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已是全球化重鎮 全球股災傳遞消息

[複製鏈接]

1281

主題

2944

帖子

508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sun8b 發表於 2007-3-2 0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已是全球化的一大重鎮:全球股災傳遞的訊息

【聯合報/社論】 2007.03.02 03:09 am

  
全球股市周二暴跌。這個「黑色星期二」最讓人震撼的,不是各個市場出人意料的巨大跌幅,也非多頭市場的泡沫已有破滅之虞;而是引起全球股市連震的震央,竟然是在只有十七歲之齡的中國大陸股市。

大陸上海股市周二暴跌近百分之九,創下十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因時差而在陸股收市後接續開盤的歐美各大金融市場,以及次日接棒的主要亞洲股市,受此牽動,也在經濟基本面未有明顯波動之下全面重挫。其中,最具指標性的紐約道瓊工業指數大跌逾四百點,是美股九一一以來最黑暗的一天;日本東京股市狂瀉六百點,港股、韓股及紐、澳股市幾乎無一倖免。一日後,各個市場慢慢回神,局部收復前一天的失土,台股雖因二二八休市緩衝一天,但仍出現補跌的走勢。

股市是買賣雙方的交易處所,各自依據對未來的預期對持股做出拋補,正因為有人看多、有人看空,才會有成交,漲跌形成的原因難定於一。以這次全球股災而言,也是各有解讀,既有證券分析師以「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認定這是去年全球股市漲多後的健康回調;也有經濟學家擔心這是美國經濟走疲的預警,是藉著陸股重挫而宣洩不確定的心理。然而,雜音雖多,陸股影響力的陡升卻是各方共同的基調。這場席捲各個市場的股災或只有一日,但其所傳遞的訊息,需要另眼看待。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這場股災是由向來自外於國際金融市場的中國大陸所發難,與以往國際股市唯美股馬首是瞻的情況大相逕庭。長期以來,美國以其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實力與政治影響力,當華爾街打噴嚏時,全球都跟著感冒;如今,發展不過十七年的大陸股市起了波瀾,竟能牽動世界各大股市的神經,甚至還波及到經濟老大哥,著實令人驚訝此一年輕市場的影響力。

很明顯的,此事反映了中國大陸近十年來經濟勢力的崛起:全球第四大、直逼德國的經濟規模,連續十年維持百分之七點五以上的高速成長,以及十三億人口待深探、開發的消費力,已將中國快速推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央。另方面,經過多次改革的大陸股市,也終在去年走出與其經濟表現相符的勢頭,並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例如具代表性的上海證券綜合指數過去一年來大漲一點三倍、上海證交所的成交量在全球交易所中名列第十五位、市值占第十七位、首次股票上市(IPO)規模居全球第九位、亞洲第二位等,在在彰顯了這個市場的旺盛活力。

陸股與全球股市的連動,也反映了中國大陸經濟體系的開放趨向。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五年,逐步調整財經體制後,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連接已無可避免地深化;昔日封閉管制的金融體系在去年底開放後,更讓這樣的結合趨於穩固。因此,世界各地與中國的連結,從買賣商品、投資設廠、布設據點,既共築「中國夢」,也追逐「中國夢」;沒有能力直接投資者,也不乏透過購買中國的股票、基金,或各種與中國連結的金融商品,將自己的財富繫於中國經濟的起飛者。

在此情況下,陸股掀起的漣漪或巨浪,遂能揪著投資者的心弦;當這樣的投資者愈來愈多時,陸股的影響力也跟著擴散,這次的股災即是這樣成形。也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發展全球化下的中國分量之重。這是具體呈現的經濟現實,與任何的政治思考無關。甚至,中國經濟崛起可謂已是過去式,現在式則是全球化下的中國化,並正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密關注。面對此一情勢,高度依賴全球化的台灣經濟,是要繼續逆向而行,還是順勢而為,其理委實不難辨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