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6十大最有爭議教授:「文化奶媽」于丹登榜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3-5 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cul.news.tom.com  2007年02月01日 14時27分?湖南在線
http://cul.news.tom.com/2007-02-01/074S/23244971.html

楊小孽回首2006年中國高等教育界,有10位教授為公眾貢獻了不少精彩的話題,他們的言論引起了爭議,也值得人思索。

「文化奶媽」———于丹  

于丹何許人也?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新聞頻道總顧問,北京電視台首席策劃顧問。單單這兩個頭銜已經讓人肅然起敬,但真正成就于丹大紅大紫的,還是央視「百家講壇」。在這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因解讀《論語》心得而突然爆紅,她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娓娓道來其從《論語》中獲得的「為人處世之道」。有人認為于丹講的太過簡單,中國進入文化奶媽時代。對此,易中天在博客里專門為于丹進行了辯護。

「學術超男」———易中天

在2006年的學術界和出版界,「易中天現象」無疑是道亮麗的風景。由於繪聲繪色地將漢朝、三國的歷史展現在普ù籩諉媲埃?字刑旖淌讜凇鞍偌醫蔡場苯諛恐幸慌詼?歟?⑶沂艿揭淮蟀鎩耙酌浴鋇姆榪褡放酢=枳耪夤善?疲?兌字刑炱啡??芬暈薜准鄣木罕攴絞秸斜瓿靄媯?NOBR>上海文藝出版社以「55萬冊首印,版稅14%,三年內保證該書發行不低於20萬冊」的條款中標。不過,易中天在被「易迷」們狂熱追捧的同時,也受到學界和傳媒的指責。最主要的質疑是:歷史應該如何被講述?易中天名利雙收對於在書齋中埋頭研究學問的學者是否不公平?

「哭窮教授」———阿憶

在鳳凰衛視的《一虎一席談》中,北大副教授,著名主持人阿憶在節目中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人類社會分出階層並不可怕,分出階層利於激勵勤勉、鞭策後進,這是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分配製度的基礎,可怕的是,高階層對低階層沒有關愛。」這本來和北大的收入沒有直接關聯,但網友的敏感神經被觸動。他們炮轟阿憶「要把財富全給精英,讓勞動人民餓著」。轉而,網民開始指責其作為教師「整天主持電視節目,做電視節目嘉賓,不敬業,道德和人格十分可疑。」阿憶決定反擊,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列出了自己在北大的收支,結果是「入不敷出」。阿憶提出的問題是:如果不想辦法增加收入自救,僅憑學校發的那點工資能不能活下去?實際上阿憶坐擁300萬豪宅,「哭窮」哭得很是勉強。

「棄龍教授」———吳友富

作為炎黃子孫,國人一向以「龍的傳人」而自豪。而2006年11月上海外國語大學吳友富教授的一番「棄龍」高論,卻讓舉世驚詫。吳友富認為,「龍」的英文名字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因此,「考慮到『龍』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招致別有用心的歪曲」。故而,吳教授「大膽」提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間上分塊,在時間上分段。在顧及歷史因素的同時,考慮當代的時代特色,考慮到中國各民族、各地區的不同文化特色與特徵。此外,還要有所考慮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也就是說,提出龍不再作為中國形象的標誌。

「北大剋星」———丘成桐

丘教授是當今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1983年,他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是迄今唯一獲該獎的華人。繼前幾年坦陳國內科研領域諸多弊端之後,2006年他又出驚人之語:北京大學引進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北大是以虛假的「引進全職教授」騙取國家數以億計的教研經費。繼而與北大展開了長達幾個月的「丘—北之爭」。這樣尖銳地「炮轟」北京大學,在以前並不多見。正由於丘成桐的身份非同小可,針對的又是中國最高學府,他的這番話立即在海內外引發巨大反響。有評論認為,不談其與北京大學孰是孰非,至少他為「中國學者過度追求名利,不踏實做學術」這一思想主旨老而彌堅的鬥爭勇氣十足可嘉。  

