,並讓手下一再攻擊美國伊拉克政策,與華盛頓的、「與全世界做對的」伊拉克政策保持距離),從而進行兩面、甚至三面、四面下注,一方面意在大國面前拉抬自我價值,一方面也想「藉此」去激化「中歐俄美」、特別是中美間戰略矛盾,從而在更高層次玩強勢外交,企圖將自己旨在「讓日本參與制定世界規則」的「強勢外交」、儘快推進一個「良性循環」;


●安倍的這一套,顯然遭到華盛頓的率先反擊,華盛頓重新回到「919共同聲明」的基本面


然而,安倍的這一套,顯然遭到華盛頓的率先反擊,真實的情況就是,在中東局勢逼迫下的布希政府、寧可自煽耳光,重新回到「919共同聲明」的基本面,願意在放棄那一「金融技術」,令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出現「可喜的局面」,就是對日本保守勢力「最嚴重的警告」。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華盛頓發出這一嚴重警告的背景「非常複雜」,根據我們的觀察,中美在這個問題上是有「某種默契」的。

對這一話題,我們將在下面的討論中繼續展開。


●日本人在警告美國人:不要逼它支持伊拉克新政,除非讓「美日軍事同盟」升格為「日美全球同盟」


眾所周知,受到華盛頓壓力的日本,其第一反應就是讓李登輝進行「第二次自我解讀」、聲稱「我不是台獨」,從而將「支持兩岸互通有無」作為向北京喊話的信號。日本的意圖就是:

第一,日本人在警告美國人:不要逼它支持伊拉克新政,除非讓「美日軍事同盟」升格為「日美全球同盟」、讓日本立刻參與全球規則制定,否則,對有心玩強勢外交的安倍政府而言,那是一個與世界為敵、與「中歐俄」、伊斯蘭世界、阿拉伯國家全面為敵的「死路」、這是日本大國之夢必須擔心的。顯然,沒有中日關係、就已經令美日關係極端不正常、不公平;試想,如果得罪全世界,日本還能做、還有基礎做那個「參與制定世界規則」的迷夢嗎?

這就是說,要日本支持伊拉克新政策可以,美國得拿出足夠的籌碼,將日本徹底放出來,而這,正是中俄玩東北亞核競賽牌的牌理,華盛頓能答應嗎?如果拿不出,就不要苦苦相逼,否則,既然「大台獨」李登輝都能夠支持「兩岸交流」,那麼,誰又敢說日本絕不可能支持「東亞經濟一體化」呢?


●向北京喊話的日本、也在警告北京


第二,在第一條的基礎上,在明知美國人不可能答應的基礎上,安倍政府也在「暗示」北京,暗示對東亞經濟一體化非常在意的北京,「明示」自己所受到的「內外壓力」是多麼巨大,從而「警告」北京不要用中國國家首腦訪日的問題,「逼」國內政治根基已經出現不穩的安倍「不得參拜靖國神社」;不要報復它在「美日台」軍事同盟的問題上、對美國做出的所謂「讓步」。

否則,「歷史性首訪」北京的安倍政府,很可能因為支撐不住而提前倒下、或者「被迫回歸」小泉路線。


●對北京的「暗示」,對華盛頓的「警告」,本質上都有一種將「強勢外交」納入「良性循環」的陰謀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安倍政府通過李登輝「反水」對北京的「暗示」,對華盛頓的「警告」,本質上都有一種將「強勢外交」納入「良性循環」的陰謀,試想,如果北京、或者華盛頓中的任何一方讓步,或者對日本的「可能性選擇」表示出哪怕是一絲的理解,那麼,安倍政府就會將這一絲理解無限利用,去倒逼另一方,用「回報讓步的一方」、去倒逼「拒絕讓步的一方」,如此循環,環環相扣。

●日本人的「第一個擔心」是日本人自已的問題


站在「中美」決策層的角度看問題,日本人的「第一個擔心」是日本人自已的問題,做什麼選擇就得承擔什麼後果,這不是可以拿來威脅它人的?至於日本選擇之後的後果是什麼?中國、或者美國能給你什麼?這些都是后話,在中美看來,日本需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訴苦,而是必須根據自己的長遠戰略取向,先做選擇、而且是明確的選擇。


