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世界報》記者評述:關於中國將來的10個問題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3-9 1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世界報》3月4日文章,原題:關於中國將來的10個問題 歐盟視中國為「戰略夥伴」,而對美國來說,中國是經濟和軍事上的競爭對手。今天,沒人能預測這個亞洲大國的未來。記者在此斗膽談談中國的風險和潛力。
  
  1.中國崛起會引發與西方的戰爭嗎?
  
  不會。中國的崛起沒有令這個世界變得更反覆無常。儘管中國的安全政治政策缺乏透明度,但其宣稱的「和平發展」是可信的。爆發大規模衝突對中國來說得不償失。戰爭會嚇跑投資者,使經濟增長停止。中國需要穩定的環境。北京嫻熟地運用外交手腕,不需武力就有效地實現了其外交政治利益。
  
  2.中國會再次爆發大的政治動蕩嗎?
  
  不大可能。大規模示威或政治動蕩幾乎不可能發生。中國絕大多數城市居民對根本的制度變革沒興趣,他們是中國經濟繁榮的獲益者。
  
  3.中國會成為(西方式)民主國家嗎?
  
  暫時不會。依照其領導人的說法,中國將保持目前的社會主義制度至少100年。專家們設想了另一種可能:領導層啟動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經濟發展推動公民提出政治參與權利要求。但促成這種發展的條件目前還不成熟。
  
  4.中國會崩潰嗎?
  
  不會。確實,中國面臨重重問題,貧富差距在拉大,人口未富先老,腐敗吞噬著國民經濟。但是,經濟成功確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社會的穩定。
  
  5.歐洲有必要害怕中國的經濟奇迹嗎?
  
  有必要。中國經濟崛起對歐洲既是福音又是威脅。中國購買我們的產品,但賣給我們更多的產品。對數百萬中國人來說,這意味著就業和擺脫貧困的機會。西方本來無法在低工資領域與中國競爭,遠東的服務業和創新也在迎頭趕上。歐盟委員會預測,到2010年,中國科研投資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將高於歐盟。
  
  6.中國對能源的渴求會導致戰爭嗎?
  
  不會。飛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逐年擴大,但不必擔憂中國的能源渴求會使西方資源告危。截至2005年底,中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石油生產不到1%。這一比重在今後數年也不大可能改變。因爭奪資源而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極小。中國致力於採取務實做法解決與西方的能源分歧,並與歐美或日本合作節能或開發可再生能源。
  
  7.中國會用武力收復台灣嗎?
  
  暫時不會。只要台灣不宣布「獨立」,北京就不會尋求改變現狀。北京希望通過「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台灣,其手上握有的王牌是這個島嶼在經濟上日益依賴中國大陸。
  
  8.中國的環境污染對世界是威脅嗎?
  
  是。中國快速經濟增長破壞了本國環境,也給世界帶來越來越大的威脅。中國是世界頭號二氧化硫排放國,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二。但不可忘記:有義務減少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是西方。美國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噸,德國為10噸,而中國只有3噸。
  
  9.中國失去對網際網路時代的輿論控制了嗎?
  
  否。網際網路對中國的審查者來說是個挑戰,但用於對網際網路進行管理的軟硬體也被大量使用。而且中國政府認識到,網際網路能為己所用,不僅可以在國內擔當重要的宣傳作用,而且是增加中國文化在海外影響的利器。
  
  10.中國會面臨一場金融危機嗎?
  
  不會。就在不久前,中國的銀行壞賬比例還高達40%。問題現在依然存在,但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已大大降低。銀行將壞賬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兼并和私有化使許多國有企業變得贏利。此外,中國的高儲蓄率確保了銀行的資金流通。擁有世界最大外匯儲備也是中國金融安全的一大保障。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