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指尖的溫柔:中英手語漫談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2-28 1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不靠譜地放棄了繼續在北大學習新聞傳媒和香港某報社的工作機會,來到了英國學習特殊教育。這緣於6年前我愛上手語的那一瞬間。我不是個溫柔的人,但是卻被那指尖的溫柔迷住了。

  我狹隘的手語夢想經過初來英國幾個月的專業教育后,跟身體一塊變胖了。搜索有關英國手語的書籍成為我在英國大學圖書館里做的第一件事。世界上有數百種手語在各種失聰群體中使用,每一種都有自己的文法和表達方式。我探索著每一種手語的科學之處,發現這不是哪國手語更高級或哪國手語更科學的問題,就好像無法比較各國健全人使用的語言文字。問題在於手語是否符合該族群的文化背景。

  人在英國,拿英國手語說事。英國手語的辭彙大部分是依據詞語本身的意思來模仿動作或特徵而產生的。這種造詞法在中國手語中也很常見,但由於中國文字是表意的文字,一些抽象的辭彙可以通過用手指模仿漢字造型創造出來,所以中國手語大量引入了象形、假借和形聲等造字的方法造手語辭彙,或乾脆在空氣中書寫簡單的漢字(比如:了,千)。正由於英國手語無法與英文聯繫起來,英國手語辭彙打法以模仿為主,而且更加形象、生動。即使不懂手語的人也能猜出一些詞的意思。比如:英國手語中「doll」的打法是雙手伸直僵硬,上下移動模仿玩偶的動作。但在中國手語中「玩偶」的打法是「玩具」和「小孩子」打法的結合。在接下來的例子中可以進一步體會英國手語的形象程度。

  英國手語與中國手語的不同之處大都是因為文化差異引起的。比如「買」的打法,在中國手語中把「買」的意思具體為以金換物的動作,重點在於「付錢」的過程。而在目前中國市場上,現金支付仍然是主流支付方式,所以手語中的「錢」使用「現金」的打法。而英國手語「buy」的打法卻是以模仿刷卡的動作。這與英國當地信用卡和借記卡的廣泛適用密不可分。

  再舉幾個文化差異導致手語打法不同的例子:「吃飯」的打法在英國手語和中國手語中都是模仿吃飯的樣子。但英國使用刀叉,中國使用筷子,所以手語中前者是用雙手模仿,後者適用單手模仿。

  「藍色」英國手語的打法是指手腕上的血管,用血管的顏色代指這一類顏色,而中國手語則是以衣服的顏色代指藍色,因為在創造中國手語的上個世紀50年代,全中國人民都以穿藍色的勞動服為榮。

  「公交車」在中國手語中打先打「公共」這個詞,再打「汽車」這個詞,而汽車則是以模仿開車的動作表示的,實際上各類車的詞語都要在最後加上這個動作,表示車的一種,類似於英語中的單詞後綴。而英國手語則是以不同車的特徵代指。「bus」這個詞就是模仿乘客乘坐公交車時手握吊環的動作。當然,英國手語和中國手語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自行車」的打法基本相似,都是用雙手握拳代替雙腳模仿騎自行車的動作。「書」的打法都是雙手模仿書被翻開的樣子。

  英國手語更像是一種複雜而系統的身體語言,它與中國手語相比,表達的意思更直接,但同時這也極大程度地限制了辭彙的豐富程度。手語是種很神奇的語言,人類複雜的語言文字可以簡單地用雙手錶達出來,而且和語言文字一樣,各民族的特性也在手語中留下鮮明的烙印——既然本來中國人就比英國人含蓄,也怪不得人家的手語打法直接。最後推薦《Sign and Say》和《中國手語》這兩本書,有事沒事翻翻看,你的指尖也能流出溫柔。

  感謝北大四年來給予我的包容並蓄的思想,這讓我有機會完成我的手語夢想,儘管現在想想這多少有點狹隘。我成為了北大第一個考過中國手語最高級別的人,可以做中國手語同聲翻譯,結交了一群用手語交流的朋友。幾年前一群聽障舞蹈家在春晚表演千手觀音后,手語得以被更多中國人了解,我的事業和學業雙雙達到理想中的最高點:出版手語教材,辦手語學校,本科畢業論文執意地寫了聾啞人的人際傳播,而今天的我又開始向世界手語領域摸索前進。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1 0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