按美國人在台灣問題上的兩種流行說法,就是「反對」、或者是「不支持」美國的伊拉克政策。

顯然,具體在中東問題上,華盛頓「只要」前者,中國能聽到後者就很滿意;俄羅斯,歐盟也可以滿意。

而在東亞問題上,特別是台灣問題上,不得以任何借口參拜靖國神社,不得以任何借口效法美國、以種種「較之前更加直接的方式」向台獨提供軍事支持,從而令一個大大提升的「美日台軍事同盟」、以涵蓋朝鮮半島、台灣海峽的形式,牽制「中俄」的戰略資源,從而去支撐美國的伊拉克新政,伊核政策,以至整個中東政策。



●日本人的「第二個擔心」也是日本人自已的問題

站在「中美」決策層的角度看問題,日本人的「第二個擔心」也是日本人自已的問題,而且是安倍政府的「黃梁美夢」。

也正因如此,中美這兩個大玩家,一個讓東方紅二號去釣魚島做「海調」,一個寧可回到「919共同聲明」的基本面,擺出一種願意與中俄「量化」「919共同聲明」的姿態。




●大家都是老中醫,別給我來這個「偏方」!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中美的動作都是一個目的,就是在兩個層面上「公開警告」安倍政府:


第一,大家都是老中醫,別給我來這個「偏方」!

第二,明確警告安倍政府:現在就亮明自己的長遠戰略取向,並做出選擇,一旦選擇就必須接受相應後果。對已經在中東有如熱鍋上螞蟻一般的華盛頓而言,必須立刻給出態度;



●沒有足夠的實力,就不要玩弄那個意在「N面下注、四處騰挪」、盡開空頭支票的「強勢外交」


對在中東已經掌握主動權的「中歐俄」而言,如果日本不願意做出選擇,那麼,至少在中歐俄共同關注的伊拉克問題上,伊核問題上,阿富汗問題上;在中國特別關注的台灣問題上,通通「閉嘴」!一句話,沒有足夠的實力,就不要玩弄那個意在「N面下注、四處騰挪」、盡開空頭支票的「強勢外交」。要知道,僅僅是「罵」兩句美國的伊拉克政策,根本就解決不了「態度問題」。




●在伊核最終解決方案成型之前,朝核「絕不會」提前出現「最終解決方案」


  東方評論員認為,相對而言,伊核問題更加重要,更具決定性,也如我們之前一再強調的,在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沒有成型之前,朝核問題是「絕不會」提前出現「最終解決方案」的。

  在我們的評估中,就算朝核六方會談最終談出了這樣一份朝核方案,被人為地貼上了「正式解決方案」標籤,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枚「標籤」絕對不是「防偽」的。



●在關鍵時刻,舉報「標籤」有問題的,極可能是俄羅斯人


  我們說它「絕非防偽」是有根據的:根據我們的觀察,一方面是「有人」企圖「封裝」朝核問題,以便騰出精力應付中東、中亞局面;而另一方面,「也有人」願意順勢而為,但一定會在「封裝」的框架上預留「暗門」;

在這裡,東方評論員想再次強調一點,對此輪朝核六方會談一直持「不樂觀」態度、且對朝鮮80億美元債務、顛來倒去,卻始終在「曲不離口」的俄羅斯,就是中俄、或者加上朝鮮,為想集中精力於中東的美國精心兜售的、意在「封裝」朝核問題的「框架」上、預留的一扇「暗門」。

這就是說,在大國角力的關鍵時刻,舉報「標籤」有問題的,極可能是俄羅斯。



●中歐俄羅斯需要通過「這一回合」,明確警告美國的「二奶」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美國的「大奶」、美國另一個重要盟友--英國,都在對華盛頓的伊拉克新政「心猿意馬」的情況下,中歐俄也需要通過「這一回合」,明確警告美國的「二奶」---玩「強勢外交」、幾面下注、企圖將強勢外交推入「良性循環」的日本人:要麼早做選擇、要麼徹底閉嘴!否則就得承擔後果。