「性學專家」———李銀河

作為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李銀河教授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她關於性觀念的言論,常有驚人之語。比如,李銀河在其博客中,認為中國刑法中的「聚眾淫亂罪」將所有三人以上的性活動規定為非法,而此法律已不再適用。她認為,這個法律條文與憲法保護的公民的人身權利(其中包括性權利)有明顯的矛盾之處。李銀河倡導儘早改變這一過時法律。在道德方面上,李銀河認為換偶與婚外戀、包二奶的性質不同,她覺得換偶是男女平等的,也不違反婚姻道德。而且,對於「情色六月天」創辦者被判無期徒刑一事,她也勇敢地站出來說「有違法律的公平」,並稱「中國還沒有走出性的中世紀」。李教授的言論能夠成為公開話題,從一個方面說明中國社會在「性」方面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轉變。

「全裸教授」———莫小新

9月14日,國內首家「人體文化藝術研究所」在常州揭牌成立,來自北京、重慶等地的學者進行了首次大型學術研討。在此後一場以「人體藝術與人性意識教育」的現場教學研討會上,身為中國首家人體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副教授的莫小新主持了這節實踐課,在課上,莫教授做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士驚愕的舉動———當眾脫光衣服,赤裸著身體向幾十名學生及老師闡述自己對人體藝術和人性文化的理解。據說,在講述人的身體特徵時,莫教授告訴大家,「我的情緒可以反映在自己的身體上,只要一上火一著急,大腿就會起疙瘩。」眾目睽睽下,莫教授接著做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脫衣全裸舉動。

「文化商販」———張頤武

在《新周刊》專題「如何販賣中國文化」中,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接受採訪時又有驚人之論———「要創造出一套對中國夢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這個小姑娘小時候看電影肯定也覺得那些好萊塢明星都不可企及,但現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電影節上跟她平起平坐,這些大明星們都對她說:你是未來之星。這就是中國夢。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種低端、豐富的文化資源。傳統文化的精髓要通過大眾文化的出口才能流傳出去。……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長今》就是韓國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個好例子。」張頤武的言論隨後被《華西都市報》斷章取義,在網上引起激烈討論,反對聲一片。但也有學者認為張所說的章子儀、孔子都是一個文化符號,張傳達出的有意義的信息被忽略了。為此,張頤武在博客上發表聲明說,「我只是希望我們的文化通過大眾文化被世界了解……我覺得有理智和智力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認為我在說『孔子不如章子怡』」。

「玄幻殺手」———陶東風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陶東風2006年6月18日在博客中拋出「中國文學已經進入裝神弄鬼時代」的言論,對時下正火爆的玄幻小說「開炮」。陶教授稱以《誅仙》為代表的走紅玄幻文學不同於傳統武俠小說的最大特點是「它專擅裝神弄鬼」,其所謂「幻想世界」是建立在各種胡亂杜撰的魔法、妖術和歪門邪道之上的。他還稱,80后玄幻寫手本人價值觀的混亂,導致了作品缺乏人文精神。陶東風還稱,電影領域中的《神話》、《英雄》、《無極》等,同樣都是裝神弄鬼之作。「可以說,裝神弄鬼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文藝界的一個怪現象。」陶東風的文章立即遭到玄幻作家極力反擊。但也有人認為陶教授發起的這場爭論,對於反思中國當下的玄幻文學還是很有意義的。

「黑哨論者」———鄭也夫

鄭也夫的一句話,讓一片安寧祥和的社會學界波瀾頓起。2006年8月2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了一篇質疑文章———《二流學者何以當選學部委員———質問中國社科院》,說社科院社會學所原所長景天魁是二流學者。此後,鄭也夫接受媒體採訪時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更讓其他同行驚詫———「社會學界其實和中國足球一樣,也有假球、黑哨之類的,好不到哪裡去。」該論一出,立即引起各方熱議,網上叫好聲一片。在中國學術界,公然質疑對方學術水平已屬罕見,更何況被點名者還是新當選的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這一頭銜被視為是社科界最高學術榮譽。

(責編:魏愷)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7-3-5 21:37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