顯然,在華盛頓而言,日本的正確選擇就是公開支持布希的伊拉克新政、即刻參與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而對北京而言,日本的正確選擇就是「不得找借口」參拜靖國神社、不得在台灣問題上效法美國、以種種「較之前更加直接的方式」向台獨提供軍事支持。至於「是否」公開支持美國伊拉克新政,「北京的東亞政策」不想過問,但這又是「中國的中東政策」、歐洲、俄羅斯的中東政策需要負責的事情。

也就是說,在「是否公開支持」美國中東政策的問題上,「伊核問題」之「中歐俄」,也在盯著日本,警示「美國重壓之下的日本」要小心說話!



●此次朝核六方會談的任何成果,不論它有多麼地漂亮,最後都可能「因種種原因」而成為一紙空文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目前而言,迫切需要日本公開表態的,是開始拿歷史問題敲打日本的華盛頓。嚴陣以待、也開始拿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公開警告」安倍政府「小心點兒」是北京。在旁邊,拿眼睛死命盯著日本的,是歐盟與俄羅斯。

  這也就是說,一旦玩強勢外交剛玩出點兒「成就感」的安倍政府,一旦承受不了「中俄歐美」的各自重壓,做出明確選擇,那麼,只要伊核問題進一步激化,只要中東和平進程無法取得進一步進展,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朝核六方會談的任何成果,不論它有多麼地漂亮,不論它看起來是多麼地皆大歡喜,最後都可能「因種種原因」而成為一紙空文。


●「間接破壞」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可能談出的成果」、也就成了日本人的當務之急


  顯然,對日本而言,由於此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談的「919共同聲明」的「量化」問題,哪怕是一小步,它也是在朝「最終將徹底確定日本戰略角色」的「朝核最終解決方案」前行,因此,在「中歐俄美」的共同壓力下,如何讓眼睛都盯著中東的「四方」矛盾激化、從而「間接破壞」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可能談出的成果」、也就成了當務之急。


●日本的兩難


同樣,一旦日本做出明確選擇,那麼,不論安倍政府的強勢外交成果多麼輝煌,其「意欲」將強勢外交推入「良性循環」的企圖心、也立馬成為一隻幻滅的肥皂泡。


顯然,捅破這隻肥皂泡,也就成了「中歐俄美」都很容易想到的、使勁報復「日本選擇」的方法。



●華盛頓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這一點


對「中俄」而言,一旦安倍的強勢外交就此破產,那麼,重回「小泉路線」也就成了日本現實選擇中的「一種」。

非常清楚,華盛頓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這一點、之後,失去了中日關係、失去了強勢外交環境的日本,也就很容易被「摁」出一個對美國伊拉克新政策、美國伊核政策、美國的台海政策的「支持態度」來。


●正在盡一切手段試圖及早捅破這隻肥皂泡的、全面對日本施加壓力的,正是華盛頓


不難看出,安倍「玩」強勢外交,受傷最深的是美國保守勢力,因此,目前,正在盡一切手段試圖及早捅破這隻肥皂泡的、全面對日本施加壓力的,正是華盛頓。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強勢外交」不過是日本大國夢的一個「變種」,其「本性」仍然是如何讓日本快速成為軍事大國、政治大國,因此,華盛頓的言行舉止,目的就在於、瞄準日本這不變的本性,利用朝核六方的「可能成果」、將害怕「被中美俄徹底定型」的日本,重新逼回「對美一邊倒」,在日本身上「摁」出一個對美國伊拉克新政策、美國伊核政策、美國的台海政策的「支持態度」來。



●將日本重新逼回「對美一邊倒」的可能性是有的,可問題是,東北亞核競賽牌必將被「中俄」再次打出


  也不難看出,華盛頓利用朝核六方會談的「進展」、將日本重新逼回「對美一邊倒」的可能性是有的,可問題是,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那麼,東北亞核競賽牌必將被 「中俄」再次打出,離開了「中俄」軍事保護、經濟支持、就「什麼也不是」的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對日本進行更直接的導彈試射,甚至是核導彈試射,也就成了現實選擇中的「一種」。


●懼怕美國更加嚴密控制的日本保守勢力,向華盛頓重新索要「核武裝許可證」,也是一種邏輯發展


這樣,懼怕美國更加嚴密控制的日本保守勢力,向華盛頓重新索要「核武裝許可證」,也是一種邏輯發展。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多次強調過,在朝鮮第一次核試驗的衝擊波中,美國是依靠「一手製造朝核試驗」的「中俄」對日本的核威懾,三方聯手,才得以成功壓住日本的核衝動的。

因此,如果華盛頓只想著自己的戰略利益、中東利益,而不顧及「中俄」的國家利益、中東利益,那麼,整個局面又將回到朝核試驗、美國的西太平洋框架一推即倒、令華盛頓決策者「心驚肉跳」的那一幕。



●華盛頓恐怕也得尋思這一點

如此一來,打算在日本身上「摁」出一個對美國伊拉克新政策、美國伊核政策、美國的台海政策的「支持態度」來的華盛頓,恐怕也得尋思這一點,那就是,將日本逼回「對美一邊倒」又怎麼樣?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我又能如何應對?


●華盛頓最理智的辦法是「兌現」那個「放風」,然,這付「核翹翹板」玩起來可就沒完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經過這許多回合的較量,即擔心朝核第二次核試驗、更擔心伊朗第一次核試驗的,已經通過阿巴斯「放風」「美國願意考慮改革中東和平四方小組」之意思的華盛頓決策層,最理智的辦法仍然是「兌現」那個「放風」,也就是這樣的:

第一,「中俄」改革中東四方工作小組的要求必須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這是仍然沒有對中東戰略全部死心的美國、與「中俄」、包括歐洲、簽定一個有關兩核問題之「諒解備忘錄」、從而爭取一點兒時間繼續嘗試伊拉克新政的需要;

第二,讓朝核六方會談取得一點兒進步,這是對日本保持壓力的需要,也是華盛頓拉住韓國的需要;也是美國穩住西太平洋框架的需要;


●........不然,這付「核翹翹板」玩起來可就沒完


只有這樣,在「兩核問題」上大玩翹翹板遊戲的「中歐俄美」,才會在「封裝」「朝核第二次核試驗」、防止東北亞核競賽;「封裝」「伊朗第一次核試驗」、防止中東出現核競賽的「大國共同利益」上,暫時找到一處利益平衡點。

不然,這付「核翹翹板」玩起來可就沒完,玩到最後,絕對是美國人最受傷,誰讓美國人是現行全球安全模式的最大受益人呢?


●「仍然有心」玩強勢外交的安倍、在「提前」向玩「核翹翹板」的「中俄美」初步表態


在上述背景下,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安倍在朝核六方會談即將出成果之前,「搶先」表明日本的核態度,聲稱「日本發展核武裝是不能考慮的,日本是唯一的原子彈爆炸受害國,日本有推進核裁軍的義務」,可謂是無奈之舉,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是「仍然有心」玩強勢外交的安倍、在「提前」向玩「核翹翹板」的「中俄美」 初步表態,也相當於在向華盛頓「保證」:再也不受「中俄」的「核誘惑」了,可問題是,有誰相信?誰會相信「一個至今不肯反省自己歷史問題的日本」?對此,我們想說的是,通過歷史問題,日本人早就親手在自己臉上貼上了「說謊者」的標籤,再加上沒有相應實力、為了「狂玩」強勢外交、將強勢外交儘快推入「良性循環」,不惜對「中俄美」進行全線攻擊,總之,這一節,戰略上的虧,日本保守主義吃大了!

事實上,這個話題仍然有待進一步展開,我們將在今後的《東方時事解讀》中安排時間,結合具體新聞,繼續展開討論。

5

主題

815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沙發
暗戰 發表於 2007-3-10 01:11 | 只看該作者
中美的動作都是一個目的,就是在兩個層面上「公開警告」安倍政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